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一

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上堂一

住成都府崇宁万寿禅寺。师在昭觉。初受六祖请。拈帖示众云。幸自无事。须要个护身符子作么。然祸不入慎家之门。且作么生断这公案。会么。兵随印转。请维那剖露。

举法衣云。古人事不获已。挂弊垢衣。如今推免不下。入这群队去也。大庾岭头藏不得。如今也要大家知。指法座云。尽十方都是个宝华王座。长在里许。又何须特地。车不横推。理不曲断。

升座乃云。蜗牛角上三千界。云月溪山共一家。既尔业缘无避处。不如随分纳些些。一不做二不休。还有共相建立底么。僧问。逢人即不出。出即便为人。逢人即出。出即不为人。未审如何。师云。两个无孔铁锤。进云。把断要津。还有为人处也无。师云。百杂碎。进云。恁么则如龙得水去也。师云。知则得。问承师有言。如今也要大家知。未审知个什么。师云。风行草偃。进云。恁么则恩深无语。怀抱分明。师云。分明底事又作么生。僧云。通身无影象。步步绝行踪。师云。一不成二不是。问如何是道中至宝。师云。待你脱却业识来向你道。进云。业识已脱。请师指示。师云。种谷不生豆。问宝剑出匣海蚌初开。向上宗乘乞师直指。师云。横按镆鎁全正令。进云。恁么则坐断十方去也。师云。七纵八横。进云。宝藏拨开于此日。五叶千灯事转新。师云。曲不藏直。乃云。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孤负诸圣。一向拖泥涉水灰头土面。则埋没自己。如今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且贵正眼流通。还委悉么。直饶高步毗卢顶。不禀释迦文。婢视声闻。奴呼菩萨底来。也须亡锋结舌。自余故是出头不得。所以道。三世诸佛只言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据本分草料。犹是节外生枝。不涉化门一句。作么生道。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下座。次受昭觉请。拈帖云。有眼者见。有耳者闻。不从天降。不从地涌。既然符到奉行。岂可囊藏被盖。请维那宣过。

升座云。火不待日而热。风不待月而凉。鹤胫自长。凫胫自短。松直棘曲。鹄白乌玄。头头露现。若委悉得。随处作主。遇缘即宗。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有么有么。问灵云见桃华。衲子如何通信。师云。满山红烁烁。进云。上机顿晓。中下何如。师云。顶门上著眼。进云。功不浪施去也。师云。你脚跟下作么生。僧云。踏破澄潭月。师云。当空轰霹雳。进云。泥牛吼处天关转。木马嘶时地轴摇。师云。阇梨还和得么。僧拍手三下。师云。错错错。进云。灵山授记未到如此。师云。不是苦心人不知。进云。轻轻蹑足龙门过。惹得清风动地来。师云。被阇梨带累。问大庾岭头提不起。如今何得在师边。师举拂子。进云。拈来当宇宙。锦上更铺华。师云。一叶落知天下秋。进云。九九八十一。还归有道君。师云。但恁么信取。问兵随印转。和尚今日兵印在手。如何受用。师云。看取令行时。进云。和尚还用得斩诸侯剑么。师云。吓杀人。进云。四海浪平龙睡稳。九天云静鹤飞高。师云。却得阇梨共证明。进云。昭觉从此佛日光辉去也。师云。也不消得。乃云。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上是天下是地。左边厨库右边僧堂。前是佛殿三门。后是寝堂方丈。宝藏在什么处。还见么。如今坐立俨然。见闻不昧。光辉溢目。寂尔无垠。尽凡圣情脱知见缚。长河为酥酪。大地变黄金。从自己胸襟流出一句。作么生道。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下座。

指方丈云。衲僧家。魔宫虎穴尚乃安居。何况利生接物处所。还知此室么。诸天拥护。诸圣证明。其善知识端居此中。与人解黏去缚。既有如是胜相。山僧于中如何施设。不入惊人浪。难寻称意鱼。作么生是入门句。水归巨海波涛静。云到苍梧气象闲。便入方丈。

