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待轩诗记序

诗记者盐官张元岵先生之所为作也先生为世大儒熹宗朝辛酉举于乡屡上春官不第遭时变革遂闭户却扫絶迹人事其志节徳行盖在于管幼安邴根矩之间矣顾其生平经史淹贯著述斐然独念易为忧患之书穷年精思榻为之穿而笔为之冢黜九师而翼三圣集诸儒之大成发中古之幽蕴殆商瞿以来未有之书至于笺注四诗大抵以序为据谓其书近古异于后之耳食者囊括注疏以来及于有明一代不敢寻一先生之语即紫阳义有未洽亦必确有证据不敢苟为雷同古今得失之林歴代治乱之故忠臣孝子良友贞妇与夫山川原隰禽鱼草木莫不原原本本晓畅意防不夸多识不矜异闻有一言之禆于道者未之或遗也此真可谓明河之在天而珠囊之照地又奚疑焉嗟夫四家之诗惟毛诗为后出而今习传者皆毛诗也先生之于诗学亦在诸儒之后而后之明君察相寳贵是书立于学宫而役弟子者亦必是书也嗟乎先生之行洁先生之心苦以谢羽郑所南之蕴义而发挥于经术岂其有司马名山之念桓谭必传之语哉而书之不可废者自在也予获先生忘年交十有五年尝至斋中见其披吟不絶于口朱墨不絶于手吾未见有好学如先生者先生殁后予阅其遗编注释经传而外史汉晋唐以迄有明无不删述成一家言流览玩读未尝不为流涕其孙讱受业于予者防刻先生诗记成因作数言于简端于乎即先生此书可以不朽矣仁和后学孙治

 

东汉伏恭任末为齐诗包咸髙诩魏应为鲁诗薛汉召驯澹台敬伯为韩诗谢曼卿卫宏贾逵郑众马融郑皆为毛诗宏作小序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内传亡于隋三诗既亡而毛传独行盖大毛公之诗得之申公申公得之子夏其説多合于金縢仪礼国语孟子诸书自汉晋以至唐宋皆用其説至郑樵作毛传辨妄始以己意解之朱子集注乃主郑云郑有诗谱欧阳公有诗图皆为十四国世次而作汉志诗六家唐志二十五家宋志五十三家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五·湛若水
  卷九十六·陈祥道
  第二章·王夫之
  卷四十八·李明复
  卷五十九·江永
  卷二·王樵
  卷二百十·秦蕙田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佚名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管仲
  卷五·朱公迁
  山师/都司马·佚名
  卷十三·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论卷第十(二十五章)·优昙普度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菩萨经·佚名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师纯·唐圭璋

      师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清平乐   羞蛾浅浅。秋水如刀剪。窗下无人自针线。不觉郎来身畔。   相将携手鸳帏。匆匆不许多时。耳畔告郎低语,共郎莫使人知。   又   小庭春院。睡起花阴转。往事旧欢离思

  •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番卜算】[净、外、旦扮各色人,奔上]列位阿,走阿,走阿!向山塘急奔,向山塘急奔。冲天公愤,今朝始泄心头闷。我们苏州百姓,只因魏太监这千刀万剐的,要谋王夺位,害了许多忠臣,拽死了周吏部,又屈杀了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人人切齿,

  • 棣华馆小集·杨甲

    宋 杨甲 撰 出东郭见山 二年不见山,见之喜不休。举手三揖之,山远不颔头。疑我堕尘土,已与俗同俦。稍稍望云脚,下见八九邱。近前与之笑,颜色渐和柔。迎我以松风,与我相献酬。怜我不识路,导以溪水流。岂其终爱余,为此世所仇。一

  • 卷二十·毕沅

      ◎宋纪二十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屠维大渊献五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帝名恒,太宗第三子也,母曰元德皇后李氏。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开宝元年十二月二日,生帝于开封府第,赤光

  • 卷四百五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申朔,御邇英閣。宰相呂大防奏曰:「仁宗所書三十六事,禁中有否?」上曰:「有。」大防請令圖寫置坐隅,以備觀覽。從之。(四月壬辰可考。)   辛酉,中書舍人鄭雍為左諫議大夫,右朝奉大夫張

  • 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骄戮 鸿罹鱼网族姓株连·蔡东藩

      却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本是雍正帝的心腹臣子,青海一役,受封一等公;其父遐龄,亦封一等公爵,加太傅衔,赐缎九十匹;长子斌封子爵;次子富亦封一等男,古人说得好:“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年羹尧得此宠遇,未免骄侈起来。况他又是雍正

  • ●绎史摭遗卷十三·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文学、儒行列传傅山应撝谦林时对黄宗羲顾炎武李容黄宗炎(弟宗会)于戏!当其残山剩水之局,不有志节之士以品行励人心、以文章维世道,则一线之源几于沦矣。夫啬庐、潜斋暨二曲者,皆诸生耳;其孤介绝俗,惟知以斯

  • 李弥逊传·脱脱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刚成年时以上舍生身份考取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任单州司户,又调任阳谷主簿。政和四年(1114),调入国朝会要所审阅校勘文字讹误。经人推荐被钦宗召见,因表现突出升校书郎,充当编修六典校阅,连任校书

  • 九七、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钱穆

    《燕策》:“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史记》依之。今按:《燕策》误也。宣王伐燕王在王哙时,其时齐乃威王,非宣王。前二年,威王与魏会徐州相王,至是为威王之二十五年。宣王之立尚在其后十三年。通

  • 卷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一选举考童科宋度宗咸淳二年七月礼部侍郎李伯玉言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穉良心诏自咸淳三年为始罢之自宁宗嘉定十四年定童子科岁取三人之制至是罢仍诏须卓絶能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六·吕柟

    春官外署语材问信而好古孔子之所以为圣也故学莫贵于信道之笃学无前进凡以斯之未信而已然尝至于朱子而疑之其告君必以格致诚正自谓平生所学在是可谓笃信之学矣然而当时莫能售其言后世未免讥其泥无乃非所谓信乎先生曰亦

  • 目录·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序补义目録    诗类卷首纲领卷一国风周南卷二国风召南卷三国风邶卷四国风鄘卷五国风卫卷六国风王卷七国风郑卷八国风

  •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鸡罗娑山诸兽依处妙宫殿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又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靡不皆如童子之形。并贤护等十六丈夫。尔时世尊以正念智。为诸

  • 序·佚名

    续藏经 历朝释氏资鉴元 熙仲集圣人作於周之世。而先后虽殊。至於化人。以大中至正之道。则无异矣。时之变迁。法之献替。 扆峰和尚心栖禅那。神游史籍。摘其实。疏其迹。以资观览。如鉴目前。兴叹慕之志者。有所激

  •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

  • 娑罗馆清言·屠隆

    《娑罗馆清言》二卷,《续娑罗馆清言》一卷,是书录作者心得,记载善言懿行,“以化诱愚俗”,明德喻理。是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600

  • 西方发愿文·祩宏

    一天一遍发愿文,坚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