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二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不与欲默然起去学处第七十七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邬陀夷断诸结惑。广说如上。乃至十七众共为筹议。集苾刍众已。诣上座前作如是白。我今有所诘问。乃至欲与邬波难陀作舍置羯磨。时上座难陀作如是语。邬波难陀是老上座。宁容辄与作舍置事。十七众白大众曰。若与恶人为朋扇者。众亦与作舍置羯磨。难陀闻已遂生怖惧。以已毛緂聚在座上。状似人形默而起去。时众不知。遂与邬波难陀作舍置羯磨已。便诣难陀泣而告曰。何期黑钵忽然与我作舍置事。难陀报曰。汝不须忧。彼众不集作法不成。邬波难陀曰。谁不集耶。答曰我不在众。少欲苾刍闻是语已共生嫌耻。云何苾刍知众集已作如法事。默然起去。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知众如法评论事时。默然从座起去者。波逸底迦。如是世尊为诸苾刍制学处已。时诸苾刍久在众中。其看病人及授事人事有废阙。由此为缘佛更听许。若有缘者应嘱授去。世尊赞叹持戒。乃至广说。前是创制此是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知众如法评论事时。默然从座起去。有苾刍不嘱授者除余缘故。波逸底迦。若复苾刍者谓是难陀。余义如上。众谓佛弟子。如法评论者。谓是如法单白白二白四羯磨。默然从座起去者。谓出势分外。不嘱授者。有苾刍不语知而去。释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知众有如法事言论决择。有苾刍不嘱授默然从座而起去者。乃至言声所及处来。得恶作罪。舍此处时得根本罪。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不恭敬学处第七十八

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中。时有二苾刍。一名杂色二名象师子。知诸苾刍集食堂中。依世尊教欲殄诤事。斯之二人。一顺众命。一便违教不赴众所。众评论已不生恭敬。令事纷扰。少欲苾刍共生嫌贱。云何苾刍众殄诤时自不赴集。见评论已不存恭敬。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广说乃至我观十利。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不恭敬者。波逸底迦。

若复苾刍者谓杂色。余义如上。不恭敬者有其二种。一谓大众。二是别人。于此二处不恭敬时。皆得堕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知大众集评论事时。唤令赴集而不来者。便得堕罪。唤住不住遣去不去。遣取卧具而不肯取。不遣取时即便强取。遣请房等事皆同此。违众教时皆得堕罪。若苾刍见邬波驮耶阿遮利耶作如是语。唤来不来。乃至房等事。违别人教时皆得恶作。若依道理而白知者。非不恭敬。此皆无犯。又无犯者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饮酒学处第七十九

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憍闪毗失收摩罗山。于此山下多诸聚落。有一长者。名曰浮图。大富多财衣食丰足。娶妻未久诞生一女。颜貌端正人所乐观。至年长大。娉与给孤独长者男为妻。浮图长者未久之间。复诞一息。容仪可爱。初生之日父见欢喜。唱言善来善来。时诸亲族因与立名。号曰善来。由此孩儿薄福力故。所有家产日就销亡。父母俱丧投窜无所。时诸人众见其如此。遂号恶来。与乞丐人共为伴侣。以乞活命。时有一人。是恶来父故旧知识。见其贫苦遂与金钱一文令充衣食。从此离别渐至室罗伐城。其姊从婢见而记识。归报大家曰。我适出外逢见恶来。非常贫窭。其姊闻已深生恻隐便。令使者送白叠金钱权充虚乏。彼薄福故便被贼偷。姊闻此事而嗟叹曰。我今何用如此恶业薄福人耶。即弃而不问。时给孤独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备办种种上妙香馔。瞻望佛僧渴仰而住。是时恶来并诸乞侣。闻长者设供冀拾遗餐。遂共相携诣设食处。长者遥见贫人命使者曰。佛僧将至驱出贫人。时诸乞伴各生此念。斯大长者先有悲心。我等孤独常为依怙。何故今时苦见驱逐。岂非恶来恶业之力殃及我等。即便共举掷之粪聚。恶来既被同伴所轻。遂于粪聚啼泣而卧。长者令使往白时至。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大众围绕往长者家欲诣食所。尔时世尊由大悲力引向恶来处立。告诸苾刍曰。汝等当厌流转诸有无边苦海。复厌生死资生之具。汝等观此最后生人。更不流转受斯苦恼。不自支济。即告阿难陀曰。汝于今日为善来故应留半食。尔时世尊入长者家就座而坐。长者既见大众坐定。即以种种净妙饮食。供佛及僧皆令饱足。时阿难陀由彼善来恶业力故。所许半食忘不为留。世尊大师得无忘念知阿难陀忘不留食。即于己钵留其半分。时阿难陀食已生念。我于今日情有扰乱。违世尊教。佛告阿难陀。假使赡部洲四至大海满中诸佛。然此诸佛各说深法。汝悉受持无有遗忘。今由善来薄福力故。令汝不忆。汝今可去唤彼善来。时阿难陀奉教而去。至彼告曰。善来善来。彼不自忆善来之名。默尔无对。阿难陀复更唱言。是浮图之子先号善来。非余人也。善来闻已作如是念。说伽他曰。

