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极乐佛刹大善法堂中。安庠而坐。尔时无量寿如来应正等觉。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所有一切众生。疾病苦恼及短寿者。为利益彼故。所有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若人受持读诵。速得无病长寿安乐。

即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乐闻此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善誓善说。

尔时世尊观察大会人天众已。入普照吉祥三摩地。从定出已。说此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曰。

唵(引)曩谟婆誐嚩帝萨哩嚩(二合)怛[口*束*頁](二合)路枳也(二合)钵啰(二合)底尾始瑟吒(二合引)野没驮(引)野帝曩莫(入)怛你也(二合)他(引)唵(引)部陇(二合)部陇(二合)部陇(二合)输达野输达野尾输达野尾输达野阿三摩三满多(引)嚩婆(引)娑萨颇(二合)啰拏誐底誐誐曩莎婆嚩尾戍提阿毗诜左睹[牟*含](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酥誐多嚩啰嚩左曩(引)没哩(二合)多毗试罽摩贺(引)母捺啰(二合)满怛啰(二合)波奈阿(引)贺啰阿(引)贺啰阿(引)欲散驮(引)啰尼输达野输达野誐誐曩莎婆(引)嚩尾戍提(引)乌瑟腻(二合)沙尾惹(仁左反)野波哩戍提(引)娑贺萨啰(二合)啰湿弥(二合)散祖祢帝(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嚩路吉你沙吒波(引)啰弥多(引)波哩布啰尼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摩(引)帝捺舍部弥钵啰(二合)底瑟致(二合)帝(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纥哩(二合)那野(引)地瑟吒(二合引)曩(引)地瑟致(二合)帝(引)母捺哩(二合)母捺哩(二合)摩贺(引)母捺哩(二合)嚩日啰(二合)迦(引)野僧贺(引)多曩波哩戍提(引)萨哩嚩(二合)迦哩摩(二合)嚩啰拏尾戍提(引)钵啰(二合)底你嚩哩多(二合)野(引)欲尾戍提(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三摩野(引)地瑟吒(二合)曩地瑟致(二合)帝(引)唵(引)牟你牟你摩贺(引)牟你尾牟你尾牟你摩贺(引)尾牟你摩底摩底摩贺(引)摩底摩摩多(引)苏摩底怛他(引)多(引)部多俱致波哩戍提(引)尾娑普(二合)吒没提戍提(引)呬呬惹野惹野尾惹野尾惹野娑摩(引)啰娑摩(二合)啰娑颇(二合)啰娑颇(二合)啰萨哩嚩(二合)没驮(引)地瑟吒(二合引)曩(引)地瑟致(二合)帝(引)戍提戍提(引)没提(引)嚩日哩(二合)嚩日哩(二合)摩贺(引)嚩日哩(二合)苏嚩日哩(二合)嚩日啰(二合)誐哩毗(二合)惹野誐哩毗(二合)尾惹野誐哩毗(二合)嚩日啰(二合)入嚩(二合引)攞(引)誐哩毗(二合)嚩日噜(二合)捺婆(二合)吠(引)嚩日啰(二合)三婆吠(引)嚩日哩(二合)嚩[口*爾]尼嚩日览(二合)婆嚩睹摩摩(此处称名)舍哩览萨哩嚩(二合)萨埵难(引)左迦(引)野波哩戍提哩婆(二合)嚩睹弥萨那(引)萨哩嚩(二合)誐底波哩戍提室左(二合)萨哩嚩(二合)怛他誐多(引)室左(二合)[牟*含]三摩(引)湿嚩(二合引)娑演睹没[亭*也]没[亭*也]悉[亭*也]冒达野冒达野尾冒达野尾冒达野谟左野谟左野尾谟左野尾谟左野输达野输达野尾输达野尾输达野三满多(引)哩谟(二合)左野三满多啰湿弥(二合)波哩戍提(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纥哩(二合)那野(引)地瑟吒(二合)曩(引)地瑟致(二合)帝(引)母捺哩(二合)母捺哩(二合)摩贺(引)母捺哩(二合)满怛啰(二合)波祢(去)娑嚩(二合)贺

