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正源略集卷第七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青原下宗镜六世
瑞白雪禅师法嗣(二十三人)
弁山龙华久默音禅师
语溪李氏子 上堂。化母动乎煦气。王孙生於烧痕。莺梭乱掷轧轧机声来柳上。燕翦频开纷纷云影落风前。春服既成。谁是着者。
瑞州洞山孤崖聪禅师
湖广应城李氏子 示众。拈如意曰。新丰洞里。啸月台前。中有一机。觌面浑然。魔外不识。佛祖不传。全该五位。横括三玄。翠竹摇风声细细。清流出谷响涓涓。
舒州三祖破暗灯禅师
桐城汪氏子。目有重瞳。少为诸生。出家阅楞严有所得。首谒无异来。寻参弁山。山见便问。那里来。师曰。金陵。山举竹篦曰。金陵还有者个么。师曰。非但金陵无。即今亦不有。山打一竹篦曰。甚处学得者虚头来。师曰。适才亲到。尚未洗浴。一日山拈拄杖曰。阿谁是汝本来。师曰。刚被人借去。山曰。何不呈似老僧。师曰。若呈似即在也。山打一棒。师接住曰。棒头有眼。山曰。子。已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去在。 小参。春风急野鸟啼。山山水水。绿暗红稀。会得者。风流满目。不会者。认影迷头。果是个丈夫儿。争肯受人欺。翻身一掷虚空外。鼻孔依然向下垂 上堂。全机敌胜。作者犹迷。曲为今时正偏兼带。到者里应须功勋不立。明暗两忘。活卓卓。倒弄横拈。虚豁豁。圆常静应。发明临济玄要。照用并行。提掇沩仰机轮。浑融境致。点开法眼相义。言前独露。纵夺云门三句。北斗藏身。虽则机权互换。要且偏正交罗。妙在功勋不犯之先。用向宾主未立之际。果到恁么田地。一任横抽宝剑。伐邪见稠林。棒喝交驰。扫野狐穿凿。况比来法门。不古祖道。如殇慧命。有累卵之危。宗乘有堕地之患。承此任者。夙兴夜寐。当以大法为怀。斯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 上堂。霜花匝地。泥牛饮尽吴塘月。雪刃攒空。木马嘶乾九井风。到者里。威临剎海。德被神洲。列宾主於棒下。验正偏於言前。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说甚么德山临济。就使文殊普贤到来。亦是茫然。诸昆仲。寒威凛凛。焰焰冰河连底结。山光郁郁森森枯木尽银花。非惟杀活纵横。亦且与夺自在 师於顺治十六年六月十三日示疾。告众曰。来便恁么来。去便恁么去。遂竖指曰。会么。明月一轮天柱外。摩空老鹤出云霄。语毕而逝。塔全身於三祖寺。
南昌百丈石涧泐禅师
余姚周氏子 上堂。拈拄杖云。放之则弥六合。横拄杖曰。卷之则退藏於密。不放不卷时如何。溪山雨过添新翠。又被风吹落短篷。掷拄杖云。迫。上堂。以两手踞案云。狮子嚬呻。复顾视左右云。象王回顾。震威一喝云。家无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
宁州云岩元洁莹禅师
江都庄氏子 上堂。苔生玉殿。尊贵未忘古路。悄然话会犹在。纵使拈一机千机万机顿赴。如刻人粪作旃檀香。举一句千句万句朝宗。似持蠡壳量大海水。到者里。格外超宗底。正好朝三千暮八百。若是抵死十成底。未有吃棒分在。所以道。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举如意曰。道吾舞笏同人会。石巩张弓作者谙 上堂。正按傍提。是弄猢狲家具。一椎百匝。徒教露柱心空。放风前箭。展末后机。巧不如拙。贼来便打。客来须看。眼不似眉。若论佛法。即使口似悬河。舌如利剑。者到者里。也不敢举个元字脚儿。何故。一任钻龟打瓦。从教塞壑填沟。