我失善来名  今从何所至

岂非恶报尽  善业此时生

佛具一切智  一切众所归

由彼爱善言  名善来应理

我是无福人  诸亲皆弃舍

祸哉众苦逼  岂名为善来

时阿难陀即引善来往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佛告阿难陀。与其半食。阿难陀取钵授与。是时善来见半食已遂便流泪。作如是语。虽佛世尊为我留分。但唯片许宁足我饥。世尊了知善来所念。以慰喻言告善来曰。假令汝腹宽如大海。啖一一口抟若妙高。随汝几时食终不尽。汝今应食。勿起忧怀善来便食。食已欢喜。世尊告曰。汝之衣角是何物耶。即便开解见一金钱。白佛言。此一金钱是父知识。见我贫苦持以相赠。由薄福故忘而不忆。世尊告曰。汝可持此金钱买青莲花来。善来去后佛及僧众俱还本处。是时善来奉佛教已。遂诣卖花人蓝婆住处入彼园中。园主见已报曰。恶来可去莫入我园。勿由汝故树池枯燥。善来报白。世尊使我买青莲花。说伽他曰。

我于青莲花  其实无所用

大师一切智  遣我买将来

尔时蓝婆闻是佛使心生敬仰即说伽他曰。

牟尼大寂静  天人咸供养

汝为佛使者  须花任意将

是时善来与金钱已。多取青莲花还诣佛所。世尊见已告言。善来汝可持此莲花行与僧众。善来持花从佛及僧次第行与。时诸苾刍皆不敢受。佛言于此施主生怜愍心当为受用。然诸香物皆益眼根。嗅之无过。时诸苾刍悉皆为受。花乃开敷。善来既见青莲花已。忆昔前身曾诸佛所修青处观影像现前。世尊复为演说法要。示教利喜便证见谛。是时善来获初果已。即说伽他自申庆赞。

佛以方便胜罥索  牵我令住于见谛

于恶趣中兴愍念  如拔老象出深泥

我于昔时名善来  后时人号恶来者

今是善来名不谬  由住牟尼圣教中

说是颂已即从座起。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善说法律之中。出家离俗修持梵行。世尊以梵音声告言。善来苾刍。汝修梵行。说是语已即便出家。须发自落法服著身。具足近圆成苾刍性。是时善来从此已后。发大勇猛守坚固心。于初后夜思惟忘倦。断除结惑证阿罗汉果。说伽他曰。

昔于诸佛所  但持瓦铁身

今闻世尊教  转作真金体

我于生死中  更不受后有

奉持无漏法  安趣涅槃城

若人乐珍宝  及生天解脱

当近善知识  所愿皆随意

从佛世尊度舍利子大目乾连大迦摄波毕邻陀伐蹉等已。诸世间人不信敬者。便生嫌议作如是语。沙门乔答摩是盗世间珍宝之贼。于大地内时有如斯。人中龙象间出于世。悉皆窃诱令其出家以充给侍。佛亦曾度尼他贱人小路牛主胜惠河侧五百渔人及善来等。不信敬人复生讥谤。沙门乔答摩贪觅弟子无有休息。世有贫贱愚痴之人。亦度出家以为走使。世尊闻已作如是念。我大弟子德若妙高。时众无知辄为轻忽。无故招罪自害其躯。今我宜应发起善来殊胜之德。世尊法尔诸弟子中实有胜德。人不知者佛即方便彰显其德。尔时世尊为欲发起善来德故。命阿难陀曰。我今欲往失收摩罗山。若诸苾刍乐随逐者可持衣钵。广说乃至到失收摩罗山。时彼住处有一毒龙。于庵婆林依止而住。近此山边所有谷稼常被伤损。此山诸人闻佛来至。悉皆云集行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诸人众演说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时诸人众即从座起。礼佛足已白言。世尊唯愿哀愍明当就舍受我微供。世尊知已默然而受。

