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品第十四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修行法眼。若我修行佛正法眼。云何久住於诸人广行流布。世尊,我复云何结集法眼。云何显说。作是语已,佛告阿难。我灭度後。有大德诸比丘众集法毗尼时。彼大德摩诃迦叶最为上首。阿难。时彼大德诸比丘众。当如是世尊何处说大阿波陀那。何处说摩诃尼陀那。何处说大集法。何处说五三法。何处诸天来何处天帝释问。何处诸天来下。何处说梵网经。如是次第。彼诸比丘复当问汝。阿难。佛何处说修多罗。何处说祇夜。何处说毗耶迦罗那。何处说伽陀。何处说忧陀那。何处说尼那。何处说伊帝毗利多迦。何处说阇多迦。何处说毗弗略。何处说阿波陀那。何处说阿浮达磨。何处说忧波提舍。阿难。佛在何处说声闻藏。佛在何处说缘觉藏。佛在何处说菩萨阿难。时彼比丘如是问已,汝应如是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阿阇波罗尼拘陀树下修苦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捺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耆阇崛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富罗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鞞提诃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人山中大黑方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菴罗树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猕猴池边。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如是我闻,一时佛瞻波城竭伽池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城伽耶山顶。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罗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枳多城阿逾阇园迦罗迦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罗城尼拘陀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弗城鸠鸠吒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偷罗城频林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阿难。以如次第在在处处佛所说法。在在处处大众所集。随其时节随其句义随其因缘。随其问答发起缘。随所为人随所为事。为欲分别显其智故。随其名味句义次第种种演说。随彼由绪有因缘。善义善味广为人说。佛说经已,一切大众皆大欢喜顶戴奉行。阿难。汝应如是结集法如是分别种种显说。如来应供正遍知。说如是语。如是我闻一时已大地极恶六种震动。甚可畏令人毛竖。当於尔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现十八相。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十八相者,动遍动等遍动。踊遍踊等遍踊。震遍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起遍起等遍起。觉遍觉等遍觉。当於尔时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人非人等。悲啼流泪作如是言:婆伽婆涅槃太速。修伽涅槃太速。世间眼目隐没太速。世间盲冥无目太速。慧命阿难。悲啼流泪亦作是言:婆伽涅槃太速。修伽陀涅槃太速。世间眼目隐没太速。世间盲冥无目太速。世间导师隐没太速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汝莫忧悲。一切有为生法有法。分别法觉知法。因缘生法灭坏法。不坏者无有是处。阿难。汝於长夜以身口意慈孝如来。无量安乐心无有二。无瞋无恨无有嫌。阿难。汝以如是当得大神通大功德。广大无量犹如甘露第一甘露尽甘露际。是故阿难汝於梵行亦复应当以身口意恭敬供养。亦当如我应如是学。何以故?阿难。我灭度後於未世。法欲尽时最後五百年。持戒朋党正法朋党将欲尽灭。破戒非法朋党炽盛。诽谤正法寿短促。众生坏时。法灭坏时比丘僧坏时。阿难。当於尔时惊畏恐惧。有诸比丘,不修身不心。不修戒不修慧。彼等不修身戒心慧者贪著六处。何等为六。一者贪著钵。二者贪著衣三者贪著食。四者贪著床座。五者贪著房舍。六者病瘦因缘贪著汤药。彼等贪求胜妙衣钵乃至上好众味药故。更共斗诤迭相言讼。上至官司口如刀剑。互相诽谤迭共憎嫉。如是为衣钵饮食床座房舍汤药因缘。共相憎嫉心不纯熟浊心相向。是故阿难。汝於梵行身口意慈当好供给具足供养。於诸梵行。若见若闻若粗若细若信若行。当於彼所莫起恼乱。应如是何以故?阿难。当於尔时极大怖畏。命浊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俗人尔时极受诸苦。为所中为苦所恼。为极饥馑为极病疫。为贼所恼亢旱水灾。为诸螽虫种种恼触。阿难。时彼罗门长者居士。虽复如是为苦所恼为苦所切。犹有净信恭敬尊重於佛法僧。数数得生具足信。彼以信佛法僧因缘。於一比丘亦生深信。修行布施作诸功德。受持禁戒读诵受持。为解说有听受者,得闻法已心生爱敬欢喜踊悦。如法修行种诸善根。以此善根身坏命终。得善道诸天人中。阿难。汝观如是诸恶比丘。当以信心舍家出家。得出家已贪著衣钵。六种缘堕三恶道。在家俗人为苦所恼尚生敬信。以信善根得生善道。是故阿难。应正身律仪口仪。意律仪。当作是念。愿我敬信速得具足。愿我深心正直具足。愿我身心具善思惟。何故?阿难。身口意业不善思惟。有五种过。何者为五。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绮语。者贪欲。五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生地狱中。阿难。善思惟者,当得五种功德利益。何者五。一者不妄语。二者不两舌。三者不绮语。四者不贪欲。五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天中。复次阿难。若人斗诤毁呰言讼违竞相对。心不调柔浊心变坏者,有五过失。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於诸持戒不生敬信。四者昼夜忧苦恶意而住。五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生地中。阿难若复有人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何者十一。一者睡眠得安隐。悟则心喜。二者不见恶梦。三者人非人爱。四者诸天拥护。五者毒不能害。六者刀箭不伤。七者所不烧。八者水所不溺。九者常得好衣肴膳饮食床座卧具病瘦汤药。十者得上人法。十一身坏命终得生梵天。阿难。心住慈善。得此十一功德利益。是故阿难。若我现在及灭度後自然法灯自作法归。莫求他灯莫求他归。阿难。云何比丘自然法灯自作法归。不求他灯不他归阿难。若有比丘观内身。循身观勤精进。系念一心除世贪忧。如是观内身。循身观观受内心内法。勤精进系念一心除世贪忧。阿难。是为比丘自然法灯自作法归。不求他灯不他归。是故阿难。我为导师於诸声闻。所应作者我已作竟。汝等今者应如是作。此是我之法。当於阿兰若处。冢间树下空舍露地。应当一心勤修止观。思灭苦本慎莫放逸。汝若放後必忧悔。尔时世尊,说是偈言:

我已说正道,拔诸无智箭。汝今应勤修,诸佛所说法。为净诸见故,除此更无道。修者得解脱,能断诸魔缚。

若能修此行,如佛之所说,能度一切苦,得满诸佛愿。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慧命阿难及诸比丘诸来大众。及诸天人阿修罗乾闼婆一切世间。佛说已随顺悲喜。举手拍头椎胸号叫。悲啼流泪顶戴奉行。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品·佚名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示临终切要·印光
  卷第三十七·白岩净符
  法华论疏卷中(方便品)·吉藏
  观所缘缘论·陈那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九·湛然
  卷第三十七·志磐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圆晖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要·太虚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御选语录卷五·雍正
  告全球的佛学同志·太虚
  卷第十三·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311_1 【宝剑篇】刘长川   宝剑不可得,相逢几许难。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   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   卷311_2 【将赴东都上李相公】刘长川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

  • 第三幕 第三场·老舍

    时间:国庆日晚上。地点:同前。「幕启」天安门前放起焰火,一闪一闪地把院内照亮。柳树上悬着红灯及“人民公社”的旗子。树下摆着耐酸泵,上面用绸子装饰得很美丽——白天曾被抬去游行,向党献礼,现在摆在

  • 附錄·胡应麟

    少室山房筆叢正集三十二卷續集十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明胡應麟撰應麟字元瑞蘭谿人萬厯丙子舉人以依附王世貞得名故明史文苑傳附載世貞傳中此其生平考据雜說也分正續二集爲書十六種曰經籍會通四卷皆論古來藏書存亡聚散之

  •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一 元好问 登箕山作 千年箕山祠萝迳深以悄桂树不复见蒙密余秋筱盘盘尽絶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窦解衣憇

  • 卷二十七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补编王维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茒结为宇【西京杂记初脩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司马相如赋饰文杏以为梁水经注泉陵县有香茒气甚芬香明皇帝诗野老茒为屋】不知栋里云去作人

  • 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令狐德棻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二年五月甲辰朔○丙午升工科左给事中刘大直户科左给事中戴梦桂俱都给事中工科给事中林庭坣刑科给事中尹相户科给事中刘绘俱右给事中大直相礼科梦桂兵科廷坣户科绘刑科 诏湖广所隶清浪镇远五开平溪遍桥五

  •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宪宗本纪·宋濂

    宪宗,谥号桓肃皇帝,名蒙哥,睿宗拖雷的长子。母亲庄圣太后,姓怯烈氏,名唆鲁禾帖尼。太祖三年(1208)十二月三日,生宪宗皇帝。当时有一个懂得天象,名叫黄答忽部的人说,宪宗以后一定会大贵,因此取名叫蒙哥。蒙哥,汉语是长生的意思。

  •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 [1]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1]春季,二月,汉昭帝下诏书将七岁至十四岁百姓交纳的口赋减少十分之三。 [2]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

  • 吏学指南卷之三·徐元瑞

    三 典(周大司寇职掌以佐王,刑邦国,诰四方)轻典 新建之国,未习于教,故用轻典。中典 平定之国,已熟于教,故用中典。重典 暴乱之国,不率于教,故用重典。三 罪公罪 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私罪 不缘公事,私自犯者,若虽缘公事

  • 孙寳鉴·周诒春

    孙宝鉴 字秋澄。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无锡。本籍住址。江苏无锡石塘湾。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南洋公学。宣统三年。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电气工程。民国三年。得电气工程师学位。又在美国电话电

  • 卷十三 权谋·刘向

    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而后考之于蓍龟。白屋之士,皆关其谋;刍荛之役,咸尽其心。故万举而无遗筹失策。传曰:“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此大谋之术也。谋有二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

  • 卷二十三·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三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都人士之什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董氏曰缁衣公孙尼子作也其书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之餘   總相别相施 皆悉能迴向。   是菩薩能以二種施能知二種迴向.一爲總相二爲别相.總相迴向者有所施皆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别相施者

  • 卷第七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 自下大文第二从摩耶下有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谓会前诸位差别之

  • 史记正义·张守节

    一百三十卷。唐张守节撰。张守节,始末不详。诸王侍读,率府长史,长于地理。约为开元天宝间人。《正义》中博引故实,很是详博,卷首有“论字例”,“论音例”二条。但到明朝删削太多。《史记正义》是张守节用尽一生的精力撰成,是

  • 诗传通释·刘瑾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