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三一)复次有实功德堪受供养。无实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养。我昔曾闻。拘沙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还向本国。於其中路有平博处。於中止宿。尔时彼王心所爱乐。唯以佛法而为婴珞。即在息处遥见一塔以为佛塔。侍从千人往诣塔所。去塔不远下马步进。著宝天冠严饰其首。既到塔所归命顶礼。说是偈言:

离欲诸结障,具足一切智。於诸仙圣中,最上无伦疋。能为诸众生,作不请亲友。名称世普闻,三界所尊重。

弃舍於三有,如来所说法。诸论中最上,摧灭诸邪论。我今归命礼,真实阿罗汉。

尔时彼王。以念如来功德之故稽首敬礼。当作礼时塔即碎坏,犹如暴风之所吹散。尔时彼王见是事已甚大惊疑。而作是言:今者此塔无触近者,云何卒尔无事散坏。如斯变异必有因缘即说偈言:

帝释长寿天,如是尊重者,合掌礼佛塔,都无有异相。十力大威德,尊重高胜人。大梵来敬礼,佛亦无异相。

我身轻於彼,不应以我坏。为是咒术力,厌道之所作。

王说偈已,以塔碎坏心犹惊怖。而作是言:愿此变异莫作灾患。当为吉祥令诸众生皆得安隐。我从昔来五体投地礼百千塔。未曾亏损一尘堕落。今者何故变异如是,如斯之相我未曾见。即说偈言:

为天阿修罗,而共大战斗。为是国欲坏,我命将不荆将非有怨敌,欲毁於我国。非穀贵刀兵,不有疾疫耶。

非一切世间,欲有灾患耶。此极是恶相,将非法欲灭。

尔时近塔村人见王疑怪。即便向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此非佛塔。即说偈言:尼揵甚愚痴,邪见烧其意。斯即是彼塔,王作佛心礼。

此塔德力薄,又复无舍利。不堪受王敬,是故今碎坏。伽腻吒王倍於佛法生信敬心。身毛皆竖悲喜雨泪。而说偈言:此事实应尔,我以佛想礼。

此塔必散坏,龙象所载重。非驴之所堪,佛说三种人。应为起塔庙,释迦牛王尊。正应为作塔,尼揵邪道灭。

不应受是供,不净尼揵子。不应受我礼,此塔崩坏时。出於大音声,喻如多子塔。佛往迦叶所,迦叶礼佛足。

是我婆伽婆,是我佛世尊,佛告迦叶曰,若非阿罗汉。而受汝礼者,头破作七分。我今因此塔,验佛语真实。

如此木石无有心识。而为尼揵作明证。验知非一切智。王见是已於大众前欢喜踊跃。倍生信心。容颜怡悦。而作是言:南无婆伽婆。一切所尊解脱之师。释迦牟尼佛师子吼言:此法之外。更无沙门及婆罗门。佛语真实无有错谬。诸有众生一足二足无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想非非想。於此众中唯有如来最为尊胜。举要言之。佛所说者今日皆现。一切外道不如草芥。况复尼揵师富兰那迦叶。即说偈言:

