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鸣菩萨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有大师名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时长老胁勤忧佛法入三昧观。谁堪出家广宣道化开悟众生者。见中天竺有出家外道。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议者。可打揵椎。如其不能。不足公鸣揵椎受人供养。时长老胁。始从北天竺欲至中国。城名释迦。路逢诸沙弥。皆共戏之。大德长老与我富罗提。即有持去者。种种嫐之辄不以理。长老胁颜无异容恬然不忤。诸沙弥中广学问者。觉其远大疑非常人。试问其人观察所为。随问尽答而行不辍足。意色深远不存近细。时诸沙弥具观长老德量冲邃。知不可测倍加恭敬。咸共侍送。于是长老胁。即以神力乘虚而逝到中天竺。在一寺住问诸比丘。何不依法鸣揵椎耶。诸比丘言。长老摩诃罗。有以故不打也。问言何故。答言。有出家外道善能论议。唱令国中诸释子沙门众。若其不能与我论议者。不得公鸣犍椎受人供养。以有此言是故不打。长老胁言。但鸣犍椎。设彼来者吾自对之。诸旧比丘深奇其言。而疑不能辨。集共议言且鸣犍椎。外道若来。当令长老任其所为。即鸣犍椎。外道即问。今日何故打此木耶。答言。北方有长老沙门。来鸣犍椎非我等也。外道言。可令其来。即出相见。外道问言。欲论议耶。答言然。外道即形笑言。此长老比丘形貌既尔。又言。不出常人。如何乃欲与吾论议。即共要言。却后七日。当集国王大臣沙门外道。诸大法师于此论也。至六日夜长老胁。入于三昧观其所应。七日明旦大众云集。长老胁先至即升高座。颜色怡怿倍于常日。外道后来当前而坐。占视沙门容貌和悦志意安泰。又复举体备有论相。便念言将无非是圣比丘耶。志安且悦又备论相。今日将成佳论议也。便共立要若堕负者当以何罪外道言若负者当断其舌。长老胁言此不可也。但作弟子足以允约。答言可尔。又问谁应先语。长老胁言。吾既年迈故从远来。又先在此坐理应先语。外道言亦可尔耳。现汝所说吾尽当破。长老胁即言。当令天下泰平大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外道默然不知所言。论法无对即堕负处。伏为弟子剃除须发。度为沙弥受具足戒。独坐一处心自惟曰。吾才明远识声震天下。如何一言致屈便为人弟子。念已不悦。师知其心即命入房。为现神足种种变化。知师非恒心乃悦伏。念曰吾为弟子固其宜矣。师语言汝才明不易真未成耳。设学吾所得法。根力觉道辩才深达。明审义趣者。将天下无对也。师还本国弟子住中天竺。博通众经明达内外。才辩盖世四辈敬伏。天竺国王甚珍遇之。其后北天竺小月氏国王。伐于中国围守经时。中天竺王遣信问言。若有所求当相给与。何足苦困人民久住此耶。答言汝意伏者送三亿金当相赦耳。王言举此一国无一亿金。如何三亿而可得耶。答言汝国内有二大宝。一佛钵二辩才比丘。以此与我足当二亿金也。王言此二宝者吾甚重之不能舍也。于是比丘为王说法。其辞曰。夫含情受化者天下莫二也。佛道渊弘义存兼救。大人之德亦以济物为上。世教多难故王化一国而已。今弘宣佛道自可为四海法王也。比丘度人义不容异功德在心理无远近。宜存远大何必在目前而已。王素宗重敬用其言。即以与之月氏王便还本国。诸臣议曰王奉佛钵固其宜矣。夫比丘者天下皆是当一亿金。无乃太过。王审知比丘高明胜达。导利弘深辩才说法乃感非人类。将欲悟诸群惑。饿七匹马至于六日旦。普集内外沙门异学请比丘说法。诸有听者莫不开悟。王系此马于众会前以草与之(马嗜浮流故以浮流草与之也)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于是天下乃知非恒。以马解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法。导利群生善能方便。成人功德四辈敬重。复咸称为功德日。

  马鸣菩萨传

猜你喜欢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佚名
  百痴元和尚语录序·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一·王日休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六·佚名
  访问佛教领袖记·太虚
  跋·智旭
  复姜摩西先生书·太虚
  太虚大师之一席谈·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印光
  目录·牧云通门
  卷第四·晦翁悟明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陈廷敬

    目  录 十二调六十九体,一百二字西平乐七体又名西平乐慢 山亭宴一体 望春回一体 水龙吟二十五体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小楼连苑、庄椿岁 斗百草二体 石州慢六体又名柳色黄、石州引

  • 卷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冦莱公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太平兴国中进士淳化五年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干兴初贬雷州司户徙衡州司马卒仁