时诸人等知佛受已从座而去。即于其夜备办种种上妙供养。并贮水器敷设既讫。旦令使者往白时至。世尊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大众围绕往设供处。便于众首就座而坐。山下诸人婆罗门等具设供养。佛及众僧各饱足已。乃至俱诣佛所随处而坐。佛为说法深心欢喜。白佛言。世尊。我等常闻世尊善能调伏极恶药叉。谓旷野药叉。箭毛药叉。驴像药叉等。又女药叉亦皆调伏。谓阿力迦诃利底等。又诸毒龙亦皆降伏。谓难陀。邬波难陀。阿钵罗龙王等。世尊。然此山下庵婆毒龙。常于我等枉作怨仇横为损害。每日三时恒吐恶气。齐至百里所有禽兽。闻其毒气皆悉命终。诸男女等形色黧变尽无光彩。唯愿世尊哀愍我等降此毒龙。尔时世尊闻是语已。告阿难陀曰。汝可将筹行与大众。能伏龙者当可取之。于时大众竟无取者。世尊即命善来曰。汝可取筹为众伏彼庵婆毒龙。是时善来闻佛命已。即便取筹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聚落中巡行乞食。饭食讫往庵婆龙所住之处。时彼龙王遥见善来入其住处。发大嗔恚腾云昼昏。雷霆震地便下雨雹欲害善来。是时善来便入慈定。所有风雨降注之物。悉皆变成沉水香粖。栴檀香粖。耽摩罗香粖。从空而下。时庵婆龙转更嗔发。复下剑轮矛槊等物。至善来上无不皆成天妙莲花。从空而下。龙复放烟善来亦放烟。龙复放火善来即便入火光定。以神通力身如火聚。周遍龙宫及余住处火焰充塞。时彼毒龙见大焰火心极惊怖。身毛遍竖便欲逃窜。遂见余方猛焰俱遍。唯善来处寂静清凉。毒龙遂往礼善来足作如是语。愿为救护愿为救护。善来告曰。汝于前身作垢秽业堕傍生中。复于今时更为恼害作众不善。从此命终当堕何处欲何所依。必堕地狱此不须疑。是时毒龙白善来曰。大德幸赐言教。我于今时欲何所作。善来答曰。当受三归并五学处。至尽形寿要心莫犯。是时毒龙即受三归并五学处。至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饮酒不妄语。为要契已顶礼善来忽然不现。尔时善来既伏毒龙。往诣佛所礼佛足已白言。世尊。彼之毒龙我已伏讫。为受三归并五学处。佛告诸苾刍。我诸弟子声闻之中。降伏毒龙善来第一。尔时失收摩罗山远近诸人婆罗门等。见伏毒龙众无恼害。皆大欢悦得未曾有。各持香花供养之具。往诣佛所以申庆悦。礼佛足已各住一面。白言。世尊。幸蒙圣力除彼毒龙。欲申供养愿垂纳受。佛告诸婆罗门居士男女。汝等当知。彼之毒龙乃是浮图之子善来苾刍。令其改恶为受归戒。非是我力。汝等宜应持此诸物供养善来以申报德。是时诸人奉佛教已。便持供养诣善来所。顶礼其足白言。圣者。仁于我等降大慈悲。施以无畏能令品汇并皆稣息。愿垂教命欲何所为。善来告曰。各随所依供养三宝。时婆罗门等由善来故。请佛及僧七日设食。佛默然受。时诸人等知佛受已礼足而去。即于其夜具办种种上妙饮食。敷设座褥。旦令使者往白时至。供养备办愿佛知时。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将诸大众。往施主家设食之处。诸婆罗门居士等见坐定已。即以种种上妙饮食供佛及僧。皆饱足已。便于佛前听说法要。初日既然。乃至七日悉皆如是。有婆罗门。是善来父先旧知识。能咒毒龙。为怖龙故遂往室罗伐城。改名而住。时胜光王立为主象大臣。此人因事来至山下。既闻善来降毒龙已生大欢喜。往善来处礼双足已白言。圣者。我辈有怖多并逃避。今闻大德兴悲愍心为除怨害。不任欣喜。欲申供养。愿降哀怜明当就食。善来不受。时婆罗门重更请曰。若不肯者。唯愿大德还城之日先受我供。是时善来哀愍为受。是时山下诸施主等。供佛僧众满七日已。俱礼佛足听说妙法。尔时世尊为说法要示教利喜。即于座上无量有情除疑获果。佛与僧众渐至室罗伐城。时给孤独长者便往佛所。礼佛双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说法已默然而住。时彼长者即从坐起白言。世尊愿佛及僧明就我家为受微供。世尊默然为受。长者知已作礼而去。时婆罗门诣善来处白言。圣者。我先已请。若至本城先受我食。善来白佛。佛言汝已先受。今宜赴请。善来诣彼婆罗门舍。时婆罗门以上妙饮食至诚供养。令饱食已。欲使善来食速消化。便以少许饮象之酒置饮浆中。善来不知饮此浆已。寻嚼齿木澡漱而去。既至中路被日光所炙醉卧于地。诸佛世尊于一切时得不忘念。便于善来卧处化为草庵。盖覆其身不令人见。尔时世尊于长者舍。饭食讫。为说法已还至善来处。告诸苾刍曰。汝等当观善来所作。昔于江猪山处降伏庵婆毒龙。岂复今时能调小鳝。汝诸苾刍若饮酒者。有斯大失。尔时世尊即以无量百千网鞔轮相福德殊胜庄严王手。摩善来顶告言。善来何不观察受斯困顿。尔时善来得少醒悟。随从佛后至逝多林。佛洗足已于如常座就之而坐。告诸苾刍曰。汝等当观。诸饮酒者有斯过失。赞叹持戒。广说乃至我观十利。为诸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饮诸酒者。波逸底迦。

