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袌碧斋词话 全文

     ○论姜张词之弊

  古人文字,难可吹求,尝谓杜诗国初以来画马句,何能着一鞍字,此等处绝不通也。词句尤甚,姜尧章齐天乐咏蟋蟀,最为有名,然开口便说庚郎愁赋,捏造故典。诗四字,太觉呆诠。至铜铺石井,堠馆离宫,亦嫌重复。其扬州慢纵豆蔻词工三句,语意亦不贯。若张玉田之南浦咏春水一首,了不知其佳处,今人和者如牛毛,何也。

  ○词中四声最为着眼

  词中四声句,最为着眼,如扫花游之起句,渡江云之第二句,解连环、暗香之收句是也。又如琐窗寒之小唇秀靥,冷薰沁骨,月下调之品高调侧,美成、君特无不用上平去入,乃词中之玉律金科。今人随手乱填,又何也。

  ○词中侧协

  词中侧协,如梦窗西半乐:"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苑、晚为韵。美成云:"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去,当是远之脱文。若淮海八六子词之断晚与减,本不同部,必非韵协。凌次仲效之,则又强解事耳。

  ○周美成西平乐

  周美成西平乐一首,和者方千里、杨泽民、陈西麓,三家句法长短互异,万红友、杜筱舫诸家,亦不能考定。尝疑此调下段十五句,三用韵,未免失拍。及读梦窗画船为市,夭妆照水,始悟美成之过换处"道连三楚,天低四野",楚、野固互协也。持语沤尹、叔问,皆亟以余为知言。

  ○柳词隔句协

  隔句协,始于诗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萧、悠为韵。而古风之"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老、道继之。词则柳耆卿倾杯乐云:"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许、处为韵也。又云:"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度、手亦隔协。方音否读如釜,宋词往往以否协处,此即其例。

  ○用字当知上去入

  词调分上去入,用字则知平仄,此大误也。一词中有少数入声字,如高阳台、扫花游之类。有多数入声字,如秋思耗、浪淘沙慢之类。又如莺啼序中有少数上声字,千万不可通融者。今人不知上去,况入声乎。

  ○东风第一枝不宜作入声

  东风第一枝,前人有作入声者,窃讼其不宜。吾友郑叔问於雨霖铃、琵琶仙,偶填上去韵,其词绝佳,殆亦不能割爱。

  ○清真梦窗守律严

  清真词大云:"墙头青玉旆。"玉字以入代平。下文云:"邮亭无人处。"皆四平一仄。梦窗此句第四字,亦用入声,守律之严如此,今人则胡乱用之矣。

  ○清真平阳客未知何指

  清真大云:"未怪平阳客。"又月下笛云:"最感平阳孤客。"按平阳帝都,见於春秋史汉,此平阳客未知何指。唐陈嘉言宴高氏园诗云:"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或所本也。

  ○梦窗八字连叠

  词中偶句有双声字,必用叠韵字对者,近人均未讲求及此。梦窗甲稿探芳新上阕收二句云:"叹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叹至漫八字连叠,则创见也。

  ○选韵

  学填词先知选韵,琴调尤不可乱填,如水龙吟之宏放,相思引之凄缠,仙流剑客,思妇劳人,宫商各有所宜。则知塞翁吟能用东锺韵矣。

  ○换头

  换头处六字句有挺接者,如南去、北来、何事之类。有添字承接者,如因甚、回想之类,亦各有所宜。若美成之塞翁吟,换头忡忡二字,赋此者亦能叠韵以和琴声。学者试熟思之,即得矣。

  ○填词一义

  填词二字不知何始,填之训筑土,孟子曰:"填然鼓之。"亦是一义。

  ○词如古诗

  词如诗,可摸拟得也。南唐诸家,回肠荡气,绝类建安。柳屯田不着笔墨,似古乐府。辛稼轩俊逸似鲍明远。周美成浑厚拟陆士衡。白石得渊明之性情。梦窗有康乐之标轨。皆苦心孤造,是以被弦管而格幽明,学者但於面貌求之,抑末矣。

