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如来初成正觉。有一大梵天王。来诣佛所敬礼佛足。而作是言。

  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我礼佛世尊

  照世大法王  在于阎浮提

  最初说神咒  甘露净胜法

  及礼无著僧  已礼牟尼足

  即时说偈言  世尊诸如来

  声闻及辟支  诸仙护世王

  大力龙天神  如是等诸众

  皆于人中生  有夜叉罗刹

  常喜啖人胎  非人王境界

  强力所不制  能令人无子

  伤害于胞胎  男女交会时

  使其意迷乱  怀任不成就

  或歌罗安浮  无子以伤胎

  及生时夺命  皆是诸恶鬼

  为其作娆害  我今说彼名

  愿佛听我说

 

  第一名弥酬迦 第二名弥伽王 第三名骞陀 第四名阿波悉魔罗 第五名牟致迦 第六名魔致迦 第七名弥迦 第八名迦弥尼 第九名黎婆坻 第十名富多那 第十一名曼多难提 第十二名舍究尼 第十三名揵吒波尼尼 第十四名目佉曼荼 第十五名蓝婆

  此十五鬼神。常游行世间。为婴孩小儿。而作于恐怖。我今当说此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诸小儿皆生惊畏。

  弥酬迦者其形如牛。

  弥迦王者其形如师子。

  骞陀者其形如鸠魔罗天。

  阿波悉魔罗者其形如野狐。

  牟致迦者其形如猕猴。

  魔致迦者其形如罗刹女。

  阎弥迦者其形如马。

  迦弥尼者其形如妇女。

  黎婆坻者其形如狗。

  富多那者其形如猪。

  曼多难提者其形如猫儿。

  舍究尼者其形如鸟。

  干吒婆尼尼者其形如雉。

  目佉曼荼者其形如獯狐。

  蓝婆者其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著诸小儿令其惊怖。我今当复说诸小儿怖畏之相。

  弥酬迦鬼者著小儿眼睛回转。

  弥迦王鬼者著小儿数数呕吐。

  骞陀鬼者著小儿其两肩动。

  阿波悉魔罗鬼者著小儿口中沫出。

  牟致迦鬼者著小儿把卷不展。

  魔致迦鬼者著小儿自啮其舌。

  阎弥迦鬼者著小儿喜啼喜笑。

  迦弥尼鬼者著小儿乐著女人。

  黎婆坻鬼者著小儿见种种杂相。

  富多那鬼者著小儿眠中惊怖啼哭。

  曼多难提鬼者著小儿喜啼喜笑。

  金究尼鬼者著小儿不肯饮乳。

  干吒波尼尼鬼者著小儿咽喉声塞。

  目佉曼荼鬼者著小儿时气热病下痢。

  蓝婆鬼者著小儿数数噫哕。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诸小儿。及其小儿惊怖之相。我皆已说。复有大鬼神王。名栴檀乾闼婆于诸鬼神最为上首。当以五色綖。诵此陀罗尼一遍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鬼神名字。使人赍此书綖。语彼使言。汝今疾去急速如风到于四方。随彼十五鬼神所住之处。与栴檀乾闼婆大鬼神王。令以五色线缚彼鬼神勿娆众生。兼以种种美味饮食香华灯明。及以乳粥供养神王。

  尔时。大梵天王。复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坏堕落。或生已夺命。此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长寿者。常当系念修行善法。于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净洗浴著新净衣。礼十方佛至于中夜。取少芥子置已顶上。诵我所说陀罗尼咒者。令此女人即得如愿。所生童子安隐无患。尽其形寿终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顺我咒者。我当令其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即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

  多[口*絰]他 阿伽罗 伽宁 那伽 伽宁 婆漏隶 秖隶 伽婆隶 婆隶 不隶 罗叉祢 修罗俾 遮罗俾 娑尼 波罗呵 沙尼 那易 弥那易 稣婆呵

  世尊我今说此陀罗尼咒护诸童子。令得安隐获其长寿故。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即说咒曰。

  多[口*絰]他 菩陀菩陀 菩陀[少/兔]摩帝 菩提菩提 摩隶 式叉夜 婆舍利 婆多祢 婆罗陀 头隶 头隶 婆腊多头隶 舍摩腻 收隶 婆呵腻 陀波腻 稣婆呵 腻婆罗腻 稣婆呵

  此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罗尼咒力故。悉皆远离不生恶心。令诸童子离于恐怖安隐无患。处胎初生无诸患难。诵此咒者。或于城邑聚落随其住处。亦能令彼婴孩小儿。长得安隐终保年寿。南无佛陀成就此咒。护诸童子不为诸恶鬼神之所娆害。一切诸难一切恐怖。悉皆远离稣婆呵。时此梵天闻说此经欢欣奉行。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开元释教录卷第七·智升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序·法藏
  先觉宗乘卷二·圆信
  卷二十四·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卷六十九·佚名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白国因由·佚名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序·太虚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佚名
  卷第十五·宗密
  教品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夫须诗话(夫须)·蒋箸超