开堂拈疏示众云。灵山单传密旨。曹溪嫡嗣正音。尽在个里。请表白拈出。

指法座云。三世诸佛于此转法轮。历代宗师于此提祖印。欲行千里一步为初。不免起模画样去也。遂升座拈香云。奉为今上皇帝。祝严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又拈香云。奉为判府内翰诸位勋贵。又拈香云。此一瓣香。不从葱岭带来。亦非胸襟流出。在南中见三十余员尊宿。末后撞著个老作家。被他一槌击碎。今日对众说破。奉为见住蕲州五祖演和尚。以酬法乳。保福赞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把断世界还观得也无。直饶一槌未落已前。荐得犹落二三。且作么生是第一义。有知落处底么。出众相见。僧问。释迦说法多宝证明。和尚开堂内翰临顾。半山相见即不问。妙峰孤顶事如何。师云。瑞气腾空。进云。恁么则片云生谷口。万仞碧嵯峨。师云。能有几人知。进云。圣明天子以何报答。师举拂子。进云。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师云。且得领话。问七擒七纵则不问。宾主相逢事若何。师云。宝剑倚天光灿烂。进云。碧眼胡僧笑点头。师云。相识满天下。进云。昨夜三更明月下。夺取骊珠归去来。师云。谁是个中人。僧问。三贤未达十圣难知。如何是此宗。师云。无孔铁锤当面掷。进云。吓杀人。师云。吓得一个。进云。也知和尚惯恁么。师云。你又作么生。僧云。鹞子过新罗。师云。自知较一半。乃云。玄机独唱截断众流。摆拨不拘更无回互。直饶释迦弥勒。不敢当头著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杲日当空澄澄光彩。无物不为妙用。无法不是真乘。控佛祖大机。廓人天正眼。当阳晓示。只贵知归。才涉思量。白云万里。是故先圣道。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在所游方勿妄宣传。今日人天普集。对众分明剖露。举拂示众云。大众见么。一处真千处百处一时真。一句透千句百句一时透。拈起也乾坤岌崿。放下也河海晏清。不拈不放又作么生。万仞峰头高著眼。大千沙界一浮沤。遂举。法灯云。山僧本欲深栖岩窦隐遁过时。盖缘清凉老人有未了底公案。出来为诸人了却。时有僧问。如何是未了公案。法灯便打云。祖祢不了殃及儿孙。僧云。过在什么处。法灯云。过在你殃及我。师云。法灯纵域中杀活握阃外威权。直得气概惊群风标独立。山僧卑志本亦如斯。今日出来。正缘五祖老师有个见成公案。对众举扬。有不惜性命底。试出挨拶看。如无不免自拈自弄去也。喝一喝。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僧问。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时。如何委悉。师云。未问已前百杂碎。进云。恁么则只许老胡知也。师云。摸索不著。进云。千圣出来也摸索不著。师云。眼睛突出。乃云。不是目前法。亦非心外机。直下绝承当。当阳无向背。一处明去千百处光辉。一言通时千言百言透脱。非心非佛。拈向一边。举古举今。拨致一处。只诸人分上还证据得么。若证据得。三世诸佛于中成道。神通变化于中流出。大地山河于中发现。九类四生于中长育。且作么生是该罗万有一句。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下座。

上堂。僧问。祖意敬意是同是别。师云。两轮交互照。进云。恁么则匹上不足也。师云。又被风吹别调中。问如何是涅槃心。师云。万派悉归源。进云。如何是差别智。师云。千差俱不动。进云。都来不消得去也。师云。你放宝剑。在什么处。僧云。高著眼。师云。话作两橛。乃云。远问近对。万世如今。举东明西。千途一辙。无事上演事。无为处作为。非色非声青黄顺逆。非心非佛宾主交参。全承此个威光。不在别处流转。且道。此个是什么。若唤作佛。头上安头。若唤作法。无绳自缚。祖师巴鼻是抱赃叫屈。向上机关是扬声止响。直得总不恁么。始较些子。且道。既总不恁么。因什么却较些子。莫怪从前多意气。他家曾谒圣明君。下座。

上堂云。独掌不浪鸣。独树不成林。建法幢立宗旨。须是互为宾主安贴家邦。所以道。我若坐时尔须立。我若立时尔须坐。我若孤峰独宿。尔须偃息干戈。我若天上人间。尔须三头六臂。然后可以光扬佛日。且道。浩浩之中如何辨主。是处是慈氏。无门无善财。下座。

上堂。僧问。掬沙献佛果感轮王。法宝今开有何利益。师云。千重百匝。进云。过往生天见存获益去也。师云。不用阇梨重注脚。问向上一路请师直指。师云。一棒打破虚空。进云。过在什么处。师云。不识痛痒汉。进云。此犹是德山底。师云。山僧从来借路经过。乃云。眨上眉毛蹉过。大似开眼尿床。见成公案放行正是黠儿落节。恁么不恁么。总得曳尾灵龟。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虚空钉橛进得。许多闲门破户。独是死水藏龙。倾湫倒嶽一句作么生道。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下座。