  ○宋以後无词

  宋以後无词,犹之唐以後无诗,词故诗之馀也。晏、范、欧、苏、後山、山谷、放翁,皆极一时之盛。

  ○宋四君相合

  读姑溪词,而後知清真之大。读友古词,而後叹淮海之清。四君者,极相合者也。由其合以求其分,庶见庐山真面。

  ○宋词如唐诗

  词有南北宋,如诗之有中晚唐,界限分明。独周公谨之於程书舟,微觉波澜莫二。

  ○百年以来无人道柳

  阳湖派兴,流宕忘返,百年以来,学者始少少讲求雅音。然言清空者喜白石,好稼艳者学梦窗,诸婉工致,则师公谨、叔夏。独柳三变,无人能道其只字已。

  ○柳三变纯乎其为词

  词源于诗,而流为曲。如柳三变,纯乎其为词矣乎。

  ○以院本喻周柳

  屯田词在院本中如互琶记,清真词如会真记。

  ○以小说喻周柳

  屯田词在小说中如金瓶梅,清真词如红楼梦。

  ○评近人词

  王幼遐词,如黄河之不,泥沙俱下,以气胜者也。郑叔问词,剥肤存液,如经冬老树,时一着花,其人品亦与白石为近。朱古微词,墨守一家之言,华实并茂,词场之宿将也。文道羲词,有稼轩、龙川之遗风,惟其敛才就范,故无流弊。张次珊词,轩豁疏朗,尤有守律之功。宋芸子词,非颛门,要自情韵不匮。夏剑丞词,秀韵天成,似不经意而出,其锻炼仍具苦心。胡研孙词,标格在梅溪、玉田之间,往往风流自赏。蒋次香词,伊郁善感,信笔写出,亦铁中之铮铮。况夔笙词,手眼不必甚高,字字铢两求合,其涉猎之精,非馀子可及。萧琴石词,老气横秋,乃时有拖沓之态,今遗稿不知流落何许矣。洪未聃词,聪明绝世,亦复沉着有馀音。程子大词,源於三十六体,粉气脂光,令人不可逼视。易实甫词,才大如海,惟忍俊不禁,犹有少年豪气未除。王梦湘词,工於赋愁,长於写艳,故亦卓荦偏人。之数君者,投分既深;故能管窥及之,而窃叹为不可及。客曰:"君词自谓何如。"余曰:"天分太低,笔太直,徒能以作诗之法作词耳。"

  ○同光三家词

  同光间,乡人填词者三家,杨蓬海恩寿、杜仲丹贵墀、张雨珊祖同也。雨珊尝语余曰:"江浙人舌柔,开口便作昆腔,湘人不能及也。"执是而论,吾湘人之词,将谓优於闽广人耶。

  ○郑文焯论柳词

  近年词家推郑文焯氏,殚精覃思,每一调成,必三五易稿,其意境格趣,殆不仅冠绝本朝而已。而虚衷服善,於余发明柳词,尤引为同志。比重阳前夕,损书惠余,节录於下:"前诵■碧斋词话,感君真知,实异世士之延誉增重者。且独於下走,论及品格,益叹数十年来朋契之深微,无以逾是。毕生荷一知己,可以无憾矣。即以词言,觉并世既少专家,求夫学人之词,亦不可得,宜吾贤自况,以能诗馀力为诗馀。如欧、苏诸贤,皆恢恢有馀,柳三变乃以专诣名家,而当时转述其俳体,大共非訾,至今学者,竟相与咋舌瞠目,不敢复道其一字。独梦华推为北宋巨手,扬波於前,又得君推澜於後,遂使大声发海上,亦足表微千古。凡有井水处,庶其思源泉混混,有盈科後进之一日乎。下走自去春奉教於君子,沈毅以求之,为岁已积,百读不厌,极意玩索,自谓近学,稍稍有获。复取曩所校定私辑柳词之深美者,精选三十馀解。更冥扌覃其一词之命意所注,确有层折,如画龙点睛,神观飞越,只在一二笔,便尔破壁飞去也。盖能见耆卿之骨,始可通清真之神。不独声律之空积忽微,以岁世绵邈而求之至难。即文字之于音,切于情,发而中节,亦非深于文章,贯串百家,不能识其流别。近之作者,思如玉田所云妥溜者,尚不易得,况语以高健邪。其故在学人则手眼太高,不屑规规于一艺。不学者又专于此中求生活,以为豪健可以气使,哀艳可以情喻,深究可以言工。不知比兴,将焉用文。元、明迄今,迷不知其门户,噫亦难已。近略有奥悟,惟君可以折中。慈先写上新制一解,切乞诲音,幸有以和之。犹记十年前,在京师连句,和美成此曲,未审君曾存稿无。忽忽一纪,世变纷岐,忄兄若昨梦,仍为江南词客,相与寂漠终老耳。思之泫然,听雨寄声,聊次詹对。"其时郑君函视新制竹马子,故笺末及之。观此,则其自负可知也。

