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

正源略集卷第六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五世

木陈忞禅师法嗣(二十人)

明州五磊达变权禅师

上堂云。一代时教。是个切脚。毕竟正文。无人道着。当的帝都丁。必彬班豹剥。圆通无碍底。七纵八横。局守一隅底。无绳自缚。义随文而文随义。历历明明。珠走盘而盘走珠。洒洒落落。卓拄杖云。分明举似作家。切忌胡穿乱凿。就中演出妙伽陀。定慧圆明无住着 上堂。劫前运步。孰是知音。格外横身。谁当辨的。二听绝闻其响。五眼莫睹其形。直饶威音那畔承当。未免打作两橛。纵使却来者边行履。也应难许十全。有佛处不得住。抹过恒河沙国土。春风孰道在花枝。鸾凤不栖荆棘树。无佛处急走过。梦锁关空成险堕。莫守寒岩异草青。休恋白云深处坐。有无不住绝商量。妙用纵横迥异常。热碗昼鸣翻古调。铁牛夜诟换新腔。蟭螟眼里放夜市。卓拄杖云。须信吾宗别有长。

明州五磊拙岩怀禅师

示众。牛头北马头南。突出虚空向上谈。大地山河齐起舞。头陀迦叶也痴憨。前三三后三三。端的无劳宿草庵。卓拄杖曰。还委悉么。者里廓然俱放下。百千剎海一毫端 示众。不是心不是无不是物。一一为君都拈出。鬔头垢面老寒山。却是十年归不得。归不得。朝朝鸡向五更啼。日日日从东畔出。堪笑无端王老师。残花落地无人拾。大众还会么。一回雨过一回湿。卓拄杖下座 解夏示众。问。文殊七佛之师。因甚出不得女子定。师云。你在那里见他出不得。僧拟议。师打云。十万八千。进云。罔明乃下方初地菩萨。为什么出得女子定。师云。切莫错认定盘星。进云。若恁么。唤什么作定。师打云。打破髑髅来。与汝相见。

越州平阳天岳本昼禅师

楚黄萧氏子 上堂。冬至阳生好个令。旦衲子工夫。打成一片。露柱摇船。灯笼到岸。光阴一线长。佛法长一线。竖拂子召大众曰。山僧瞌睡方浓。今日见所未见。击禅床下座。

台州广润巨灵融禅师

新安陈氏子 上堂。神机迅捷。盖是寻常见。彻骨髓未为极则。从上以来。有许多老骨董。向搕[打-丁+(天/韭)]堆头。拾得一只破草鞋。在床子上。撑眉努目。压良为贱。若是祖师意。不曾道着。返累宗风扫地。乃召众曰。且道。恁么有扶持处也无。卓拄杖曰。看看。祇缘生在千峰上。不得云擎也出头 示众。淡云啼破鹧鸪天。雨后平塘湿柳烟。珍重往来行脚者。莫将玄妙污心田 问。如何是三教。师曰。耕种耘田割稻。曰三教之义。何者为最。师曰。波斯鼻孔下头粗 落堂示众。东单下板头。打钟黑漆皮。灯笼止静触目。若见圣僧。自不辜负露柱。拽拄杖便出。

嘉兴金粟天岸升禅师

金坛陈氏子。弱冠。从姚江高原剃染。谒天童忞圆具。参那咤析骨因缘。有省。作华严五十三颂呈忞。忞称善。后继席青州大觉。及忞奉诏入京。举师立僧。后迁金粟 上堂。收得蕙江云。满载剡溪月。跨鹤度钱塘。赛彩双白璧。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出。佛手驴脚与生缘。赵州输胜不输劣。阿呵呵。馒头[饥-几+追]子齐拈出。餐则任君餐。切忌齩破舌。金牛大笑君何拙 上堂。涧水绕山房。白云抱幽石。此时林下人。活计天然别。却怪德山临济。星布碁列。摝蚬捞虾。竖拳行喝。好与捉来。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因甚如此。清平世界。不容草窃。师寂於康熙癸丑十一月二十四。全身塔於姚江栖云之右麓。

漳州龙牙云叟住禅师

示众。红满枝绿满枝。邨邨绿暗与红稀。黄鹂语杜鹃啼。底事声声苦劝归。春己暮树不华。狼藉枝头恨转赊。掷下拄杖曰。一片何人得。流经十万家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折筯搅沧溟。曰忽遇客来。将何看待。师曰。烂炒浮沤满满盛。

