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辜讲
孔子说:“当一个人的自然属性战胜了教育效果,他就是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当教育效果战胜了人的自然属性,他就会变得很有涵养。只有当人的自然属性和教育效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聪明而品德高尚的人。”
辜解
有些学者虽然能够翻译中国的一些诗句,但不能解释和理解里面蕴涵的思想。他们没有哲学思辨能力,甚至有的连普通常识都不懂,不光外国学者,就连中国文人也有这样的缺点。
孔子曾经说过:“文胜质则史。”中国的文人生活在书的世界,生活、行走、工作在和外界没有联系的世界中。对他们而言,著述和文学作品只不过是他进行写书所用的材料而已。对一个合格的文人来说,著述立言并不附带有目的。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通过著述立言和文学研究来解释、批评、理解和认识人类生活才是他们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君奭第十八·孔颖达 士虞礼第十四·佚名 帝学卷五·范祖禹 第四章 10·辜鸿铭 卷六·杨于庭 卷五十六·江永 提要·万斯大 卷二十目录·乾隆 黔娄子·黔娄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梁漱溟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佚名 卷四·佚名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