  • 樵云独唱巻一·叶颙

    (元)叶颙 撰○古诗玩月天阔海波平飞空一镜明乌栖烟树冷蟾浴石潭清素魄流金液孀娥舞玉京周旋云鬓乱缥缈羽衣轻短世人空老长生药未成桂林秋万顷茅屋夜三更芳砌铺氷雪疎帘扬水晶穿窓微弄色当戸寂无声屡动袁宏兴狂呼庾亮名

  • ●卷二·陈康祺

    ◎太祖教训诸公主天命八年,太祖御八角殿训诸公主以妇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骄纵,违者罪之。按:唐南平行执笄盥馈之仪,宋荆国以宝带器币为寿,传之史册,久为嘉谈。我朝当戎衣戡伐之年,即已敕毖闺箴,修明阴教,夭桃李,此王化之所由基与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楚王英之狱汉光武建武十五年夏四月丁巳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准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邪公十七年冬十月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其余九国公皆为王二

  • ●八 徙西江州·佚名

    三月初九日,有一褐衣番人至囚所,手持文字曰:「皇帝圣旨,教你三人往西江州听候指挥,缘新同知之奏请也。」二帝泣曰:「又往何地?」俄有人引帝,执缚二帝并后之手,驱行出云州二十余里,至晚方止宿野寺中。自此后日月不复记录,因阿计替

  • 彭乐传·李延寿

    彭乐,字子兴,安定人。勇健猛悍,善于骑马射箭。最初跟随杜洛周,知道他不会长久,又投奔..朱荣。曾跟随..朱荣在滏口打败葛荣。又以都督的职衔跟随神武帝高欢与行台仆射于晖在瑕丘打败羊侃。后来,又背叛高欢,投降了韩楼,被封为北

  • 刘晏传·欧阳修

    刘晏的字叫士安,曹州南华县人。唐玄宗在泰山封禅,刘晏才八岁,献颂文到皇帝驻处,皇帝对他年幼能文感到惊奇,令宰相张说考查他,张说称:“是国宝。”当即封为太子正字官。大官们纷纷邀请,号称神童,名声轰动一时。天宝中期,多次升官

  • 客见赵王·佚名

    【提要】 向君王提批评意见,当然不能直接了当。战国时代君臣之间虽远远不及后世的森严和等级分明,但指出君王的缺陷一定要迂回曲折、考虑君王的接受度。如果使用类比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倒是能收到奇效。 【原文】 客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田赋考【六】水利田臣等谨按古者画井分田制为沟洫畎浍以逹於川广深寻丈俱有定式盖无在而非水利而稻人掌稼下地所谓畜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写水之法即後代言水利者之权舆也自阡陌既开而引渠

  • 方域六·徐松

    州县升降废置熙河路。元丰五年二月十三日,熙河路加「兰会」二字。元佑四年八月二日,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元年八月一日,仍旧为熙河兰会路。崇宁四年正月一日,改为熙河兰湟路。宣和二年三月十五日,改为熙河兰廓路。绍兴九年

  • 卷十七·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七衍圣公孔毓圻率五经博士孔毓埏等恭迎皇子于德州叩请圣安请皇太后安皇太子安及请皇子安毕皇子赐坐赐茶毓圻等叩谢讫即驰归侯于曲阜十一月初三日壬寅皇子至兖

  • 相列 第二十七·王符

    诗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二〕”。是故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三〕,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着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四〕,一人之身,而五行八卦之气具焉〔五〕。故师旷曰“赤色不寿”,火家性易灭也〔六〕。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

  • 跋·曾恬

    右上蔡先生语録三篇。先生姓谢氏,名良佐,字显道,学于程夫子昆弟之门,笃志力行,于从游诸公间所见甚为超越。有论语说行于世。而此书传者盖鲜焉。熹初得友人括苍吴任写本一篇[题曰上蔡先生语録],后得吴中版本一篇[题曰逍遥先生语

  • 读书续録卷二·薛瑄

    天下之大本中也所谓万化之本原也洛诰以冲子孺子称成王皆不可晓周公虽元圣岂可以此称其君不可解无逸书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秪惧不敢荒宁此数言皆主敬而言治天下之本不外乎此太极图水火木金土五圏虽曰各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原文】 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

  • 论语正义卷八·刘宝楠

    述而第七集解凡三十八章正义曰:《释文》云:「旧三十九章,今三十八章。」所云「旧」,当谓六朝旧本。所多一章,疑分「子路问三军」为一章也。《释文》又云:「『子于是日』以下,旧别为章,今宜合前章。『亡而为有』以下,旧为别章,今

  • 一得集·心禅

    医案。清释心禅撰。三卷。心禅,南海普陀山僧人。侨居杭州多年,以医名于时。此书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约三万余言。卷上载医论十七篇,首论庸医误人之害,主张临证必先读医书,提出德以治身,药以治病等观点。次论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