若复苾刍者。谓是善来。余义如上。言诸酒者。谓米麴酒。或以根茎皮叶花果相和成酒。此等诸酒饮时令人惛醉。饮者。谓吞咽也。释罪如前。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饮诸酒时。能令人醉波逸底迦若不醉人饮得恶作罪。若苾刍见彼诸酒有酒色酒气酒味。若能醉者波逸底迦。若不醉者得三恶作。若苾刍饮诸酒时有酒色酒气。若能醉者波逸底迦。若不醉者得二恶作罪。若苾刍饮诸酒时但有酒色。若能醉者波逸底迦。若不醉者得一恶作罪。若食酒糟醉者波逸底迦。若不醉者得恶作罪。若食麴块者得恶作罪。若苾刍食诸根茎叶花果能醉人者皆得恶作罪。佛告诸苾刍。汝等若以我为师者。凡是诸酒不应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以茅端渧酒而著口中。若故违者得越法罪。若苾刍饮醋之时有酒色者。饮之无犯。若饮熟煮酒者。此亦无犯。若是医人令含酒或涂身者无犯。又无犯谓初犯人。广说如上。

时诸苾刍见是事已咸皆有疑。请问世尊。善来苾刍先作何业生富乐家。后遭贫苦常为乞丐。号曰恶来。被诸同伴弃之粪聚。复由何业逢值世尊。断诸烦恼得阿罗汉。佛告诸苾刍。汝等善听。乃往古昔无佛出世。有独觉者出现世间。心怀哀愍口不说法。时有长者。诣芳园中欲为欢戏。有独觉尊身婴疾病。为乞食故。著粗弊服来入园中。长者见已便起嗔恚。生不忍心告使者曰。此之恶来勿令进入。使者愍念未即前驱。长者自起扼尊者颈推之粪聚。告言汝何不往乞丐人中以为朋类。尔时尊者为愍彼故。犹若鹅王腾身空界作十八变。凡夫之类见神通者。疾起悔心如大树崩。遥礼尊足唱言。善来圣者真实福田。愿纵身下哀愍于我无识之人。为受忏谢勿令永劫受苦沉沦。时彼尊者见其至心。即放身下。长者礼已为办种种上妙饮食花香供养。悔除恶业发弘誓愿。今我所作供养善根。于未来世生大富家。得胜上导师承事无倦。开悟于我趣解脱门。汝等苾刍昔时长者即善来是。曾于独觉尊所为恼害事。唤作恶来推之粪聚。由斯业故于五百生中常为乞丐。人名作恶来。被诸同伴弃于粪聚。由昔供养发愿力故。生大富家。于我法中出家断惑成阿罗汉。汝诸苾刍自所作业。还须自受果报不亡。是故汝等当修善行勿为恶业。如是应学。

