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拏解为《徧行堂集》制序刊行之高纲长子高(禾华)等情折禾

三○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拏解为《徧行堂集》制序刊行之高纲长子高(禾华)等情折禾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九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准咨拏解,恭折奏闻事。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一日,准九门提督咨开:原任广东韶州府知府高纲之子高(禾华),现在江南河工効力革职道李奉瀚处,并高(禾华)之妻同子女,俱在苏州伊妻父原任宁国府知府翟照廷处居住。奏明请旨,饬交臣与抚臣萨载,卽委妥员分往各处,将高(禾华)拏获解送,其高(禾华)之妻子,押解归旗。并查封该二人名下行李,详细检查有无存留徧行堂书籍及悖谬违碍字迹。等因。到臣。

查原任松太道李奉瀚,现随臣在徐州丁家集工次,其眷口寓居清江浦地方。随一面飞委河库道朱履忠,督同清河县知县徐振甲,密赴李奉瀚寓处,立将高(禾华)拏获,查封一切行李,搜检有无存留前项《徧行堂集》及刊板,与别项悖谬违碍字迹。一面飞咨抚臣,并行苏臬司,就近密委妥员驰往原任宁国府知府翟照廷家,拏获高(禾华)之妻子,查封行李去后。兹据河库遗朱履忠禀称:督同清河县知县徐振甲密赴李奉瀚寓所,将高(禾华)拏获,逐细搜查,并无《徧行堂集》及刊刻板片与别项悖谬违碍字迹。讯据高(禾华)供,系已故原任韶州府知府高纲长子,曾选贵州平远州吏目,缘事革职,于乾隆二十五年回旗,在京训蒙,本年失馆,欲赴天津寻觅。李奉瀚系其表侄,闻在江南河工,又伊弟高(禾华)妻舅翟启泰,现住苏州,均可投奔,托其转荐。随于六月初二日从张家湾至天津,觅馆不得,一路搭船南来,染患痢疾。于八月十二日至清江李奉瀚寓所。因李奉瀚在徐州工次,未能见面,卽在附近庙内暂寓养病,复患疟症,缺乏盘缠。候至十月初八日,李奉瀚回至清江,始往寓会见。捏称久经散处在外,托其寻馆,并恳资助。李奉瀚以无馆可荐回复。彼时因病未痊,欲暂住李奉瀚寓所调养,再赴苏州另图。李奉瀚许给盘费,是以暂寓。伊父高纲如何作徧行堂序,不但并无是集存留,且从前并不曾见过。复加究诘,又供只记忆伊父高纲曾刻有《雪声轩诗集》四本,又续刊一本,前在天津时,伊父给过一部,带至贵州吏目任所,回京在滩河覆船沉失,内中有无违碍字迹,亦未经细看。今事隔多年,诗板是否尚在天津,须问伊弟高稝们,纔得知道。如有《徧行堂集》及刊板存留,敢不实供。等情录供,连所起书籍衣物,一并委员押解到工次。臣随率同徐州府知府牛翊祖,将高(禾华)提讯,据供前情无异。

臣以僧澹归所作《徧行堂集》,钦奉谕旨,系高纲为之制序,兼为募资刊行。高(禾华)乃高纲之子,岂无藏本及刊板存留与别项悖谬违碍字迹!反复研究,坚供伊父高纲做诗刊板,尚且据实供明,其如何代僧澹归制《徧行堂序》,实不曾见过,如果晓得,焉敢隐瞒等语。矢口不移。臣当将所起行李书籍,详加查阅,委无《徧行堂集》及别项悖谬违碍字迹,饬令徐州府逐一查造印册,复传李奉瀚面询,其所称高(禾华)至寓会见及暂住情由,亦均属相同。

除一面将高(禾华)并书籍衣物委员解赴九门提督衙门收审,一面飞咨直隶督臣转饬地方官,查起高稝、高(禾华)家《雪声轩诗集》刊板,有无违碍字迹就近办理外,所有臣准咨拏获高(禾华)押解缘由,臣谨会同抚臣萨载,恭折奏闻,并开具书籍衣物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

再,查已革松太道李奉瀚,虽曾派委各工防汛,但既经会见高(禾华),不卽究问禀报,咎有难辞,相应附参,听候部议。至高(禾华)之妻妾子女,现准抚臣札会,并据按察使龙承祖禀,已经拏获搜查,,并无《徧行堂集》,亦无别项悖谬违碍字迹,现亦委员起解,会折奏报。合并陈明。谨奏。

朱批:该部知道。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五十五·脱脱
  世家第五·浦起龙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梁启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六·杨仲良
  第九十一回 会津门哗传主战声 阻蚌埠折回总统驾·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第二十二章 从四川到廊坊·冯玉祥
  光宅·周绍良
  高道穆传·魏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观国·唐圭璋

      观国,江左士子。   蓦山溪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么。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

  • 提要·陈孚

    (臣)等谨案陈刚中诗集三卷附録一卷元陈孚撰孚字刚中天台临海人厯官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事迹具元史本传此集卷一题曰观光稿乃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时所作卷二题曰交州

