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居士传二

刘遗民传

刘遗民者。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後也。少孤。事母孝。善老庄言。不委蛇於时俗。初为府参军。晋司徒王谧.丞相桓元.侍中谢琨.太尉刘裕先後引荐。皆力辞。时慧远法师止於庐山东林寺。修念佛三昧。遗民往依之。远师曰。官禄巍巍云何不为。遗民曰。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垒卵之危。吾何为哉。刘裕以其不屈。乃以遗民之号旌焉。同时宗少文.周道祖.雷仲伦.张莱民.张秀实.毕士頴咸来庐山。远师曰。诸君之来。能无意於净土乎。乃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社。众至百二十有三人。遗民鑱石为誓。其辞曰。夫缘化之理既明。则去来之兆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朝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感佥心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於寝梦。欣欢百於子来。於是云图表晖影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然其景绩参差功德不一。虽晨祈云同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其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於云峤。忘兼全於幽谷。然後妙觐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心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於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弘哉。遗民度西林涧北别立禅坊。精研元理兼持禁戒。甞贻书关中。与什公.肇公扬榷经义。着念佛三昧诗。居半载。即於定中见佛光照地皆作金色。更十五年於正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遗民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覆我以衣。俄而佛为摩顶。引袈裟以被之。他日又梦入七宝池。见莲华青白色。其水湛湛。有人顶有圆光胸出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遗民饮水甘美。及寤异香发於毛孔。乃语人曰。吾净土之缘至矣。请僧转妙法莲华经近数百周。遗民对像焚香再拜而祝曰。我以释迦遗教。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复次供养妙法莲华经。所以得生净土。由此经功德。愿与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即与众别。卧牀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预勅子雍即土为坟。勿用棺椁。时义熈六年。年五十九。後六年远师宴坐龛中。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虗空。观音势至左右侍。遗民及社中僧先化者皆在侧前揖远师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乃展期七日而逝(东林传.出三藏记集)。

知归子曰。佛法入兹土。始昌於晋。而士大夫之息心净土者罕闻焉。至遗民一唱。远近倾动。虽远师实成之。亦由遗民精诚内激。冥孚众志。初遗民与周道祖.陶渊明称浔阳三隐。道祖既入社。远师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许我饮酒则诺。许之遂造焉。无何攒眉而去。志尚虽高。於道阔矣。惜哉。

汪大绅云。此真冷淡生活。淡得尽时方好。知归子已入此保社矣。大佳大佳。

猜你喜欢
  佛说善恶因果经·佚名
  卷七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第三十一·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行为学与心理学·太虚
  众经目录卷第四·静泰
  序·佚名
  论四土·印光
  入楞伽经卷第六·佚名
  五百问论卷中(一百三十五问)·湛然
  碧岩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卷六十七·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三·圆照
  卷之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苕溪诗集上刘一止字行简归安人七嵗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一止曰行者士之常不就宣和三年登进士第为秘书郎迁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绍兴中进敷文阁

  • 卷八·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八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律 雪霁 静寄向空林於今岁月深因知闲趣味嬾与俗浮沉霁雪千峰玉朝阳万树金是吾真富贵不觉动微吟 为言以道赋岩隐 隐者心常静山林迹易安几年灵运屐九转葛玄丹石

  • 列传第四十六·刘昫

    ○姚崇 宋璟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巂州都督。元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柯劭忞

      ○文宗下 宁宗   至顺元年春正月丁巳,知枢密院事伯帖木儿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辛酉,有事于太庙。甲午,燕铁木儿、伯颜并乞罢退,不允,仍命阿荣、赵世安慰谕之。丁卯,诸王秃坚及万户伯忽、阿木、怯朝等起兵于云南,陷中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四。·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四卷志三地理一零零杂志第三。地理一。(+[新罗]一)三四卷志三地理一零一○[新罗]疆

  • 费兴仁·周诒春

    费兴仁 字静卿。年三十一岁。生于直隶通县。父起凤。叔起鹤。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通县协和书院。任天津靑年会学校教员。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后得半官费。入鄂必林学校。习政治学。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入耶路

  •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

    甲子(一六八四)五十岁正月,国公玉来请执贽,先生以其年长于己,辞之。 二月,王五公先生卒,先生闻之大恸!已而闻其目不瞑,叹曰:“五公不瞑目矣,吾之目其可瞑耶!”初志寻父,以事恩祖不遂,及归宗,值天下多故,又思为父母立一血嗣

  • 卷一百八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题辞孟子第一谨按十三经本不载赵岐题辞惟崇祯本载题辞并觧今校以古本足利本云存旧赵氏孟子题辞【古本足利本并同】考异古本序然由不肯枉尺直寻由训犹

  •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太虚

    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克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

  • 致王一亭居士书·太虚

    一亭先生并转中国佛教会公鉴:阅近日申报载:一部分佛教徒将东渡参加泛太平洋佛青会,二十六日竟标题为‘全系太虚之徒与日人勾结而成’,怪诞离奇,殊堪诧异!此似乎不仅日人片面宣导,藉为空气作用,而兼系有人对太虚故为构陷之所致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又复菩萨应觉诸法不依。应觉诸法不出不灭不作不生。远离轻虚自空不牢不取不舍。应觉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应觉诸法空无相无愿。

  •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六(余字号) 甲子(宋文帝元嘉元年起)甲午(孝武孝建元年)丁酉(改大明)乙巳(明帝泰始元年)壬子(改泰豫)癸丑(废帝元徽元年)丁巳(顺帝升明元年)己未(齐太祖建元元年)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 齐。萧姓。七

  • 国学丛刊序·王国维

    王国维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在今天很多人眼中似乎是旧学问的代表人物,因而也留给很多人一种抱残守缺的老古董的印象。然而事实上,王国维为学极为博通而“新潮”,善于吸收西方的方法论和新知识,比如写过有关西方逻辑学的

  • 南华真经新传·王雱

    二十卷。宋王雱(1044—1076)撰。王雱字元泽,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人,王安石之子。王雱博学多识,不到二十岁就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熙宁四年(1071)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参加撰修《三经义》,升天章阁待制。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李道纯

    元李道纯注。劝人以照心灭妄心。

  • 大泽龙蛇传·宫白羽

    伤心塔、碎心谷是江湖武林中人闻之变色之处,殊不想武林后起之秀金雷为寻失去多年之父,误入伤心塔,几乎被塔中虚幻境中的美色将心神摄去…… 金雷从伤心塔中挣脱出来,惊闻生父不空禅师已遭百毒门偷袭惨死于法云寺外。缘由

  • 玉笥集·邓雅

    元诗别集。9卷。邓雅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汪启淑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洪武八年(1375)何淑序,洪武九年丁节序,洪武十八年梁寅序,洪武 二十二年戴正心序,还收有梁寅致邓雅书,谢观题诗。据戴正心序,邓雅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