非时入聚落不嘱授苾刍学处第八十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余处婆罗门。来此城中娶妇共归故宅。未经多时诞生一女。年渐长大。其父将至舅家。此女情愿欲礼逝多林。才出门时。见诸婆罗门居士妇女欲往礼敬。入报其父。父见伴去。即令童女随逐而行至寺门前。时邬陀夷见诸女人引入寺中。次第礼拜至己房中。我说妙法广说如上。时邬陀夷睹彼童女颜容姿媚。遂起染心即摩触彼身呜唼其口。是时童女欲行非法。邬陀夷不然其事。女怀嗔忿遂以指甲自[國*瓜]身形。既还家已。告其父曰。邬陀夷苾刍损我童女。其父即告五百婆罗门知。时彼诸人闻斯事已各怀嗔忿。共集一处欲打邬陀夷。时五百人既至其所。俱共牵曳。乃至移足亦不能令动。世尊知已作如是念。此是最后教诫邬陀夷事。佛衰其力令无所堪。诸婆罗门见其力弱即共熟打。几将至死。曳至王门。时王于高楼上昼日而睡。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舒百福庄严手。至王寝处弹指作声。令王警觉告言大王。于断事处善为观察。善为观察不应造次。王闻惊觉知是佛声。时婆罗门于王门下作大叫声。有非理事有非理事。王令使问曰。有何非理。使者诣门审问其事。具以白王。王闻语已便作是念。世尊令我善为观察。不应造次者意为斯事。王唤童女问其虚实。答言是实。时王遣入宫。令胜鬘夫人亲自观察身有损不。时胜鬘夫人即唤童女。卧在怀中以实而问。女复言实。夫人乃命年老宫人解试验者目捡虚实。宫人观已告夫人曰。此女元无损处。即以事白王。王大嗔怒。令婆罗门及此女子总付法官极苦治罚。时胜光王即三反呵责邬陀夷已。欲显如来圣教尊重故。遂便释放。胜鬘夫人覆令使者命邬陀夷至。告言大德无上世尊大慈悲父。于无数劫誓愿要期。发勤苦心坚修梵行。舍轮王位国城妻子。志存离欲拔济三界愚痴有情。我辈俗流尚希出离。况复仁等善说法律而为出家。剃发染衣年衰朽迈。于罪累法不能弃舍。以染爱心躬行恶事。令诸俗旅息信敬心。苦哉痛哉鄙恶之极。从今已往可宜改悔。时邬陀夷闻斯责已。极生惭耻措身无地。遂往具寿舍利子所。顶礼双足即以上事具悉白知。时舍利子观彼根性随机说法。并与教授。彼既闻已深心克责发勇猛心。未久之间众惑皆断证阿罗汉果。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南普陀寺林园记·太虚
  卷第四十六·李通玄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一卷·佚名
  卷第六十九·佚名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往古品第十三·佚名
  佛说五无返复经·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六·圆悟克勤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并序·佚名
  总目卷第一·智旭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六·佚名
  譬喻品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乡村里的音籁·徐志摩

    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一阵阵初秋的凉风,吹生了水面的漪绒,吹来两岸乡村里的音籁。我独自凭著船窗闲憩,静看著一河的波幻,静听著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田场上工

  • 栟榈集钞·吴之振

    邓肃花石诗十一章(并序)臣闻功足以利一国者,当享一国之乐;德足以被四海者,当受四海之奉。恭惟皇帝陛下,至仁之所濡,神道之所化,覃乎无外,不可量数。如一元默运,万物自春。岂特宜民宜人,使由其道,雄鸟兽鱼鳖,莫不咸若是,是其所享宜何