荆溪善权百愚斯禅师
上堂。踏翻琉璃瓶。阿谁宝惜。击碎珊瑚树。遍地光生。撒珍珠於紫罗帐里。砌玛瑙於碧玉阶前。不守功勋。浑忘尊贵。所以道。夜明帘外。快且翻身。荆棘林中。那容住足。祇须作而无作。为而无为。世法佛法。并作一团。者边那边。混融一致。蓦竖拂子曰。大众。正与么时。是何人分上事。玉兔月中生彩凤。金鸡架上产祥麟 解制上堂。江枫乍落秋空老。体露金风凉月皎。满堂衲子促行装。顶笠腰包过别岛。者山又见那山高。路债区区何日了。若是金毛狮子儿。争肯随群入荒草。快翻身舒牙爪。一声哮吼震乾坤。野干狐狼踪迹杳。遂喝一喝曰。还有不随群逐队者出来。与山僧拄杖子相见 上堂。溢目好风光。不须更别讨。槛外鸟关关。峰头云渺渺。人皆爱月夜眠迟。我独惜花春起早。蓦拈拄杖曰。会得也。与三十拄杖。不会得也。与三十拄杖。何故。负恩者多。知恩者少。
苏州金仙蕃光璨禅师
江南朱氏子。出家参弁山。山问。谁与你拖死尸到者里。师曰。一带青山藏古寺。山曰。意旨落在甚么处。师拟议。山痛叱打趁。师通身汗下。愤感曰。真吾师也。次日。进堂逼拶。到寝食无知。心胸难过。忽五更闻远村鸡啼。有省。但心中犹不自肯。出山掩死关六阅月。一日见关后树果坠瓦上。触发从前宝惜。遂涣然消解 冬至上堂。六阴逼尽一阳生。困海沉鹏眼略睁。虽然未解垂云翼。时节相逢俊不禁。诸昆仲。会也无。堪笑赵州老。东壁挂葫芦。
衡州大义山且拙讷禅师
上堂。白椎竟。师曰。即此一句。已是一杓恶水泼人了也。遂作振衣势曰。山僧者里。幸无半点交涉。汝等各自照顾。祖师门下。单刀直入。眼目定动。万里崖州。何况道黄说白。问三答五。堪作甚么。虽然如是。曲为初机。未免略露些子。助扬法化。伸掌召众曰。看看。尽法界微尘佛剎。悉在山僧指尖上。不消一捏。便见粉碎 住弁山上堂。一言道尽。犹是半提全体承当。未为究竟。直得尘尘三昧念念无为。祇好作个了事闲人望。衲僧境界正远在。到者里。反着袈裟。倒拈锡杖。推出刀山剑树。排列马面牛头。魔宫佛窟。一齐掀翻。地狱天堂。咸恣游戏。此时始有语话分。设若起丝毫许佛法知见。脚跟下更要三十棒。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南岳荆紫峰万仞壁禅师
上堂。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毕竟唤作甚么。师曰。铁蛇穿古洞。曰直下荐取去也。师曰。瞎驴趁队行。复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大海乾枯。须弥粉碎。临济德山。开得眼吐得气。铁蛇横路难回避。狮子咬人。瞎驴成队。风前转忆谢三郎。不爱南山爱鳖鼻 上堂。告众曰。参禅不能了脱生死。病在依他作解。障自悟门。所以杂毒入心。医王拱手。从今不许习学经典。及妄读古德语言。时中要靠取本参话头。定图讨见分晓。如违大棒。趁出山门。莫怪性燥 师於壬辰二月初二日。书偈曰。无尽生缘藏黑豆。十五日中俱泄漏。万里神光今古圆。坐断生来与去后。偈毕。趺坐移顷而逝。塔於荆紫龙冈之左。
湖州乌程独园玄素体禅师
钱塘单氏子 上堂。日出心光耀。天阴性地昏。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喝一喝曰。与么会又争得。观世音菩萨。将钱买糊饼。放下手来。元是个馒头。复喝一喝曰。与么会又争得。且道。前来一喝。与后来一喝。是同是别。良久曰。幸是无人证明 僧问。年去年来即不问。送旧迎新事如何。师曰。快便难逢。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西天令严。曰梅花几点相思怨。只许佳人独自知。师曰。龙头蛇尾。
