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述

邈矣旷古太素为混沌之先存而不论道为一生之始洪儒之子浴归沂水之滨周圣孔明乐在先王之道安有得於太空之量现法界於一尘之中耘除始终蔑彼生灭太虚不能齐量无为犹是假名常用而常无居有而非有华严经者盖非罗汉结集亦非小圣传持大本华严非佛不能知见中本华严住地菩萨乃能知之小本华严即十万之偈今之所传只获四万五千余偈即八十卷经是也(此准华严经纂灵记中说也)经云此经不入二乘人手若无大心凡夫此之法门即当散灭经有十玄六相义如结绾众丝帝网天珠重重各有条贯谈端举一则万类齐归义海千殊烂如星布以缘生为旨以法界性为宗法身与报化同时体用别无二相以华严为游履以菩提心为家以万德万行为家业以文殊为种智以普贤为行华以毗卢遮那为结果之身以四十二位而为眷属演则弥纶法界卷则巨海毛端会万象虽以云多入尘毛尚有余地圆融行布理事互参行布圆融主伴交现如断金之杖一即是多如断杖之金多即是一随观一境四种法界圆顿现前一地初登百门妙义联绵俱集证趣七地功用方休八地定力转深起智还由诸佛风帆既便任运而行其势不停直至法云之地会中十地普眼初游未见普贤佛前大智十大声闻不睹逝多之胜事良由发心既小大愿未圆等觉妙觉现前尔乃二愚方尽此经法界无始无终佛身非有成与不成大智无灭无生常以利人为本普慧二百大问普贤二千法酬法界性本如如出没卷舒自在(经云如人化心化作佛化与不化等无异一切诸佛成菩提成与不成无差别)善财童子成道只在一生六千比丘发智不由多劫白牛之驾将悟即以超於大乘金色世界现前文殊之智全证法华龙女成佛只在剎那妙峰见佛光明初住便登正觉但随圆见网取渐修顿悟只在剎那如牛食肥腻之草大唐忻代之间有长者姓李号通玄其实异人莫知来处造斯经论四十卷成彼有记云猛虎驮经引於岩下下笔之后常得天人饷食乃至论终身亦去世后人获其稿本传写流行其论所明与诸家疏义稍有差别经有十处十会义搜璎珞经文(璎珞经两卷是)四十品之妙文文在第三禅说十十以为圆数岂合只有三十九品之文恐是梵本翻译之时有所流落今寻经见义又似贯华甘露泽流犹如瓶写去圣悬远谁复证明十万之途孰能往检亦如生公忍死清辩留身后若勘同方知义在普光明殿三会岂乃成三善财福城之东良亦成其会数志宁虽不亲观造论皆凭人世盛传览此论文稍似得其大意今见此方君子好善之流以论与经难为和会志宁不揆衰迈才无能为今将论文注於经下使后之览者无费乃心才始开经便得见论稽首诸佛毗卢遮那一切圣贤愿垂加护论从第八卷起注入经兼论与经共成一百二十卷愿诸达士罔有怪焉论有会释七卷不入注文今亦写附於初矣。

猜你喜欢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子璇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八·湛然
  祇洹图经序·道宣
  卷第四·费隐通容
  卷第一百十一·霁仑超永
  白云端禅师·惠洪
  卷第九·佚名
  澹 宁 明 敏·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纪梦悼印光大师·印光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答李近聃书·太虚
  宗镜录卷第三十·延寿
  佛说施灯功德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变饷·李渔

    〖水底鱼儿〗(末上)掳尽娇娃,何曾放一家?发来变饷,还怪不多拿。〖前腔〗(丑上)掳尽娇娃,人人不中夸。发来变饷,又说貌如花。(末)咱们两个,都是过天星标下的官头。前日奉差出去,掳了无数女子回来,都交与将主。只说这场公事完了,谁想又

  • 卷二·唐圭璋

    【蔡松年:词作86首】○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

  • 忠义集巻二·赵景良

    元 赵景良 编昭忠逸咏序士见危致命此立身之大节君子道穷之时但当委致其命以遂吾之志而已功业系乎时忠义存于我于汉唐得诸葛公狄梁公郭令公天下服之社稷生民赖之可为委质事君之法若时与道违当效杲卿真卿张巡许逺辈庶