  ○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字字可宝

  词选旧鲜善本,王兰泉祖述竹,以南宋为极诣,其词综率人录一二首,尤多咏物之作,不足以知升降也。本朝词选,周止最精,张皋文最约,若冯梦华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可谓囊括先民之矩,开通後学之津梁,字字可宝矣。

  ○姜吴双峰并峙

  白石拟稼轩之豪快,而结体于虚。梦窗变美成之面貌,而炼响於实。南渡以来,双峰并峙,如盛唐之有李、杜矣,顾词人领袖必不相轻。今梦窗四稿中,屡和石帚,而姜集中不及梦窗,疑不可考。至草堂诗馀不选石帚一字,则又咄咄一怪事。

  ○小令是天籁

  词有天籁,小令是已。本朝词人,盛称纳兰成德,余读之,但觉千篇一律,无所取裁。鹿虔、冯正中之流,不如是也。余学词,不敢作小令,学诗不敢作五言截句,心知其意而已。

  ○宋元词用方言古语

  宋、元以来,词用方言古语,如杨西樵"白袷春来学意钱",周美成"便ㄐ撮九百身心",[陈无己曰:"世人以痴为九百。"]刘言史"迸却琉璃义甲声",[弹筝所以护甲者,如假髻曰义髻,笛有义嘴,衣有义衤阑,皆言外也。]字义皆不可解。

  ○梦窗用堍字

  梦窗自度腔西子妆慢云:"凌波断桥西堍。"堍字习用,而今字书、韵书皆未搜。

  ○白话诗词

  古诗"行行重行行",寻常白话耳,赵宋人诗,亦说白话,能有此气骨否。李後主词,"帘外雨潺潺",寻常白话耳,金、元人词亦说白话,能有此缠绵否。

  ○周词继柳

  上三下五八字句,惟屯田独擅,继之者美成而已。

  ○柳词从古乐府出

  柳词云:"算人生悲莫悲於轻别。"又云:"置之怀袖时时看。"此从古乐府出。美成词云:"大都世间最苦惟聚散。"乃得此意。

  ○梦窗用柳词法

  柳词夜半乐云:"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画、翩翩过南浦。"此种长调,不能不有此大开大阖之笔。後吴梦窗莺啼序云:"长波妒ツ,遥山羞黛,渔镫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三四段均用此法。

  ○柳词夜半乐二首不同

  柳词夜半乐二首,时令虽不同,而机杼则一。盖一系初作,一系随时改定稿,而并存之。其他重文误字,不一而足,说见於审定柳词本。

  ○清真绮寮怨

  周清真绮寮怨第三四句"映水曲、翠瓦朱帘,垂杨里、乍见津亭"。元人王竹涧则云:"疏帘下、茶鼎孤烟,断桥外、梅豆千林。"纯作对偶语,不成绮寮怨矣,此不明句调之失。鄙人尝论词有单行,有俪体,学者不可不考。至陈西麓和作失去清字一韵,尤为疏忽。