嘉禾福善寺云松品禅师
吴江桂氏子。参瑞白和尚。有省。复遍谒诸名宿。崇祯己卯。瑞。应豫章建安王百丈之请。师礼觐。当机扑碎法几上鳌山一座。为丈所称赏。遂受记莂 示众。定志凝神。总是鬼家活计。千差坐断。更须眨起眉毛。正当恁么时。如十日并照。千古洞明。有甚么佛手驴脚生缘。还知黄龙老眼光。烁破四天下么。喝一喝 示众。稳密处彻头彻尾。动转际擒纵卷舒。者里直下承当。犹是通身依倚。直饶向击石火闪电光中。坐断誵讹。更须知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始得。卓拄杖曰。灵龟曳尾终成兆。离水鹍鹏宇宙昏。
越州梅山历然相禅师
山阴王氏子 上堂。历历神锋挂眼。明明宝镜悬眉。变现六臂三头。宛转四方八面。直得三乘胆丧。十地魂惊。若非特达英流。对面如盲似哑。是以。过量者千斤不觉重。赤手不知轻。水底播红尘。山头翻白浪。且道。得何凭仗。遂拍案以两手作修罗势曰。还委悉么不怕拔肺抽肠才见出心露胆 示众。风寒羞露面。日暖爱抽衣。法尔皆如是。知君到不疑。山僧也肯你一半。只如冻云不歉自在。流泉不怕忙生。却又如何。山僧亦肯他一半。诸昆仲。你道。还有全肯底么。时有僧出曰。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师曰。效颦不是良家女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三人抬不动。曰莫者便是么。师曰。八个夜叉扛 问。世尊放光现瑞。智境全彰。祇如未放光前。智境在甚么处。师曰。瞎。曰还有分明者么。师曰。米贵柴荒。
冲阳西山邃谷源禅师
僧问。如何是归根得旨。师曰。深崖藏白额。劝子不须行。曰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么。师曰。射虎不真。徒夸没羽。
天台护国眠石蕴禅师
舒州怀宁潘氏子。别号啸云。初参博山天童。俱获契证。后参弁山。问答罢。山曰。子犹滞功勋在。师疑闷不自安。忽闻雷震。乃大悟曰。信知悟后须得作家煅炼 上堂。者磬上座。大似强与安名了也。更欲山僧指注。岂非枝蔓上重增枝蔓。然。既难以获辞。只得聊通线道。竖拂子曰。者个取舍不得。背触俱非。如大火聚。如吹毛剑。近之则燎却面门。触之则丧身失命。
虔州崆峒不溢满禅师
义真笪氏子。初参弁山。看拖死尸话。一日山呼茶。师擎茶至。山曰。擎茶者谁。师曰。某甲。山指花瓶曰。他为甚不擎茶。师从此契悟 小参。举赵州勘台山婆子因缘。颂曰。野外林禽弄日辉。一声高调一声低。东君别有拂人意。吹落残红满钓矶 上堂。竖拂子曰。此事。诸方尽向奇特处会。殊不知羊质犬皮。披文为豹。每日叱佛骂祖。衒卖己才。扯东拽西。牢笼后俊。纵饶见超真俗。机贯古今。若到生死分中。全没交涉。争如山僧赤手空拳。闭门缄口。径接上根。所以我为法王。於法自在。诸方。今日结制说禅。崆峒。今日解制放参。且道。手眼在甚么处。咄咄咄。何所疑。野鸟叫寒枝。好个归家时。掷拂子。泊然而逝。塔於本山五位峰前。
虔州崆峒谓斯教禅师
上堂。自别白云窝。相将半载多。蓦拈拄杖曰。见么。磊磊落落。婆婆和和。有时为道路指东话西。有时上孤峰无背无面。且道。事作么生。复卓拄杖曰。依然立在烟霞外。画断天云不放高 小参。少林有一机。青山常与白云齐。曹溪有一语。填沟塞壑无知己。是以。把住则了无涓滴。放行则在处通途。直饶一一分明。正是徐六担板。须知把住中有放行。放行中有把住。诸昆仲。且道。过此二途。如何是本分事。时有僧出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师曰。三十棒自领出去。
