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四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四大宋国煕宁五年十月十一日 乙酉 天晴。卯一点,从东京陈留县拽船。申一点,过三十八里,到着鏁头,去洛阳城七里停船,使臣崇斑前立使者,奏曰日本僧参着由幷安下处,待宣旨间宿此所。七时行法了。内殿崇斑来,入船内,数克殷勤,取遣茶共吃,仰惟观、梢工、水手、兵士等二十人,令吃饭了。陈都衙、通事、梢工事梢工屑福、兵士长一人令吃酒了。兵士十人联署借钱三百文返,文书志与就了。各来感谢。见数百大小船,幷着河左右边。梢工、兵士等各来悦,到着京助,出国清寺,六十五日至洛城,诸僧喜悦何事如之。进奉皇帝念珠五串、银香炉等,内殿崇斑见沙汰了。台州奏状在色日,不可奉别解文者。进上念珠、香炉,有不得意思辈欤。因之进上显密法门六百余卷目録表,在状中,昔天台智者,以莲花、香炉、水精念珠献隋炀帝,今日域愚僧,以纯银香炉、五种念珠进今上圣主,共表祝延志,奉祈万歳旨奏之也。

十二日 丙戌 天晴。虽宣旨未下,旦辰时拽船,过二里,至开封县水门问官前止船。巳时,内殿崇斑具甥来向,点茶。午时,官人来。梢工屑福卖物取上堤上如山,但豆蔻等贵物隐船内,依日本僧船不入见过了。午时,出船。未克,至同县下土桥停船,见从桥上牛悬车过行,虽似日本车屋形,前后左右有四柱,宪盖桎也。申时,拽船,过三里,见丽景门,七间高楼有三戸。过一里,至相国寺前,退安桥下停船,侍中一人来船,崇斑来会,拜礼点茶,宿船,七时行法了。汴河左右前着船,不可称计,一万斛,七八千斛,多々庄严,大船不知其数,两日见过三四重着船平万也。侍中用金带,最甚妙也。黄门女声。

十三日 丁亥 天晴。早旦,从大平兴国寺传法院告送:八月四日,安下处宣旨下了,早可来入者。巳时,向传法院,余幷頼缘、快宗两供奉乘马,残五人歩行,以船兵士十四人合运法门、杂物、钱等,所残一百中十六贯运置既了。依残可多,不请取越州、杭州、杨州各二百贯,如案多有残,被下八百贯宣旨,最可云殊恩。崇斑为送乘马同来,小使、通事同来。院少卿 副寺主,名少卿 来迎,诸僧有其数,入讲堂点茶,四重阁也。中门西僧房为安下所,三间大房也。老僧幷小师五人同宿,中门东一间小房,安下頼、快两供奉。少卿虽备储斋,依于船吃了,不吃。午时,勅使侍中御药 官名也。来坐,以通事种々事问答,公家被下寺家,日本僧八人、通事日飡,文书三枚送客省,即捺印,仪式优义也。依黄门女声召勾当僧,数克沙汰,最丁宁也。崇斑告钱残员,以通事示云:「公家不可被知品,任意可用者。」不宛安下盘缠,希有事也。是见阇梨官符,即令出见,以出见以寺赐紫僧,为天覧书写印了。为进奏法门目録付侍中了。数克之间,点茶三度,及申克,还参内了。五部道具、皇太后宫御经见了。计也。委奏欤。进奉皇帝香炉、念珠等见了。院大卿乘马还房,即崇斑相共参向。中天竺人也。年五十六云々。出西天三个年,来当朝,已经二十五年,名日称三藏,色黒如墨。依有徳行,公家为国师幷院司云々。点茶。还安下所,有非时食,饭汁盐醋也。崇斑为宿直来宿,别求一房宿。小使还船,通事同留宿。七时行法了。酉时,从御药许送羊毛叠十枚,染青色,长尺,广三尺五寸,厚一寸。依宣旨也。八人、通事各一枚,残一枚典座取了。一、二、三。

十四日 戊子 天晴。辰一点,勅使御药来,以笔言示曰:「铜坛具、画功徳、皇后经、长髪等,祠部入内进呈。」要将来者:画功徳幷铜坛被物色、太后写者经幷髪、阇梨牒,祠部入内进呈者。即依员八供养,具两坛、铃杵、五胡铃四口、塔宝、三独钴铃各一口、五胡五枚、三胡五枚、独胡五枚、羯磨四枚、轮一枚、撅八枚、宝杵二枚、缚日罗一枚、阏伽器八具、五色纟二结、法花曼陀罗一铺、八字文殊曼陀罗一铺、佛眼曼陀罗一铺、梵字不动尊,三井寺庆耀供奉所与也。衣座室天台大师像一体,百光房律师希有智惠也。文殊三种眞言大梵字一卷、尊胜等诸眞言梵字一卷,庆耀供奉送五台山幷与成寻也。西天三藏见梵字等,感欢无极。少卿幷慧询三藏、定胜笔受等,见汉字幷草蛮字,感叹无极。皆以进览,阇梨官符依召进呈,其案文云:太政官牒延暦寺,应补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事,右得阿阇梨大僧正法印大和尚位明尊,今年三月十八日奏状称:「成寻者,故法印大和尚位文庆入室弟子也。即从师受学胎藏金刚两部大法幷护摩秘法、诸尊别行仪轨等。重从入道兵部卿亲王,禀学胎藏金刚苏悉地参部大法、护摩秘法,依为其器,赐印信既毕。又重从阿阇梨法桥上人位行圆,研究参部大法、护摩秘法、诸尊别行仪轨等,尽其深理,如写瓶水。更从小僧禀受两部大法、护摩秘法等,修学功积,显密业成,薫修练行,星霜稍尚,佛法栋梁,最上法器,久习一乘之奥义,频飞词华,于清凉殿之春风,深通参部之大法。即悬观月,于毕竟空之晴天,加之门徒赴诣云,经壹门硕学竖义者,必可与阿阇梨位解文者。荐举之处,成寻旁当撰矣。望请天恩,延暦寺分阿阇梨释照之阙,赐官符将授传法灌顶,不胜鎭国弘宗诚者。」正二位行权中纳言兼中宫权大夫藤原朝臣经辅宣,奉勅,依请者。寺宜承和,依宣行之。牒到。准状。故牒。天喜二年十二月廿六日正五位下行大炊头兼左大辨筭博士小槻宿称孝信牒 左少辨正五位下藤原朝臣定成。正文进上了。