皋亭佛日山晓晳禅师

晚参。不着佛求。不着法求。现成公案。日照山丘。黄鹤峰依然高耸。天衣泉不断长流。蓦拈拄杖。卓一卓云。千年石鼓音重震。却赖桐鱼有地头。晚参。问。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入地狱。意旨如何。师云。钟声披七条。进云。高沙弥不受戒。轨则安存。佛日寺演毗尼。泾渭可辨。毕竟受者是。不受者是。师云。赵州东壁挂葫芦。乃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满口道着。争柰诸人不肯直下承当。然则毕竟如何。起身云。山僧住持事繁。不暇东西葛藤 药师佛诞辰上堂。尽十方是个琉璃世界。尽十方悉成焰网庄严。於中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水鸟树林。胎卵湿化。莫不皆由药师本愿之所建立。即今恭肃坛仪。一灯一香。一花一果。以至现前一问一答。亦皆药师本愿之所成就。既历历如是。毕竟唤甚么作本愿。两手擎杖云。还委悉么。灯光灿丹桂香。莫教错过古医王。卓拄杖下座 解七。举天如则禅。师云。金刚圈被人透了。栗棘蓬被人吞了。老倒扬岐。伎俩已尽。天如则不然。禅客相逢。但只道个吽吽。管取吞不得透不得。师呵呵笑云。恁般举扬。何异以五十步笑百步。佛日又则不然。禅客相逢。遇饭吃饭。遇衣穿衣。有什么吞不得透不得。现成公案。各与三十棒。

扬州兴化龙珠森鉴彻禅师

示众。衲僧家。立志要坚。卓绝依倚。如狮子游行。百兽绝迹。如孤鹤翔於空外。如片云点太清里。无适无莫。视成佛作祖。犹是目翳。岂有他哉正当恁么。百千善逝。舒金色臂。同声赞善。烂嚼热涎啐一面。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上堂。正行不踏草。正见无不了。正得不富家。正言不作巧。若人会此四语。则临济三玄。玄沙三病。曹山三堕。一时而了。如若不会。须要铲却案山草。师寂於康熙癸酉十二月。世寿八十四。僧腊五十九。塔於维扬之平山。

金陵天宁古田元禅师

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秋蝉鸣翠柳。

黄州黄陂素山冲然义禅师

於燕京西山。一僧。戴云尖帽。穿朱履。着跨鹤衣。拜曰。和尚还识得否。师拈棒曰。不是儒不是道。俗人头戴僧官帽。连棒打趁。其僧浑身脱却赤体。问曰。和尚如今如何识我好。师亦打曰。脱却皮毛换却骨。难逃法眼破重迷。僧悲感礼谢而退。康熙壬戌春。师预期辞世。至二月十八午时。上堂诀众。叉手而逝。塔建本山。

庐山西林以夫可禅师

字博凡。姑苏人。依显圣脱白。看念佛是谁。默提猛切。一日忽於路次触石。有省。后谒弘觉忞於天童。始承心印。出住虔州仰坪双峰。次迁真如西林 小参。谈玄说妙。太平之奸贼。行棒行喝。乱世之英雄。毕竟如何。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晚参。杀人刀活人剑。喝一喝曰。是杀耶。是活耶。一僧出曰。和尚性命也不顾。师曰。果然。僧伫思。师曰。苍天苍天。师寂於康熙癸亥八月初二。春秋六十有八。僧腊四十六。塔於虎溪之南。

苏州虎邱节岩琇禅师

小参。毛吞巨海。不挠鱼龙。芥纳须弥。无伤树木。且道。是什么义。戴嵩牛卧绿杨阴。韩干马嘶芳草地 晚参。华岳有顶。洞庭无盖。腊月莲花。石人腰带。文殊乃七佛之师。因甚出女子定不得。低声低声。罔明乃下方菩萨。因甚出得。低声低声。行尽天涯谙世事。老君头戴楮皮冠。

桐城清泉灵远应禅师

上堂。师举当山元白尊宿。示众毕。喝一喝下座。师云。老尊宿若无末后一喝。洎无合煞。然。此喝中有纵夺杀活之机。驱耕夺食之略。吓杀曹家女。折却石巩箭。琼楼玉殿。直下瓦解氷消。妙法莲华。管教绝根败蒂。纵有齩钉嚼铁者。丧胆亡魂。设或脱死超生底。何处出气。盖伊得处卤莽。亲从太白山前大炉鞴中出来。一味承当。本自密师翁棒头取证。非同掠虚之汉。岂比昧己之流。故乃高挥大抹。起废兴衰。克绍宗乘。丕振家业。恢复泐潭清泉天柱。唱太平华。盖大宁虽则六座道场。却成千载一遇。然虽如是。且道。者尊宿具何眼目。有如斯作略。喝一喝云。大鹏奋展摩霄翅。那顾奔腾六合云 五灯全书到山。升座。五灯发耀。二桂腾芳。肇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教外别传之旨。始此流通。见性成佛之言。亦布华夏。自唐至宋。分为五宗。元明以来。祇存二派。数百年间。其论说不一。或以天王天皇。疑案不决。或以日觉自觉。强捏一人。削五代之源流。排两世之法祖。盖因道原当断。大川欲删。使顶眼不具者。藉以讹传。捕风捉影。流妄自穿凿。俄尔突出圣感辑成全书。华严复参较阅。遭遇 圣恩屈尊鉴定。 御制序文 恩赐。梨版刊布天下。使天下学佛徒。知其源委无复纷诤。天王天皇。不告而显白。日觉自觉。不考而允详。更使洞下五代之源流。还归本位。济宗两世之法祖。不动如山。盖以大公无我之心为心。定千古不易之道为道。(臣)僧本应。今日得披全书。知其的据。恭爇瓣香。以酬 圣德。大众还委悉么。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有封疆。