虔州兴国狮子岩中也慈禅师
歙县程氏子 浴佛升座。今日天上人间。尽谓释迦老子诞生。都将恶水去泼他。世尊被人泼得没柰何。走在香烟堆里道。昨夜夜叉形。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谷山敢问世尊。只如夜叉形时。菩萨面在甚么处。菩萨面时。夜叉形又在甚么处。释迦老子。被此一问。无言可对。又走在诸人胁下去了。请现前诸公。各各向己躬下摸索看。
湖州佛灯白岩博禅师
示众。苕南佛灯。苕北积善。日照千山。云摩霄汉。雨洒林邱。溪流白练。处处逢渠。曾无余欠正。所谓竹籁松涛。露出金针玉线。诸仁者。见不见。打破黄龙关。抝折石巩箭。青草窝中深复深。黄叶堆头离背面。拍案曰。会么。佛灯朗耀正乾坤。万派从兹归积善。僧问。如何是弁山境。师曰。两株古柏胜苍龙。一对清池如宝镜。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策杖峰头擒虎豹。溪边掬水探骊龙 师示寂时。有贯慈上座。参师甚久。后依佛川义和尚於高峰。主人公话。得彻法源底。遂手书法偈。嘱为师嗣。悟载佛川义章中。
越州萧山道林离愚智禅师
示众。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祇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祇者无字。你道。是何意旨。众欲下语。师震声曰。饭袋子 师於甲午季冬示微疾。寓北关紫云精舍。十六日沐浴告众曰。后事皆托弁山镜法兄。只侯十八日半夜。为我报知。我当行矣。至时。侍僧失报。师问曰。半夜也未。侍曰。过也。师即命焚香。端坐书偈曰。不出西关门。不入此关限。打破中闲底。权且吾着便。掷笔而逝。世寿四十有八。法腊三十有四。塔於道林兜率寺前。
赣州凤日本珠玥禅师
依弁山。苦究七载。一日瀑雨奔雷。师在楼凭窗。漠然不知者半晌。俄闻山上瀑水声。豁然打彻 升座。凤日开场选佛。大家看取题目。不是五典笙簧。亦非三坟金玉。不用锦绣文章。不取琳琅翰墨。不说菩提涅盘。不论禅定解脱。不拈曹洞正偏。不施临济棒喝。既总不恁么。且道。唤甚么作题目。竖拂子曰。会得山僧素志。千崖把茆独处 祈雨。师至龙王前。拈起香曰。会么。若也会得。不敢唤你作龙王。若也不会。伏惟尚飨。拽拄杖便归方丈。随后雷雨大作。山主入室礼谢曰。谢和尚说法。天下都有雨了。师曰。莫涂污山僧好 示众。灵明空廓。活卓无依。向之则背。亲之则离。有言不是。无语亦非。云封雪谷难为喻。月映芦花类莫齐。构不上底。堕身荆棘。东奔西驰。构得上底。贪眠雪屋。忍冻耽饥。尽道迷时无悟。焉知悟处犹迷。祇如有佛不得住。无佛急走过。此人还有措足之地么。喝一喝曰。切忌向鬼窟里作活计 示众。尽十方世界。还有别的法么。若有。拈取一毫头来看。若无。为甚么头头显露。良久曰。鸡公嶂走八斋堂。四金刚两手无措 师生於万历甲辰。至顺治乙酉。无疾而终。塔於本山方丈。太仆正卿陈玉李公。撰碑。
青溪西水庵丹溟幢禅师
升座。幢上座。於天启年间。会得法身边事。惟法身向上事。直至而今无消息。更教说个甚么。卓拄杖曰。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便下座 师示微疾。谓众曰。努力修行。吾今去矣。泊然而逝。
佛川离言义禅师
