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

辨证法的讨论,在中国所以轰动一时的,原因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不是关于海格尔哲学的研究。然近来一般哲学者如张东荪、贺麟、谢幼伟等,大抵将辨证法溯源于齐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此于探索辨证法一名词及其应用的起源,虽比较适当──如或译为对演法、矛盾法等──而与马克斯主义者所说的辨证法,则距离益远而渺不相关了。

大抵齐诺的辨证法,与中国的惠施等辩者是一流,久被人误会为诡辩。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与中国的孟轲等贤者是一流,则被原谅为教训道德家。至于柏拉图的又专为形而上学的认识法:康德则转而应用为“理性越出经验界所发生的矛盾”说明。然以上诸家,都是就思想辩论旳方法上言,多是属于思辨法的,故可谓为逻辑──论理学──之一种。

海格尔集了以上诸家思想辨法的大成,转到了所思所辨的另一方面。其取思想的矛盾发展为达到绝对的最高真理,固逼近柏拉图;而以犹可发见矛盾的存在,为未达绝对真理,于齐诺、苏格拉底、康德等暴露思辨的陷于予盾为不合理,意亦相通。然其转到另一方面的,则在其由“思想与实体一致”,进入于思想是客观的。把思想认为不是运行于内心的,而是所思想的事物内在理则,所以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而且、就是一切事物循内在矛盾发展而达到最高绝对的历程。这便成所思辨的客观物义理,而不复是能思辨的主观思辨方法了。

但海格尔承袭了柏拉图等的思辨法,用为达到最高绝对的阶梯,故一方面仍可说为形而上学的认识法,或形而上学的逻辑──论理学,或仅为辩论的合理方法,或扩为思想行动的合理方法。而马克斯则承袭了海格尔的客观事物是矛盾发展的义理,完全废弃了海格尔最初的与最高的绝对,亦无复以矛盾发展达到最高绝对历程的意义,所以与齐诺到康德等的思辨法完全无关。而恩格斯辈绍阐马克思的哲学,祗源于赫拉克里图、海格尔,而全不提及齐诺、柏拉图等了。由此、可知齐诺到康德的辨证法是逻辑的一种;到海格尔的辨证法,则一方面是逻辑,一方面已不是逻辑,再到马克斯的辨证法,则完全是事物的客观义理,不复是思辨方法的逻辑。简明的图示如下:

    齐诺到康德的辨证法┐      “实际体验的方法”├能思辨的思辨方法“逻辑”           ┌一方面┘    海格尔的辨证法┤            └一方面┐       “矛盾进展的理则”├所思辨的事物义理“非逻辑”       马克斯一派的辨证法┘

马克斯哲学所明事物的相──即事物是辨证法的──,比较是对的,略近于佛说的一切无我、无常,亦即一切是“因缘和合”──矛盾对立或杂多的统一;与“生灭相续”──质变到量变,量变到质变,与否定的否定;但嫌犹执形式逻辑之物,而未尽一切有为法之量。海格尔亦有以事物的相──法相,显事物的性──法性的意思,惜执我法,有志未逮。然马克斯派硬把其是一事物理相,而不是“思辨方法”的客观辨证法,认为逻辑,这乃是错误的。这是用一种“事物内在的普遍理则”,以观察一切事物或解释一切事物而已。例如用无我、无常以观诸法,或用进化、变化以观万物,就把在事物中发展的定理公例以观一切事物或一部份事物是如此,而用以研究或说明此理例的思辨法则,如声是无常等方是逻辑。能思辨法则,与所思辨事理的能、所未分清,是近人对于辨证法讨论莫决的症结所在。(见民族正气二三期)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七·延寿
  与德人谈话鳞爪·太虚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卷第三十五·德清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四·知礼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四·宗晓
  般若伽陀现世品第十二·佚名
  佛性论 第三卷·世亲
  菩提行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九·杜文澜

    卷十九角招赵以夫词、横溪略彴句、落横字、按此调为姜白石自制曲、似应先收姜词也、飞雪满群山张榘词、铃阁云蒸句、云蒸二字误作露熏、又来年须更好句、来年二字倒误、又衔枚飞渡句、枚误作梅、

  • 巻十四·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四    明 宋公传 编七言絶句书事【刘因】当时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又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四月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嵗儿又唱彻芙蓉花正开新