上堂云。觉即了不施功。丽天杲日印长空。净五眼得五力。匝地清风有何极。途中受用底似虎靠山。世谛流布底如蛾投焰。且道。放行为人好。把住为人好。横按镆鎁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下座。

上堂云。化育之本物我同途。祖佛之源古今不易。灵然独露透声色无遗。廓尔见前拘动寂不得。坐却意见截却语言。根尘中不隔丝毫。声色外去来无际。恁么透得古今生死。头出头没悉皆坐断。苟或未然。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妒君福。下座。

上堂云。法界不容身。佛眼觑不见。圣智离言说。海口莫能宣。直截当阳已成阶级。转身吐气转见周遮。明明无覆藏。明明绝点翳。宽若太虚清如古镜。若以眼见文殊横身。若以耳闻观音彰用。若以心知普贤当堂。且道。毗卢遮那在什么处。眨上眉毛。下座。

上堂云。一毫穿众穴。大地没遮栏。遍界不曾藏。古今无向背。刹刹尔尘尘尔。句句尔念念尔。还明得么。若明得去。不费纤毫力。直入解脱门。绝承当一句作么生道。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机轮未转。大地黑漫漫。古镜当轩。沙界净裸裸。坐却意根无动转处。塞却咽喉无吐气处。却是个真实底人。提得即天上人间。拨著便冰消瓦解。正当命脉上如何点。八月秋何处热。下座。

上堂云。一即一切。实际理地。一切即一。本来无物。拈起也吒吒沙沙。放下也绵绵密密。三界长时独露。十方无处容身。孤峰顶上倒行。十字街头横卧。目视云霄则且致。鱼行酒肆一句作么生道。放憨作么。下座。

改昭觉寺为崇宁。敕黄到。开堂师拈。敕黄示众云。匝地普天皆承恩力。九州四海悉禀威灵。百千法门中殊特法门。无量妙义中真实胜义。如今从天降下。不在眼目定动唇吻合开。验在目前一时荐取。宣敕罢。指法座云。大众。这一条路。千圣共知。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写出飞禽迹。且道。如何进步。要提无相毗卢印。须向千峰顶上行。

升座拈香示众云。光吞万象气绝诸尘。始从拨草瞻风。以至入廛垂手。等闲不欲全彰。切恐惊群动众。今日拈来。奉为今上皇帝祝严圣寿。次拈香云。奉为判府尚书诸衙勋贵。次拈香云。十年淮甸受尽辛勤。一道清虚亲蒙印可。不敢孤负。奉为五祖老师以酬法乳。正法和尚白槌。师乃云。驾千钧弩一击便行。射透铁围不容拟议。一言之下杀活全彰。寸机之中包括群象。直须当头点破。可以千眼顿开。更若四顾踌躇。便见捞天摸地。有构得底。出众相见。僧问。三通鼓罢。四众临筵。学人上来。请师说法。师云。天晴日出。进云。莫只这是。为复别有。师云。且只了一头。进云。两头时如何。师云。看尔承当不得。问百华竞秀妙德家风。一亘晴空普贤境界。去此二途请师指示。师云。石笋抽条长一丈。进云。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云。这边那里两头垂。进云。请师拈出。师云。犹自不知。进云。恁么则骑牛穿市过。师云。终是謷讹。问有一语全规矩。今日开堂有何祥瑞。师云。乾坤廓落无边际。杲日当空宇宙明。进云。一点水墨两处成龙去也。师云。说什么两处。僧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师云。天知地知。进云。恁么则验在目前去也。师云。尔见什么。进云。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师云。却较些子。乃云。全机大用触处见成。溢目清光贯通今古。一尘含法界。一念遍十方。尽大地是真实人。总刹海为大解脱。只在当人略回光相自著眼看。可以克证无生顿超方便。是故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祖师西来亦不出见性成佛。只如今日奉皇帝敕。建大伽蓝赐额度僧。祝严圣寿。一场佛事。耀古腾今。判府旌旆光临。群贤车盖毕集。四众瞩仰万姓歌谣。为国开堂举扬宗教。山僧不敢囊藏被盖。其有诸佛说不尽底。祖师提不起处。对众八字打开去也。遂举拂子云。大众还见么。击禅床云。还闻么。见处透脱闻处精明。一念返本还源。即具顶门三眼。万里更无纤翳。千圣齐立下风。坐断报化佛头。直得壁立千仞。且道。是什么人境界。雕弓已挂狼烟息。万里歌谣贺太平。下座。

上堂云。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犹在半途。据令全提。且道。如何展演。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下座。