善男子此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能延寿命消除罪业速得清净。若以素帛或桦皮上。书写此总持法门。安置塔中作广大供养。作供养已右绕千匝恭敬礼拜。随力供养获增智慧。若七日寿命延至七年。若七年寿命延七十岁。获得如是长寿安乐无诸疾病。得宿命通明记不忘。若戴顶上如前所获消除罪障。

复次若以净帛及桦皮上。用牛黄书此总持及自名姓。用栴檀作塔。盛此总持安置房内。献广大供养旋绕千匝。诵此总持八百遍。消除众病延寿百岁。

复次如无栴檀。当用净泥为塔。内画羯磨杵外画金刚界四门守护。中书自己名及安置总持。所获功德如前无异。或用牛黄书此总持。安净器内复以净器盖之。安置房中作广大供养。长得卫护无诸灾难。

复次当用不著地瞿摩夷。作四方曼拏罗。以白花散上。燃酥灯四盏安坛四隅。焚沉香乳香。满钵盛阏伽水。复用白花作鬘。以此总持或安塔中或功德像中安于坛上。持诵之人以左手按坛右手持数珠。一日三时诵此总持二十一遍加持水三合以自饮之。能消诸病延寿百年。解诸冤结得妙音声获无碍辩。生生常得宿命神通。若将前加持净水。洒于王宫及自舍宅乃至牛马等所住之处。速得去除罗刹龙蛇之难。常得卫护。离诸怖畏。若有病苦以水洒顶。永得消除一切重病。如是无量赞大总持。如如所作必得成就。

复用柳枝以此总持加持二十一遍即将揩齿获得无病聪明长寿。

复用净器盛水。加持二十一遍。一日三时饮水三合。每一度饮加持一遍。除一切病安乐长寿。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绕无量寿佛三匝。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造佛形像及彼塔庙。护摩成就之法唯愿说之。

佛告圣观自在菩萨。善哉善哉大无畏。一心谛听如汝所问当为汝说。尔时无量寿如来。亦入普照吉祥三摩地。从定出已。即说一切如来无量寿总持法门曰。

唵(引)阿密哩(二合)帝(引)阿密哩(二合)帝(引)阿密哩(二合)睹捺婆(二合)吠阿密哩(二合)多尾讫[口*闌](二合)帝(引)阿密哩(二合)多誐(引)弥你(去)阿密哩(二合)多喻哩那(二合)祢誐誐曩计哩帝(二合)羯哩(引)萨哩嚩(二合)吉梨(二合引)舍叉演羯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

时无量寿如来说此法门已。告菩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用此法门加持净土。以水和泥复更加持。以泥作塔乃至相轮。次第加持及献供养。能得广大殊胜利益。

复有最上塔庙之法。或以金银为塔琉璃为塔。钵讷摩啰誐宝为塔。乃至种种珍宝之塔。如法庄严高十二指安莲华座。于塔四面安护世四天王以手执幢。于彼塔前安帝释天主以手执弓。复安净居天子手执香花及涂香等。于塔左面安观自在菩萨。右安金刚手菩萨。各执白佛。塔仪如是。复次别画莲华。周围书此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安在塔内。用香水洒净。献妙香花作千种供养。若欲利益一切众生。延于寿命及增智慧故。常于白月八日昼夜洁净精持斋戒。然后于宝塔前诵此总持一千遍。每月如是满六个月获寿千岁。或志诚精进昼夜持诵得寿命长满洛叉岁。或日常持诵增寿无量。有大势力与天人阿修罗等无有异。腾空自在获斯功德。复有仪轨。于寂静处取其净土。以香水和泥用作于塔。或一二三四五乃至数满百千。书前总持安于塔内。作百千种广大供养。诵此总持七百遍。日增智慧延寿无量。或为一切众生枷锁系闭。诵此总持即得解脱。

