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十五則 長慶如來無二種語

第九十五則長慶如來無二種語

舉:福州長慶寺慧稜禪師有時云:寧說阿羅漢有三毒,不說如來有二種語。不道如來無語,只是無二種語。保福問:作麼生是如來語?慶云:聾人怎得聞。

保福云:情知你向第二頭道。慶問:什麼生是如來語?保福云:喫茶去。

長慶與保福是師兄弟,都在雪峰門下,兩人說話,可比是在爭長賭勝,一個說這樣,那個必來翻,往往兩個都對,因為凡話都是可翻的。孔子大聖人,亦說「前言戲之耳」,說話的內容原來不如說話時人的風光。

長慶說如來無二種語,孟子莊子也都說,百世之後有聖人出,他將不易吾言。雖然如此,說話的表現方法還是可以有幾多種。所以保福偏要難他:如何是佛語?長慶若來說,即有了長慶的個性在內,是如來有二種語了。然則長慶豈非輸了給保福了。所以長慶不說,即道是聾人怎得聞。

說聾人怎得聞也是對的。但此話可以又一翻。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與佛度眾生,皆以天下無聾人為前提。有聾人是例外。革命主於先知先覺覺後知後覺,雖然亦有不知不覺,但那是例外。所以保福評長慶不知那向第一頭去說明如來語。

於是長慶反問:然則如何是如來語?保福云:「喫茶去。」如來語是只可以非如來語來說。山河大地皆是佛境,草本蟲鳥風水之聲一一是如來聲,保福與長慶兩人都在佛境裏,只聽得一個說「喫茶去」,這不是如來語可又是什麼?

然而雪竇禪師更在這兩人的對談上加以一層激烈的評論。他作頌曰:

頭兮第一第二,臥龍不鑑止水。

無處有月波澄,有處無風浪起。

稜禪客,稜禪客,三月禹門遭點額。

什麼第一頭道,第二頭道,保福與長慶皆不知如來語乃是行動。你看深潭月影光明,可知潭底有龍無龍?如來語就像龍影在深水中蜿蜒游動,無風也起浪,無事處也惹是生非。賢人說: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龍卻鑑於波浪。英雄即是在動亂的時代這面鏡子裏自己照影。

要照這樣說來,纔是保福的喫茶去也含有風雷,而長慶的則似乎輸了一著了。長慶與保福兩人的言談,本來不是什麼勝負的事,然而像兩個女伴的鬥草,分出勝敗亦是一喜。

猜你喜欢
  卷四·彭绍升
  卷第一百十八·李通玄
  终南家业目录·守一
  论悟证·印光
  卷第五·李遵勖
  卷第五·永觉元贤
  卷第一百六十·佚名
  六门陀罗尼经论·世亲
  目录·水鉴慧海
  大乘密嚴經卷下·欧阳竟无
  从信心上修戒定慧学·太虚
  僧伽吒经卷第二·佚名
  妙玄节要跋·智旭
  卷第四十(霜字号)·朱时恩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普贤歌】〔淨委官上〕陝州城下水波波。运道上乾焦石落硌。州官来开河。工程一月多。点包儿今朝该到我。小子麻哈人氏。考中京营识字。偶遇疏通事宜。加纳陝州幕职。陝州一条官路。二百八十八里顽石。东京运米西京。

  • 第二十三出 迎施·梁辰鱼

    【虞美人】〔生扮范蠡同众带女冠服上生〕连年江海空奔走。往事休回首。桃源深处结同心。一别匆匆三载到如今。自家范蠡。向因闲游苎萝山下。得遇西施。不觉三载有余矣。勤劳王事。奔走江关。再无工夫。得谐姻契。近

  • 卷上·叶炜

    余以光绪六年夏重游日本,滞大阪十阅月。辛巳暮春,再客西京,忽患咯血疾,就医葛野郡。既而还大阪,养疴自由亭,凡医者,咸诫劳心。于是废弃笔砚,屏绝书卷,日惟兀坐,以养丹元。然无所事事,心猨难驯,倏忽万里,转不若以一卷束缚之,而著述考

  • 卷八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二目录【一百四字】归朝欢【又一体】张先柳永苏轼辛弃疾【三首】马庄父严仁【三首】无名氏詹正吴子孝忆旧游【又一体】周密【二首】二郎神【又一体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兵马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改元建炎中兴圣政臣留正等曰尧舜所以高出百王者以其得天下及其传天下而知之汤有惭德武未尽善况于后世乎汉高祖唐太宗号为贤君然其得天下也以争其传天下也

  • 元史纪事本末卷二·陈邦瞻

    科举学校之制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诏议立科举法不果行元自太宗下中原用耶律楚材议命朝臣厯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聴得东平杨英等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廷议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至元初丞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东夷传·姚思廉

    东夷传序东夷之国,朝鲜为大,得箕子之教化,其器物仍有礼乐之余风。魏时,朝鲜以东马韩、辰韩之属,世代与中国来往。自晋代渡江、渡海出使江东者,有高句骊、百济,而在宋齐时常通贡纳,梁朝兴,更加殷勤。扶桑国,从前人所不知。普通年

  • 颜渊第十二·朱熹

     凡二十四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 迩言卷十·刘炎

    ○经籍或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六经之义皆可蔽以一言乎曰礼毋不敬乐不可伪书执厥中易常其德春秋一字惟公皆无邪之谓也诗之流三变国风雅颂美刺以正子虚上林风劝以私晋宋以来嘲吟风月摹写卉木而已至于托物见志一饭念君则老

  • 凡例·胡渭

    翼真一书本非欲为讲义而作盖以古本出自礼记多有错简明道伊川并有改本尚未有定论自朱子章句成立于学官始为不刋之书而后人犹或非之则以大学本无阙文又不应作补传也于是有崇信古本以为不分经传者于本经亦无害至有割圣经

  • 卷五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宋 陳祥道 撰天子諸侯視學之禮禮記王制天子出征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將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于大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敬礼一切佛无上之大道及诸菩萨众坚心住十地声闻辟支佛无我我所者今解十地义随顺佛所说问曰汝欲解菩萨十地义。以何因缘故说。答曰。地狱畜生饿

  • 卷第九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论】第十师子奋迅城慈行童女主灌顶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於善知

  • 古杭杂记·李有

    城镇志。元李有撰。四卷。此编撰于元代, 多记宋理宗、度宗时嘲笑奸佞贾似道、韩侂胄等人诗词,间有永天目山、西湖三贤堂、西湖等名胜诗,又兼载杭州丧葬风俗等。凡万余字。所记不注出处,盖时人耳口相传,有一定参考价值

  • 道山清话·佚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时人撰,姓名不详,原本《说郛》题作道山先生撰。陶珽增补本《说郛》署为王暐作,为妄题,不足据。书末有建炎四年(1130)作者之孙跋, 自称朝奉大夫暐,缺姓。跋语称“先大父国史在馆阁最久,多识前辈,尝以闻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宋陈景元编撰。十卷。据杨仲庚序,是书朴理宗宝佑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刊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景元摭拾诸家注疏精华,参以其师韩知止、张无梦之说,取严君平、孙登之说为多,大旨以

  • 剧话·李调元

    古典戏曲论著。2卷。清人李调元著。这部论著和李调元的《雨村曲话》是一个整体。《曲话》重在论元、明、清作家和作品,论各家特色和作品的短长,而《剧话》则重在论戏曲体制的沿革变化(上卷),论戏曲所演故事来源(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