  • 列传第十四 王僧虔张绪·萧子显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祖珣,晋司徒。伯父太保弘,宋元嘉世为宰辅。宾客疑所讳,弘曰:“身家讳与苏子高同。”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

  • ◎职官二·徐天麟

    ○宫官▲詹事詹事,秦官,(应劭曰,詹,省也,给也,臣瓒曰,茂陵书詹事秩真二千石。)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师古曰,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张晏曰,太子称家,故曰家令,臣瓒曰,茂陵中书太子家令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纪昀

    宋纪 【九】徽宗 【二】 钦宗○徽宗二宣和元年春正月壬子进封建安郡王枢为肃王文安郡王■〈木巳〉为景王并为太保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僊余为僊人大士僧为 德士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丁巳金遣使来聘 【谨按

  • 赵琏传·宋濂

    赵琏字伯器,赵宏伟的孙子。至治元年(1321)进士,授嵩州判官。后历任汴梁路祥符县尹、国子监助教、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杭州路总管等职。杭州是东南一带复杂难治的郡,地大人多,地位较高的官多不称职。琏为人刚毅开朗,精力过

  • 高起潜传·张廷玉

    高起潜,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著称,受到皇上的重用。五年(1632)他受命与同伴吕直督领各将到登州征讨孔有德,第二年凯旋。当时流贼势力很盛,皇上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人为内中军,分派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

  • 卷八·胡世宁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八 明 胡世寜 撰 恳乞天恩休致疏【时官刑部尚书】 臣不幸久患痰火奇疾为变百端然向惟旬日间发犹可支持今年逾六十血气益衰病发不时难料每当侍朝奏对之际常恐昬瞀颠仆玷汚朝列惭惶无地自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四礼部三登极仪国初定吴元年丞相率文武百官各具公服进表引礼官引班首捧表从奉天门入至丹墀执事官舁表案于丹陛上候班首置表于案给事中先于正殿设受表案于殿中又设收表案于御座东殿中跪奏请陞

  • 卷九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九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九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九十七>圜壺方壺書曰簞食壺漿詩曰清酒百壺周禮秋嘗冬烝其饋獻用兩壺尊掌客上公壺四十侯

  • 第十章 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林语堂

    音乐出于人的内心。人有感于心,就表现于声音便有了节奏,便是乐。所以,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政治也清平。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即因其政治之错乱。亡国的音乐悲哀而愁思,当时的人民必流离困苦。由此看来,音乐的道理与政

  • 第十七章 3·辜鸿铭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只有那些最明白的人,以及那些最愚钝的人不会做出改变。”

  • 后序·圆悟克勤

      雪窦颂古百则。丛林学道诠要也。其间取譬经论或儒家文史。以发明此事。非具眼宗匠时为后学击扬剖析。则无以知之。  圜悟老师。在成都时。予与诸人请益其说。师后住夹山道林。复为学徒扣之。凡三提宗纲。语虽不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

  • 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皮革法第五佛在舍卫城。尔时阿湿摩伽阿槃提国。有聚落。名王萨婆。中有大富居士。财宝丰盈种种具足。唯少一事。无有儿息。从诸神祇池神家神交道大神满贤

  • 华严经传记卷第五·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middot;书写第九&middot;杂述第十书写第九&middot;魏安丰王延明中山王凞&middot;释德圆&middot;释法诚&middot;释修德&middot;唐朝散大夫孙思邈&middot;居士康阿禄山魏安丰王延明中山王熙。并

  • 竹坡词·周紫芝

    三卷。宋周紫芝(1082—1155)撰。周紫芝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中登第,历官枢密院编修、右司员外郎、知兴国军。《书录解题》载《竹坡词》一卷,此本作三卷。考卷首高邮孙竞序称,离为三卷,则通考一

  • 水南词·陈霆

    一卷。陈霆撰。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赵叔雍跋云:“(陈霆)诗古文词合为《水南集》,别有《渚山堂词话》三卷。吴兴刘氏嘉业堂得明刊集本,归安朱彊村侍郎即据以辑入《湖州词征》,惟《点绛唇》(碧水澄秋)一阕,集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