复次若有众生。于总持塔前倍兴供养。日日诵持满八百遍。发自利利他平等之心。如是依法消除八难。常得安乐延寿百岁。众人爱乐不久速得宿命神通。是人命终不生地狱畜生焰魔罗界恶趣之中。如蛇蜕皮即得生于极乐佛刹。获大果报受胜妙乐说不可尽。亦复不闻地狱之声。何况生彼。

尔时无量寿如来。复说成就[巾*(穴/登)]像之法。令诸众生获寿无量。远离轮回解脱众苦。先用童女洁净合线。尺寸依法织成素帛。用上好彩色画彼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功德形像并微妙字。用像安于塔内。身有千光坐莲华月轮一切庄严。面如满月像有三面三目八臂。右面善相金色。左面作忿怒相利牙青莲华色。正面圆满白色。右一手在心执羯磨杵。第二手执莲花上有无量寿佛。第三手执箭。第四手作施愿印。左第一手作金刚拳执索竖头指。第二手执弓。第三手结无畏印。第四手执宝瓶顶戴塔。于颈上安唵字。心上安阿字。额上安吽字。脐上安怛囕字。足上安讫哩字恶阿啰叉娑嚩贺为拥护。于真言下书已名字。于像两边画观自在菩萨金刚手菩萨。手执白拂。于像上面画净居天人降甘露雨。于[巾*(穴/登)]四面。画忿怒金刚不动尊明王吒枳明王你罗难拏明王大力明王。各执剑钩金刚杵金刚杖令降恶魔。如是志心画于[巾*(穴/登)]像。若彼行人作此法时。先自志心于舍利塔前。经一昼夜精持斋戒。即于[巾*(穴/登)]像前献千种供养。从白月一日起首。诵此总持一洛叉。至十五日复献千种供养。于明旦时总持圣像化现人前。一切所求无不成就。

复次将此总持[巾*(穴/登)]像。于寂静之处安置。用香水洒净献于供养。逐日诵此总持八百遍。复于每月一度献千种供养。诵总持千遍。得无量寿命无量威势腾空自在。日记千颂语不颠倒。能去有情一切重病。若人不能如前作法。只于自住房舍就。白月八日以香水洒净。安置[巾*(穴/登)]像随力供养。志心像前诵此总持七百至八百遍。每日三时复诵二十一遍。增长智慧无病安乐。延寿百岁得宿命通。若自不能作法持诵请他令作亦得长寿聪明智慧。

复次护摩之法。为利益有情故。圆作火炉阔一肘深十二指。外用金刚杵界。以白檀香白土相和泥饰。用白花散于炉内。于炉四边安四盏酥灯。即以香花四面供养。复置阏伽瓶细妙如法。于其瓶顶缠白色衣。用花果树枝安于瓶口。树有白汁者。取青色枝长十二指。复用干柴同烧。即召请火天。请讫用酥三合。三度倾入炉内。随合诵火天真言加持。然后发送火天。即观想无量寿佛分明在于炉内。复诵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又如前作法。用酥三合倾入炉内。诵此真言曰。

唵(引)阿弥多(引)喻哩捺(二合)那娑嚩(二合)贺(引)

当用五谷。以三指撮谷揾酥。称所求之愿诵真言一遍。抛向炉内。如是至八百遍。一日三时作法亦然。复诵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离一切病聪明长寿。随所愿求无不成就。

或初八日于[巾*(穴/登)]像前。一日三时作护摩法。诵此真言一千遍。增寿千岁不得损害有情恒行布施。如是仪轨能降冤家。增长智慧得妙音声。若自不能作法请他令作。息除一切诸恶灾患。

复次成就法。如前用五谷作护摩法。即诵乌瑟腻沙最胜总持一洛叉。作护摩已复诵一洛叉。能延寿命一洛叉。至俱胝岁或无量岁。腾空自在降伏魔冤。若求富贵吉祥。如前作护摩法。诵总持一洛叉永得大富贵。若求官位用莲华作护摩一洛叉得大官位。复有成就剑法。用前[巾*(穴/登)]像安于舍利塔前。献千种供养。诵此总持一洛叉。用五铁为剑安向塔前。复诵总持一洛叉加持于剑。加持剑已。即以右手执剑。得如意通变化自在。有大威势增寿无量。能为一切众生作于祸福。