上堂云。当阳有路祖佛共知。觌面相呈见闻不隔。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等阶。活鱍鱍绝承当。净裸裸无回互。直饶棒如雨点。喝似奔雷。犹未动著向上关捩在。如何是向上关捩。瞎却诸圣眼。哑却山僧口。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下座。

闻五祖讣。上堂云。大庾岭头笑却成哭。崇宁门下哭却成笑。何故。吃泉水贵地脉。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既不用哭苍天。如何通信。请大众拈香。两彩一赛。下座。

上堂云。般若流运四象迁移。正眼密弘一阳来复。昆虫动植悉禀此恩。履地奉天咸知庆贺。且道。无阴阳地上。还有这个消息也无。日南长至晷运推移。错。下座。

上堂云。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胸中怀六合。袖里挂金锤。高提祖印据寰中。万里孤光长溢目。直得清风匝地雨洒长空。截断两头归家稳坐。所以道。映眼时若千日。万象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何得自轻而退屈。只如尽华藏世界海。穷虚空边际。都卢是个金刚眼。且作么生观。揉石渡头风浪静。三三两两钓鱼船。下座。

上堂。僧问。一大藏教那个是头。师云。如是我闻。进云。此是阿难底。如何是和尚底。师云。山僧用得甚快。乃云。一言道合随处皆真。一句无私全彰宝印。问得也善不问甚奇。烜赫光明本无向背。所以道。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不隔处总十方为真境。不移处贯十世于目前。净裸裸脱尘情。赤洒洒无盖覆。直得千圣同躔万机顿赴。还会么。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下座。

上堂。僧问。如何是教外别传一句。师云。问取灯笼。进云。谢师答话。师云。自领出去。进云。却是禅外别传也。师云。三千里外过崖州。问学人不恁么时如何。师云。莫乱统。进云。赵州庭前柏。崇宁庭前楠。是同是别。师云。莫眼华。进云。一种没弦琴。惟师弹得妙。师云。山僧亦不承当。乃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日月为照临。四时作寒暑。居谷盈谷处坑满坑。有情则动转施为。无情则森罗显焕。如今在山僧拄杖头上。指山山崩。指海海竭。点铁成金。点金成铁。搅长河为酥酪。化酥酪为长河。见诸人不会。变作无边身菩萨。十方六趣悉皆普现去也。还见么。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以拄杖击禅床。下座。

上堂。僧问。如何是正主。师云。万派皆归海。千山必仰宗。进云。见成公案去也。师云。脚下黑如漆。进云。莫谩学人好。师云。具行脚眼未。僧云。和尚道什么。师云。堕坑落堑。乃云。智光洞照十方。万有全归一念。宽阔非外。寂寥非内。闹市里天子。百草头老僧。物物头头全身。尘尘刹刹大用。不落己见外缘一句。作么生道。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下座。

上堂。僧问。入门一句作么生道。师云。引得一个上钩来。进云。争奈吞却万象。师云。无孔铁槌。进云。学人今日失利。师云。三点两点愁杀人。乃云。觌面见得在圣犹亏。才涉关津白云万里。谛实处不思议。绵密处同真际。把断世界无丝毫透漏。脱洒一句作么生道。万仞峰头独足行。下座。

上堂。孤迥峭巍巍。始终活鱍鱍。唤作禅道祖佛。眼中著屑。不唤作禅道祖佛。掘地觅天。还有得入者么。从他千古万古黑漫漫。填沟塞壑无人会。下座。

上堂云。点即不到。一大藏教锦上铺华。到即不点。祖师西来金声玉振。且道。祖意教意是同是别。碧潭云外不相关。下座。

上堂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一切诸佛皆恁么转。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临济德山目瞪口呿。且道。不落上下又作么生。谁是出头人。下座。

上堂云。僧云。直待金星现。烧然始到头。学人金星在手时如何。师云点。进云。恁么则不到头也。师云。乱走衲僧。进云。争奈金星河。师云。蹉过了也。僧问。祖师也恁么道。天下老和尚也恁么道。未审崇宁作么生道。师云。山僧不恁么道。进云。撞著磕著去也。师云。撞著个什么。进云。禅客相逢只弹指。师云。两头三面。进云。杀活临时。师云。脚头脚底。师云。入荒田不拣。三千里外黑漫漫。牛头没马头回。百亿万劫没交涉。拈一放一节外生枝。举古举今无风起浪。山僧今日一时坐断。且道。还有为人处也无。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下座。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佚名
  峨山僧自治刍议(注一)·太虚
  卷第六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澄观
  大乘妙法莲华经悬论·太虚
  爱欲品第二·佚名
  大乘佛法的真义·太虚
  真心直说序·知讷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六·费隐通容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第三十九·佚名
  卷第三·函昰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五古今体一百十二首【癸巳七】恭题皇祖御用韘【有序】我朝家法相承肄勤尚射皇祖神勇天锡临御六十一年秋猕冬狩之典岁必举行往往亲御威弧殪禽服猛铄乎伟哉余髫年蒙被恩眷养育宫中幸得随侍木

