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①,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②,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③,乃至四句偈④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释】
①七宝:佛经所说七宝,各经说法稍有不同,按《般若经》,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读作“车渠”,一种介壳呈三角形的软体动物)、玛瑙、琥珀、珊瑚。
②福德性:指觉悟了佛法后所达到的境界。与通过布施所得到的福德比较是更高的境界。
③于此经中受持:从这本《金刚经》中修行获益。
④四句偈:关于何谓四句偈,古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弥勒佛回答天亲菩萨,说四句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有说是指《金刚经》第二十六品和第三十二品中的两首偈语。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是怎么样?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像这种福德只是虚幻相,并不是不生不灭的福德实相,所以如来只能说福德多。如果有人,实践此经中的义理,甚至只是用四句偈语来为他人解释说明,他的福德要胜过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为什么呢?须菩提,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诸佛,以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这部经典出生的,如果有人实践读诵此经,就是亲近了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还没有悟道,当可从经义中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
猜你喜欢 卷之九·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 第四十八則 朗上座翻卻茶銚·胡兰成 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胡珽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石雨明方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卷第七十三·德清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从谂 第六章 阿育王之归依·佚名 卷一百五·佚名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卷七十三·道世 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太虚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