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一

唐 释贯休 撰

乐府古题杂言二十九首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读离骚经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後尽为人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瓈垂棘结緑

阳春曲【江东广明初作】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髪事君亲须斆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白雪曲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上留田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冈泪峥嵘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田荆邻人歌邻人歌古风清清风生

洛阳尘

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纷纷真珠帘中姑射神人文金线玉香成暮云孙秀若不杀晋室应更贫伊水削行路塜石花磷磷苍茫金谷园牛羊齕荆榛飞鸟好羽毛疑是緑珠身

野田黄雀行

高树风多吹尔巢落深蒿叶暖宜尔依泊莫近鴞类蛛网亦恶饮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黄粟深花中睡土里浴如此即全胜啄太仓之糓而更穿人之屋

临高台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寜知数片云不是旧山来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鴈来不得书空寄声哀哀

?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隅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载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侮

蒿里曲

兎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着鞭不及所以蒿里坟出蕺蕺气凌云天龙腾凤集尽为风消土吃狐掇蚁拾黄金不啼玉不泣白杨骚屑乱风愁月折碑石人莽秽榛没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夜夜曲

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孤灯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行路难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余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

拟古离别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他日再相逢清风满天地

战城南二首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敌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少年行三首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

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梦游仙四首

梦到海中山入个白银宅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

三四仙女儿身着瑟瑟衣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

车渠地无尘行至瑶池滨森森椿树下白龙来嗅人

宫殿峥嵘笼紫气金渠玉砂五色水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

轻薄篇二首

绣林锦野春态相压谁家少年马蹄蹋蹋闘鸡走狗夜不归一掷赌却如花妾谁云不顚不狂其名不彰悲夫

木落萧萧虫鸣唧唧不觉朱蔫脸红霜刼鬓漆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何

长安道

憧憧合合八表一辙黄尘雾合车马火热名汤风雨利辗霜雪千车万驮半宿关月上有尧禹下有夔卨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愚将艹木兮有言有言与华封人兮不别不别

富贵曲二首

有金张族骄奢相续琼树玉堂雕墙绣毂纨绮杂杂锺鼓合合美人如白牡丹花半日只舞得一曲乐不乐足不足争教他爱山青水緑

如神若仙似兰同雪乐戒于极胡不知辍只欲更缀上落花恨不能把住明月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

禅月集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六十八·彭定求
  净圆·唐圭璋
  卷下·朱弁
  田间诗学卷七·钱澄之
  谭菀醍醐卷一·杨慎
  ●挂枝儿·私部一·冯梦龙
  张彦文·隋树森
  卷113 ·佚名
  卷十四·朱彝尊
  卷二十八 茕斋赞十七首·李白
  巻七·元好问
  原序·纪容舒
  卷二十·陈衍
  第三章 论韵·吴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亚·唐圭璋

      亚字亚之,维扬(今杨州)人。咸平五年(1002)进士。尝为杭之于潜令,守越州、润州、湖州,官至太常少卿。好为药名诗。有陈亚之集,不传。   生查子   药名寄章得象陈情   朝廷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

  • 卷四·董解元

     【双调】【文如锦】“说恁心聪,算来有分咱家共。若论着这弹琴,不是小和得宠,从幼小,抚丝桐。啼乌怨鹤,离莺别凤。使了千百贯现钱,下了五七年霰脊ΑT师高士,向焚香窗下,煮茗轩中,对青松,弹得高山流水,积雪堆风。○三百篇新

  • 卷二百八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薛嵎嵎字仲止号云泉世家永嘉之亷邨负才不遇以诗闻于时所居曰渔邨有渔邨名自我之句题咏颇多晚年买山范湾营藏地有诗云不知筋力何年尽防到松杉防尺长

  • 卷五·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五钱塘 王琦 撰乐府四十四首门有车马客行【乐府古题要解门有车马客行曹植等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述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乐府诗集王僧?技録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中有门有

  • 卷三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三十二预宴九十五人诗一百五首【马甲】塔金泰【年七十一】重重庆典国徴祥沛泽鸿叨普地翔笻倚夀符鸠辑瑞仗排仙序鹤分行浓花聚呈春好翠荚开时计日长逢此共占眉溢喜从来福宴

  • 卷六·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六       宋 许纶 撰五言律诗 次韵潘德久借居西湖张氏园诗 竹居元为竹闻借箒湖阴齐物千言就巢枝一径深岚光开句眼虚籁试禅心赓得西湖咏何须更姓林 木瓜园【并序】 木瓜园创寄乐亭之外

  • 卷三十八·毕沅

      ◎宋纪三十八 ∷起屠维大荒落八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七年辽太平九年   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诏:“罢天下职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给之。

  • 卷二十一·佚名

    六月十九日(乙卯),孙士毅奏言:探闻往来船户称:五月十五日以前,常青带领闽、粤官兵,亲身督阵,痛加剿杀。该匪等畏惧官兵勇猛,计穷力竭。林爽文之母,闻已自缢;其父亦已潜逃等语。现虽未接军营捷报,传闻当必有因。逆犯既已穷蹙,势必四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八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折·佚名

    八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辽金元三史办理全竣折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臣和珅、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窃臣等奉命改译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轮卯进呈,节次进过《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十卷,又续进过《辽史

  • 高俭传·欧阳修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于世,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其父高励为乐安王,入隋后任职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慧而有度量,状貌就像画出的一样,书读一遍就能背诵,应对灵敏。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显贵旧臣,与士廉结为忘年

  • 蔡襄传·脱脱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去职,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个人都被谴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

  • 第五十四章 武汉保卫战·李宗仁

    一我长官部一行,脱离了敌人包围圈,随行的中央机关人员和新闻记者无不喜气洋洋,向我申谢保护之劳,随即分头赶路,向武汉而去。长官部则经阜阳、三河尖,入河南的固始,至潢川暂驻。潢川遂暂时成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六之四已辩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辩随烦恼。颂曰。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相应憍喜乐皆舍  

  • 卷之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龙门远禅师法嗣 衢州府乌巨雪堂道行禅师 处州叶氏子。依泗州普照英得度。参佛眼。闻举玄沙筑着脚指话。遂大悟。出世住南明。迁荐福。末领乌

  • 原阳子法语·赵宜真

    原阳子法语,明初道士赵宜真(号元阳子)撰,门人刘渊然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辑录赵宜真所撰诗歌偈颂四十八首、题辞二篇、论说一篇。其诗文多言仙道性命修炼,兼融净明道、全真道二派教义。倡言三教合一,福慧

  • 词说·蒋兆兰

    蒋兆兰撰。一卷。兆兰曾于苏州任教职,精研词学,引朱孝臧、况周颐为同道。《自序》云,乃应诸生“从问词法,兼求词话”而作此书,其宗旨为:“推本屈、宋、徐、庾之旨,甄别家数选本之精,阐述前贤时彦相承之统绪”,“要使本末兼修,古

  • 大般涅槃经后分·佚名

    亦称《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大般涅槃经后译》、《涅槃经后分》、《阇维分》。佛教经典。唐若那跋陀罗译。二卷。其情节紧接《大般涅槃经》,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临终遗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项。译出后即与大本合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