信州章岩献可寂禅师

中秋上堂。十五日已前。半开半合。十五日已后。全放全收。正当十五夜。灵机密运。大地平沈。圆陀陀发明本地风光。净裸裸露出生前面目。无一处不是真乘。统十方咸归宝所。广寒虚碧月华新。天桂飘香金井落。以拂子打○相曰。大众见么。是处倚栏人尽望。不知秋色落谁家。挥拂子下座。

湖州道场山神山瀛禅师

立春晚参。目前无法。泥牛背上霜刀刮。意在目前。额点黄金贺铁钱。不是目前法。冻折老梅先破腊。非耳目之所到。春风吹动无根草。好大哥。了不了。羚羊挂角无踪。休向枯桩寻讨。击拂子 晚参。举五祖颂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话曰。一口吸尽西江水。洛阳牡丹新吐蕊。簸土扬尘没处寻。无端撞着自家底。师以拂子指曰。演祖走入牡丹花里去也。被马大师一掴粉碎。直得芬菲缭绕。徧界残红。庞老回避不及。突出拂子头上道。觑透祖师关棙子。妬花风雨更多情。

越州乌石南云炜禅师

楚黄麻城田氏子。上堂。蓦卓拄杖曰。珠回玉转。草偃风行。有眼者见。有耳者闻。乌石岩畔翠竹。全彰佛祖心印。庆寿堂前白日。裂破露柱面门。不妨行棒行喝。揭却衲僧脑盖。坐断报化佛头。一任龙吟雾起。虎啸风生。直得拄杖子吞却十方世界。敢问诸人。山河大地甚处得来。以杖卓一卓。喝一喝曰。我为法王。於法自在。

洪州宝峰大雷庆禅师

鼎州武陵贾氏子。年十五出家。十八受具大沩。徧参名宿。后谒平阳弘觉忞。机契命充第一座。出世豫章能仁同宁广福大宁宝峰菩提六剎 上堂。入门便喝。果然佛法无多。劈脊便棒。何关枢机竭世。攒花簇锦。空阏大道之渊。厌死欣生。未脱识情之表。衲僧家。眼光烁破四天。毛孔横吞大地。从阿娘肚里出来。便作狮子吼。犹未是性燥汉。还肯恁么那。掷拂子下座。

越州翠峰怀光灿禅师

上堂。出入同门甚是奇。相呼相应两相宜。今朝已诉衷肠事。总有旁观那得知。既有旁观。为甚不知。乃顾左右云。只为山僧所说一味土音。不能耸听。教诸人如何辨得 上堂。山僧正欲敛伽黎。户后松风阐大机。若谓偶然成底事。难陀迦叶皱双眉。喝一喝。下座。

新州龙山国恩旷圆行果禅师

佛成道日上堂。皎洁明星耀碧空。无今无古粲然同。苟能着眼云霄外。便即横身宇宙中。寒竹依窗摇瘦影。野梅临涧度香风。二千年事如何举。旭日初生海畔红。喝一喝。下座。

金陵蒋山芥庵大禅师

小参。卷帘除却障。闭户成塞碍。祇者障与碍。古今无人会。无人会。三个成群。四个逐队。君不见。台山路上蓦直婆。明州市里憨布袋 晚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大众。如何是你形山底宝。一僧云。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师云。我不答对。不吟诗。只要问你形山底宝。僧礼拜。师云。礼拜且置。云门道。将山门来灯笼上。又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一僧拜云。深领和尚者一问。便出。师复唤来云。领后如何。僧云。密不通风。师打云。将谓是南番舶主。元来贩私盐汉 小参。秋风清秋月明。梧桐叶已落。丹桂又香生。长空历历雁过。高树啾啾蝉鸣。说甚西来祖意。太煞十分现成。杨美之郭君建。不依本分。错路修行。来我兴善寺里。朝三暮四。念他白云。老子底上大人。乃呵呵大笑。归方丈 晚参。入院以来一月。人事奔忙不彻。日日愁米愁柴。佛法无暇打迭。大众。一体人情苦苦。煎逼要说。大似欠他钱债。还本还利无歇。兴善虽则臂长袖短。今晚不免尽情抖搜了罢。遂提起衣袖。连抖数抖云。大众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年穷岁毕以后。再不要上门上户来索取 晚参。若起纷飞之心。即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自除。返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正恁么时如何。抱石投江。

石奇云禅师法嗣(四人)

台州净居湛庵常禅师

四明鄞邑吴氏子。依金粟悟。得度圆具。随悟迁天童。因陶瓦乏人。命师执役五载。每求进堂。悟曰。此事不拘内外。贵在笃信。师即矢志不进堂。决於透彻。以作堂外榜样。一夕阅悟语录曰。何不向棒头指处看。忽然知得棒头落处。悟许之 示众。一言不相赴。知君太罔措。即此罔措时。便是汝出路。拟向别处讨。驴年不得了。年老觉心孤。谁知多落草 康熙甲辰夏。师示微疾。集诸弟子。嘱以法门要事。遂怡然而逝。塔於方岩之东隅。