上堂。有一句子。不居那畔。那畔亲闻。尝在目前。目前难睹。弁山不敢被盖囊藏。直与当阳揭露。喝一喝 魏徐二公请。师为众讲宏传序。师曰。山僧不是讲师。僧问。如何是妙法莲华经。师脱履示之。僧愕然无语。师穿履曰。可惜许。又问。如何是佛座高远。师指先宝善像曰。此真。是甚么人描底。众皆罔测。师乃抽身。众作礼而退。
紫梅淑安周禅师
师诞辰上堂。蓦拈拄杖曰。不属虎不属龙。惯打东西南北风。十地三贤浑不识。造次凡流岂易通。且道。他本命元辰。落在甚么处。卓拄杖曰。吽吽 示众。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金锁玄关。一拳打破。大凡学道之士。必先去其渗漏。且道。作么生是渗漏。随声逐色是渗漏。护善遮恶是渗漏。爱圣憎凡是渗漏。承言滞句是渗漏。背暗投明是渗漏。专事棒喝是渗漏。驰骋机辩是渗漏。任你总不恁么。亦是渗漏。若尽举渗漏处。不可胜数。却不是逐件对治他底。只要置心一处。无事不辨。从上古人。尽是打者条路上过的。遂喝一喝曰。山僧恁么告报。已堕入渗漏了也。卓拄杖下座。
麦浪怀禅师法嗣
越州弥陀寺无迹敏禅师
上堂。灵犀玩月。彩凤翔云。至人作而万物咸孚。大德锺而群英毕聚。说甚么绝天维违地纪。擘华岳逗黄河。称奇斗巧。骇俗夸肓。总不如演教者里。毛端现剎。插草成林。尘中能作主。化外自来宾。咳[口*敕]一声。也胜他玄音妙义。微尘一点。也当得华藏庄严。何故。不见道。大千世界入正定。一微尘中从定起。乃拍案一下。
石雨方禅师法嗣(七人)
古虞象田即念现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种从缘起。师曰。香烟书梵字。曰不因修竹传清籁。争识孤松吼太虚。师曰。一般萃锦空山里。霜叶虽红不是春。
剑浦无量来云现禅师
越州萧山汪氏子。年二十二。参石雨方和尚。蒙印记。次谒象田。充第二座。闻田举竹篦示众。会得者个。肯他一半。会得那个。全不肯他。师於言下释然 上堂。徧界不曾藏。山河无影象。冉冉白云流。小鸟啼花上。春去了春去了。细雨绵绵数不休。大悲千手难描样。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机。若还拟议时。早已龟毛长数丈 到归庵上堂。白云无倚。鹤不停机。绿水有觔。扁舟易渡。还有先行不到末后太过者么。良久曰。分明踏在归云上。看到归云早已迟。
龙塘远门柱禅师
上堂。长松蔽日。修竹干霄。熏风入奏。殿阁生凉。任从溽暑蒸人。我者里六月冷如冰霜。且道与众苦不到处。相去多少 上堂。僧问。昨夜朔风凛凛。师曰。还觉寒毛卓竖么。僧停机。师曰。冻杀了也。乃曰。朔风凛凛正严寒。叶落空林遍地丹。惟有衲僧一着子。本无荣茂与凋残 师。着会元续略。行世。
杭州白岩位中符禅师
冬至开堂。道穷则变。日长一线。枯桩眼底动生机。小人道消微应验。好消息急须荐。莫待一九二九。数到沿河看柳。依旧花飞片片。乃卓拄杖三下曰。大众。向群阴剥尽处。道将一句来。良久。众无语。师曰。不妨亲切 示众。举守廓到华严。值严上堂曰。今日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儿孙到来。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华严与汝证据。见兔放鹰。廓出礼拜。起便喝。见义勇为。严亦喝。投桃报李。廓又喝。碁逢敌手不辞再。严亦又喝。琴遇知音岂厌三。廓礼拜曰。大众看者老汉一场败缺。复喝一喝。拍手归众。山当转折处。幽媚出常情。严便下座归方丈话。到无言际。此心愈见真。时。风穴作维那。上方丈问讯。者汉行年在坎。严曰汝来也叵耐。守廓适才把老僧。扭捏一上。待集众打一顿趁出。平地上捞甚鱼鰕。