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六

户部

关税

凡天下水陆衢会舟车之所辐辏商旅之所聚集设关置尹掌其治禁以安行旅以通货贿爰系之税以便詗几以佐

国家经费

凡直省关税以乾隆十八年奏销册计之税入四百三十二万四千有五两有奇

京师崇文门税入十万二千百七十五两左翼右翼均万两通州万二千六百四十七两直隶天津关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九两山海关三万二千二百两龙泉紫荆独石等关口四千三百有六两张家口二万两杀虎口万六千九百十有九两【内工关银七千六百四十两税解本部考核由工部凡工关同】潘桃口七千六百四十五两古北口二千六百六十九两胡纳胡河二千三十两辉发莫钦二百八十两白都讷二百有七两【均工关】奉天四千八十八两中江三千二百九十四两山东临清关四万三千三百有五两【内工关四千五百七十二两】山西武元城千二百三十一两【工关】江苏海关七万七千五百有九两浒墅关四十九万五千二百二十六两淮安关三十二万五千一百六十三两【内宿迁工关四万八千八百八十四两系淮安关兼管】扬州关二十万一千九百有八两西新关十有二万九千九百十有五两【内龙江工关五万七千六百有七两系西新关兼管】安徽凤阳关二十八万七千九百二十两芜湖关三十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五两【内工关七万一百四十六两】江西九江关三十五万四千二百三十四两贑关九万六百八十二两福建海关三十一万四千四百四十八两闽安关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五两浙江海关八万七千六百五十四两北新关二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二两【内南新工关三万二百四十七两系北新关兼管】湖北武昌厂五万三千九百六十七两荆关四万一千六百十有七两【工关】湖南辰关万六千四百二十二两【工关】四川夔关【旧名渝关】十有六万三千一百十有四两【内工关五千两】打箭鑪一万九千六百七十五两广东海关五十一万五千一百八十八两太平关十有三万七千二百九十七两广西梧厂六万三千有八两寻厂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两各有奇

凡直省关务或差京官监督或以督抚总理或以将军织造盐政兼理京差由部疏请岁周更代督抚委所属道府专司之具疏以

凡货财之经过关津者必行商大贾挟赀货殖以牟利者廼徵之物有精麤直有贵贱利有厚薄各按其时地以定应徵之数部设科条颁於各关刋之木榜俾商贾周知而吏不能欺其有匿应税之物者论如法至小民日用所需担负奇零之物皆不在徵榷之条

凡海舶贸易外洋者给之照以稽察之其出洋归港皆凭照为信因按其照税之有藏匿奸匪私带违禁之物者论如法

凡内江内河赁载客货之船经辽旷閲险阻皆给之照抵关投验以辨奸良各关税货税船各随其地之宜有私冒越渡者论如法

凡关津之徵每岁豫作空白册申部部於册内编定年月钤印发还一曰亲填簿商贾到关输税令揭其货物按次月日亲书於册不得假手吏胥一曰循环簿一留署一发关据商贾所书货物分析其应税之数亦按次月日备书於册循发则环留环发则循留司关者随时计度而钩考之一曰稽考簿以循环簿所书一岁徵收之数分记而总结之亦按次月日备书於册一送部一存关一自收执亲填簿循环簿於岁终缴部稽考簿於任满缴部由部覆核之以待奏销

凡商贩米谷往被灾地方售儥者所在官司给照过关毋许羁留及各省鼓铸铜铅官仓营汛所籴米谷验其文符并免输税

凡关税考成监督一岁差满条析经徵之数具疏专逹其隶督抚总理者岁周疏报亦如之皆以册逹部部受其要而会之定其殿最以

闻惟关隶工部者赋输部库考核则由工部

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班固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礼四·张廷玉
  自叙第三十六·浦起龙
  卷五 后秦录·崔鸿
  卷之十三 粤纪(续)·计六奇
  鸿猷录卷十四·高岱
  第十二回 发寒热香官逝世 惊炎凉左爵赉书·陈蝶仙
  一一八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明《琴谱》系世俗常用之法合将原书缴进片·佚名
  卷二十·张守节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王世贞
  商文毅疏稿跋·商辂
  卷五十·徐一夔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丁绍仪

    ○词综多未录宋闺媛词宋闺媛词散见记闻杂录中者,词综亦多未录。如蜀人王通判女莹卿一翦梅云:“豆蔻梢头春意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

  • 卷第二·陈与义

    ○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余。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一·杨仲良