复次作法。如前用金刚杵轮三股叉等。皆得成就。获前殊胜无量功德。此大总持是一切如来心甚为希有。如前所作必得成就。若复有人。于此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每日三时持诵二十一遍。献供养已志心受持为他解说。令彼有情得大快乐长寿无病。具大智慧得宿命通。彼人命终如蛇蜕皮即得往生极乐佛刹获大果报。耳亦不闻地狱等声。何况生彼。佛说此经已。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猜你喜欢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欧阳竟无
  第十六卷·圆瑛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佚名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太虚
  致中国佛教会书(三通)·太虚
  佛法建在果证上·太虚
  序·佚名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宝亮
  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太虚
  致西北大学校长书·太虚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五(论本第十一第十二)·窥基
  卷第九·佚名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五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三首【起元佑七年壬申三月自颍移知扬州其年九月以兵部尚书召还途中作】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 通志卷六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三史类第五【正史 编年 霸史 杂史 起居注故事 职官 刑法 传记 地理谱系 食货 目录】正史【史记 汉 后汉 三国 晋 宋 齐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佚名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吏部为知照事。文选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等部会题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内阁

  • 广南土司传·张廷玉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高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2]三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 [3]夏,四月,平

  • 卷七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四郊社考祀山川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十二月诏海神为大祀春秋遣从臣奉命往祠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曰海神坛在东青门外太平桥之东淳佑十二年有旨中兴以来

  • 卷第六·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六〈起和銅六年正月、盡靈龜元年八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第■三〉六年春正月戊辰。備前國獻白鳩。伯耆國獻嘉

  • 卷第六·董仲舒

    服制像第十四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韨之在前,赤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乃能服此也。

  •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孔子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抵以异。’②” 【注释】 ①徙义:徙,迁移。徙义即向义迁移,意即按义去做。②诚不以富,亦(ZhT)以异:这

  • 卷四十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九宋 魏了翁 撰有司彻一大夫既祭傧尸于堂礼尸于室中有司彻第十七 释曰郑目録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 释曰言大夫既祭

  • 附錄一   晉譯經文勝解勝利段·欧阳竟无

      於是尊者須菩提白世尊曰.甚奇甚特此寶嚴經饒益發起趣摩訶衍諸族姓子族姓   女。須菩提復問世尊.諸族姓子族女說此寶嚴經者得幾所福。世尊告曰.迦葉若有恆   沙國土滿中七寶供養如恆沙等諸佛如來等正覺及弟子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道宣

      护法上 本传八 附见四。   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传一。   西魏京师大僧统中兴寺释道臻二。   齐逸沙门释昙显传三。   周终南山避世峰释静蔼传四(慧宣)   周京师大中兴寺释道安传五(慧俊 慧影 宝贵

  • 中阴救度密法 上卷·莲花生

    皈敬偈中阴救度密法上卷藏文原名&ldquo;巴多脱卓&rdquo;英文译本名&ldquo;西藏度亡法&rdquo;,前西藏喇嘛格西达哇桑杜英文遗译从学弟子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纂集印行于英国牛津大学,震旦观化庐三密弟子张莲菩提重译华言。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字轮品第十  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告持金刚秘密主言。谛听秘密主。有遍一切处法门。秘密主若菩萨住此字门。一切事业皆悉成就。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娑 

  • 释氏护教编后记·朱时恩

    释氏护教编后记宋濂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鹿野苑中。直至於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若海。既灭度后。其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

  • 道德宝章·白玉蟾

    一卷。宋葛长庚(1194—1229)撰。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等。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过继为白氏子,改名白玉蟾。隐于武夷,拜陈楠为师,着道装,浪游华南各地,收彭耜、留元长、赵汝渠、

  • 霞外杂俎·铁脚道人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

  • 杨子折衷·湛若水

    六卷。明湛若水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