皇太后宫法花经依宣旨进上,六尺髪同依宣旨进上,奝然日记四卷、慈覚大师巡礼记三卷依 宣旨进上,至巡礼记第四卷隐藏,不进上,依思会昌天子恶事也。又被问云:「日本自来为甚不通中国,入唐进奉?」答云:「沧波万里,人皆固辞,因之久絶也。」又被问:「即今国主姓甚?」答:「日本无姓,虽闻有名由庶人不知之。」又问云:「日本进士官人员呼甚者有多少来?」答:「太政大臣兼关白从一位藤原某。」乃至参议位阶姓名依员事进了。御药子一点参内毕,还房斋,种々菓菜过差也。未时,见大宗皇帝御笔碑石,高二丈,立三阶大阁内,无他佛等。次见眞宗皇帝御笔碑文,立三间大殿之内,额名干明之殿,无佗佛。次见笔受定照大师书「道徳」二大字,各三尺字也。各书绢,一铺一字。同三点,定照大师来请,即邻房也。行向吃茶,见王羲之兰亭书幷摸本、影像等了。即问当院人々名,照大师书与,幷近来译经三藏大师等名。照大师大文字上手,泗州普光王寺额依勅书,去年高丽国使与「大罗汉」三字,书满三副绢了者。大卿者,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大师赐紫日称,中天竺人也。小卿者,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宜秘大师赐紫慧贤。三藏者,诏同译经梵才大师赐紫惠询。译经证义文章文惠大师赐紫智普、译经证义西天广梵大师赐紫天吉祥,中天竺人也。译经正梵字梵惠大师赐紫师远、译经正梵字广智大师赐紫惠琢、译经笔受崇梵大师赐紫明远、定照,以上当院。左街副僧録同知教门公事译经证义兼缀文々鉴大师赐紫用宁 开宝寺、右街副僧録同知教门公事译经证义兼寺缀文澄鉴大师赐紫文素 报恩寺、左街讲论首座译经证义宣密大师赐紫显静 开宝寺、左街鉴义译经证义慈云大师赐紫清振 寿圣院、译经证义讲经论宝惠大师赐紫可煕 景徳寺、译经证义讲经论明义大师赐紫清衍 景徳寺、译经证义讲经论赐紫大正 报恩寺、译经笔受清梵大师赐紫智宝 慈教寺、译经正梵学字梵大师赐紫惠海 太相国寺。已上普见在译席。近年故人: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法护,谥演教三藏。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惟净,是人江南李王孙,大聪明解五天梵语,兼会经论文章,谥明教三藏。虽故人,近年三藏也。仍注欤。当寺三藏见译文子合集经一部二十五卷,未彻。天吉祥三藏来当寺二十二年者。二人典座:道日光可道,此中可道承行见了。日本僧会。申时,从内返给佛像、道具、梵字等,有感由告送,留了法华特验日记七卷者。七时行法了。戌时,宝大师银器盛粟一杯、松子一杯自将来,余人料皆有,停止非时食了。经四、五、六。

十五日 己丑 天晴。辰时点茶,两堂烧香,即三藏将向房点茶,次宗大卿房,具拜处,执手固辞,将入房中点茶汤。□□少卿房三拜,少卿倶时三拜,点茶,七人皆参,至十五日朔日定礼法者,大少卿共还时,远出送。巳时,少卿、三藏二人来坐,点茶了。午时,三藏来请,即向房,合见皇帝问:「日本风俗」答:「学文武之道,以唐朝为基。」一问:「京内里数多少」答:「九条三十八里也。以四里为一条,三十六里,一条北边二里。」一问:「京内人屋数多少」答:「二十万家,西京、南京不知定数,多々也。」一问:「人戸多少」答:「不知几亿万。」一问:「本国四至北界」答:「东西七千七百里,南北五千里。」一问:「国郡邑多少」答:「州六十八,郡有九百八十。」一问:「本国王甚呼」答:「或称皇帝,或号圣主。」一问:「有百姓号」答:「有百姓号,以藤原、源、平、橘等为高姓,其余百姓,不遑委记。」一问:「本国相去明州至近,因何不通中国」答:「本国相去明州海沿之间,不知几里数,或曰七千余里,或曰五千里,波高无治,难通中国。」一问:「本国贵官有是何名目」答:「太政大臣一人、左大臣一人、右大臣一人、内大臣一人、大纳言四人、中纳言六人、参议八人,是名上卿。」一问:「本国世系」 三藏云:神代、人代,名世系。 答:「本国世系,神代七代:第一国常立尊,第二伊弉诺伊弉册尊,第三大日灵贵,亦名天照大神,日天子始生为帝王,后登高天照天下,故名大日本国。第四正胜尊,第五彦尊,治三十万八千五百四十二年,前王太子也。第六彦火出见尊,前王第二子也。治六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二年。第七彦尊,治八十三万六千四十二年。次人代:第一神武天皇,治八十七年,前王第四子也。第七十一代今上国主,皆承神氏。」一问:「本国四时寒暑与中国同不同」答:「本国四时寒暑与中国同。」一问:「自明州至日本国,先到何国郡去国王所都近远」答:「自明州至日本国大宰府筑前国博德津,从津去国王所都二千七百里。」一问:「本国要用汉地是何物货」答:「本国要用汉地香药、茶碗、锦、苏芳等也。」一问:「本国有是何禽兽」答:「本国无师子、象、虎、羊、孔雀、鹦鹉等,余类皆有。」一问:「本国王姓氏」答:「本国王无姓。」一问:「本国去毛国近远」答:「去毛国近远不知。」未时,御药来,预院书生,令清书来,曰可进奉由示了。唐朝郡即州名,邑即县名,村即郷名也。答郡有九百八十,以为小州名,是为本国最善。日本郡唐朝名县也。申时,院书生来,清书文奥取愚名,即加了。其清书文云:「日本国大云寺主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今供本国事件如后。问答如前注毕。右谨具如前。谨録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年 月 日本国大云寺主阿阇梨传灯」云。同二点,从梵才三藏房有请,即行向,点茶,果廿种以银器备之,吃了。七时法了。一、二。