  ○订正词律

  万红友词律一书,光绪初年杜文澜氏重加校刊,灿然大备。鄙见所及,偶有订正。如第五卷,叶少蕴应天长,万注柳词,于渺字意字俱协韵,而不知起句老字,柳已领韵,此叶词之失也。九卷垂丝钓注,饮字不是韵,杜校疑为宴字之误。按饮、掩声转韵近,并非误字。十三卷塞翁吟算终是注,终宜仄,疑是纵之讹。按此字平仄,似可不拘,梦窗又一作好花,是花字亦平也。法曲献仙音注,梦窗冷字不叶韵,而以宛相向连上读。不知吴音冷读如朗也。十六卷迷神引回向烟波路注,疑回字上下多一字。按回字因向字形近而重出。下段怪竹枝歌声声苦,又重一声字。此调本七十九字,去此二字,与柳词合也。至卷二相见欢下注,即秋夜月,不知何据。而卷十二,又有正调秋夜月。浪淘沙下录浪淘沙慢,木兰花下录森寺花慢,木兰花令,而雨中花慢,又不录于雨中花下。双雁儿即醉红妆,万以其一押韵为又一调。锦帐春即锦堂春,燕飞忙、莺语乱,乱字是韵。观水词,问何人留得住,住亦韵也,而万以为两调。柳词雨中花慢,宋本作锦堂春,宜从宋本,今列于雨中花慢。凡此之类,疏略尚多。若杜校编韵,三觉之乐,与十药之乐字不甚分明。至以驻马听入青韵,而隔帘听入径韵,则亦强为分别矣。

  ○贺双卿词

  史震林西清散记载贺双清颇详,余幼时酷爱其词,曾作文吊之。黄韵珊词选亦取以为本朝闺秀之冠,如孤雁残镫,尤其擅名者也。近阅董东亭东皋杂钞,[见艺海珠尘。]则以为金坛田家妇张氏庆青之作,里居则同,姓名互异,殆不可考矣。

  ○历代诗馀词人姓氏之误

  御选历代诗馀,王奕清奉敕编定,录词人姓氏者,率以是为蓝本,其中颠倒错误,不可枚举。如晁补之,神宗时进士,元初为太学正,则谓元初应进士。程泌、陈亮皆绍熙时进士,则误作绍兴。魏了翁,庆元五年进士,则误为元年。刘光祖,庆元中官侍御史,则误为绍兴。至王观,官翰林学士赋应制词,为宣仁太后所谪,自系神宗时,而以为元二年进士。又张本传,云第进士,而以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不知何据也。

  ○钞本梦窗词

  光绪己亥,半唐给谏胪举五例校定梦窗词。迄戊申,古微先生重加校刻,极为精审。最後於沪上得明万历二十六年太原张氏手钞本,题目下均载宫调,篇次亦小有不同,足订毛本之失。其他空字处补字处,皆极精当,得此乃为足本。诸公搜讨之勤,固梦窗之灵也。其最可宝贵者,如秋思耗自来无第二首,意者为梦窗自度腔,而耗字殊费解。既观钞本,曲名秋思二字。至耗字之衍,则题下荷塘上应有毛字,而隔行第三字为香字,以香字之禾配以毛字,遂成大错,又如疏影赋墨梅,殊不似疏影。钞本则题上有"前用暗香腔,後用疏影腔"十字,盖前段"数点酥钿"下,本不空四字,而收句少一微字,乃暗香腔也。亟录之,以告海内之读梦窗词者。

  ○梦窗夜飞鹊词

  半唐五例第二条有云:"若幽芬之作幽芳,绣被之作翠被,浪费楮墨,何关校雠。"今按夜飞鹊词"人影断幽芬,深闭千门"。钞本芬作坊,与芬芳字义有尺咫之别。此必一本有幽芳作幽芬,而芳又坊之讹,读书顾可恃乎哉。使半唐得此,必跃然以喜矣。

  ○白石词沿旧本之误

  庚戌之秋,沈子培提学以仿刻姜白石词见遗,其後题嘉泰壬辰。辰当为戌,以嘉泰无壬辰也。至词中误字,亦往往而有,如角招起句云:"为春瘦,何堪更,绕湖尽是垂柳。"按此调第三句本六字,不知何时湖上多一西字,遂使旁注少一宫谱,此皆沿旧本之误。

  ○词贵清空尤贵质实

  姜白石长亭怨慢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王碧山云:"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似觉轻俏可喜,细读之豪无理由。所以词贵清空,尤贵质实。

猜你喜欢
  卷之一六·魏庆之
  ◎词选本编·王闿运
  楔子·叶小纨
  第三十二出 易生避难·王世贞
  丘士元·隋树森
  白云樵唱集卷一·王恭
  卷三十六·黄希
  卷300 ·佚名
  卷218 ·佚名
  唐诗镜卷四十三·陆时雍
  旴江集钞·吴之振
  卷八·乾隆
  卷七·陈廷敬
  王之道词作鉴赏·佚名
  反离骚·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二乐府歌行九朱阳仲杨花篇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緑丝飞来千片花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蒙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栁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七一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应毁书籍板片折·佚名