  • 第十七出 枭鸾(正宫调文思韵)·丁耀亢

    【破阵子】(净蟒玉上)手握丝纶天柄,儿承鬼蜮家传。国计边谋多用贿,工媚逢君独善谗,难容鼠窃奸。自家严太师,久任枢衡,势倾中外。争奈仇鸾这厮,旧在俺门下出身,抬举他封侯加爵,位至师保。不料圣上宠眷特隆,专以边事

  • 列传第四十六·魏徵

    ○东夷 ○高丽 高丽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于室内,为日光随而照之,感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硃蒙。夫余之臣以硃蒙非人所生,咸请杀之,王不听。及壮,因从猎,所获居多,又请杀之。其母以告硃蒙,硃蒙弃夫

  • 列传第六十八·刘昫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附 王缙 杨炎 黎干 刘忠翼附庾准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景昇,任员外官,不理产业,常居岐州。载母携载适景昇,冒姓元氏。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家贫,徒步随乡赋,累上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七·王称

    列传八十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也举进士调泾县簿神宗朝知太常礼院皇后父丧太常议当服浅素希奏礼后为父降服朞今服浅素不经命使髙丽希辞行责监杭州楼房务嵗余通判秀州复知太常礼院除著作佐郎迁礼部员外郎元祐初为秘书少

  • 卷第四·徐鼒

    乙巳(十七日),闯贼围明京师。是日,早朝召对;诸臣皆惶恐莫对,嘘唏泪承睫。明帝书御案:『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示司礼监王之心,随拭去。吴履中复申捐赀募兵议。魏藻德曰:『营兵屡守城,尚胆怯惊走;百姓非素习,益畏惧,恐致误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尚史卷四十三·李锴

    列传二十一晋诸臣传胥臣 胥甲父 胥克 胥童胥臣一曰臼季字季子尝为司空又曰司空季子初从公子重耳出亡及入秦秦伯归女五人懐嬴与焉【懐嬴故子圉妻】公子欲辞胥臣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

  • 野史无文卷十四·郑达

    群贼名目流贼陷庐州府纪(上)群贼名目闯王:高如岳、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王:罗汝才、平世王:贺景、邓天王:邓廷臣、撞天王:贺一龙、扫地王:惠登相、大傻子:刘通、一秤金:牛成虎、活阎罗:马进孝、虎拉海:范世寿、没遮栏:阎

  • ●草木子卷之三上·叶子奇

      克謹篇  ○克謹篇  貢禹曰。攻山取銅鐵。鑿地數百丈。銷陰之精。地藏空虛。不能含氣出雲。水旱之災。未有不由此也。  智襄子為美室。士茁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下。其土不肥。今土木勝。臣懼其不

  • 卷六天地篇·杨时

    子曰:霜,金气也;露,星月之气也。露结为霜,非也。雷由阴阳相薄而成,盖沴气也。子曰:雨水冰,上温而下寒也;陨霜不杀草,上寒而下温也。子曰:日月之为物,阴阳发见之尤盛者也。刘安节问:人有死于雷霆者,无乃素积不善,常歉然于其心,忽然闻震

  • 卷八十二·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二宗庙制度宋史高宗本纪建炎元年九月壬寅遣徽猷阁待制孟忠厚迎奉太庙神主赴扬州礼志建炎二年奉太庙神主于扬州寿宁寺东京神御殿在宫中旧号钦先孝思殿建炎二年闰

  • 杂毒海卷一·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佛诞大术胎中无伎俩。毗蓝园里逞风流。年年恶水难回避。烦恼皆因强出头(疎山如)。从来家富产娇儿。才出胞胎便乱挥。到得伎穷双树下。始知四十九年非(懒庵枢)。未曾撞入摩耶腹。两手

  • 曹溪大休珠禪師書問卷第九·佚名

    侍者德瀾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附佛日雨老和尚書(時師住密印)每見人來,知吾孫法道將隆,兼能自愛,不輕許可,寔為我懷,久久無倦,不愁雲門佛法之不後耀也。佛日禪眾俱精進兩堂共二百五十餘,堂外亦二百五十餘。兩堂首座,一為革故,易號

  • 八 迦叶师子吼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委若国之康那揭陀罗(金槃)鹿野林。尔时,裸行外道迦叶,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共相问候致意,交谈忆念之语后,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裸行外道迦叶言世尊曰:二“尊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苦

  • 花部农谭·焦循

    古典戏曲论著。1卷。清人焦循著。李斗《扬州画舫录》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农谭”,即农家人的谈论。这部论著是焦循于柳荫豆棚之下和农人“闲谈”的记录。谈锋主要

  • 安禄山事迹·姚汝能

    唐姚汝能(一作龙)撰。三卷。汝能曾官华阴县尉。是编记武则天长安三年迄代宗宝应元年(703—762)安禄山事迹和安史之乱的经过。全书以史家笔法,记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分纲列目,兼有议论,详于正史。上卷记安禄山始生至得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