穴曰。趁他迟了也。自是和尚言过。他是济下儿孙。本分恁么丧尽。残生犹不知。严方息怒。水清鱼不饵。空载月明归。穴下来。举似廓。自首者不足罪。廓曰。你着甚来由劝者汉。我未问已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如今不打。搭却我者话也。未必心头似口头。穴曰。虽然如是。已徧天下也。识甚好恶。复拈曰。华严拦头。廓公把尾。鉴照鉴。空合空。唯二老心知之。若夫贪观云里雁。失却目前机者。又何足道。虽然。二老恁么做处。毕竟成得个甚么边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复喝一喝 师说法近三十年。每念宗风讹舛。遂不顾避忌。翻刻人天眼目考。着祖灯大统。及拈古汇集。颂古摘珠。并偶言诸书若干卷。行世。
余杭南山普宁天愚宝禅师
建昌新城欧阳氏子 上堂。瓶鹅唤出明月。随夜船而来。梦破指花。白云依青山而转。真机现而法法该通。旷劫消而尘尘解脱。了无挂碍。夺纵全超。灌陕府之铁牛。骤空中之木马。日暮归来仔细看。依稀恰似天边鹤。弹指曰。恶。
杭州径山梦庵律禅师
结制上堂。横拈玉筯搅龙门。未为通天作略。倒握金鞭趁虎穴。谩云向上钳锤。活人便用杀人刀。不过是毫末活计。寒冰中向火。烈焰里乘凉。小厮伎俩。乌足称羡。直须知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乃吐舌曰。会么。向者里透得去。不妨安居解脱。更说甚么万马千军。百匝围绕。脚跟下活泼泼。自有通霄路。掷拂子。
杭州钱塘净性紫仙阳禅师
海宁戴氏子 上堂。偏处不逢云遮一带峰峦。玄中不失雪覆万年松径。苟能於此荐得。一任灵机密运。展手通玄。宝印昭彰。当风得妙。横抽玉线。绣出鸳鸯。倒弄金梭。织成古锦 上堂。金乌刬彩。玉兔收光。潜消一色。坐断十方。正恁么时。还有共相证据者么。僧问。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未审。作家相见。有何言说。师曰。谁许妄通消息。曰岂无方便。师曰。莫嫌春迅速。彷佛过梅花。曰春花到处心花发。月落寒江别一天。师曰。莫错认定盘星。曰明月峰前狮子吼。三千界外绝知音。师曰。非汝境界。师以年迈。寻迁会龙。为终老计。一日示微疾。垂诫诸子。谆谆恳切。至晚浴毕。书偈坐逝。
尔密澓禅师法嗣(四人)
绍兴山阴清化惟岑嶾禅师
荆州松滋县张氏子 上堂。白云淡荡。红叶飘飖。真机历历。古干迢迢。木人抚掌。石女歌谣。针眼鱼跃浪。夏盖山[跳-兆+孛]跳。惊起广泽龙王。驾雾冲霄。更有拄杖子。忍俊不禁。出来扬声大叫。且道。叫个甚么。古今一段风流事。无端被人短贩一遭 上堂。堪笑枯木老。娶他聋瞶嫂。生个白头儿。世出世间少。海岳尽掀翻。乾坤抖乱了。吞却日月光。至今无处讨。殃及宇宙人。开眼不觉晓。经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如破驴脊上苍蝇。东厕坑里粪虫。还具佛法也无。若道有。则净秽何分。若道无。则圣凡迥隔者里下个甚么语即得。若谓春色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恁么见解。更参三十年。也未梦见在。
绍兴嵊县明觉宁远地禅师