我是人中王,不堪受我礼。况复转轮王,阿修罗王等。此塔於今日,如为大象王。牙足之威力,摧破令碎坏。

身具四种结,故名尼揵陀。犹如大热时,能除彼热者,名为尼陀伽,如来佛世尊,能断一切结,真是尼陀伽。

以是於今者,尼揵诸弟子。及诸馀天人,皆应供养佛。佛种族智慧,名称甚广大。如此之塔庙,天人阿修罗。

若其礼敬时,无有倾动相。犹如蚊子翅,扇於须弥山。虽尽其势力,不能令动遥是故若人欲得福德。宣应礼拜佛之塔庙。

(三二)复次若人学问。虽复毁行。以学问力寻能得道。以是义故应勤学问。我昔曾闻。有一多闻比丘住阿练若处。时有寡妇数数往来此比丘所听其说法。于时学问比丘於此寡妇心生染著。以染著故所有善法渐渐劣弱。为凡夫心结使所使。与此妇女共为言要。妇女言:汝今若能罢道还俗。我当相从。彼时比丘即便罢道。既罢道已不能堪任世间苦恼。身体羸瘦不解生业。未知少作而大得财。即自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计得生活耶。复作是念。唯客杀羊用功极轻兼得多利。作是念已求觅是处。以凡夫心易朽败故造作斯业。遂与屠儿共为亲友。於卖肉时有一相识乞食道人。於道路上偶值得见。见已便识头发蓬乱。著青色衣身上有血,犹如阎罗罗刹。所执肉称悉为血污。见其称肉欲卖与人。比丘见已即长叹息作是思惟。佛语真实凡夫之心轻躁不停。极易回转。先见此人勤修学问护持禁戒。何意今日忽为斯事。作是念已,即说偈言:

汝若不调马,放逸造众恶。云何离惭愧,舍弃调伏法。威仪及进止,为人所乐见。飞鸟及走兽,睹之不惊畏。

行恐伤蚁子,慈哀怜众生。如是悲愍心,今为安所在。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正可名为沙门婆罗门数。是故如来不说标相。若得见谛真实。是名为沙门及婆罗门。复说偈言:勇捍而自称,谓己真沙门。

为此不调心,忽作斯大恶。

说是偈已,寻即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便令其开悟。如佛言曰:若教人时先当令其於四不坏生清净信。此四不坏能令众生得见四谛。今当为说作业根本。作是念已而语之言:汝於今者极善称量。时卖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买肉。何故语我极善称量。作是念已,即说偈言:

此必有悲愍,而来见济拔。如斯之比丘,久离市易法。见吾为恶业,故来欲救度。实是贤圣人,为我作利益。

说是偈已,寻忆昔者为比丘时造作诸行。念先所诵经名曰:苦聚欲过欲味。思忆此已,即以肉称远投於地。於生死中深生厌患。语彼比丘大德。大德而说偈言:

欲味及欲过,何者为最多。我以惭愧鞙,捉持智慧秤。思量如此事,心已得通达。不见其有利,纯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宜应舍离欲。往诣於僧坊,复还求出家。我今为欲作,身苦极下贱。虽是现在身,即如堕恶道。

我昔出家时,滤水而後饮。悲愍护他命,无有伤害心。今日如恶鬼,食人精血者,我今乐杀害,习而不能舍。

善哉佛所说,亲近於欲者,无恶而不造,我今为欲使。衰苦乃至此,一切种智说。四谛我未证,从今日已去。

终不更放逸,十力尊所说,前为放逸者,後止更不作。如月离雲翳,明照于世间。是故我今当,专心持禁戒。

设头上火然,衣服亦焚烧。我当坚精进,修行调顺法。断难伏结使,必令得寂灭。假毁绝筋脉,形体皆枯乾。

不见四谛者,我终不休息。先灭结使怨,得胜报施恩。尔时比丘知其心念。彼智慧火方始欲然。即说偈言:汝今若出家,必应得解脱。

迦梨与僧钳,及以质多罗。如此等比丘,皆七返罢道。後复还出家,获得阿罗汉。十力世尊戒,汝亦不毁犯。

汝不起邪见,汝有多闻智。生於厌离善,修习寂静乐。汝有多闻灯,结使风所灭。汝还修多闻,必至无畏方。

为结之所漂,当依修定力。修定得胜力,明了见结使。由汝常修集,故乐出家法。心近善功德,为结使所坏。

修集於正道,是意捉结使。如象绝羁靽,自恣随意去。时罢道比丘即舍恶业。出家精勤得阿罗汉果。

(三三)复次若欲庄严无过善业。是故应当勤修诸善。我昔曾闻。有一田夫聪明黠慧。与诸徒伴共来入城。时见一人容貌端正庄严衣服。种种婴珞服乘严丽。多将侍从。悉皆严饰瑰玮可观。彼聪明者语诸行伴。不好不好。同伴语言:如此之人威德端正。深可爱敬有何不好。聪明者言:我自不好亦不以彼用为不好。由我前身不造功德。致使今者受此贱身。无有威势人所不敬。若先修福。岂当不及如此人者,是故我今应勤修善。必使将来有胜於彼。即说偈言:

彼舍於放逸,修善获福利。我由放逸故,不修功德业。是以今贫贱,下劣无威势。我今自愧责,故自称不好。

我今自观察,穷贱极可愍。结使所欺诳,放逸之所坏。自从今以後,勤修施戒定。必使将来生,种姓好眷属。

端正有威德,财富多侍从。众事不可嫌,为世所尊敬。莫如今日身,自悔无所及。恶心为我怨,欺我致贫贱。

心能自悔责,修善得快乐。设造恶业时,众善都不生。制心修善者,荣乐无不具。世间语不虚,善恶报差别。

佛说八正道,能至於涅槃。若心著财利,富贵及荣胜。求於後有者,不免衰老患。我当勤精专,趣向无畏方。

譬如醉画师,画作诸形像。醒已觉其恶,除灭作胜者,先世愚痴故,造作今恶身。今当灭恶业,将来求胜报。

见恶果报已,智者深自责。

(三四)复次若闻善说应当思惟必得义利。是故智者常应听受善妙之法。我昔曾闻。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於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门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还置家中。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得富饶。衣食自恣。王家策伺怪其卒富。而纠举之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荆犹不得免。将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傍人闻之。以状白王。王唤彼人而问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於往日在田耕种。闻佛阿难说言毒蛇。是恶毒蛇。我於今者,方乃悟解实是毒蛇。即说偈言:

诸佛语无二,说为大毒蛇。阿难白世尊,实是恶毒蛇。恶毒蛇势力,我今始证知。於佛世尊所,倍增信敬心。

我今临危难,是故称佛语。毒蛇之所螫,正及於一身。亲戚及妻子,奴婢僮仆等。一切悉无有,而受苦恼者,

财宝毒蛇螫,尽及家眷属。我今於财宝,及与亲戚等。视如恶毒蛇,瞋恚发作时。智者宜速离,如舍恶毒蛇。

应速求出家,行诣於山林。谁有智慧者,见闻如此事。而当著财宝,封惑迷其心。我谓得大利,而反获衰恼。

王闻偈已深知是人於佛语中生信解心。即说偈言:汝今能信敬,悲愍之大仙。所说语真实,未曾有二言:先所伏藏财,尽以用还汝。

更复以财宝,而以供养汝。能敬信调御,善逝实语故。大梵之所信,拔梨阿修罗。天王及帝释,我等与诸王。

城中诸豪族,婆罗门刹利。尊胜智见人,无不信敬者,能同我信故,现得於花报。今信最信处,应获第一果。

(三五)复次诸欲求利者,或得或不得。有真善心者不求自得利实。无真善心者为得贪利故。应作真善心。我昔曾闻。有一国王。时辅相子其父早丧。其子幼稚未任绍继。钱财已荆无人通致可得见王。穷苦自活。遂渐长大有辅相才。理民断事一切善知。年向成立盛壮之时,形体姝大勇猛大力才艺备具。作是思惟。我今贫穷当何所作。又复不能作诸贱业。今我无福。所有才艺不得施行。复不生於下贱之家。又闻他说是偈言:

业来变化我,穷困乃如是,父母之家业,今无施用处。下贱所作业,非我所宜作。若我无福业,应生下贱家。

生处虽复贵,困苦乃如是,贱业极易知,然我所不能。当作私窃业,使人都不知。正有作贼业,覆隐人不觉。

腰系二箭筒,并持钢利剑。缚跳兆专手秉弓,种种自庄严。喻如师子儿,都无有所畏。

说是偈已作是思惟。设劫馀处或令他贫。我当劫王。作是念已,至王宫中诣王卧处。王觉有贼怖不敢语。持王衣服并诸婴珞取安一处。时王头边有一器。水边复有灰。饥渴所逼。谓灰是糗和水而饮。饮已饱满。乃知是灰。即自思惟。灰犹可食况其馀物。我宁食草何用作贼。先父以来不为此业。即弃诸物还来归家。王见空出。叹言善哉。即唤其人而语之言:汝今何故既取此物。还置於地。而便空去。白言:大王。听我所说,即说偈言:

何故作非理,以为饥渴故。灰水止饥渴,是故息贼心。今知是饥渴,易可得止息。我饮灰水已,掷器著地中。

惭愧生悔恨,不复更造恶。大王应当知,我非凡庶人。乃是辅相子,由家穷困故。故来至王宫,造作非法事。

从今日已去,常欲饮灰水。食草而自活,不为偷盗业。我家昔先人,自有家礼教。宁当自灭身,不毁旧法训。

王见此事叹未曾有。称种姓子真实不虚。虽有愆过寻能改悔。即说偈言:贫穷坏志耐,并弃於惭愧。凡下鄙恶人,速疾造恶业。以己家法钩,能制非法象。

汝能自抑心,不违家教法。能有是贤行,还袭汝父处。汝今除痴心,能作难有事。我今极欢喜,用汝为辅相。

不须覆观察,我已见汝行。心坚志勇健,兼复有智能。我今自见知,斯事实难有。才业倍胜父,以心真善故。

是故智者,当作真实不应虚伪。

(三六)复次现在结使虽复不起。若未断结结使之得犹故成就。如以冷水投热汤中。我昔曾闻。有一师共一弟子。於其冬日在暖室中见有火聚无有烟焰。师语弟子。汝见是火无烟焰不。弟子言见。师语弟子。汝著乾薪烟即时起。复言:口吹火焰乃出。师为弟子。而说偈言:

先火无烟焰,慈心不净观。现在结不生,如火无烟焰。如火得乾薪,烟焰俱时起。心火遇因缘,值恶知识时。

瞋恚烟便起,若睹好色时。贪欲火炽然,是故应断得。成就具三明,为断贪瞋痴。应勤修精进,明行足断心。

结使草不生,喻如常行道。众卉皆不出,贪欲及瞋恚。未遇缘不起,根本未断故。遇缘还复发,喻如得疟玻

四日定发现,於三二日时。遇缘还复发,又似世俗定。掩按结不起,都无有患相。欲如毒树根,不拔芽还生。

如人耻白发,并剃其黑者,剃之未久间,白发寻还生。不永断结使,其事亦如是,欲结及瞋恚,逼戒行机关。

对治隐不起,不造身口业。便生难有想,结使後还起。毁犯於戒行,贪嗜著五欲。如蛇隐入穴,还出则螫人。

(三七)复次施为解脱不为财物。若为财物不名为施。若为解脱则得无生及涅槃乐。是故智者应为解脱而行布施。我昔曾闻。有一檀越诣僧房设会。檀越知识道人语上座言:今日檀越饮食精细。好为檀越耐心说法。是时上座已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善知他心深观察之。为何事故而设此会。乃知此会为财利故。尔时上座为此檀越说三恶道苦。而作是言:善哉善哉。檀越汝今所设供养。极是时施。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极为清净。三恶道中无所乏少。时知识道人语上座言:何以为他咒愿。三恶道中都无所乏。时僧上座语彼道人子。我虽年老倒错说法。然此檀越不习於戒结使所使。我观彼心故作是说。此檀越为五欲乐及财宝畜生。即说偈言:

施者所生处,财宝极广大。以恃财宝故,能令起憍慢。憍慢越法度,盲冥愚凡失。以越法度故,则堕三恶趣。

处於三恶道,犹如己舍宅。若生人天中,如似暂寄客。是故戒施伴,俱受於涅槃。戒能得生天,施能备众具。

所作为解脱,必尽於苦际。譬如种藕根,花叶悉具得。其根亦可食,修行於施戒。亲近解脱林,快乐喻花叶。

根喻於解脱,是故修戒施。必当为解脱,不应为世利。

(三八)复次离诸难亦难。得於人身难。既得离诸难。应当常精勤。我昔曾闻。有一小儿闻经中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小儿故穿一板作孔受头掷著池中。自入池中低头举头欲望入孔。水漂板故不可得值。即自思惟。极生厌恶。人身难得佛以大海为喻。浮木孔小盲龟无眼。百年一出实难可值。我今池小其板孔大。复有两眼日百出头。犹不能值。况彼盲龟而当得值。即说偈言:

巨海极广大,浮木孔复校百年而一出,得值甚为难。我今池水小,浮木孔极大。数数自出头,不能值木孔。

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值人身,应当不放逸。恒沙等诸佛,未曾得值遇。

今日得谘受,十力世尊言: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非他作己得,是故自精勤。

若堕八难处,云何可得离。世间业随逐,堕堕於恶道。我今当逃避,得出三有狱。若不出此狱,云何得解脱。

畜生道若干,历劫极长久。地狱及饿鬼,黑闇苦恼深。我若不勤修,云何而得离。崄难诸恶道,今日得人身。

不尽苦边际,不离三有狱。应当勤方便,必离三有狱。我今求出家,必使得解脱。

(三九)复次财钱难舍。智者若能修於小施莫起轻想。我昔曾闻。须和多国昔日有王名萨多福时王游猎偶值一塔。即以五钱布施彼塔。有一旃陀罗遥唱善哉。即遣使捉将至王所。时王语言:汝今见我布施小故讥笑我耶。彼人白王。施我无畏然後当语。我於昔日於崄道中劫掠作贼。捉得一人急拳其手。我即思惟。此人拳手必有金钱。语令开手其人不肯。我捉弓箭用恐彼人。语言放手犹故不肯。我即挽弓向之。以贪宝故即便射杀。杀已即取得一铜钱。宁惜一钱不惜身命。如今大王无逼恼者,能持五钱用施佛塔。是故我今叹言善哉。即说偈言:

挽弓圆如轮,将欲害彼命。彼宁丧身命,不肯输一钱。我见如此人,舍命不舍钱。是故我今者,见有舍钱者,

生於希有想,叹言难可作。不见有弓刀,强逼大王者,亦无有畏忌,开意舍难舍。苦求乃得钱,是故我今日。

见有舍财者,心生未曾有。我自见其证,极苦不肯舍。大王今当知,慳心难可舍。

(四○)复次善观察所作当时虽有过後必有大益。我昔曾闻。有一比丘常被盗贼。一日之中坚闭门户。贼复来至扣门而唤。比丘答言:我见汝时极大惊怖。汝可内手於彼向中。当与汝物。贼即内手置於向中。比丘以绳系之於柱。比丘执杖开门打之。打一下已语言:归依佛。贼以畏故即便随语归依於佛。复打二下语言归依法。贼畏死故复言归依法,第三打时复语之言:归依僧。贼时畏故言归依僧。即自思惟。今此道人有几归依。若多有者必更不见此阎浮提。必当命终。尔时比丘即放令去。以被打故身体疼痛久而得起。即求出家。有人问言:汝先作贼造诸恶行。以何事故出家修道。答彼人言:我亦观察佛法之利然後出家。我於今日遇善知识。以杖打我三下。唯有少许命在不绝。如来世尊实一切智者,若教弟子四归依者我命即绝。佛或远见斯事教出比丘打贼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说三归不说四归。佛愍我故说三归依不说四归。即说偈言:

决定一切智,以怜愍我故。是以说三归,不说有第四。为於三有故,而说三归依。若当第四者,我则无归依。

我今可怜愍,身命於彼荆我见佛世尊,远睹如斯事。生於未曾有,是故舍贼心。有因粗事解,或因细事悟。

粗者悟粗事,细者解细事。由我心粗故,因粗事解悟。

我解斯事故,是以求出家。

猜你喜欢
  虚堂和尚语录 第十卷·智愚
  卷二十八·性音
  重编曹洞五位卷上·慧霞
  入众日用(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宗寿
  第五十五卷·佚名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三·佚名
  卷十二·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佛说人仙经·佚名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一·道宣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缘起经一卷·玄奘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耳热·李渔

    〖满庭芳〗(生巾服上)天上逋仙,人间荡子,不知何处为家?士当贫贱,只合在天涯。宁饱他乡风雪,胜亲朋、炎热相加。伤情处,索居无偶,虚度好年华。〖画堂春〗新花开遍向阳枝,幽居独讶春迟。天公也有附炎时,莫道无私。富贵由他迟早,姻缘

  •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卷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七李频李频字德新睦州夀昌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辞於诗尤长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奬挹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调秘书

  • 卷之七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一·阿桂

    二月壬子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查登古对面之罗博瓦山峯峦起伏皆有贼人碉卡但高峯大卡之后尚有两峯突起若兵从登古了口潜绕其后于两峯占得一峯则罗博瓦高峯必不能死守而贼并失其喇穆喇穆之险惟此一带山势在在廻环湾