十六日 庚寅 巳时,斋间,定照大师手自捧珍菜一杯来,次自诸人料,次饮一杯、汁一杯手持来,最可云殷勤之人。午时,时向将来目録令看,点茶。未时,御药来坐,沙汰问答文字持参既了。崇斑来坐,点茶了。院书生与三百文了。感喜不少。通事与九文了。戌时,文殊供,小卿幷三藏来坐,闻之坛可送由约了。七时法了。参向文慧大师房,点茶了。三、四。

十七日 辛卯 辰时,小卿幷三藏,及照大师令持法花法坛来,于房井边洗沙汰,即运入立之庄严毕,三藏来烧香礼拜,以薫陆香数日料志与了。三藏归房后,送书状曰:「御药指挥,令问阿阇梨,或恐弟子等寒冷,各要置买衣被及诸般物色等,但请道令支彼中见在钱,攸买锦绢等用,请知之。」已上消息也。大略依圣旨示及耳。巳时,以官人令时绢十五匹、绸十匹送,出钱三十九贯八百五十文置了。三藏送练物家了。午时,客省官人承圣旨来,问:「何日欲朝见者」答:「不日朝见,欲参五台山者。」官人云:「然者,其申文可进上者。」即造奏状案,预书且了。当寺文慧大师译经证义议者来向,通内外学人由,三藏以笔言示之。戌时,文殊供时,院人々多以来策闻。七时行法了。五、六、七卷。

十八日 壬辰 天晴。辰一点,院书生申文案文持来,自书可进上者,自书与了。案曰:「日本国大云寺主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右成寻,昨于台州天台国清寺烧香,奉圣旨,成寻等八人幷通事客人陈咏,令台州差使臣一名,暂引伴成寻等赴阙,令于传法院安下,准台州差得替都监郑玠引伴,成寻等八人幷客人陈咏,已于今月十三日,到传法院安下。成寻等乞引见。谨具状申闻。伏乞指挥。谨録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年月日牒。」「传法院牒客省,据日本国大云寺主阿阇梨位赐紫成寻状,昨于台州天台国清寺烧香,奉圣旨,乃至引见者。牒具如前。事须牒客省,请照会施行。谨牒。年月日。入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向当御药院传法院李。」巳时,斋间,典座可道送弥三种,照大师送汁幷菜五种。午时,景徳寺右街僧録澄鉴大师法堂、同寺左街副僧録同管勾教门公事译经证义兼缀文々鉴大师用宁、开宝寺左街僧録知教门公事神惠大师方谏 今日出箭头寺,殿直官不安女品,乞为僧人也。赐紫大师三人来坐讲堂,为见日本僧,即于宗会。依梵才三藏命,令见梵字不动、梵字文殊眞言一卷、尊胜眞言一卷,皆以感欢,梵汉两字共以称美,庆耀供奉震旦振名了。梵字不动幷独胡,始目僧録七师一々捧顶观念。次皆入成寻房,见法花坛场,伏地三度礼拜,诸大师倶时拜了。临坛委见道具,随喜赞叹,退出,乘马之处,院诸僧共出送之。大卿、小卿出去间,不出会。申时,院书生三人来,依称有例给,各与一贯钱了。锦绫小衣依无钱不买由,通事愁叹,仍与钱一贯毕。七时行法了。经一、二。

十九日 癸巳 天晴。巳时,斋,普正大师美物菜五种手自持来,居床食,照大师羹一杯、菜三种送之。今日梵才三藏以六十贯钱,温室一万人幷有斋,诸寺诸院大师向温室之次,终日连々来见,拜法花坛场,赐紫大师等名字,不遑委记。未时,行向文惠大师房,年六十三者,自画影像,注名幷自身无常田诗,请房有茶汤,退归之处送来,数克之后,又自持夫白衣观音像一铺,即悬壁上,退归了。酉克,广文大师来坐,点茶,伏地拜法花坛场三度了。院书生一臈来告:「院牒幷奏状下客省了。三人共向渡省司了者。」密々乞钱二贯,即与了。从浴堂频虽有请使,朝见以前有不他行说,仍不向浴室。七时行法了。虽有行向西天三藏房,问梵语志,以二万贯钱他处被造大塔间,此两三日不归院房,依之不遂本意。经三、四、五。