姑苏马氏子 上堂。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夜来相看呵呵笑。天明依旧没交涉。没交涉。捉得海东三脚龟。看来元是西江鳖。竖拂子曰。看看。拂子吞却乾坤。汝等诸人。向何处安身立命。复击拂子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呵呵呵。会也么。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雪庵禅人满关请上堂。昨日行至中途。听得村翁说四句话。最妙最玄最亲最切。若人识得。可以笼罩古今。凌跨佛祖。千七百则葛藤。到此冰消瓦解。三十二传曲调。直是热椀鸣声。且道。是甚话。得恁么奇特。良久曰。四九三十六。柴米家常足。后园种芥菜。生个大萝葡。以拂子击禅几。下座。
杭州仁和菩昙自若深禅师
山阴王氏子 上堂。潜身那畔。向上未许全提。炭里藏头。正令无烦举唱。直须转位就功。无影幕中呈彩凤。观头识尾。太虚脊上画飞龙。纵夺在手。杀活临机。正恁么时。且作么生。与主中主相见。良久曰。九重深密无窥处。闹市丛中着眼看。卓拄杖下座。
越州融光自闻音禅师
上堂。有僧才出。师以杖约曰。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汝作么生会。僧曰。行藏原不属他人。师曰。孟八郎汉。又恁么去。僧拟开口。师便打。
具足有禅师法嗣
越州宝泉素端[彳*(巢-果+(一/自))*亍]禅师
上堂。维那举应观第一义。师蓦拈拂子曰。若是第一义。汝等作么生观。拂一拂曰。既登虞岳巅。谩道娥江曲。玄风万里来。到我清凉屋。分明题唱此宗猷。直下承当转辘辘。露柱灯笼笑点头。铁蛇昨夜生於菟。喝一喝 小参。结制已经一七。个个眉毛撕结。大地没处藏身。虚空那容着楔拶。得无位真人。[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撞入兜率内宫。扬声大叫道。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别。蓦顾左右曰。你等噇酒糟汉。可曾善别机宜也未。山僧有个休歇方子。尽情布施也。看看。拈拄杖下座。旋风打散。归方丈 师於康熙甲辰夏示疾。至五月十五日。声气朗然。神色明润。众谓。师病已愈。师忽谓众曰。我以十九日巳时去也。遂命鼎新徒急归候。至十九日巳时。乃唤淡如觉曰。与我打鼓集众。扶我入龛去。淡如曰。和尚未可去在。师痛叱。淡依教集众。师入龛说偈曰。六十余年。谈天论地。八苦交煎。别展良伎。扑破空花。说甚真谛。寂灭逍遥。等闲难觑。偈毕。端然坐化。世寿六十三。僧腊三十八。窆龛于本寺之右。
三宜盂禅师法嗣(六人)
嘉善慈云俍亭挺禅师
钱塘徐氏子 上堂。寻常道。个唱和句。也不容易。有般卤莽禅和。只晓得掀翻法座。推倒禅床。以为是当机不让。那知同生同死。能弱能强。放去收来。却自有宛转机丝之妙。罢罢罢。达磨一宗料想。无人识得。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心。不是岩头雪峰。谁与共赓此曲。
苕溪凤山多福林妙叶启禅师
家世业儒。投宝寿方披剃。一日寿示众曰。此事教你没趋向处。师闻直得行坐不安。遂有省。复徧谒诸名宿。皆蒙器重。后参愚庵盂和尚。一语洞明大法。出住桐川东山妙觉 上堂。碓嘴花开。乃得声腾米价。石头路滑。方知鈯斧风规。药山鼓笛韵同音。翻出新丰成古曲。镜湖波浪滔天涌。流来明圣水汪洋。虽则光演宗乘。只贵大家知有。大众。山青水绿。苍松翠竹。云田可耕。月泉可掬。水足草足。大众多福。良久曰。且道。是何节拍。击如意曰。升平乐 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两手相呈。和盘托出。提起也倾国难酬。放下也分文不值。一百二十岁老赵州。齿不关风。道有道无。黑夜投珠。又何怪按剑相及。诸昆仲可惜许。坐在饭箩里叫饿。反去胡饼上呷汁。逗到今朝。三七依旧二十一。竖拂子曰。寒山拾得 上堂。唐明皇剑斩纸人。李将军箭穿石虎。什法师。八岁能举铁磬。商邱开。出入水火。所以道。毫厘系念。鹞过新罗。瞥尔情生。万劫羁锁。拈拂丝曰。者些子虽是栗棘蓬金刚圈。会得也不值涕唾。会么。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