  • 卷一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九仪器类五言律铜仪          【元】掲傒斯法象坤仪重来从汴水迁飞龙纒四极黄道界中天望絶秋毫永循环太古前荒台明月夜厯厯应星躔五言排律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癸丑朔以孟秋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赐吏部尚书孙鑨乘传回籍○升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黄凤翔为南京礼部尚书山西左布政使陆万垓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推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孟一脉为应天府

  •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户部为再行酌定等事。湖广司案呈,内阁抄出永<瑢>奏前事一折,【真按:所引之原书只作永字,此瑢乃按例补是也.】除行文外,相应抄录原奏移

  •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金毓黻

    撰史之例,详近略远,清代史家之卓有成就者,无虑数十人,兹取其最著者论之。或以章学诚生于浙东,于《文史通义》中著有《浙东学派》一篇,因谓史学为浙东所独擅,此似是而非之论也。考浙东学派起于宋,时有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之称,永

  • 房玄龄传·欧阳修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县人。父亲房彦谦,出仕隋朝,历任司隶刺史。玄龄幼时机警敏捷,贯通经籍,善于写作文章,书法兼通草隶。开皇年间,天下统一,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知其父说:“皇上本无功德,仅以周室近亲,妄自诛杀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工部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二人掌天下工虞器用辨物庀材以饬邦事所属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司营缮清吏司郎中满四人蒙古一人汉一人员外郎满五人汉一人主事满二人蒙古一人汉二人掌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一吉礼先师春秋释奠先师孔子之礼大成殿内至圣先师正位南向复圣顔子述圣子思子东位西向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西位东向两序先贤东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皆西向西冉子耕宰子予

  • 262.女英雄王聪儿·林汉达

    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在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有个安徽人刘松,到河南传教,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会,劝人入教,后来被官府发现,流放到甘肃去。刘松的徒弟刘之协和宋之清

  • 卷七十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六    宋 卫湜 撰韠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郑氏曰颈五寸亦谓广也颈中央肩两角皆上接革带以系之肩与革带广同凡佩繋於革带孔氏曰其上下及肩与革带俱二寸韠繋於革

  • 卷九下·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九下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牼卒邾子执矣不书卒于晋归之也归不书不告也不书葬有怨也宋人伐陈宣十四年宋师伐陈为晋讨贰也此则传不见二国致衅之由意亦晋令乎但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一百三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

  • 雷庵受禅师行业·雷庵正受

    续藏经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宋 正受编 雷庵受禅师行业 师讳正受。字虚中。号雷庵。出苏之常熟邵氏。年十六。肄儒业。因游邑之慧日寺。与主僧心鉴语。异其敏慧。类若夙习。乃曰。世境虚幻。百年一瞬。读世书选官。盍

  • 东塘集·袁说友

    诗文别集。南宋袁说友(1140—1204)撰。二十卷。说友字起岩,本建安(今属福建)人。流于湖州(今浙江吴兴)。隆兴进士,累官四川安抚使。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学问渊博,留心典籍,在四川尝命属官辑《成都文类》五十卷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白玉蟾

    宋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王,元末人。据卷末王大叙 识,他曾得“紫阳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承祯)解注之本。” 这大概是本书的底本。大叙恐怕就是王元晖,元皇庆间 (1312— 1313年)初刻此本。多引诸书为注,述先天大道、

  •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佚名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阚上保检仙司命杨君(杨羲)传授,体例与《真诰》相似。经文言存思之法。其法先精思澄观,招光吸影人

  • 辟邪集·智旭

    唐元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短暂传播,仅与中国社会发生肤浅短暂的关系。明朝后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采取接近儒学、以儒释耶、著书传教的策略,促进了天主教的传播和影响的扩大。但利氏的附儒被一些士

  • 集文字禅·蕰上

    明末清初释蕰上著。释蕰上是明末清初诗僧群体中的一员,虽声名不彰,但其集句诗集《集文字禅》一卷却相当特别。《集文字禅》是专集惠洪《石门文字禅》而成,是今可知唯一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诗僧集僧诗的集句诗集,而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