廿日 甲午 天晴。巳时,斋,从文慧大师房送羹一杯、珍菜二杯,皆用银器,诸僧料同送之,照大师送羹一杯,崇斑来向,令吃茶了。斋后,照大师来请,即行向点茶,温州雁荡山僧二人来会。午时,文慧大师随身银茶器、银花盘奉向,诸僧皆吃茶,最可云殷勤倒绵一百五两持来,直钱八贯四百文下了。温州僧幷照大师来,伏地礼拜法花坛幷显密法门等,各三度。行向梵才三藏房,阿弥陀大咒句义者,者了可返者。当院本名译经院,今名传法院,见住僧五十人、行者七十人。皇帝偏毎日斋料、夏冬衣服、炭油等宛行,他寺更不然云々。申时,梵才三藏以阿弥陀句义自来向,文慧大师次来借了。酉时,自将来返,两人共随喜感欢。戌时,院使自来,告二十二日朝见由。七时行法了。经六、七。

廿一日 乙未 天晴。午时,院司家生持来院牒云:「传法院准客省牒,已定今月二十二日,令日本国僧成寻等八人幷通事陈咏朝见,所有名下进奉物色,被遂一开坐,希公文回子者。右箚付僧成寻等幷通事陈咏,仰于今月二十二日,絶早赴东华门,幷进奉物色,祗候朝见。即不得至望日,乱有唐突夹带,将入文字入内。仍具请实知悉文状申上,不得有违。煕宁月日。」次作请文案持来。「日本国大云寺主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准监使公文,准客省牒,已定今月二十二日,令日本国圣僧成寻等八人幷通事陈咏朝见,所有名下进奉物色,请遂一开坐,回示箚,仰今日二十二日,絶早赴东花门,幷进奉物色,祗候朝见。即不得至日,乱有唐突夹带,将入文字入内。具知悉文状申上者。右具如前,成寻等悉依准前项指挥,知悉。谨具状申闻,谨録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

煕宁五年十月 日 通事陈咏牒

沙弥长命、僧善久、僧心贤、僧惟观、僧圣秀、僧頼缘、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未时,文慧大师来,借辅。国中有一传法苾刍,曰明教大师赐紫契嵩,大通内外教乘,戒行精洁,赋生清高,撰此辅教编三策,大体护持三宝,劝修十善,勉其朝贤,归奉像教。今年六十四歳迁化,茶毗之后,耳根不壊,舌根不壊,男根不壊,持课槵子数珠不壊,幷舍利等,今已建率覩波葬之。今有辅教三策,奉呈日本阿阇梨,幸圣望随喜,看阅一番。译经证义文慧大师 智普和南。已上别书也。

「传法院准客省关子,准阁门奏箚子,阁门捡会仪制,应毎有海外进奉,蛮子、蕃客等朝见,具箚子与朝见目问奏,进奉人姓名,已下着所赐表及赐酒食后,依例于崇政殿,报无公事前,再拜出。如散文物及酒食未了,皇帝崇政殿已起,次日出引。当殿,喝「赐酒食」,喝「拜」,再拜,随拜万歳,喝「各祗候」,酒食毕,喝「拜」,再拜,随拜万歳,喝「各祗候」,出。煕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延和殿进呈,奉圣旨,依木征进奉人,例后殿引见门,赐斋食,差阁门祗候伴候到,请告报管勾日本国进奉人所,详前项圣旨指挥施行。右开送传法院,详阁关子内事理施行。右箚子付日本国僧成寻等幷通事陈咏,依客省关子内事理,具知悉文状连申,不得有违。

年月日有判。客省官人来,与文状:

客省捡会蕃夷朝贡条贯内一项,进奉人々皇城,并令译语官预先行告报,不得将带头刃、坏授文字者。

右箚送引伴日本国僧通事陈咏,作俵比造亦,日本国僧成寻等八人朝见,不得将带头刃幷坏授文字入皇城。各具知悉文状连申。

煕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判

七时行法了。经一、二、三。

廿二日 丙申 天晴。寅时行法,二时了。卯一点,借马九匹,幷通事参内,先入一大门,至廊下马,有安下所,悬幕,暂逗留。客省官人引入第二门间,乘马人数百入门,升殿拜礼之人等也。次入第三大门,经数里,入东花门南廊安下,悬幕帘,立倚子,且备飨膳间,数千人来见。辰二点,客省官人二人来,教立御前,呼万歳作法。辰三点,以客省官人幷通事为前立,入第四门,渐出庭,见拜人二人幷舞倒三拜,次三拜,次三拜。东方一人进出引声呼,随其各三拜也。共着赤衫,诸列通判欤。圣主居远和之殿北,而后左右数百人幷立,其中有负胡簶人数十人,圣主坐银倚子,白银床,着赤衫。日本一服庭中立,幷人数百人左右,以御前为上列立,次僧等出庭中,向南对御立,以西为上,幷立八人,次有一人引声出引见。次通事进出敬屈呼:「圣躬万宝!」次诸僧低头呼:「万々歳!」次引声云:「赐例物。」次从西方经僧前,担渡东方赐衣、绢等,即诸僧呼如前。次引声称「却祗候」,诸僧呼如前。次勅使御药从御前来,仰某诸寺可烧香宣旨。他勅使从御前来,仰可参五台山了。即退出毕,至安下所吃斋,种々珍菓菜饭不可记尽,勅使上卿一人来,对坐同吃,斋毕,如本出二门,乘马归本院。见市头卖买,金银珍宝不可记尽。东府、西府各数里,大殿回廊见过了。即车入赐物,送来传法院,物数在请文:日本大云寺主阿阇梨传灯大法师位成寻等,准祗候库赐到下项对见分物:金罗紫衣一副三件,金罗褐僧衣七副各三件,白绢定一百六十疋。右具如前,文领到前项并足,如后异同,甘受重罪,不词。牒件状如前。谨牒。年月日牒。马人々与钱九百文了。各百文有也。未时,院书生三人持来宣旨,而奉:「圣旨,已差使臣,令引日本国僧成寻等八人幷惠询,自今月二十三日后,赴下项去处烧香。大相国寺、大平兴国寺、启圣禅院、显圣寺、感慈塔、 开宝寺、福圣院右箚送同译经惠询幷日本国僧成寻等,诸客依前项圣旨指挥。年月日入内々侍省内东头供奉官勾当御药院传法院李舜举 在判」于御前赐紫袈裟衫衣裙,为成寻过分事也。延久三年十二月十三日,于日本备中国新山,梦于大内赐此甲袈裟,觉后即思于大唐国赐紫衣相也。今如去年梦。七人皆褐色袈裟裳,八人同人大美广绢二十疋也。通事钱三贯文也。诸人同心,各二匹绢与通事了。合十六匹也。中间僧二人、下法师二人,被朝见是希有也。各充赐廿匹幷装束,已以成富人了。岂异骥尾蝇乎。申时,从梵才三藏房有请,即行向,以银器盛珍果十杯飨,有少飮。从公家赐羊毛叠十六枚,诸僧各二,广四尺,长七尺。八枚以紫染、青染绢裹之,宛如衾。赐青染绢帐八帖,四重隔帐盖庄严,戸外三间同引帐绢庄已了。与使四百文钱了。院诸僧来,随喜朝见,三藏云:「从西天三藏二人去年来,不朝见,参五台山了。汝于王者有缘也者。」戌时,三藏送诸僧茶果。七时行法了。经第四了。客省官人一人来,与绢二匹了。八人各出一匹也。