    闽县郑太夷京卿孝胥《海藏楼诗》,茹藻而不露,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范无错明经当世,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

  • 第三折·贾仲明

    (铁拐上,诗云)一足刚跷一足轻,数茎头发乱鬅鬙。世人不识苍苍拐,搅的黄河彻底清。贫道点化金安寿,未得回头,今番第三遭也。若再不省呵,贫道自有道理。(下)(正末同旦、梅香上,云)小姐,那先生缠定咱,把前后门重重闭上,咱去卧房坐下

  • 深闭的园子·戴望舒

    五月的园子已花繁叶满了,浓荫里却静无鸟喧。小径已铺满苔藓,而篱门的锁也锈了——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在迢遥的太阳下,

  • 卷十四·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湓城集【起壬申正月尽七月】庚午春朱恒斋由刑部郎出守九江枉书见招踰年始往践约既为辑庐山志复遂庐山之游贤地主之贶我良厚矣禾中与德尹别四海皆兄弟何人似卯君也知年

  • 卷二百七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屏续集【二】戴复古饮中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绳头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羣亦九臯贤似屈平宜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

  • 提要·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鄱阳五家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鄱阳五家集十五卷国朝史简编简字文令鄱阳人是编辑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凡五家一曰芳洲集三卷黎廷瑞撰廷瑞字祥仲宋咸淳辛未进士授廸功

  • 班彪列传第三十·范晔

    班彪 子固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丁酉(二十七日),台湾彰化奸民林爽文作乱。台湾在福建省东南海外,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图。由厦门大嶝出洋,水程十二更至鹿耳门,进口为台湾府治。府南八十里为凤山县,府北百里为诸罗县。雍正元年,分诸罗县北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十一月己酉朔赐故应天巡抚升兵部右侍郎刘应麒祭一坛减半造葬○壬子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官祭 陵寝○甲寅祭 三皇之神遣侍郎何宗彦行礼收回祭设颁赐辅臣三卓○乙卯原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经邦奏请妻林

  • 吏治类·佚名

    ○施世纶为清官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笔记云:“少时即闻乡里父老言施世纶为清官,入都后,则闻院曲盲词,有演唱其政绩者,盖由小说中刻有《施公案》一书,比为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传,至今不泯也。按公当官,实廉强,能恤下

  • 提要·徐勉之

    【臣】等谨案保越録一卷不着撰人名氏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明师攻绍兴事是时明将为胡大海御之者张士诚将吕珍也凡攻三月卒不能下乃还是録称士诚兵曰我军称珍曰公殆士诚未亡时绍兴人所纪其中称明为大军及太祖髙皇帝字则疑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八 糊纸盒·溥仪

    一九五二年末,我们搬出了那所带铁栏杆的房子,住进房间宽敞的新居。这里有新板铺,有桌子、板凳,有明亮的窗户。我觉着所长说的“改造”,越发像是真的,加上我交代了那段历史之后,不但没受到惩办,反而受到了表扬,于是我便开始认

  • 杨润之·佚名

    杨润之先生小传杨先生名国枢字润之粤人幼时赴美留学不幸抱病而归旋复东渡日本求学考入明治大学法科习法律得辩护士学位回国后出而从政以知府分发奉天旋回沪受任会审公堂总翻译供职五年民五民六之交任外交办事处秘书长

  • 卷三 建本·刘向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魏

  • 幽梦影跋·张潮

    一抱异疾者多奇梦 , 梦所未到之境 , 梦所未见之事 , 以心为君主之官邪干之故如此 , 此则病也 , 非梦也。至若梦木橕天 , 梦河无水 , 则休咎应之 ; 梦牛尾梦蕉鹿 , 则得失应之。此则梦也 , 非病也。心斋之《幽梦影》 , 非病也 , 非

  • 卷一百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五十四定公元年考异足利本传凡从公出而可以入者公作君宋板永怀堂同注诸侯相率以崇天子率作帅宋永同 众事皆谘问子家子宋板事作士 不敢叔孙臣

  • 杨岐会禅师·惠洪

    禅师名方会。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少警敏滑稽。谈剧有味。及冠不喜从事笔砚。窜名商税。务掌课最。坐不职当罚。宵遁去。游筠州九峰(或云潭州道吾)。恍然如昔经行处。眷不忍去。遂落发为大僧。阅经闻法。心融神会。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陈那

    宋北印土沙门施謢译。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树菩萨所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