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

宋沙门慧研奉 王旨撰

夫法界之真源也浚十重之藏海涌万德之华王体用齐彰身剎互含於影像果因相入智悲交焕於灵真原其无性妙光若金波而粲影幻生齐应同众水以分形良由瞥循一照之精明倐晦千光之圆鉴返认创成於心体云点太清依心发动於轮回波摇玉海故我毗卢遮那如来愍乎寝惑布以身云於一切法而坐道场於一切智而成正觉说此大方广佛华严经也繇是即阎浮之境界统华严之庄严星罗於五位神天镜写於十方剎海雕宫绀殿含莫限之劳生玉树金台诞微尘之佛子一念未移於莲座九天同发於雷音神光开十会法门宝泽润三周因果故此经初世主云集同心嘿请有三十七问备陈体用因果法门则一部雄文之宗极也谓藏身为体行海为用以体起用断习为因以用全体习尽为果中有神通之义心境互彰者则明因果相入体用一揆是以从心念法明体起用则菩萨神通从境宣音明用全体则佛神通咸诸妙门同酬此问若夫法无宗旨人莫准凭爰彰古佛之果因以显今人之证信是以初会世尊光腾皓齿海众云舒则示乎果也次乃玉毫相中诞诸佛子则示乎因也后以普贤承威宣华藏海则因全果也然以毗卢印之则明古佛果因总答前法又以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达妄原虚即凡心而见佛故第二会普光明殿以佛果为凡心信因三会妙峰山凡心相尽成佛住四会夜摩天以智从用成佛行五会兜率天智行相入成佛回向六会他化天自他同体成佛地七会三禅天智行清净成佛华八会普光明殿自因成果为佛出现九会普光明殿因果圆融即普贤常行十会给孤园诸位齐明同彰法界此则发心因果总答前法次复圆悟一真恐迷修进不尽千门之惑习焉成万行之智悲故以善财特行轨范初参文殊佛智信因南询诸友发行治习入慈氏阁习尽成果再面文殊因果同时便见普贤法界原行此显修道行门一周因果良以三周十会之玄称三十七义之指归一字法门书海墨而无尽二乘权学谅涯涘而莫穷故此教非贝岩所编乃文殊结集总三部一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一部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一部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隐乎龙藏未擅阎浮逮从正法光余年将五百则第十四代祖师龙树运神海藏观前二部非世人所及乃诵后部归于五天传布千年方垂华夏东晋初译地涌灵泉唐朝次翻天降甘露玄宗开元中太原有逸士李通玄者间代净名也而神鉴物表陶情释氏因阅华严义疏叹云大教弘芳多家繁制劳文白首岂暇进修遂穷八十卷之真诠总括四十轴之玄论夜驱神笔舒玉齿之祥光日探幽玄感天童之给膳张皇教海罗列义天大中载无诸有高僧志宁缅思后进之披寻难测法门之丰富遂合经论文旨相须然其义类繁衍未圆品藻慧研因参云水叨览指归敢揾笺毫整斯漏略列经论以标举彰教理而相收义朗文清不假猊台而抱帙神辉智发何劳鹫岭以寻师总圆一部一百二十卷粤有报恩光教道场正觉空慧禅师永安传心祖印味道华严仰闻 王旨以倾金开印传通而广益慧研虔膺制命俾序真文輙述大纲深惭丽则所冀长光佛日将两曜以齐明永赞金轮等二仪而远大。

时龙集乾德岁旅丁卯蕤宾之月望日序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五·安慧
  下四·元照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佚名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佚名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七卷·宗赜慈觉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退分第九·佚名
  释迦方志序·道宣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御选语录卷八·雍正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一(论本第三十七八九四十四十一二三四)·窥基
  卷第五十七·李通玄
  旃陀罗引·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徐陵

    ○陆机拟古七首△拟西北有高楼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阶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草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

  • 卷四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九典礼河东赋          【汉】扬 雄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祗谒汾隂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钦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于是命羣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八杂曲歌辞竹枝【顾况 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於贞元元和之间其音协黄锺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帝子苍梧

  • 提要·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霞外诗集       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按霞外诗集十卷元道士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人仇远序是集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龚开

  •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二月,盡閼逢困敦(甲子)閏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天復三年(癸亥、九0三年)   二月,壬申朔,詔:「比在鳳翔府所除官,一切停。」   時宦官盡死,惟河東監軍張承業、幽州監軍張居翰、清海監軍

  • 卷十七 敬帝·王夫之

      〖一〗   义以生勇,勇以成义,无勇者不可与立义,犹无义者不可与语勇也。   王僧辩非不知义者,元帝使之攻湘州杀萧栋而不从。身建平贼之大功,受大任而镇京邑,可以有为之资也。高洋遣邢子才帅一旅纳萧渊明使为梁主,渊

  • 卷三百四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哲宗元佑元年门下侍郎司马光论西夏劄子曰臣伏见神宗皇帝以夏国主赵秉常为臣下所囚兴兵致讨奋扬天威震动沙漠敌携其种落窜伏河外诸将收其边地建米脂义合浮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二选举略【一】【臣】等谨按选举之义昉自虞周汉以前举士举官类出一途自唐以试士属礼部以选官属吏部而科举铨选乃判为两事历代言考绩者或六条或四善或置审官院考课院或立三任二任之等或定考

  • 卷一百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一上神宗论本朝百年无事  王安石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蒙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

  • 三年·佚名

    壬寅春正月1月1日○乙亥朔,淸國改元康熙。○夜木星入氐星。1月2日○丙子,太白晝見。○以吳竣爲判義禁,兪棨爲吏曹參議,鄭繼冑爲司諫,李延年爲執義。○江原監司馳啓:「杆城郡守權坽別備二千餘石之穀,用以賑饑。」命加嘉善階,筵

  • 叙录 第三十六·王符

    夫生于当世,贵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二〕。阘茸而不才〔三〕,先〔四〕器能当官〔五〕,未尝服斯■〔六〕,无所效其勋。中心时有感,援笔纪数文〔七〕,字以缀愚情,财令不忽忘〔八〕。刍荛虽微陋,先圣亦咨询〔九〕。草创

  •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成公上【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定王十七年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襄公十五年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顷公九年鲁成公九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宋【

  • 卷十八·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八宋 杨复 撰少牢馈食礼 祭礼二【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于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録第十六 疏曰郑知诸

  • 卷二十·佚名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

  • 卷第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八有结在欲界彼结非堕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色界中有。欲界没生色界者。通异生及圣者。彼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法应如是。死

  • 卷第七·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七嗣法门人今辩重编举古举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食。贵图天下太平。师曰。世尊扶头。云门把尾。看来

  • 留青日札摘抄·田艺蘅

    明代笔记。39卷。田艺蘅撰。田艺蘅字子艺,钱塘(浙江杭州)人。是田汝成之子。该笔记今存有万历年间刻本。前有万历元年(1573)刘绍恤序、蒋灼序。该书中不少记述,有助于了解嘉靖、隆庆以后社会风气的变化,如卷3记述吴地男

  • 重庆堂随笔·王学权

    医论。清王学权撰。二卷。学权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于医术。对伤寒证治、本草药性、脉诊等问题,采摭先哲名言,抒发己见,于嘉庆十三年(1808)整理编撰成书。未及刊行而逝。后经其子永嘉辑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