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二

【起辛酉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止甲申宋孝宗隆兴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宋自太祖传位於弟子孙不得继大统者凡百八十余年迨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自是以後嗣位者皆太祖之裔云详具第八十一卷世系图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九·徐乾学
  卷之七百七十二·佚名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吕思勉
  通志卷一百十三上·郑樵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佚名
  凡例·佚名
  卷四十八·班固
  史记集解卷六十九·裴骃
  重印自序·胡适
  刘子玄传·刘昫
  杨溥传·欧阳修
  许衡传·宋濂
  附录一 改革起源·梁启超
  卷三十六 职官八·龙文彬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佐尧·唐圭璋

      待考。   苏幕遮   柳重金,梅褪玉。昴宿呈祥,符应生公族。盖世功名夸九牧。黼衮褒扬,庆阀辉南北。   赐宫醪,分笃。天与长生,谩把仙椿祝。好继平阳腾茂躅。富贵千秋,饮听瑶池曲。

  • 赵善扛·唐圭璋

      善扛字文鼎,别号解林居士。商王元份六世孙。绍兴十一年(1141)生。曾守蕲州及处州。淳熙年间卒。   传言玉女   上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

  • 台湾诗乘卷四·连横

    澎湖为海中群岛,地瘠民贫,故其人习俭耐劳,颇有唐魏遗风。余读陈刺史廷宪澎湖杂诗,亦可以知其概。廷宪不知何许人,嘉庆八年任澎湖通判,厅志称其能诗,为录于下:&ldquo;为避尘埃到海滨,海中依旧有黄尘。风波满眼才登岸,又打惊沙乱

  • 玄思·闻一多

    在黄昏的沉默里,从我这荒凉的脑子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不伦不类的思想;仿佛从一座古寺前的尘封雨渍的钟楼里,飞出一阵猜怯的蝙蝠,非禽非兽的小怪物。同野心的蝙蝠一样,我的思想不肯只爬在地上,却老在天空里兜圈子,圆的,扁的,种

  • 南湖集巻五·张镃

    宋 张镃 撰七言律诗庚戌嵗旦次张以道韵农家正旦喜占晴老圃观风趂早春两事欲寻强徤日一生常作太平民绍熈初嵗新开厯典册崇仪极奉亲词拙固难传乐府水边闲示钓鱼人立春日访梅裴氏园下马东风恰到来午烟沙际日烘开长松寂

  • 东都事略卷二十五·王称

    列传八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也始仕周太祖为亲校及即位为庄宅副使稍迁皇城使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内客省使逾年拜宣徽北院使迁南院使西京留守世宗征闗南以廷祚留守京师拜左骁衞上将军为枢密使宋兴加同中书门下二品以

  • 卷二十七·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癸巳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尽丁未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凡十五年 【癸巳】十三年春正月以哈玛尔为右丞 【先是托

  • 第二四九札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一六○五--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札委员徐铨,催办交代会算札委员徐铨钦加三品衔、即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札委催办事。本年五月初七日,准兼理台湾府孙移开:「案蒙会办交代事务司道宪,批据督催台湾交代委员、试

  • 多铎妃刘氏外传·胡朴安

    胡蕴玉清摄政王多尔衮,与顺治母结婚,世多传者。豫亲王多铎之妃刘氏,系虞邑黄氏妻,知者绝少。康熙间墅西逸叟志此事颇详。删节为此篇,当亦清史中一段逸话也。刘氏小字三季,虞邑之任阳人,家世业儒。伯赓虞,守正不阿,不可以非礼干

  •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吕思勉

    中国和德、奥宣战的经过,已见第八章。当这时期,中国曾设立参战事务督办处,并借入参战借款二千万,练成参战军,但实际都用之于内争;对于欧战,不过曾招募华工赴欧而已。这时候,日本正想独霸东洋。当中国对德提出抗议时,其公使即向

  • 五禮一·佚名

    序文◎國初,草創多事,禮文不備,太宗命許稠,撰吉禮序例及儀式,其他則未及,每遇大事,輒取辦於禮官一時所擬,上乃命鄭陟、卞孝文,撰定嘉、賓、軍、凶等禮,取本朝已行典故,兼取唐、宋舊禮及中朝之制。其去取損益,皆稟宸斷,卒未告訖,冠禮

  • 卷八·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八      宋 杨复 撰聘礼第八【郑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也小聘使大夫周礼诸侯交歳相问殷相聘世相朝○疏曰大问曰聘小聘曰问】聘礼○君与卿图

  • 诣严炽王品第四·佚名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乾子。与八十八千万尼乾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於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後侍从。大萨遮尼乾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

  • ○奢摩他颂第四·玄觉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

  • 阿弥陀经疏·窥基

        京兆慈恩寺基法师撰窃闻。三宝之宝理超系象之表。三乘之乘事涉名言之迹。原夫真际之理平等性空。赴机启权实之门。接凡施净秽之土。识其路者即语默一途。迷其趣者则理事天隔。故身子以高下之累则镜地而见丘陵

  • 湛然禅师慨古录序·圆澄

    王者欲以一切齐宇宙。而必先定之法。法者非独以警悖骜而慑奸回正。所以约天下聪明才智之途。束英雄豪杰之气。使才略不能以旁惊而奔溢。始得以一意於经世之用。故释之有律。犹国之有位也。律弛而教废。不特所谓观十二

  • 旴江集·李觏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 (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为国子监奏,后召为海门主簿、太

  • 敦煌录·佚名

    五代敦煌地志。册页装,首尾全,共八十行,内容记敦煌郡境内之效谷城、贰师泉、莫高窟、鸣砂(沙)山、甘泉水、金鞍山、李先王庙、阳关、玉女泉、张球故居、石膏山、河仓城、长城等佚闻遗事。所记莫高窟天王堂绘赞普部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