  • 皇甫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皇甫冉(约717—770),字茂政,润州丹阳人,历任无锡尉、左拾遗、左补阙等。今存诗二卷。 酬张继 皇甫冉 怅望南徐登北固, 迢遥西塞恨关东。 落日临川问音信, 寒潮唯带夕阳还。 皇甫冉诗鉴赏 这是一首酬和诗。诗前原有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八·佚名

    宋光宗庚戌绍熙元年。上,孝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以绍兴十七年九月四日生上于藩邸。初,成穆生四男,长曰邓王愭,即庄文太子是也;次曰庆王恺;次恭王,即上也;次未命而夭,追赐名恪,赠使相,封邵王。二十年,上生四岁矣。二月,授

  • 卷之九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汉纪四十四 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 [1]夏,四月,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大破之;获单于母。 [1]夏季,四月,汉朝驻车师后王国的车师后部司马,率领后王国国王加特奴,在阊吾陆谷向北匈奴发动突然袭击

  • 三年·佚名

    (庚戌)三年清明治四十三年八月8月29日二十九日。大日本天皇陛下詔書曰:「朕이東洋의平和를永遠히維持ᄒᆞ야帝國의安全을將來에保障ᄒᆞᄂᆞᆮ必要ᄅᆞᆯ念ᄒᆞ며又常히韓國이禍亂의淵源됨을顧ᄒᆞ야曩者朕의政府로ᄒᆞ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三·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巻十三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新安陈氏曰心者神明之舍具众理心之体也应万事

  • 杂篇&middot;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

    [题解]《徐无鬼》以人名篇。徐无鬼,人名,魏国的隐士。本篇既是以人名篇,又是以篇首三字名篇,此种名篇的方法在先秦著作中多有之,如《论语》的《子罕》篇就是以篇首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人”名篇的,《孟子》的

  • 卷二·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卷二     元 毛应龙 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郑锷曰小宰以中大夫二人为之大宰之贰也 应龙曰小宰为十二小卿之首掌者职所専主也

  •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太虚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灭相续而存在,自性本空,唯识所现,大圆满觉明证中莫非因果重重,遍融无碍之法界,故曰一切法皆为佛法。有情然,器界然,无事无物不然,浩浩有情器界中之人间亦自无不然;人间之在佛法,其如一尘之处太空乎!人间之特征

  • 第十四卷·佚名

    地狱品之十又彼比丘。观察偷盗。乐行多作所受果报。彼见闻知。如是偷盗恶业行人。旋火之轮。乾闼婆城鹿爱相似。大财物聚。地狱中见。有金珠宝。衣裳财物。种种各异和合聚集。彼恶业人如是见已。生于贪心。贪痴业诳生

  • 白华楼藏稿·茅坤

    诗文别集。明茅坤著。三十四卷。计分《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前二种为文集,后一种为诗集。其文刻意摹仿司马迁、欧阳修,喜跌宕激射。“秦汉之文有窠臼,自李梦阳始;唐宋之文亦有窠臼,则自坤始

  • 剑侠传·王世贞

    文言短篇小说集。明王世贞编。二卷。此书明吴琯《古今逸史》本题为唐人撰,不著名氏,二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存目著录即据此本,谓为“皆记唐代剑侠之事,与《太平广记》一百九十三卷至一百九十六卷所载豪侠四卷

  • 萍洲可谈·朱彧

    笔记。宋朱彧著。三卷。此书多述其父朱服所见所闻。首卷记朝廷典章制度、君臣言行;卷二则于广州蕃坊市舶、贸易物产、风土民情言之甚详;卷三多记巫卜异事。书中罕言诗文创作,然三卷之中,皆记有朝野重要文人学者如王安石

  • 四诊抉微·林之翰

    诊法著作。清林之翰撰。八卷。之翰字宪百,别号慎庵、苕东逸老,乌程 (今浙江湖州) 人。壮而习医,精求医说十载,撰有《痰证论》、《临证元机》等。是书以《内经》 色脉并重为依据,抉取历代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而编纂,成

  • 秦淮世家·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三友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小说描述在秦淮河边生活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唐大嫂原是秦淮河边一个很有影响的歌妓,她有两个名叫唐二春、唐小春的女儿,唐小春继承了母亲的事业,也成了夫子庙一

  • 清史列传选·佚名

    《清史列传》80卷,不著编撰人,又无序跋,莫详来源。书中记录了清代300年间著名人物的传记,共有2894篇,分为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等八门。叙事较《清史稿·列传》详备,又可补订《清实录》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