明州大梅法幢帜禅师

温州瑞安林氏子。崇祯戊辰。举进士。因谒闻谷大师。令看死猫头话。有省。祝发参雪窦。举一宿觉再来话。窦曰。上座还承当得么。师曰。承当不是好手。窦曰。回避不得又如何。师默契其旨。住大梅。人称常师再来 小参。苍山碧水。古佛家风。枕石锄云。道人活计。只今已辞密印。初到莲峰。金风吼无畏之音。红树铺十分之锦。芦鸿呖呖。个中消息全彰。篱菊丛丛。彻底风光漏泄。会则头头俱妙。物物皆灵。所以道。烟岛云林。咸提妙旨。霜柯月渚。并可传心。何必楼阁门开。方参慈氏。福城东际。始见文殊。既然。如是则老僧七尺乌藤。到此全无用处。正恁么时。且宾主历然。全放全收一句。又作么生。蓦拈拄杖曰。有时卓向千峰顶。划断飞云不放高。卓一卓。下座。康熙丁未夏。示微疾。应接如故。八月十二。说偈辞众曰。七十五年闲打閧。总无奇特出常伦。而今撒手悬岩去。一任诸方说幻真。凡有问者。惟书十三。指以示之。至十三目。吉祥而逝。塔於白门吹台之麓。

处州椒山律牧制禅师

绍兴谢氏子。年二十。礼崇胜悟空老宿得度。看本来面目话。竟无所入。乃往天童乞戒。时石奇云为阇黎。一日师问。如何是某甲本来面目。云便掌。师拟再问。云以手掩师口。忽大悟。崇祯十七年。云主雪窦。命师典维那。顺治十七年九月。始秉衣拂。出住椒山。次住雪窦 上堂。一九与二九。相逢不出手。杨岐驴子湖狗。踏破虚空颠倒走。只个浑身没处藏踪迹。知他何所有。因甚街头石敢当。冻得通身白汗流。师晚年退居云盖。至壬戌二月十七日中夜。索笔书偈曰。堂堂无去亦无来。体露真风绝点埃。七十一年端的处。漫随流水入天台。掷笔而逝。塔于雪窦妙高台侧。

明州雪窦宏远绍禅师

族姓王。越之观海卫世胄也。母一夕梦老人送和尚入室而诞。师总角脱白。参天童悟。看念佛是谁。力究不契。后谒石奇云於灵鹫。看云门东海鲤鱼话。有疑。一日侍云次。直旁僧举问此话。云便打。僧又问。云又打。僧再问。云复打。师见之忽然大悟。乃曰。可惜许三棒也无一点。云曰。你又作么生。师拂袖曰。大雨来也。便出。呈颂曰。一棒雷轰雨似倾。翻身倒掷打云门。如今觌面无回互。东海西江一口吞。云然之。历住海岸南广诸处 上堂。十一月望日。万里一条铁。临济与德山。是甚乾矢橛。如今藏在乳峰前。为君拔却顶门楔。别别试看。千山凛寒色。师生万历丙辰四月三十日。寂於康熙戊辰十一月十九日。寿七十三。腊四十九。塔建东山之阳。

牧云门禅师法嗣(十人)

苏州西华秀峰岫云行玮禅师

长洲顾氏子。年十二。投虎丘西隐房本如披剃。参牧云门於古南。命师为第一座。一夕晚参。门曰。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只是下面一字。山僧续不来。请大众续看。师出众曰。贼。门可之。乃以衣拂源流授之。出兴秀峰。次住虎丘兴福 上堂。初夏日长。五更月皎。庭前罂粟花。红底红紫底紫。池中新荷叶。大底大小底小。山僧睡在床上。忽听得钟声鸡声。一齐报晓。穿着长衣起来。看看。祖师西来意。狼藉知多少。便下座 小参。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玮上座。即今举也。新月如弓。霜风如箭。普请诸人。照顾头面。康熙丙辰六月。师示微疾。二十一日沐浴更衣。留偈曰。吾年六十七。世缘今已毕。长歌归去来。扶桑日初出。泊然而寂。塔全身於吾家山麓。

嘉兴祖灯崇己峻禅师

吴兴施氏子。年二十五剃染。参牧云门於天童。得蒙印可 上堂。寒风凛凛。夜雨潇潇。鹤鸣松顶。云卧山腰。空劫前事。不异今朝。当阳契入。今古全超。不与一切透漏。不与一切动摇。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逍遥处也逍遥。康熙甲寅夏。师示疾至九月九日。乃沐浴更衣。谓众曰。此是甚么时节。众曰。正午矣。师曰。胥山东北。虚空迸裂。如说而行。正是时节。且道。老僧行到甚么处去。众中。还有道得底么。众无语。遂大喝一声而逝。塔於庵之左。