  • 殷孝祖传·沈约

    殷孝祖,陈郡长平人。他的曾祖父殷羡是晋朝的光禄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做大官。殷孝祖小时不规矩,喜欢喝酒搞女人,但也有气魄才干。文帝元嘉末年,殷孝祖当奉朝请和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因为他有军事才能,便用他当奋武将军

  • 羊鸦仁传·李延寿

    羊鸦仁,字孝穆,是泰山钜平人。他从小骁勇善战,出任本郡主簿。普通年间(520~527),他带领兄弟们自魏来归附梁朝,受封为广晋侯。在攻打青州、齐州时,屡立战功,被任命为都督、北司州刺史。侯景归降时,朝廷诏令羊鸦仁总督土州刺史桓

  • 张玄素传·欧阳修

    张玄素,蒲州虞乡县人。出仕隋朝,任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陷景城后,捉住他准备杀掉,城里一千多人哭喊着要求代替他死,说:“这是位清官,杀他就没有天理了。大王您要夺取天下,就别让好人灰心失望。”窦建德命令松绑,任命他为代理治

  • 伯颜传·宋濂

    伯颜,蒙古族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侍奉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父阿剌,承袭其父职,兼为断事官,平忽禅有功。父亲晓古台,承袭祖辈官职,随宗王旭烈兀开拓西域。伯颜长于西域。至元初年(1264),旭烈兀派伯颜入朝奏陈有关西域事,世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一人物志四十一大臣传二十七【满洲正白旗六 布兰泰 来保牛钮 齐苏勒 塔勒玛善鄂弥达】布兰泰布兰泰满洲正白旗人姓拜都初隶蒙古镶白旗父

  • 卷二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二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张士见危致命章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士当立其大节可字是大节无亏意已字是语助辞不作止字真西山曰义敬哀皆言思致命独不言思者死生之际惟义是徇有不待思而决

  • 第十七章 4·辜鸿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辜讲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小镇上,听到人群中传来奏

  •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中·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舜典东晋梅赜上孔传案此注全用孔氏疏检晋书无之惟隋书经籍志有此事而以姚方兴为姚兴以方字读连下文又以大航为大桁未知孰是王范之注王肃范寗也隋志有王肃注古文尚书十一卷范寗注古文尚书舜典一卷陆氏释

  • 第十九章 知所属·林语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 (15 )抱朴,少私寡欲 (16 )。[语译]聪明和智巧伤害自然,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处;仁和义束缚天性,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能恢复孝

  • 序·佚名

    宋 昙秀辑是集皆佛氏妙药救世之书也。能令病者,服之即愈,至有盲聋喑跛之徒亦得除瘥。四明道人秀公,久历湖海,此药备尝,无不应验。宜乎刊行,以寿后世。故余乐为之序。绍定庚寅六月望日兰庭刘棐 人天宝鉴序窃闻先德有善不能昭

  • 奥兰情游·凡尔纳

    《奥兰情游》(Clovis Dardento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小说。全书共16章。两位青年马塞尔·罗南和让·塔高纳准备参加非洲第七骑兵团,乘上了“阿洁莱”号去往奥兰,在船上他们结识了富翁达当托先生和他的朋友德

  • 白云仙人灵草歌·佚名

    白云仙人灵草歌。未署撰人。一卷。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序文缺。正文亦有缺佚。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歌为唐司马承祯撰。述草药五十四味,用于外丹术。

  • 稽神录·徐铉

    笔记小说。五代南唐徐铉(916—991)撰。六卷。铉有《骑省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二十年功夫,收记一百五十则神怪之事,初编十卷。内容非神即怪,少有灾异。所录怪异,皆以劝善惩恶为宗旨,文字亦简率质直。如人食马粪。

  • 北里志·孙棨

    唐孙棨撰。一卷。棨字文威,自号无为。官翰林学士。居长安中,颇有介静之名。忧患风教,以警世人,因撰是编。成书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 ,约七千余字。北里,即唐长安城平康里,诸妓所聚居之地。仆马豪华,宴游崇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