廿三日 丁酉 天晴。卯一点,使臣入内内侍省内侍殿供奉官来,即出讲堂,少卿幷三藏来会,点茶,容貌优美,年可廿五六,即借马九匹出立,先徒行向大平兴国寺,广大伽蓝也。参大佛殿,寺诸僧来向,中尊丈六尺迦、西弥陀、东弥勒,点茶之后,出东大门。乘马行六里,到启圣禅院大门,诸僧来向,从西胁门入,先于大门内点茶,引幕张帐,立倚子。次礼大佛殿,丈六弥勒为中尊,左右弥陀,千百亿释迦,庄严甚妙。次礼卢舍那大殿烧香,先祈誓圣主万歳,万々歳,有维那打金高声呼,依次礼东大殿,烧香尺迦像。次礼西大殿,金字一切经庄严,不可思议。东西南北壁边有墨字一切经二部,毎间经上造楼阁,一间三宇,其下棚置经。次礼泗州大师堂,回见寝殿,毎一间三人宿造,有厨子三,皆有关镒,十一间殿也。次见食堂,见住僧百五十人云々。次礼佛牙堂,勅使自开封,有勅封,简之内有七宝塔,高八尺许,塔内有纯金楼阁,々内有纯金筥,方一尺许,以锦绫色々缝物绢等,十重裹之,筥内有纯金小厨子,々々以赤锦三重裹之。四向立白琉璃,内见彻,银莲花座上置佛牙,长一寸三分,广六分,厚四分云々。今礼拜烧香,涙下数行,始自使臣诸僧百余人,皆置顶礼了。次见国王烧香大侍殿。次着斋座,皇帝勅赐斋,备百菜饰膳,不可记尽。使臣、三藏、成寻、同四人一处吃,隔幕七人仰幷通事、监寺、赐紫一处吃,々了。出院,向大相国寺,经八里,到寺大门,四重阁也。从胁门入,于大门内点茶。先礼弥勒大殿,六丈佛也。从胁门西弥陀、东千百亿尺迦,庄严。大石高七尺许,四面廊各二百间许。次登大殿高阁上,礼五百罗汉金色等身像、中尊释迦等身像烧香了。西楼上有普贤像,白象眷属皆具足。次礼佛牙堂,使臣开勅封,名法花之院,四面廊外西方也。中有七宝殿,々内有高台,々上纯金宝殿,高三尺,广二尺五寸。宝殿之内有纯金宝阁,高二尺八寸,广二尺三寸。阁内有纯金筥,广一尺,高一尺。筥内有纯金厨子,庄严如启圣院,牙长短亦同,作法如前。厨子有勅封二,先帝今上封敢不开。见彻琉璃,佛牙放光,希有之,不可思议,感涙无极。牙堂外前有释迦像,登楼上礼五百罗汉,皆金色也。见京内如掌,广大不可思议,识见圣主烧香绀琉璃大殿,遥有光明,件两院葺琉璃瓦,大殿有五数。申克,还院了。使臣参内了。来早旦来院,可参残两院者。酉时,使臣送使者云:「明日可赐官马九匹,私不可借马宣旨下了者。」倩思之希有朝恩也。更非一世事欤。使与一百五十钱了。同二点,三藏来坐,勅马事感欢无极,文慧大师来坐,随喜赞叹。今日借马九匹,与钱一贯五百文了。七时行法了。经第五卷。七人僧幷通事各与绵十两、练绢一匹半了。

