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居士传十五
李长者传
李长者。名通元。唐宗室子也。为人美须髯。朗眉目。丹唇紫肌。天禀超特而学无常师。迹不可测。少留情易道。妙尽微旨。年四十余专精内典。甞游五台。入善住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大旨。将别。长者曰。师去何之。僧指北峯顶。其夜望见北峯火光亘天。长者曳杖而登。见前僧在火光中树紫金幢。帝冠者数百围绕。长者涌身入。作礼而起。忽失前境。乃於岩上一坐三日。已而下山。遂发弘经之愿。在则天朝会华严经新译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枣栢叶饼一枚。居三年。迁马氏古佛堂。阅十年。又负经而去。行二十里。遇一虎当路。长者抚之曰。吾将着论释华严经。汝当为我择一栖止。即以经囊负其背。至神福山下有土龛焉。虎依龛而蹲。长者入龛。虎乃去。山中故无水。是夕风雷拔龛前松。出泉清洌甘美。山中人因号之曰长者泉。夕则吐白光以代镫炬。二女子不知其自来。日为长者汲泉炷香奉纸墨。食时则具净馔置长者前。食已彻去。起开元七年至十八年。着论毕。二女子亦遂去不见。长者自为论序云。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其为本也。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功亡本就。行尽源成。源本无功。能随缘自在者。即此毗卢遮那也。以本性为先。智随根应。大悲济物。以此为名。依本如是。设其教泽。滂流法界。以润含生。於是寄位四天。示形八相。菩提场内现兰若以始成。普光法堂处报身之大宅。普贤长者举果德於藏身。文殊小男创启蒙於金色。以海印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法门覩尘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以释天之宝网。彰十刹之重重。取离垢之摩尼。明十身而隐隐。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其为广也。以虗空而为量。其为小也。处极微而无迹。十方无卷即小相而匪亏。纤尘不舒含十方而非碍。於智海果德显殊分於五位之门。常住法堂示进修於九天之上。此方如是十刹同然。圣众如云。海会相入。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论中大要明众生性即诸佛性。迷即为凡。悟即是佛。但能信入。从始发心。文殊理。普贤行。一时顿印。如将宝位直授凡庸。回观世间如夜梦千秋。觉已随灭。故其明十种发心云。贤首品中从凡夫位以信为首。决定取佛大菩提。故从凡夫地信十方诸佛心不动智与自心无异智故只为无明所迷故无明与十方诸佛心本来无二故。从凡夫地信十方诸佛身根本智与自身无异故。何以故。皆是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犹如树株一根多生枝叶等。以因缘故一树株上成坏不同。故从凡夫地信如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我悉尽能行之。何以故。自忆无始时来波流苦海无益之事尚以行之。何况如今菩萨万行济众生事岂不能为。从凡夫地信十方诸佛皆从三昧生。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三昧皆从如来自性方便生。我亦具有如来自体清净之性。与佛平等。从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神通依真智而得。我但依真性智中无有烦恼无明成智一切业亡。唯有智慈通化自在。从凡夫地信佛智慧。我亦当得。何以故。一切诸佛悉从凡夫来故。从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大悲从大愿起。我亦如诸佛发大愿故。从凡夫地信佛自在。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自在於性起法门。智身法身入众生界。不染色尘。诸根自在。我亦不离性起如来智故。从凡夫地信自发心。经无尽劫修功德行满。位齐诸佛。不移一念。何以故。为三世无时故。如是从凡夫信解始终彻佛果位。如上所发十种信者。必能决定成就十信之门。住於坚固之种。永不退转。他所论畅演一乘义至深广。此其最切者。长者常冠桦皮衣麻衣。长裙博袖散腰徒跣。放旷人天。靡所拘执。一日出龛遇山中人高会宴乐。长者语之曰。汝等好住。吾将归矣。众惊其去。有送者至龛。谢遣之。是夕烟云凝布。岩谷震荡。有白鹤翔空哀唳。其余飞走悲鸣满山。山中人共往候之。则已端坐示寂於龛中矣。白光从顶而出。上彻於天。时开元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寿九十有六。所着华严论四十卷。决疑论四卷。略释一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一卷。至於十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等及诸偈赞并传於世。宗教两家咸推服焉(华严合论.决疑论序.贤首宗乘.清凉通传.华严持验记)。
知归子曰。予读华严经。悲悔故见狭劣闇大方不知局此几何世。然而浑浑乎其无涯。郁郁乎渊渊乎无所施吾视听也久之。得李长者论。紬绎之。恍乎其有会焉。吾愿生生穷游於华藏海中。其庶几乎。
汪大绅云。无相光中常自在。长者之谓矣。知归子读华严经有得輙告吾。吾不信也。今观传赞。知所得於经论者。有以发其覆而游於广大高明之域。口吐白光代炬。为说华严之始。白光从顶而出。上彻於天。为说华严之终。长者其有以教我矣。
猜你喜欢 卷十二·聂先 观世音持验纪序·周克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四卷·佚名 胜鬘宝窟卷中(之末)·吉藏 卷一百六·佚名 谤佛经·佚名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中·佚名 大唐内典录序·道宣 新与融贯·太虚 顯揚聖教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卷第九·佚名 卷第五十·霁仑超永 卷七·佚名 大般泥洹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