首页 / 正文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

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

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直隶总督周<元理>、山西巡抚巴<延三>,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

据保宁奏马兰镇所属石门地方有神祠一所,俗称将军庙,查系汉中郎将孟谧之嗣,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其碑文多有干碍之字,即将碑碣掩埋。等语。已谕令将碑文磨去,另行拟文改刻矣。直隶、山西一带沿边地方,或建有列朝边将祠碑,或刻有边防碑记,其中触碍字面自所不免,着周元理、巴延三派委晓事之员悉心查勘,如神祠、门堡、隘口所存门扁碑碣等项,如有违碍字样,应磨毁者卽行磨毁,应改刻者卽行改刻,务须实心妥办,勿以空言塞责,仍将查办情形据实具奏。将此传谕周元理、巴延三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六十二·王称
  ●卷四·姚元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司马光
  卷之三十二·祁韵士
  卷之七·祁韵士
  卷二十一·傅恒
  读例存疑卷三十一·薛允升
  乔宇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三·王世贞
  卷十一·雍正
  卷六十二·佚名
  附录三 邵力子、章士钊1948年在香港致李宗仁的劝降书·李宗仁
  徐经郛·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徐世昌

    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嫁女词中堂何喧阗,明烛耀银釭。箱帘启萎蕤,刀尺

  • 二集目录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八十三己卯元旦元旦试笔帝青石佛钵诗用皮日休韵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重华宫曲宴于阗回长漠咱帊尔边文进栗喜图咏古铜章赐浙闽总督杨应琚唐寅折梅仕女即用其韵大宛马歌钱糓春山图降旨免陕

  • ●卷二百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一。   起绍兴十年六月十一日甲寅,尽其日。   六月十一日甲寅刘锜及兀术(改作乌珠)战於顺昌府城下大破其军兀术(改作乌珠)败走。   杨汝翼顺昌战胜破贼(删此二字)录曰:绍兴十年春天子以骑师太尉刘公副

  • 卷之二百八十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成化二十二年八月癸酉朔襄陵王范址奏父庄穆王食禄一千石折色但五分之一今臣袭爵禄虽仍原数而折色几半无以资给日用请如旧 上曰岁禄折色乃国家常典且狭西凶歉军民困苦如此王亦宜助朕忧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纪昀

    四夷传 【三】 吐蕃【嘉勒斯赉 苏毘 多弥 泥婆罗】党项于阗天竺【师子】拂菻高昌焉 耆龟兹【疏勒】拔汗那 罽宾康居九姓大勃律【小勃律 失蜜 识匿 似 役盘】吐火罗【挹 怛 俱兰 劫 谢■〈风日〉 帆延 石

  • 廉吏传卷上·费枢

    (宋)费枢 撰○周列国尝观周官以六计弊羣吏之治皆以廉为言夫察其治而谓之廉则吏治以廉为本也然当是时为吏者不闻有可纪之人何也盖上以节俭化臣下下以行义励风俗人有士君子之行况于在位乎是则人人皆廉吏也自周之东礼义废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九·阿桂

    正月甲寅刘秉恬奏言查上次进勦金川功噶尔拉一路系在喀尔萨尔驻兵由美诺至喀尔萨尔中间哲尔觉崇徳牛厰功噶尔拉共设四站现在将军温福驻兵功噶尔拉山下已距美诺三站有余【臣】昨至美诺时见此路粮运虽已办有端绪但台站又

  • 高祖本纪第八·司马迁

    解惠全张德萍译注【说明】《太史公自序》说:&ldquo;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rdquo;这是司马迁创作本篇的基本宗旨。的确,在《高祖本纪》中,侧重叙写的是刘邦如何战胜

  • 卷七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三雍正六年九月上谕三十二道初一日奉上谕各省所举名宦乡贤该部奏请勅下九卿会同本省部院官员详慎核定等语朕思既系本省之人在伊等瞻顾乡曲之情或有难於直语之处且同在一省而隔越

  • 卷一百九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五 朱批彭维新奏摺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六日吏部右侍郎署理苏州廵抚印务总理清查钱粮事【臣】彭维新谨 奏为请 旨事窃照清查江苏各属积欠钱粮前奉 谕旨令原任户部侍郎【臣】王玑与【臣

  • 四书賸言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氏壁中有两子张谓即尧曰章后子张问从政别为一篇则未有一章可作一篇者是必别有子张一篇未必是从政章也若齐论语又有问王知道一篇合二十二篇似亦并子张一篇在内但问王知道四字相聫

  • 士冠礼第一·佚名

    【题解】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并命字,表示已经成年,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等的社会责任。本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致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

  •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上)·丰子恺

    钱江看潮记阴历八月十八,我客居杭州。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寓中来了二位亲友,和两个例假返寓的儿女。上午,天色阴而不雨,凉而不寒。有一个人说起今天是潮辰,大家兴致勃勃起来,提议到海宁看潮。但是我左足趾上患着湿毒,行步维艰

  • 卷三·普济

      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感白气应于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见,奏闻高宗皇帝。帝乃问:“是何祥瑞?”太史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帝传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其家。家有三子,唯师最小。炳然殊异,性唯恩让。父乃安

  • 不可错会《四料简》中的禅净之意·印光

    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照《四料简》说来,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1]的,更要念。虽通没有证,总要念佛了脱生死,才是道理。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大慈大悲,开

  •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卷下·守端

    颂古世尊一日升座。大众才集定。文殊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巍巍顶相终难见。舒卷何当如掣电。彼时若有此时人。文殊椎下分针线。世尊。因外道问云。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据坐。外道赞曰。

  • 教苑清规序·佚名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

  • 初品 居士品·佚名

    第五十一 干达罗迦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住瞻波城之伽伽罗莲池畔,与大比丘众俱。尔时,象御者倍沙与普行者干达罗迦同诣世尊之处。诣已,象御者倍沙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普行者干达罗迦亦向世尊问讯,交换友谊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