越州明觉宝掌雪厂道白禅师

字冷翁。苏州钮氏子 上堂。妙辩非干舌。谭玄口不开。鸦鸣及鹊噪。蚯蚓舞三台。百口同一舌。并将致问来。一僧出欲作礼。师曰。拈却门前下马台 示众。半雨半不雨。千峰布袋里。欲晴不得晴。淡日吐圆睛。我也惺惺。你也惺惺。若也见未彻。新罗昨夜打三更 示众。腊月过半。风雪如箭。壁破茅疎。扑头扑面。好假机缘。无人能荐。赢得饥禽窗外来。啄啐梅花三两片 问。洞山君臣。临济宾主。是同是别。师曰。刻空求鸟迹。师历主梅墅弥陀至大报恩王城法云。康熙丁巳十月十八辰刻。索笔书辞世偈。并封龛等语。掷笔怡然委顺。预建塔于寺之东隅。孙司马鲁。为之铭。有语录。雪响集。救正录。及云门方外志若干卷。行世。

金陵蒋山佛国南音言禅师

别号真钝叟。海宁凌氏子。年十九剃染。寻谒古南门。一日同门泛舟。见岸上桃花盛开。门因举灵云玄沙公案诘之。师曰。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门颔之。后归里养亲。以忍大师有养母堂。因名其院。曰黄梅。历主真相匡庵清溪之圆觉诸剎 上堂。师吐舌曰。还见山僧舌轮上。放大宝光。演摩诃衍法么。遂喝一喝曰。痴人面前。岂可说梦。便下座 上堂。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风吹兼雨打。愁云拨不开。忽然拨开时。六月日头。晚娘拳头。虽然。不打情理难容。山僧与么说话。得休休处。且休休作甚。沩山作甚牛。掷拂子。下座。师於康熙甲寅九月二十五日。集众说偈曰。乌龟白玉身。矢橛黄金相。谁悟涅盘空。海门孤月上。泊然而逝。寿五十六。僧腊三十六。塔於黄梅院后。

苏州无量可生慈禅师

歙州程氏子 小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如是则全真即体。全体即真。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度尽恒沙佛。在圣不增。诸佛何曾度一人。虽然。恁么且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一句作么生会。卓拄杖曰。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南岳法轮石隐贞禅师

江西武宁刘氏子 上堂。生擒虎兕。活捉狞龙。驱耕夺食。点铁成金。若据本分提持。直饶释迦老子。出广长舌。也道不得。达磨祖师。用尽神通。也指不出。且道。法轮凭个甚么。便开此大口。乃横按拄杖曰。横按镆铘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 上堂。法轮贞长老。恰似打油匠。不管菜子桐子山茶子。一齐收拾榨床上。冷也一撞。热也一撞。撞得一点气息也无。翻转篐来。还要加上两撞。且道。为甚如此。良久。顾众曰。是则名为报佛恩。师寂於康熙庚申五月一日。塔建岣嵝峰之顶。

庐山圆通崇胜雪堂耜禅师

原字雪田。示众。风不来树不动。癞虾蟆。休鼓弄。良久顾众曰。会么。楚鸡不是丹山凤。万杉僧参问。和尚者里。有兵过么。师曰。一个东瓜如椰子。大重七十觔。僧茫然。师曰。不消盐蘸。僧问。庐山有多少高。师拈拄杖作量势。僧曰。毕竟有多少高。师便打曰。恁么高。僧茫然。师痛打出。

德安孝惑狮子古鉴圆禅师

本邑胡氏子。从达闻老宿剃染。首参天童悟。次依雪窦云。经八载。后见古南门。诘其悟处隐密。命居第二座。终夏辞归。门曰。何不相随久住。师曰。某甲将古南。归楚去住。门曰。汝甚有神通。师曰。相随来也。门喜之。遂题顶像授之。师历住黄草山龙池狮山等处 结制上堂。法王大宝。本自圆成。顶上髻珠。古今不昧。不须外觅。岂假他求。蓦卓拄杖。若向者里担荷得去。则知火炉头畔不费钳锤。狮子院中愈增光彩。苟或未然。山僧今日翻转面皮。结却布袋去也。复卓拄杖。下座。

虞山直指尼圆鉴玄禅师

邑之曹氏女。幼出家。诣报国受具。严持律范。初参金粟悟。礼拜次。即竖拳。悟便棒曰。者个是甚么。师曰。千圣不识。悟曰。放下着。师曰。放下个什么。悟乃休。后谒古南得法。掩关虞山。黄淳耀进士。一日到关问曰。久慕关主。师曰。贫道总不识。士曰。启口即是葛藤。要师全提。师曰。放下着。士大悦 钱宗伯夫人问。如何是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秀水年年秀。青山岁岁青。康熙癸丑二月十一日。无疾忽命剃头。沐浴更衣。趺坐说偈曰。七十三年假借名。了无一法可当情。而今四大随机散。曾向檀那致别声。遂怡然而化。语录年谱行世。