山阴保宁端实严禅师
昆山孙氏子 修造示众。拈如意曰。向者里努力进前。出得一身白汗。便能拈一茎草。竖起玉殿琼楼。若未得出身白汗。茎草自是茎草。玉殿琼楼。自是玉殿琼楼。毕竟如何。三台须要大家催。击如意一下。
越州大能仁寺盟石息禅师
山阴mao氏子 上堂。霜风凛冽。万木凋残。觌面之机。如何委悉。直饶会得。犹是时流见解。祇如三世诸佛不知有。黧奴白牯却知有。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虽是右人向上全提。殊不知。能仁者里。钟鼓与市语。互互交参。佛殿与山门。机机相应。一一天真。一一成现。毕竟诸人分上又作么生。良久曰。二由一有。一亦莫守。打破赵州关。放出子胡狗。喝一喝 上堂。举盘山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慈明道。向上一路。千圣不然。师曰。不传不然。白日青天。拍案曰。毕竟如何是向上一路。便下座 问。如何是一。师曰。匾担。曰意旨如何。即曰。挑砖挑瓦。
越州上虞龙田栢子地禅师
上堂。释迦不出世。未见头可履地。足可指天。达磨不西来。岂是夜能明昼能暗。然。一人整旧如新。一人删繁取要。只为人人忘失己躬一段大事。不能返本穷源。故。有者个格调。流布寰中。多少人认奴作郎。证龟成鳖。所以龙田有愿。不欲打者鼓笛。何故。今日又作者个模样。良久曰。待虚空点头。与汝道破 上堂。说心说佛。三年陈醋生花。谈妙谈玄。十里烟墩失火。难同丑妇共春秋。一任盲人分早白。金乌沉夜半。玉犬吠云中。从教绣出鸳鸯。里许线痕不露。祇如不通明暗路。坐断往来机。如何话会。良久。喝一喝。
嘉兴东塔为则范禅师
姑苏吴江人 上堂。南天台北五台。踏破多少草烟。历过无穷烟水。听人所说底。尽情吐出。自己肯重底。扬在一边。如何是诸人亲切句。良久云。六六元来三十六。
猜你喜欢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卷七·佚名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 (注一)·太虚 第三卷·圆瑛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太虚 序·善一如纯 卷九十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三·唐慧琳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道利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十有九章)·佚名 卷第十七·昙噩 大雲初分大众健度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四·安慧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四·弘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