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四书疑节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四书疑节十二卷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斋袁州人前有黎立武李应星序又有彭元龙序二篇应星元龙序皆称俊翁独立武序作隽翁葢传冩字异也其仕履无可考立武序称以重吾榜应星序亦称奕奕魁文知尝首举于乡矣立武应星序及元龙前一序并侧注经史疑义字元龙后一序又侧注四书经疑字而卷首标题则作待问集四书疑节互相参错考俊翁题词称科目以四书设疑以经史发策因取四书经史门分而类析之盖待问集者其总名经史疑义四书经疑其中之子部今经史疑义已佚故序与书两不相应也惟疑节之名不甚可解卷首有溪山家塾刋行字或重刻时有所删节故改题曰节欤朱彛尊经义考中载之注曰未见此本从元板传钞其例以四书之文互相参对为题或似异而实同或似同而实异或阐义理或用考证皆标问于前列答于后盖当时之体如是虽亦科举之学然非融贯经义昭晰无疑则格阂不能下一语非犹夫明人科举之学也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钖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十七之四·孔颖达
  近思録集注卷四·江永
  万章上篇·王夫之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孔子
  经济文衡后集卷九·佚名
  卷七·叶酉
  卷五·张大亨
  卷二·王鸿绪
  卷七·张廷玉
  《子家子》辑佚·家颐
  殖善根品第十三·佚名
  華嚴行位七品讀·欧阳竟无
  佛法能否改善现实社会·太虚
  咬空·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八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赵翼

      ○苏东坡诗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 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像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

  • 卷九·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九明 李蔉 编吕本中七首宜章元日东风初解冻桃李巳经春避地逢鸡日伤时感鴈臣湖南驰骑江外践边尘憔悴成无用虚烦泪湿巾兵乱后【二首】晚逄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经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元音遗响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元音遗响十卷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达刘绍诗也三人葢元之遗老而他书未有叙述及之者故其出处莫详今即诗中考之则绍为布姻

  • 卷四十五·黄以周

      徽宗   △宣和四年(壬寅,一一二二)   1、八月(案:钱氏《四史朔闰考》:八月丁亥朔。) 庚子,诏赐新除太仆少卿王棣进士出身,以安石孙故旌之。(《纪事本末》卷百三十。案:毕沅《续资治通鉴》月日同,当即据此。《宋史》无之。

  •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昔者,越王句践问范子曰:“古之贤主、圣王之治,何左何右?何去何取?”范子对曰:“臣闻圣主之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越王曰:“何谓道?何谓术?何谓末?何谓实?”范子对曰:“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万物,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万历七年二月丙子朔辅臣张居正等题先该礼部题请皇上躬耕耤田已奉钦依择于二十五日行礼昨奉 圣谕以圣躬出疹欲服药静摄出疹之后最忌风寒伏望善加珍摄耕耤之礼改于明岁举行 上纳其言○丁丑赐海西者剌等卫进贡女直夷

  • 匡君中匡第十九·管仲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

  • 先圣大训卷五·杨简

    宋 杨简 撰小辨第三十六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曰不可得学不可以小辨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辨官政以行事以尊事天子大夫学徳别义矜行以事君士

  • 言子文学录卷二·言偃

    文学中篇《论语·子张篇》:【侯氏辑。】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耿氏注曰:丧主哀,哀不徒在心也,或见于声音,或见于容体,或见于饮食居处衣服。一有不尽,即不可谓致。止者,毁不灭性也。观下文二十七章,及子游

  • 卷十四·僧祐

    鸠摩罗什传第一佛陀耶舍传第二昙无谶传第三佛驮跋陀传第四求那跋摩传第五僧伽跋摩传第六昙摩蜜多传第七求那跋陀罗传第八沮渠安阳侯传第九功德直求那毗地传第十○鸠摩罗什传第一鸠摩罗什,齐言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

  • 卷七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六四转轮王品第二十六之二大王。过去有王名曰地天。如法为王名为法王。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明珠宝。玉女宝。长者宝。主兵宝。是名七宝。大王。彼地天王父名曰地生。彼地生王临命

  • 北风扬沙录·陈准

    书中记述了女真族的由来,契丹耶律阿保机征服女真各部后管理措施,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气候、习俗、衣食、物产以及社会的官制、兵制、法令等内容,是了解女真族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北风扬沙录》留传至今的文字不过一千余

  • 吴中往哲记·杨循吉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 撰。“续记” 和 “补遗” 黄鲁曾 (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1465~1487)进士,曾官礼部主事,

  • 八骏图·沈从文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收入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短篇小说集《八骏图》。小说描写了一群受过欧风美雨新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知行乖戾,内心空虚,生命之根被拔出土壤,而不知归属的故事。作品的主

  • 杨子折衷·湛若水

    六卷。明湛若水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

  • 法华经义记·法云

    凡八卷。梁·光宅寺法云(467~529)撰。又称法华义记、法华义疏、法华经疏、法华疏、妙法莲华经义记、妙法莲华经义疏、法华经义疏、法华光宅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妙法莲华经之注释书,初释经题,次论经之宗旨,次揭

  •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佛在尼拘律园,阿难独居,念所受法,于夜三更,见焰口饿鬼,怖而问佛。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即今变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