如如懒人方为戒居士

歙州人。龆年。即有志向道。一夕。梦幅巾道者。引至扬州三叉河宝塔下。视塔影欹斜。命士将塔扶正。士开塔门着力。醒来通身汗下。觉身心世界一空。尽古今只是一个自己。并自己亦不可名状。述偈曰。梦中作梦宛然真。耳听何如眼听亲。泡影堆中拈实具。大千活句属吾人。自此遣妾茹素。求道益切。一日谒牧云门於鹤林。门曰。不生不灭心聻。士曰。弟子今早渡江。门曰。江上风浪恶。如何过得。士曰。柁柄在弟子手里。门曰。即今登岸。也柁柄聻。士曰。本寺伽蓝米公做。门曰。米公与你。有甚交涉。士揖曰。即刻拜别和尚。门笑而颔之曰。梅子熟矣。乃付以偈曰。灵山花下别。京口渡头逢。君今如是去。千载起吾宗。后求剃度。门曰。可构静室。不必出家。便化同人。堪称希有。

浮石贤禅师法嗣(五人)

极乐独痴□禅师

示众。昔汾阳高卧岩穴。士大夫仰慕风采。八请不赴。闻聪公一语。遂幡然而出。以致道满天下。亦几曾有定法来。老僧未到极乐。惯自贬驳诸方。既到极乐。且听诸方贬驳。况肩祖宗之任。肯畏法道之难行乎。多见迩来后生晚学。才入丛林。便不务进道。一味希图饮食。丰隆寮舍。稳便师家。待之宽厚。蚤得印可。则喜与之认真。钳锤则嗔。全不思行解相应。名之曰祖。智过於师。方堪传授。呜呼。吾宗至此。诚可痛哭流涕者也。常言。宁可将身替大地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广求利养。取闹门庭。我报恩老人。初赴海门三山寺请。因僧问如是和尚家风。老人云。老来住个破院子。有鼓无钟响不全。僧云。或遇客来。将何欵待。老人云。非惟库房无茶果。抑且云厨少米炊。当年不肖子云。老人何得作者般话语。若是上根利智底。自然守得穷耐得苦。若是小知小见底。又争怪得他穷厮煎饿厮炊。筑着磕着生烦恼。老人云。惟在阇黎三十年后。挽回天童清白家声。不至坠地。是所愿也。亲承教益。终不敢忘。昨晚在方丈。挑灯静坐。已及三鼓。忽然思量老人天覆地载之恩。此生如何报答。惟诸硕德。朝斯夕斯。切磋琢磨。必期造到佛祖极则田地。方成了事。道人之名。诚不愧矣。珍重。

江西宝藏范围泽禅师

吉安五云人。陈氏子。一日吃饭次。见饭中黑壳虫。有省。说偈曰。米里虫米里虫。元来面目与我同。呵呵一笑平生乐。诸佛众生俱梦中。呈报恩贤。即印可。后继席天童。上堂。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只此灵锋。阿谁敢拟者里荐得。结解迷悟向甚处着。而今事不获已。起模画样。於无绻缋处立绻缋。於无绳索处立绳索。要使诸人。九十日中。蓦地跳出绻缋。迸断绳索。直得万象森罗起舞。百川大海腾波。到者个时节。正好吃宝藏拄杖。何故。太平寰宇斩痴顽。

海宁东寺洪衍灏禅师

上堂。吾有一语。未敢轻举。今正是时。卓拄杖曰。记取记取。上堂。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云门红旗闪烁。临济热喝雷奔。良久曰。刚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颍州弘戒钝斧濊禅师

上堂。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螃蠏横行。虾蟆直跳。本分衲僧。不得草草。卓拄杖下座 一日寺僧涉讼。师亦被累。即怡然升座。说偈别众而逝。淮徐备兵使者闻之。率同官罗拜。士民集资。建塔于寺后。

太平澄心寄庵澯禅师

僧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今日风头太硬。僧喝。师曰。作家。僧才拜。师劈脊一棒曰。急着眼戏。僧大笑。师曰。你疑我与你葛藤那。僧又拜。师复打曰。第一不得忘却。

林野奇禅师法嗣(八人)

荆溪芙蓉自闲觉禅师

蜀之合州徐氏子。周岁失母。父携礼马山太虚老宿落发。未几。父丧。既壮。徧历讲肆。后游吴越。依天童悟有年。无入处。因见林野奇於闲住寮。问。参禅不得力。过在甚处。奇曰。莫妄想。师曰。毕竟如何。奇曰。铺柄长斧柄短。师愈加迷闷。苦心力究。一晚排遣。蓦撞露柱。透彻心宗。适奇应广化请。师随侍。一日。奇举兴化摈维那。你如何会。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奇然之 顺治辛丑十二月二十五日。师书偈曰。天上天下。脚头脚底。撩起便行。将头作尾。阿呵呵。风流不在着衣多。一曲归家唱哩啰。掷笔而逝。塔於屏风山。