廿四日 戊辰 卯一点,三藏中门张帐引幕,立倚子,待侍中,成寻出参共待,三藏点茶。同二点,中使侍中来坐,待官马,至辰二点未见,之目之私借马出院许也。官马待将还欤。过数里,见皇城南门,宣徳之门,七间门楼门也。左右有二楼,各重々五尺许,高颇下,内面左右楼廊造双,外面有左右会,如日本朱雀门,是南面东第一门也。东隔三百歩,有左掖门,人从此出入,五间大门楼也。渐过巽角,有大楼,无门戸,下一丈五尺,重瓦上造楼也。次向北行,见东华门,东面南第一门,大楼门七间,有三门戸,外面左右有十余间舍,官人进居,朝见之日,最初入门也。渐々向东行,经数里,次到福圣禅院,先入奥,着僧室,傍造岩窟,诸僧入坐吃茶,次入食坐,侍中、三藏、成寻三人同坐食,当寺主人私房了。飨膳尽善穷美,皇帝勅赐斋也。去座时,侍中问:「饱否」少僧答:「饱满。」侍中感。次大佛殿礼丈六金铜释迦像,形貌美也。胁仕二菩萨、十大弟子、四天王皆以甚妙也。大宋皇帝建立也。内天井皆宝殿也。庄严不可记尽。次礼东堂泗州大师像,中坐四面有一切经,庄严不可思议。次南礼弥勒堂丈六像,次西方礼使藏中心宝殿有银泥一切经,先见成实论,宝殿转轮合见之,四面厨子上有四重小阁,四面壁边有墨字一切经二部,上皆造四重宝,一间有三小阁,不可记尽。次礼卢舍那堂,四面有三千金银佛像,长一尺,座光皆金银也。大宋文皇帝建立。次罗汉殿中有一间小殿,内纳舍利,本造三百一十尺塔,纳舍利,为天火被烧,今造最殿宿置也。前有等身释迦、东弥勒、西泗州大师立像,着衫裙袈裟,后所供养也。西别坐罗汉、十六罗汉、五百罗汉三尺像也。次登阁上五丈许,见西京,内悬大绢天盖幡,无佛像,七间五重大阁也。次出院,向开宝寺,见皇城门,东方第二门,名景龙门,第二名天阴门,重々楼门、小楼等,皆如东南门。从此向北,经数里,到开宝寺等,次额名勅寿禅院,塔额名感慈塔,入塔烧香礼拜,先祈圣主,次祈乞心愿,泗州大师眞身塔入□处也。庄严非眼所及。次七宝庄之柱,造付山立镜,居菩萨圣主,壁皆如山。此九重塔有别塔阶,心柱二百二十六尺,登塔阶之中殷勤劝进敬,九重之内,皆如高一堂,造立三千佛,侍中云:「欲参五台,必可究登九重者。」登礼了,登第十四阶,见四方如掌,次下了。流汗辛苦。次见罗汉堂造大等身十六、五百罗汉,最以甚妙。退出之间,侍中告云:「可进感悦表者。」以三藏令书案文,以寺张书僧令清书,进表已了。

申时,还间见皇城西门,名阖门,北第一门也。入门向南行二町许,有第二门,名旦秋门,高楼如前。今日回皇城四面,大略八町许,如日本皇城。同二点,着本院了。九重廿一大塔,上下之间,心力倶屈,最以难堪,自非勅宣敢无登人,毎重有勅宣,制止之,札文云:「奉圣旨云:僧俗秀乱,不可登塔上,若要登者,寺具经名进奏,承一圣旨可令上者。」酉克,梵方三藏以笔示曰:「大唐特差中使,相伴烧香,其礼最厚也。未曾有事也者。」院司家 院书生者,名司家,文名职掌。来,呈参五台客省牒:「客省牒 传法院菖在御药名

煕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勾当御药院李舜举,传

宣客省,日本国僧成寻等合赴五台山烧香。寻于延和殿覆

宣客省日本国僧成寻等合赴五台山烧香寻于延和殿覆 奉奏者牒具如前事

项牒传法院,诸详前项圣旨指挥施行者。谨牒。

煕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牒

权枢密副承旨西上阁门副使权同管内客省四方馆公事大点醒众观公事张 在判东上阁门使管勾客省四方馆公事勾当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秋 在判 」司家三人乞钱各二贯,先例参台人皆钱与司家者,与钱者。答法问三藏,可随彼指挥者。七时行法。经第六卷。

廿五日 己亥 天晴。巳时,勾当可人道送平茸煎物一杯,广智大师送汁,诸僧料皆具。子时,照大师来请,点茶。未时,撰出大日经义释廿卷、金刚顶经疏七卷、苏悉地经疏七卷、最胜王经文句十卷、法花论记十卷、赡养集十卷,以上六十四卷,将向三藏许借预已了。奏闻公家可写留当院由示了。知证大师传一卷借献已了。行向文慧大师房,返补教论三卷,日来朝见、诸寺烧香,相统无暇,今游台日迫,匆剧无极,五台还来之时,可借看由闻达了。借献往生要集三帖了。为令知源信僧都业,自持向源信僧都行状一卷、唐务州七佛道场行辿和请纳往生要集返事一通、日本诸儒参源信僧都房作诗一卷,于文慧大师房而在三藏房者,即向三藏房,二人共见感,可写留由各示之。始自国清寺,诸州诸寺往生要集不流布由闻之,大略务州请纳不流布欤,于日本所闻全以相违。以笔言问三藏,云:司家来乞钱,三人各二贯者,而前日绢六匹,三人各二,钱五贯,上腊一人三贯,次二人各一贯。今从客省送游台牒重所乞无理。三藏答曰:「前绢钱已多々,不可与者。」即申前司家了。司家大贪欲者也。酉时,照大师舍弟赐紫僧惠嚢来拜,答拜。照大师曰:「普安禅院住僧,在城西寺也者。」七时了。经第七。

廿六日 庚子 天晴。辰一点,向太平兴国寺浴院沐浴,僧俗数百人集浴,室内暗,逓不见形。午时,文慧大师来返往生要集,状云:「往生要集已略览之甚妙,观音帧必已瞻敬也。却亦之进晩请 访友吃少菓子者。未时,慈济大师来,借阿弥陀大咒句义了。同二点,文慧大师来请,即相共向房,以银器盛珍果八种幷美菜五种飨,羹五度,茶飮五杯,银小器也。同四点,还房。申时,游台使臣来。勅宣文最有盛,随身还去。以后日可尽,来月一日可共去由约了。出文字如后。三藏共出向点茶。

