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缘毫相光、大缘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雲毫相光、大庆雲毫相光、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雲毫光、大海雲毫光、於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於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於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荆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佛告观世音菩萨。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於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荆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後。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销灭。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於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於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於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於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销除故。於大乘经典无读诵性。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後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於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於睡梦中悉皆安乐。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於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於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於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荆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荆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

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於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

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於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

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猜你喜欢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宗门中语可置之不论·印光
  卷第四·道忞
  卷之四·别庵性统
  观音义疏卷下·智顗
  象喻品法句经第三十一(十有八章)·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总目卷第一·智旭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佚名
  论候尔特意识学与佛学·太虚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佚名
  卷三百四·佚名
  论 哲 学·太虚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章 预识汾阳·屠隆

    【西地锦】〔净扮哥舒翰将士从上〕坐断河西四郡。威名天下俱闻。阴山夜哭匈奴遁。桓桓麟阁元勋。秦时明月汉时关。武帝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下官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是也。起自胡种

  •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臧懋循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杂剧(元)王仲文撰●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送亲嫂小叔枉招罪 正名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一折〔冲末扮王翛然

  • 卷八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三李兼题洛阳县壁【李果迁洛阳令民吏畏服时有李兼夜闻衢中有人语曰李令正人此中不可久居启门视之寂无影响方知其妖兼遂书其壁云云】猾吏畏服县妖破胆好録政声闻於御览杜兼题书卷後语

  • 卷三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九刘禹锡【二】近体诗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道书王屋山一名阳洛山】阳洛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天净逺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

  • 椒生随笔·卷三·王之春

    ◎日记予日记晴雨及琐事,人都笑之。尝观国初周文襄公刊有日记十数卷,叙事略备;后曾文正公亦手书日记,盖公才识固优于人,其勤慎专心于公事,蚤起晚眠,皆有恒心,实非人所能及者。见公在任时,月置一簿,自书日行,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五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得遗书书目并饬属购觅《永乐大典》佚书折·佚名

    五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得遗书书目并饬属购觅《永乐大典》佚书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八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又购得遗书,仰请圣鉴事。窃照钦奉上谕,实力购觅古今遗籍,

  • 儒林宗派卷三·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东汉刘昆 刘轶【昆子】 景鸾【又传齐诗】右诸儒传施氏易洼丹 夏恭【又传韩诗】 袁良袁安【良孙】 袁京【安子】 袁敞【安子】袁彭【京子】 袁汤【京子】 鲑阳鸿梁竦 任安右诸儒传孟氏易范升 梁

  • 世家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三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惠王。忠惠献孝大王讳祯蒙古讳普塔失里忠肃王长子母曰明德太后洪氏。 忠肃王二年乙卯正月丁卯生十五年二月以世子如元宿卫。 十六年十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卷十二·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二明 黄训 编内阁杨士奇传録【王直】太宗皇帝卽位遂擢爲编修时方开内阁于东角门内命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防孜及公七人处其中典机密寻陞侍讲上尝

  • 卷二十五·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五 明 何楷 撰 周顷王之世诗一篇 硕鼠晋谲也士会奔秦晋欲复之使魏夀余伪以魏叛而自归于秦因与之俱还晋焉【左文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於诸

  • 楞严经卷第五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辛)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二。初正明结解无二。二兼显六解一亡。(壬)初中二。初疑请。二开示。(癸

  • 往生集目录·祩宏

    第一卷&middot;沙门往生类第二卷&middot;王臣往生类&middot;处士往生类&middot;尼僧往生类&middot;妇女往生类&middot;恶人往生类&middot;畜生往生类第三卷&middot;诸圣同归类&middot;生存感应类

  • 曹溪大休珠禪師偈讚卷第十二·佚名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偈贈雲松和尚且喜柴門對竹開綠陰,終日覆蒼苔,從教夏熱炎如火到底,無能入得來。寄宗始兄法門寥落冷如灰,爾已休心我已頹。山住總忘人世夢,自閒閒地自徘徊。寄大田兄獨坐山關懶世酬,蕭然不覺幾時秋

  • 佩韦斋集·俞德邻

    诗文别集。南宋俞德邻撰。二十卷。德邻字宗大,号太玉山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遁迹以终。有《佩韦斋文集》、《佩韦斋辑闻》。此集收诗凡三百八十二首,杂文百四十二篇。其诗以怀古、遣

  • 续子不语·袁枚

    清·袁枚撰。笔记小说集。十卷。此书为《子不语》续集,有清初刻本,民国初年上海进步书局有石印本。内收二百八十八条神鬼怪异故事,其中含有大量鬼话。

  • 二程粹言·杨时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杨时编。是杨时汇辑二程的言论集。二卷,分为十篇:《人物》、《心性》、《君臣》、《圣贤》、《天地》、《论事》、《论政》、《论书》、《论学》、《论道》。朱熹称程颐之言即事明理,耐人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