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国民政府函

迳启者:顷据梅埔六属佛学院筹备处代表释桑空等函称:组织梅埔六属佛学院,函请咨呈贵政府,转饬梅埔行政机关出示保护,以利开办而兴佛事等因。查该代表等组织佛学院,纯为阐扬佛法,宏开正化,裨益世道人心甚钜。当经敝会照准,代为函恳贵政府,伏乞转饬梅埔六属行政机关出示保护,俾利进行,期成盛举,至纫公谊!此致国民政府委员长汪。会长释太虚。(见海刊七卷三期)


猜你喜欢
  造像量度经引·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海明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五·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三·唐慧琳
  卷第十·佚名
  焚薪卷第一(或曰析薪膏肓)·师会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三卷·慧远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六卷·佚名
  卷十五·性音
  卷第一百五十九·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二卷·佚名
  佛说长者音悦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八·吴景旭

      丙集中之下  赋  旦刷昼秣  顔延之赭白马赋旦刷幽燕昼秣荆越  吴旦生曰旦北而昼南形容马之疾也谢庄舞马赋朝送日于西阪夕归风于北都寻琼宫于倐瞬望银台于须防亦同此意杜甫骢马行云昼洗须腾泾渭深夕趋可刷

  • ◆陵阳先生牟巘(陵阳集)·顾嗣立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

  • 第三十二出 聚义·许自昌

    【三台令】〔外小生戎服上〕囹圄拘系贤良。山寨驱驰虎狼。声势甚鸱张。管直捣有谁抵当。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外〕我们今日往救宋戴两个好汉。不免要惊动大队人马。快请众兄弟们到忠

  • 参寥子诗集卷十二·道潜

    宋 释道潜 撰静舍与蔡秀如承事防话浮云无根蔕合散不可拘忽然随髙风千里各须臾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忆昔淮水濵与君倾葢初翘翘两弟昆文彩照氷壶门防本世胄折节胜寒儒扁舟倚髙岸为我饭伊蒲清谈落犀麈鄙吝惊扫除一别今

  • 卷六·杨载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杨仲弘集]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六      元 杨载 撰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氷轮转二更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蛟龙竝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一·张岱

    朱大典列传(附吴邦璿、何武)朱大典,字未孩,浙江金华人;万曆丙辰进士。以章丘知县,行取兵科给事中。历任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凤阳巡抚,加敕督剿流贼。大典饶有才干,而赋性奇贪,多行暴虐。崇祯庚辰,督师庐、凤,守护陵寝;括取财贿

  • 名山藏卷之九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本士记◆本士记读书怀孤独之行而身孝悌岂非世之所谓君子者哉荣之与利人所趋也为是行者皆必违而去之不如是不足以恬澹其心而远于歆人间或其人足自善而巳不能有所康济于时其行事或涉于

  • 第一卷 缪稿目录·缪荃孙

    例言一、江苏无金石志,《萃编》最少,陆氏《续编》亦然。《吴郡金石目》止苏、松、太三府最多最近,今所得不及其半,亦有目所未见者。一、韩氏《江左石刻文编》止收大篇,不及题名。顾氏《江苏金石记》止韩蕲王神道碑一篇。严

  • 卷六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二正蓝旗有名位希姓蒙果资氏拜新舒克都理氏阿克善费佳氏达音阿塔穆氏阿弼喀西法齐氏伊思瑚孔尼喇氏图绶武密札氏敦铎倭彻勒氏倭赫讷多兴氏古尔蒙额博都理氏博伦泰何齐拉氏兑楼

  • 三、言志篇·林语堂

    古人言士各有志,不过言志并不甚易。在言志时,无意中还是"载道",八分为人,二分为己,所以失实,况且中国人有一种坏脾气,留学生炼牛皮,必不肯言炼牛皮之志,而文之曰:"实业救国"。假如他的哥哥到美国学农业,回来开牛奶房,也不肯言牛奶

  • 第十章 兩兄弟·林语堂

    熙寧四年(一0七二)七月,蘇東坡攜眷離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在隨後八九年內,他始終在杭州,青島附近的密州以及江蘇的蘇州為官,無不政績斐然。這一段期間,他作詩甚多,所寫的歌很美,或感傷,或詼諧,或憤怒。以天真快活的心情,

  • 卷一百二·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理财中上仁宗论理财三事乞置总计使司马光臣闻昔楚庄王以无灾为惧曰天岂弃不谷乎范文子曰唯圣人能外内无患然则岁小不登边鄙有警未必非国家之福也伏见今春天久不雨

  • 卷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 庙制图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五

  • 均任第二十九·佚名

    为有宽隘,量有巨细,材有大小,则任其轻重,所处之分,末可乖也。是以万硕之鼎,不可满以盂水;一钧之钟,不可容于泉流;十围之木,不可盖以茅茨,榛棘之柱,不可负于广厦,何者?小非大之量,大非小之器,重非轻之任,轻非重之制也。以小量大,必有枉分

  • 序·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序诗白齐鲁韩氏之説不传而天下之学者尽宗毛氏毛氏之学传者亦众而王述之类今皆不存则推衍毛説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已唐初诸儒为作疏义因譌踵陋百千万言而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区域至于本朝刘侍读欧阳公王丞相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澄观

    疏。十句文下释文不释总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别成总义故。二者前生起中已显意故。谓菩提心依于大悲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大悲因也。疏一增上。大疏文有八。一标名。即经智慧增上智导前悲所以先辨。二细行苦下

  • 三圣圆融观门·澄观

    沙门澄观述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按指发挥。触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圣表法之二义。遂著三圣圆融观。一毛之智观难以度成。粗依教理。略示纲要。惟冀远识虚己而求之焉。三圣者。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

  • 顺治招远县志·张作砺

    十二卷。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张作砺字石斋,河北人,文林郎,顺治十七年(1660)任招远县知县。张凤羽,邑人。招远县原为掖县属罗峰镇,始于金天会二年析地置招远县,属定海军,后属莱州,明洪武初开登州为府,割莱州之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