    七一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应毁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奏解应毁之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省设立书局以来,凡属堪备采择及新获违碍应毁各书,节经臣具折分晰陈奏在案。所有已经奏明

  • ●续吴先贤赞序·刘凤

    刘凤 古贤人之修于乡是其贵德乎若出而定国家功伐在天下则太史氏存焉无不书者其乡之行则惟闾里族党详之岂无遗者是以在周游宗党正各使?书有以也夫吴在昔?奥区贤人产焉者众泰伯潜焉子游澹台各标其闾然不附青云之士则湮

  • 卷五·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五(宋)吴缜 撰○五曰年月时世差互韦弘景封还诏书事一以为宪宗一以爲穆宗魏謩罢相差一年李愬平蔡州差一年阎立本爲中书令差一年武惠妃薨差一年王志愔传幸东都差一年王求礼传久视二年大雪误武

  • 戴思恭传·张廷玉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拜义乌朱震亨为师。朱震亨为金华许谦弟子,得朱熹学说真传;又从宋内侍钱塘罗知悌学医,医学大行,人称“丹溪先生”。震亨爱思恭才思敏捷,将其医术尽授与思恭。洪武年间,思恭被朝廷召为御医,所治之病立即痊愈

  • ●牧令书卷五 事上·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能用人斯能行政矣而未也成我者惟上格我者亦惟上无亢无卑不激不随可不协于宜乎是在所以事之 袁守定 熊宏备 汤 斌 王植 陈宏谋 叶镇 陈庆门 栗毓美 汪辉祖 王凤生 周际华 何士祖

  • 卷60·陈邦瞻

    ○李纲辅政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纲再贬宁江,金兵复至,渊圣悟和议之非,召纲为开封尹。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所。中丞颜岐奏曰:“张邦昌为

  • 左氏释卷下·冯时可

    明 冯时可 撰鲜季孙受叔仲子之言而命杜泄曰鲜者自西门杜泄争之以为卿自朝鲁礼也杜云不以寿终为鲜西门非鲁朝正门也自朝从生存朝觐之正路也杜泄为穆子之宰不能止丙之诛不能止壬之逐不能救豹之死不能讨牛之罪而

  •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太虚

    ──七年秋作──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

  •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贞元元和间人间佛理悉显宗风唯楚灯钵犹盛微直挺生其际钟湘泽之灵者也一时荆湖鼎朗之间晃晃灯明如天王天皇龙潭药德夹山诸方狞龙香象授衣付钵者遂如日如月如星灿五叶儿孙几半天下矣嗣是以还载微

  • 三二 阿吒曩胝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灵鹫山,时,四大[天]王,以众多之夜叉军、众多之乾闼婆军、众多之鸠槃荼军、众多之那伽军守护、警护、保障四方已,于深夜,殊妙容光遍照灵鹫山,来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彼夜叉等亦敬礼世尊,却坐

  •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希区柯克

    对于很多人来说,“希区柯克”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悬疑”、“惊悚”和恐怖的代名词。希区柯克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悬念癖,作家就是把悬念兜售给他们,使他们知道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在制造悬念这一点上,他无疑

  • 春明梦余录·孙承泽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 (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但叙述沿革

  • 天元余义·蒋大鸿

    余既作《天元歌》五篇,授山阴吕子门人于鸿猷辈,为之章句,其余山龙、平原阴阳二宅之真义,既已大畅厥旨,无后遗义。然其为文,犹引而不发,世之览者,若已知真诀,则寻文会意,表里洞然;若未知真诀,徒推测于辞句之余,鲜不循涯而浩叹者矣。

  • 隋唐仙真·佚名

    唐代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艺苑中的香艳奇葩。它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的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着我国小说发展的成熟。它以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耕新的英姿,赢得古今读者、评论家们的青睐,争得了同诗歌、散文相抗

  •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

  •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与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异译。分别佛之功德与供养佛之功德,且说华积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