      哲宗皇帝   逐元祐党上编类章疏附   元祐八年九月,太皇太后崩。   十月丙午,中书舍人吕陶言:『臣伏以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于今九年,垂帘听政,天下安治。一旦弃四海之养,凡在臣庶,痛心泣血,无所迨及[1]。然臣于此时,以无

  •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蔡东藩

      却说御史大夫一缺,本是萧望之就任。望之自恃才高,常戏谩丞相丙吉,吉已年老,不愿与较。望之心尚未足,又奏称民穷多盗,咎在三公失职,语意是隐斥丙吉,宣帝始知望之忌刻,特使侍中金安上诘问,望之免冠对答,语多支吾。丞相司直緐

  • 第三十一卷 仕绩 二 二·缪荃孙

    淮 安 府 秦秦 嘉秦嘉,凌人。陈胜初立,嘉与铚人董缫等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使武平君畔监其军。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矫以王命杀畔。闻胜军败,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以距项梁。梁引兵击败嘉军,嘉还战一日,死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纪昀

    列传唐 【六十六】○唐六十六窦羣李逢吉 刘栖楚张又新 元稹牛僧孺【蔚 徽 丛】李宗闵 杨嗣复【授 煚损】杨虞卿【汉公汝士】张宿熊望栢耆窦羣李逢吉刘栖楚张又新元稹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杨虞卿张宿熊望栢耆△窦

  •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人名齐勤 【河沿也卷七作七斤】阿古【尔 蒙古语气也卷七作阿忽里卷六十七作阿活里并改】噶达【尔 蒙古语表里之表也卷七作干特剌】耀珠 【卷七作咬住因无解义但改字面】德敦 【站也

  • 卷之八 本经训·高诱

    本经训本,始也。经,常也。天经造化出於道,治乱之由,得失有常,故曰本经,因以题篇也。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清,静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和顺,不逆天暴物也。寂漠,不扰民。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而无故,质,性也。真,不变也

  • 程氏经説卷五·佚名

    春秋春秋鲁史记之名也夫子之道既不行于天下于是因鲁春秋立百王不易之大法平王东迁在位五十一年卒不能复兴先王之业王道絶矣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适当隠公之初故始于隠公隠公名息姑惠公子惠公元妃孟子

  • 卷二十四·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十四    宋 易祓 撰大行人掌大賔之礼与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昔者成周之时待六服之诸侯则谓之大賔待诸侯之孤卿则谓之大客协其賔客之礼仪而往来乎诸侯之邦者行

  •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佚名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尔时世尊云何说道迹。于彼说道迹时。犹如王大路谓之王路。星宿谓星宿路。此迹亦如是。至涅槃者谓至涅槃路。彼是等见处所。等志等语等命无有差违。等方便不缺漏。等念无量等三昧色不变易

  • 成唯识论 第一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一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

  • 卷第十五·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五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非韩中 第二 始视韩子原道。止以仁义为道德。谓韩子如此当绝不识儒之道德也。其后见彼颜子不贰过论曰。圣人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正德。又引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

  •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时代·多罗那他

    阿育王有十一个儿子,最殊胜的是鸠那罗。由于眼睛象雪山居住的鸠那罗鸟的眼,一个仙人就给他取了这样的名字。他精道各种技艺时,阿育王夫人帝失罗叉对他爱恋,哄骗诱惑。他束身不从,帝失罗叉因而怀忿。有一次阿育王得了粪尿吐

  • 入越录·吕祖谦

    《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

  • 黄帝阴符经注·侯善渊

    一卷。金侯善渊(生卒年不详)撰。侯善渊,金道士,号太玄子,修道于姑射山(今山西临汾西),精通道书。撰有《上清太玄集》、《上清太玄九阳图》、《上清太玄鉴诫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

  • 诗品·钟嵘

    钟嵘著。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于齐梁时代。该书又名《诗评》。以评名是论作家优劣,以品称是定作家品第。后《诗品》成为定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全书由正文和序文两部分组成。《序》是全书总论,论述了五言

  • 降桑椹蔡顺奉母·刘唐卿

    简名《蔡顺分椹》、《降桑椹》。杂剧剧本。元刘唐卿作,一作无名氏作。五折,末本。本事出《合璧事类》,略加敷衍而成。剧写东汉时蔡顺父母在映雪堂赏雪,有好汉延岑因打抱不平误伤人命,被解配郑州过此,乞讨茶饭。蔡母因延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