铎谨惟谒大师。

十月 日 右班殿贞新授官伴刘铎

酉一点,慈济大师来返阿弥陀大呪句义,与颂一纸,如后:

伏蒙日本阇梨见示弥陀大咒记,谨回纳。因书拙颂,奉谢。伏惟法慈,少赐采览。

译经证义慈济大师

弥陀密咒不思议,具足十种甘露味。智敬上大士能持此法门,縦横演出为编记。 吾于少歳多诵诗,览慈语句増妙利。愿今以此编流通,同入文殊根本智。戌时,三藏切请,即行向,与诗二通,如后,依纸长,不续,在别。文慧大师和在别,进左大臣殿了。于三藏房数克问答,有珍菓五种,皆用银器,问曰:「日本兴诗否」答:「日本通俗以诗为兴宴基,至小僧启白本尊,永絶作诗,但见感不少。」退出了。七时法了。经第八。

廿七日 辛丑 天晴。辰一点,梵才三藏、文慧大师共入南邻七客院,礼七宝无价塔,高二丈,造立二重阁,内钱右王所造九重,毎重造佛、菩萨、罗汉,塔左右文殊、普贤乘师子象,云上造立,云高六尺许,造立一百年来。塔前坐梁朝志公和尚等身像,痩黒比丘形,着见紫袈裟衫裙,举袖见手,骨露现痩,礼拜烧香了。巳时,照大师来请,有一郎中望相见者,即向,大常博士刘铸拜觐了。照大师点茶,次广智大师自茶持来,令吃了。同二点,御药来座,被示曰:「严寒比难堪,春间可赴五台者。」答云:「小师、通事欲早归日本,依之今年早々参者。」通事相去由,申文与御药了。文云:「日本国具位名等 今月廿六日

圣恩,特差使臣,引押成寻等往五台山,巡礼圣境,伏缘成寻等,乍到大国, 言语不通。今欲乞

将同来通事人陈咏往彼。贵使于事,伏乞监使御药样状敷

奏。谨録状上。

牒件状如前。谨牒。 年月日 具位名牒」

游台使召来,为书申文等,乞钱一贯,即与了。三藏点茶。通事毛衣、毛头巾、手袋、毛袜等直钱五贯与了。御药早可赴五台仰通事了。通事买老僧料毛头巾、毛沓、革手袋三种持来,直一贯五十文与了。七时行法了。经第一、二。

廿八日 壬寅 天晴。巳时,三藏送羹八杯、菜八杯,最美也。诸人悦以吃食。午时,买雨衣二领、雨裙二领,钱直三贯七百文,一具一贯七百,一具一贯七百。老僧幷頼缘供奉料,钱六人,各以绢一疋半买之。戌时,司家永和来乞钱,密与一贯了。七时行法了。经第三。

廿九日 癸卯 天晴。辰时,勅使侍中来,为御览召日本装束,即进览纳袈裟穜皮栌甲一具 薄物、三重繁文绫桧皮色袍、坚文织物绫表裤,至于裙者,依与一般,大进览。指贯合裤锦鉘一袭,入日本紫繁文绫袋,使人令持官人参内ケ。前日三藏来见此,次日告诸寺烧香使臣侍中,昨日御药来见,依两人侍中奏,随员所召也。皆以鲜净毛之为悦也。午时,通事具鞍九具来,三藏定直十四买了。未时,游台使臣来,沿海盘缠宣旨十纸、州县传马宣旨一纸、州县兵士宣旨一纸,皆以丁宁勅宣也。朝恩不可思议,感涙难禁,以后日可注取,侍臣持还了。与三百文钱了。虽专辄,依三藏定也。申时,装束依员返赐。同二点,参少卿房,以珍菓、茶药、补桃酒飨食,其中有金橘,大如枣,色似金,内实如小甘子,皮似甘子。得八果持来,与小师等八人了。出自温州,无他州。至晓向广智大师房,有茶药二丸。戌克,七人读经,修智证大师远忌。七时行法了。经四。慈济大师送文在后:

*烛壹对,献上阇梨,台山供养菩萨,幸留纳。慈济大师智敬

今见梦记,延久元年闰十月七日夜,梦在旅路,帝王召御药赐粮由 云々。中心思之,五台修行成就相也者,今日见沿路粮料宣旨,符契昔梦。

卅日 乙巳 天晴。辰时,以通事陈咏幷惟观为使,志送三藏沙金三两、润布一端,依万事沙汰丁宁也。两度返送,第三度纳了。同二点,马二匹买,一匹直十贯,一匹直九贯,税钱八百十五文,合廿贯也。官中判父到来了。午时,罗汉供,讲堂庄严,张帐幕,悬缝物十六罗汉、泗州大师一铺,各广二尺、高四尺,前居金银作双供花等。次前立金色伎乐菩萨廿体,高二尺。次前供百味膳,即烧香供养。打钹四口、小鼓一口、铙一口、法◆一口,赞声满院内。次回诸堂烧香赞叹。次向诸房持佛,先向少卿房,出佛布施绢。次三藏房,出钱一贯。次参地主护法。次向崇梵大师房绢一匹。次广智大师房绢一疋。次照大师房绢一匹。次有关鏁房,频押扣咲过了。次成寻房出绢二匹,少卿、三藏等切返一匹了。次文慧大师房绢一疋。次慈济大师房绢一疋。次还本堂了。未时,三藏送头巾、龙脑香四两、乳口绢三种物。文慧大师自持来茶一斤,铭曰:「庐山第一等茶,奉送日本阇梨供养。译馆比丘智普封上。曼殊师利菩萨同结胜缘者。」戌时,从三藏房送珍菓八种、补桃酒一瓶等,诸僧各别皆有。今朝送羹八杯珍菜,今夜重如此,其志丁宁也。同二点,少卿幷三切诸,向罗汉供,有茶餠等,终日竟夜伎乐歌赞,飮食粥果,频虽请出立沙汰,无暇不向,颇遗恨也。丑时,典座可道自持来钱九百文省,老僧二百文、七人各百,念佛残钱所奉供也者。老僧呪愿纳受毕。七时行法了。经第五。

