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藏经   继灯录

明 元贤辑

继灯录序

禅家历世相传喻之为“灯”,取其能破暗以显物,亦取其能继照於无尽也。自宋景德间,道原大师始为传灯嗣,是则有广灯、续灯、联灯、普灯之作,所述互有详略,学者难以尽考。由是大川济公合之为《会元》,始终一贯,后学便之,功至渥也。若绍定以后诸师,《会元》未及收者,犹赖《续灯》收之,但采录未备,且止於宋末元初。自元以至今日,将四百载诸师霾光铲彩,未获着明於世。伊谁之责乎!愚不自揣,乃於戊子之春,博采旁搜,冀以缉补前阙,至庚寅夏,复得远门柱公所辑《五灯续略》,益补其所未备。无何而病作,殊剧历三月始愈,愈则目加昏、耳加聋,手亦不能复亲笔砚,故其所录尚阙成化以下盖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也。录凡六卷名之曰《继灯》。或谓禅家贵在心悟,语言文字,其糟粕也,何必连编累牍、牵枝引蔓如《五灯》耶?况又益之为《继灯》耶?是不知言可以障道、亦可以载道。执之,则精醇即为糟粕;了之,则糟粕皆为精醇。言顾可尽废欤?至其所录或详或略,则亦因其时与机之不同,其势不得不然也。如少林面壁、二祖安心,此则上古结绳之政也。继而有《信心铭》、《法宝坛经》,则轩辕之书契也。唐世马祖、石头二派,浩浩说禅,非三代之礼乐乎?宋世五派竞兴,《五灯》迭出,非洙泗之六经乎?时当略,则结绳不为少;时当详,则六经不为多。要在逗众生之机,以明本有之性而已。若责,春秋之民曰:何不为结绳之简,不亦悖乎?至今日而犹有作者,非得已也。政如六经之后,复有孟氏之七篇,道性善、称尧舜、倡仁义、息邪说,亦以明先王之道耳,岂曰益之而为赘哉!若夫所录混滥,弗当於西来之旨,则如王通之五经,虽自谓可继孔氏,而不自知实尘饭涂羹之戏也!其罪戾不亦重乎!此则吾之所深惧而不能自逃者,尚当质之大方以俟郢削云。

岁在辛卯秋九月下浣之吉鼓山嗣祖沙门元贤序於圣箭堂中

猜你喜欢
  第五章 第三结集·佚名
  摄大乘论卷下·无著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太虚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下·佚名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太虚
  吹万禅师语录卷十七·吹万广真
  卷八十四·佚名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一六 大般涅槃经·佚名
  叙·智旭
  论火葬与国民之福利·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智升
  撰集百缘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石安民·唐圭璋

      安民字惠叔,临桂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象州判官,分教廉藤二州,晚知吉阳军,未赴而卒。有惠叔文集,不传。   西江月   叠彩山题壁   飞阁下临无地,层峦上出重霄。重阳未到客登高。信是今年秋早。   随意烟霞笑

  • 目录·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午溪集目録      别集类四【元】卷一五言古诗卷二五言古诗卷三五言律诗卷四五言律诗  五言絶句卷五七言古诗卷六七言律诗卷七七言律诗卷八七言律诗卷九七言絶句卷十七言絶句

  • 卷八·本纪第八·脱脱

        真宗三   四年春正月辛巳,诏执事汾阴懈怠者,罪勿原。乙酉,习祀后土仪。丁亥,将祀汾阴,谒启圣院太宗神御殿、普安院元德皇后圣容。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丁酉,奉天书发京师。日上有黄气如匹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正统八年三月丙辰朔书复代王桂曰今得大同总兵镇守及都御史等官奏二月二十二日夜代世孙投入都司衙门云宣宁王母徐氏暮夜逞凶击门怒骂势欲肆害闻之骇人昔 先帝念曾叔祖高年府中庶事无所禀承特命世孙代为发落世孙自承命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槁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三九 谕依限完竣暨逾限未竣各书之总裁纂修等着交部分别劝惩·佚名

    一○三九 谕依限完竣暨逾限未竣各书之总裁纂修等着交部分别劝惩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奉旨:前据各馆总裁将纂办各书奏明立限完竣。兹令军机大臣详加查核,内如《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

  • 附録四·佚名

    文文山集湖南宪司咸淳九年隆冬疎决批牌判本司照朝省指挥,见以隆冬,委官诸州县疎决。凡情轻当放释者,从所委官逐名点对,取判施行。其有情理重恶,累经疎决,及恩赦不原,而手足未经槌折,膂力正自精强者,与其幽囚于牢栅之中,骎寻而死

  • 八佾第三·朱熹

     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

  • 本议第一·桓宽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

  • 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是时菩萨摩诃萨。於色无受无取无住无著。亦不施设为我。於受想行识无受无取无住无著。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

  • 相应品第二十九·佚名

    夜光照于冥,至日未出间。日光布大明,夜光便黤黮。察者布光明,如来未出顷。佛出放大明,无察无声闻。不坚起坚想,坚起不坚想。後不至於坚,由起邪见故。坚而知坚者,不坚知不坚。被人求於坚,正治以为本。愚者以为坚,反被九结缚。如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八·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河天品第五十九尔时有女人字恒伽提婆,在众中坐。是女人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手白佛言:“世尊!我当行六波罗蜜,取净佛国土。如佛般若波罗蜜中所说,我尽当行。”是时女人以金银华及水

  • 卷第二十七·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五羯磨法者。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瞻波比丘诤讼相言不和合住。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语诸比丘。从今日僧应羯磨。优波离为瞻波比丘断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三·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乘重译经目卷之二(一百六十八部三百三十八卷)·合维摩经一部五卷右西晋支敏度合支谦竺法护竺叔兰三本。共合为部。出长房录。·古维摩诘经一部二卷(初出)右汉灵帝代临淮

  • 初学记·清觉

    初学记。记者。经论之流类也。佛灭度后。三乘圣贤。或记已往之事迹。或说未来之报应。或叙当世之化源。或采摭经法。直明佛意。撰集文籍。随作者意。以立其名。大小乘三藏后圣贤撰集是也。但西域多名经论。东夏多名记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佚名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撰人不详。似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为推算禄命之历书。按算命术士之说,上天每日皆有神灵轮流值日。世人出生之日(即本命元辰日)所遇当值之神,即其本命神,决定其一生命运。本书中以

  •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佚名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

  • 读礼通考·徐乾学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著。此书积十余年,三易其稿。始撰于康熙十六年(1677)。二十九年续加订定。得阎若璩、万斯同、胡渭等协助,三易其稿而成。著者去世二年后,于康熙三十五年刊行。于《仪记》的《丧服》、《士丧》、《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