台州鸿福慧日升禅师

一字妙高。邵武冯氏子 上堂。鸿福好消息。天开百万峰。山岩呈瑞色。物物展春容。门前石锯钦禅虎。阶下池归听法龙。更有现前诸衲子。相将围绕个邨翁。将南作北。指西话东。紫罗帐里撒珍珠。信手拈来用不穷。簸箕量去浑无别。熨斗煎茶罀不同 上堂。打开布袋口。放出辽天鹘。冲破九重云。山青与水绿。梅花笑雪。正眼舒开。正恁么时。解制一句。作么生道。闹中拶出憍尸迦。咭嘹舌头三千里。

苏州太仓香林佛果闻禅师

西蜀潼川张氏子 上堂。声色里坐。声色里卧。冷地商量。早成蹉过。堪笑杨岐三脚驴。踏倒嵩山破灶堕。师善定力。每坐则竟日不起。

温州护国古泉清禅师

上堂。一大事因缘。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历历明明。辉今鉴古。一謦欬透铁壁银山。一弹指启千门万户。或孤峰顶上卧月眠云。或十字街头拖泥带水。发大机显大用。无一物不彰至理。无一法不示真机。使人人眼光烛天。个个脚跟点地。正当恁么时。格外明宗一句。作么生道。白云片片来天外。徧界声光亘古今。

广德崇化了悟能禅师

蜀之垫江李氏子 上堂。震法雷鸣法鼓。云从龙风从虎。一毫才动体全彰。无限真机俱显露。正当与么时。且道。承谁恩力。喝一喝。师后迁太平府之昭明。未几。返石溪。康熙癸卯五月五日。示疾告终。门人因忌此日不吉。乞师另择以佑后来。师更延二日。复鸣钟集众。更衣端坐而逝。寿七十。腊五十二。全身塔於本寺之右。

天台万年无碍彻禅师

荆溪朱氏子。年四十。体达微老宿脱白。谒林野奇於通玄。一夕入室。奇问。人人有摩酰正眼。如何是汝摩酰眼。师震威一喝。奇随声便棒。师於棒下顿豁。说偈曰。棒下虚空碎。摩酰眼豁开。者回端的后。从此绝疑猜。奇首肯。后命继席通玄 上堂。赤手屠龙。空拳搏虎。世间称为豪杰。若到衲僧门下。且过一边。果是克家种草。终不向无佛处称尊。偏於闹中插足。横拖布袋等个人来。紫罗帐里撒珍珠。捏双空手。便与八大龙王斗富。且毕竟如何。拈得寒山秃扫帚。掀翻蚬子酒台盘。卓一卓下座 上堂。慧刃才施。群魔匿迹。狮王一吼。百兽逃形。扫尽野狐涎。掀翻狮子窟。向万八峰头上。放出临济爪牙。活捉狞龙猛虎。平田浅草里。重整普岸门庭。从教起凤腾蛟。是以。风行草偃。水到渠成。坐断圣凡。全机独露。到者里。说甚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直饶一茎草现琼楼玉殿。微尘里转大法轮。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犹是奴儿婢子边事。可中有个汉。未免道长老会下。能得几人敢开如许大口。良久云。岂不见道。八万四千非。凤毛祥麟。只有一只角。

桐乡寂照芥子弥禅师

示众。颂国师三唤待者因缘。一度风光一度新。黄莺唤醒旧时春。檀郎无限伤心处。不敢高声说与人 颂大梅即心即佛公案。一领羊裘一钓竿。任他更改汉衣冠。朝秦暮楚何时了。潦倒西风十八滩。

香严宕山远禅师

上堂。青萝夤绿。直上寒松之顶。树倒藤枯。却使沩山笑转新。白云淡伫。出没太虚之中。万里无云。任是青天也吃棒。万法本闲。而人自闹。不涉动静。端的别是一壶天。诸仁者。祇如香严。今日还是有生耶。无生耶。应世耶。出世耶。拈草建剎耶。逢场作戏耶。卓一卓云。须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不是尘 上堂。问。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且道。笑个甚么。师云。忍俊不禁。问。如何是如来禅。师云。络索不少。进云。如何是声闻禅。师云。说那自了汉作么。乃云。时及黄梅。连日好雨。田中有水。栽秧园里。黄瓜结瓠。各得滋润。勃然兴起。虾蟆唱歌。蚯蚓念赞。情与无情。悉皆欢喜。祇有两件不喜。衲僧家。贴肉汗衫脱不下。通身闷热。不得庆快回香严的。俶装前途。不得到家。且道。如何是到家庆快处。掷下拂子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师至枣邑。与李文学邂逅次。李言。格物至诚。心正功夫。师云。据吾教中。一念具九十剎那。一剎那具九百生灭。人心如猿猴驿马。居士。心作么生正。意作么生诚。李拟语。师云。居士祇知格物。而不知物格。李罔测。

 

猜你喜欢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卷四十六·性音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二·大訢
   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胡兰成
  二七 起世因本经·佚名
  评对于西洋文明态度的讨论·太虚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不空译)·佚名
  三弥底部论卷下·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三·费隐通容
  卷第八·李通玄
  禅林僧宝传引·惠洪
  辩伪录 第二卷·祥迈
  卷之一·密云圆悟
  卷第一百十八·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苑丛谈卷四·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品藻二复斋漫録云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云世言栁耆卿是曲调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惨闗河冷落残照当楼此唐人语不减髙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此等语絶妙只一出