  • 卷三十六·志第十二·历六·张廷玉

        ◎历六   大统历法三下   ▲步交食   交周日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四。半之为交中日。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九三四一九六。半之为交中日度。   正交度三百五十七度六四。   中交度一

  • 卷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司马光

      起屠維單閼(己卯),盡上章執徐(庚辰),凡二年。   孝獻皇帝建安四年(己卯、一九九年)   春,黑山賊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三道救之。未至,瓚密使行人齎書告續,使引五千鐵騎於北隰之中,起火為應,瓚欲自內出戰。紹候得其書,如期

  • 铨部纪·张瀚

    《周官》冢宰统百官,均万民。即今吏部尚书,乃天子之相也。职在镜藻群品,使犁然当于用而不爽。斯可仰副九重付托,下慰百司舆情。自非明如鉴空,公如衡平,则虽朝夕朝惕,殚竭心力,亦安能黜幽陟明,以无负国家抡才至意?顾知人维艰,明亦

  • 祥瑞纪·张瀚

    古今言祥瑞者详于《礼运》,而历代史氏因之。盖有无其事而有其应者,又有反常为妖而谬以为祥者,未有睹瑞应有不颂功德者也。昔致堂胡氏曰:“草木之秀异,禽兽之珍奇,云物之变动,无时无之,系时好与不好耳。以为祥瑞,注意多有,虽元狩

  • 大事记卷十·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史记夲纪】辛亥皇帝即阼谒髙庙【史记夲纪】尊代太后曰皇太后壬子遣太后弟车骑将军薄昭奉迎于代【以史记夲纪修】增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章等封邑【以

  • 西汉年纪卷二十五·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成帝河平元年春正月壬寅朔日月俱在营室时日出赤二月癸未日朝赤且入又赤夜月赤甲申日出赤如血亡光漏上四刻半乃颇有光烛地赤黄食后乃复【五行志】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鸢焚其巢三鷇【口豆反】烧死【五行志】

  •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广宁桥题字在太仓城内武家桥拓本高一尺七寸,广九寸,正书五行,行字不一。感应金十四总管尊神。都劝缘东岳安镇刘真君尊神。感应金元七官人尊神。募缘张道荣沈德谦至正二年七月七日题。重修无锡州儒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

  • 南史识小录卷七·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七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梁宗室诸王列传墟王【萧道赐以礼让称居乡有争讼者专赖平之又周其疾急乡里号曰丨丨】符如火【吴平侯景监扬州符教严整有田舍姥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

  • 十六年·佚名

    (辛巳)十六年大明正德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甲寅朔,行望闕禮,受朝賀。○供饋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臺諫、入直史官、將士于闕庭。○忠淸道林川,有牛一産四犢。1月2日○乙卯,政院啓曰:「天使陳浩之母已死。其厚葬與

  • 卷第一百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五问六通中。几是明非示导。几是示导非明。几是明亦是示导。几非明亦非示导耶。答二通是明非示导。谓宿住随念智证通。

  • 卷四·彭绍升

    居士传四安阳董何魏陈刘传安阳沮渠侯京声者。天水临城县人。河西王蒙逊之从弟也。为人疎通强识。幼禀五戒锐意内典。少时甞到于阗国。经衢摩帝太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陀。咨问道义从受禅要秘密治病经。既而东归高昌。

  • 卷之三十二·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天童密云悟禅师法嗣 长沙府沩山五峰如学禅师 临潼任氏子。丱岁失怙。从五台天齐剃发。圆具於澄律师。遂徧历诸方。参天童於金粟。一夕

  • 50岁的男人·歌德

    少校骑马进了庄园,外甥女希拉丽亚站在公馆外面的台阶上迎接他。他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又长高了,变美了。她向着他飞奔过去,他像父亲一样紧紧拥抱她,他们很快走上台阶去看她的母亲。

  • 权文公集·权德舆

    十卷。唐权德舆撰。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 (今甘肃奉安)人。少以文章知名。德宗建中元年从政,累官至宰相、刑部尚书,后出镇兴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舆善诗文,精通经术。长于五古。著有 《童蒙集》、文集、制集等。

  • 读书管见·王充耘

    二卷。元王充耘 (1304-?)撰。充耘字耕野 (一说字与耕),江西吉水人。元统甲戌(1334) 以治《尚书》登二甲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归家侍养老母、著书授传,潜心研究《尚书》。其所著述,除 《读书管见》之外,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