(乙酉至日校完 ※畿) 

猜你喜欢
  肇论疏卷上·元康
  卷第四·昙噩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宗喀巴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诸天叹品第十七·佚名
  答傅汶明问(二则)·太虚
  缘境若宽或起魔事·印光
  卷第二十·佚名
  第二十三卷·佚名
  卷第八·佚名
  卷七十九(鸠摩罗什译)·佚名
  大雲初分勇力健度第二十八·佚名
  佛说解忧经·佚名
  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寅(咸丰四年)·林占梅

    元旦望阙北望神京叩祝遥,五云深处奏箫韶;御炉香霭千官拥,鹄立通明侍早朝。星云纠缦日华明,舞踏雍容佩玉鸣;草莽微臣无别愿,妖氛早息颂陞平。病中感赋愁病相兼剧可怜,奄奄命似一丝延;求医难遇肱三折,虑事何曾眼一眠!蜡视盘飧浓亦

  • 卷十一·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一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径山【二十一日比年寺火独遗国一和尚塔院及明月池耳他皆再建者】 明月池头国一禅残僧依旧占三椽薰风正緑门前树积水都清涧下川坐断千峯因底事身轻百刼本

  • 鸡肋集补钞·管庭芬

    鸡肋集补钞晁补之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一茧秋蝉之丽壳,百和更生之宝香。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不见班姬与陈

  • 卷六十九·元·蒋一葵

    【刘秉忠】 〔字子晦。邢台人。因从释氏,又名子聪。〕 刘太保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有怀》绝句云:“雨过幽庭长绿苔,东风时为扫尘埃。无人曾见春来处,门外桃花只自开

  • 今献备遗卷四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东阳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戍籍居京师四岁能大书景帝召见加诸膝赐寳镪六岁八岁两召试讲尚书大义命肄京庠年十六举乡试天顺八年进士翰林庻吉士弘治间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时占城为安南侵扰请赐诘问东阳曰安

  •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范晔

    孝安帝纪(刘祜)恭宗孝安皇帝名祜,肃宗孙。父清河孝王刘庆,母左姬。帝自从住在父王邸第,多次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铺上。年十岁,好学《史书》,得到和帝称赞,多次在宫中召见。延平元年(106),刘庆才到封国,邓太后特诏令留刘祜

  • 张浩传·脱脱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张浩原来姓高,东明王的后代。张浩的曾祖父叫张霸,在辽国做官时改为张姓。天辅中期,辽东被金朝平定,张浩以谋略献金太祖,金太祖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张浩被赏赐进士及第,授为秘书郎。

  • 郑善夫传·张廷玉

    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于父母相继逝世,于正德六年(1511)才出任户部主事,负责征收浒墅关税,以清廉有节操而闻名。太监刘瑾虽诛,但一些受皇帝宠爱的人仍旧当道。善夫愤慨之下,告假还乡。筑草堂于金鳌

  •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265)·司马光

    晋纪一 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 [1]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与徐绍、孙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 [1]春季,三月,吴主派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与徐绍、孙一起

  • 张文襄公选集一·张之洞

    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奏议)台防重要敬举人才片日本商务可允球案宜缓折(光绪六年十月初一日)窃惟日本擅灭琉球,中国屡行责问,彼遂赂我两岛,而因以推广商务,改立新约为请。近闻其使臣屡催总署,迫我速结。臣以为此不可不审也。

  • 虞戴德第七十·戴德

    公曰:“昔有虞戴德何以?深虑何及?高举安取?”子曰:“君以闻之,唯丘无以更也;君之闻如未成也,黄帝慕修之。”曰:“明法于天明,开施教于民;行此以上明于天化也,物必起,是故民命而弗改也。”公曰:“善哉!以天教于民,可以班乎?”子曰:“可哉

  • 卷二十七·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七宋 吕本中 撰定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敬王十一年即位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元年春王公羊传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故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

  • 周书·多士·佚名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

  • 释慈航救国方案序·太虚

    慈航盖一热肠古道魁奇磊落之人也!昔尝从余问学闽南院,旋就任安庆迎江寺方丈,以精进遭俗忌,去而至南洋印度,于仰光大得人信仰。此其讲辞也;其稿虽未获一观,大致为从佛教立场以言救国之义欤!太虚,二三,一,十六。(见慈航画报第三十一

  •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乾连于其食时著衣持钵。以精进力运大神通放无数光。其光金色遍照虚空。复以神力变化其身。或大或小或

  • 卷第十三·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三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赠古拙上座觅巧不得拙胡来。得本应知万虑灰。独坐寒窗堪听处。大洋海底发春雷。赠灵雨上座滴水成龙用不多。那需匝匝万层波。人人眉底眼睛

  • 玄天上帝启圣录·佚名

    不题撰人。卷1引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此录当纂于元末明初。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玄天上帝灵应故事,以宋时事为主。

  • 老君变化无极经·佚名

    老君变化无极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天师道徒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己,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化名李弘降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