  • 提要·黄镇成

    (臣)等谨案秋声集四卷元黄镇成撰镇成字符镇邵武人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精舍隠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之不就最后用执政奏授江西路儒学副提举命下而卒至正间集贤院定谥曰贞文处士所著有易通义尚书通考中庸章旨性理发蒙诸

  • 列传第五十一 王肃 宋弁·魏收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司马衍丞相导之后也。父奂,萧赜尚书左仆射。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着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诸葛李孟·欧阳修

    王重荣,太原祁人。父纵,太和末为河中骑将,从石雄破回鹘,终盐州刺史。重荣以父任为列校,与兄重盈皆以毅武冠军,擢河中牙将,主伺察。时两军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士还,诉于中尉杨玄实,玄实怒,执重荣让曰:“天子爪士,而籓校辱之!”答曰:“

  • 唐书直笔卷一·吕夏卿

    ○帝纪第一名字王者帝天下名所以事宗庙礼天地也其余接见臣下从谦称则名无所通焉帝名之例始于范蔚宗陈寿古今之通制也史记汉书不载帝名失于简畧也汉高祖以刘季称光武以文叔称然则帝之有字尚矣唐高祖字叔徳刘昫之书不载

  • ◎拐犯之黑幕·李定夷

    苏州胥门内西善长巷杀猪弄二十五号,陈小昆又名沈小,为拐骗妇女之总机关。彼夫妇二人,各有所长。男则专长骗术,女则擅为水贩。常年雇用伙友四名,分发无锡昆山两县,为秘密侦探。上年三月,曾在苏拐得某庵之女尼一人,售与北京,得

  • ●平闽纪卷之十二·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告示晓谕省城晓谕惠安给示双门给示洛阳桥晓谕兴泉各属招抚胁从晓谕归业给示溜石澳等处给示石狮亭给示泉州双门晓谕同安县属晓谕长泰城门给示漳浦县二十八都出示四乡晓谕赴闽逃兵示小石洞晓谕漳属晓谕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纪昀

    元纪 【十三】顺帝 【一】○顺帝一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母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尔斯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 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哈喇鲁特氏而生帝文宗至顺元年明宗后班布

  •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佚名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查办遗书,恭折奏覆事。钦奉谕旨,采访遗书,经前抚臣熊学鹏购得五十六种,护抚臣布政使王亶望购得五十一种,又淳安县知县

  • 杜暹传·刘昫

    杜暹,濮州濮阳人。父杜承志,在武则天称帝之初做过监察御史。当时,怀州刺史李文日柬为皇枝近属,被仇人所告,杜承志为他辩解。不久,李文日柬获罪,杜承志也受牵连,贬为方义县令。后又任天官员外郎。接着来俊臣等罗织罪名,陷害无辜

  • 王晏球传·欧阳修

    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年少遇乱世被盗贼掠去,汴州富人杜氏得到他,收为养子,冒姓杜。梁太祖镇守宣武,选富家子中有文武之才者安排当部下,号“厅子都”。晏球为人洒脱注意大节,当厅子都指挥使。太祖即帝位,当右千牛卫将军。友皀

  • 方从哲传·张廷玉

    方从哲,字中涵,他的先祖是山东德清人。户籍隶属锦衣卫,家住京城。方从哲考取万历十一年(1583)的进士,授任庶吉士,多次迁官后升任国子监祭酒。请假在家休养,长期不出任官职,当时人们颇为称道他恬静雅正。大学士叶向高奏请任用

  • 浮邱子卷六·汤鹏

    九材  浮邱子曰:九材曷谓也?一曰古今间出之材,二曰刚柔并济之材,三曰酝深不测之材,四曰果敢击断之材,五曰纷云挥霍之材,六曰聪明曲到之材,七曰文章靡丽之材,八曰辨对捷给之材,九曰使令轻便之材。  古今间出之材:其读书论世,恢

  • 朱子学的卷之上·邱濬

    琼台丘浚仲深编辑封张伯行孝先重订下学第一[总论为学之道]朱子曰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朱子曰所谓学者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也伊川先生有言今之学者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乎道则

  • 卷第二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牛护猎师死  放宫天授归猛光向得叉  杀人声八梦时猛光王曾于寐后作如是念。牛护太子我丧之后。能有智力绍王位不。我今宜可试其智策。令使唤来

  •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汀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

  •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王冰

    十七卷。唐王冰撰。此书专论五运六气之说,共二十四篇:五运元通纪、迎随补泻纪、运符天地纪、天元定化纪、观象应天纪、天运加临纪、占候气运纪、天罚有余纪、阴亏平正纪、运临超接纪、运通灾化纪、灾祥应纶纪、南正顺

  • 禅里禅外悟人生·李叔同

    《禅里禅外悟人生》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