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正源略集卷第八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青原下宗镜六世
嵩乳密禅师法嗣
淮安清江浦洪福灵焰烛禅师
本郡山阳毛氏子 上堂。僧问。占断千峰。不假他力。乃上古风规。因甚三圣道。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师曰。贼身已露。曰应缘化物。方便为智。乃今时枢要。因甚兴化道。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师曰。龙头蛇尾。曰和尚一向把断要津。不通凡圣。即今开堂。为从三圣。为从兴化。师曰。符到奉行。曰恁么则百千诸佛水投水。历代宗乘空合空。师曰。高枕枕头春梦少。乃曰。先老人。现神应运。发轫於斯。建法幢立宗旨。鞭龙驯象。点铁成金。历来几度春秋。即今山子湖波翻舌。相逢人不出。出则便为人。洪福庄柳漾金容。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一任瞻之仰之。不妨道今佛古佛。如水投水。似空合空。卓拄杖曰。黄河三千年一度清 上堂。节令不相饶。倏忽蚕麦老。不图十分丰稔。试看农忙舞蹈。风味一旦簇。新岁运依旧。恰好村歌社饮。西歌东倒。惊起拾得遇丰干。向道难难难。吸尽长淮玉影寒。更有寒山子。笑道易易易。一条界破青山色。蓦喝一喝曰。有甚么碑记。
淮安檀度南庵依禅师
上堂。白云无变识。包裹千差。青山无异心。发育万有。从上圣人。谈经三百余会。末后拈花。教外别传。只为会参一贯。令他函谷关前紫气。横竖高三千丈。神光老子。依旧觅心。了不可得。今日观音门下事同一家。骑灯笼入露柱里。拈露柱卓灯笼上。喝一喝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 师示寂。命焚香集众。乃说偈曰。百劫千生。不遗一句。今日为君。重新露布。微笑而逝。世寿六十七。僧腊四十三。塔全身於江浦西华之麓。
宗宝独禅师法嗣(二人)
庐山归宗天然昰禅师
番禺曾氏子 上堂。大众。只管将问来问。脚跟下有一段事。浮逼逼地。古人才开口。便知落处。一棒两棒。总不回头底。有甚么打发处。蓦卓拄杖曰。若向者里。开却只眼。堪与人天为师。复卓一下曰。若向者里。瞎却只眼。堪与佛祖为师。掷拄杖曰。且道。堪作甚么。若无举鼎拔山力。千里乌骓不易骑 上堂。圆明了彻。犹落今时。闻见俱捐。且居意地。随流得妙。勉强主张。总不与么头角生也。大众。须有脱身法始得 上堂。心不自心。因契道以名心。道不自道。因无心以名道。所以道绝玄微。心无体量。若言有道有心。犹是把起匙见之识。若言无心无道。依然灵龟曳尾之机。明暗掀翻。非其境界。同时杀活。岂是全提。才到龙门。已遭点额。汝等诸人。幸自好看。
千山龙泉剩人可禅师
上堂。剎竿向汝道了也。三门向汝道了也。四天王向汝道了也。法座灯笼向汝道了也。汝等诸人。还闻么。若未闻。山僧今日失利 上堂。举寒山子偈曰。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本权禅师和云。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山僧不惜眉毛。再示一偈。蒙懂真蒙懂。我心黑漆桶。何物堪比伦。好似海州接引寺路东角头盛恶水底大瓦瓮。大众会么。你若不会。山僧又将第二杓。蓦头泼去也。卓拄杖下座。
觉浪盛禅师法嗣(十一人)
金陵栖霞竺庵成禅师
湖南人 上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仁者。莫谓岁暮年残解制放参。便乃出入无礼。须知古人云。大事已明。如丧考妣。方今丛林下衰。师法混滥。许多白头老翁作准。几个黄口小儿。拂子手卷。胡乱打发。社庙城隍。摇唇鼓嘴。不惟正信之士不生信心。且令彼义学沙门。终身埋头故纸。遂谓我少林宗风不过。也只是者个意旨。安知一回亲见饮牛人。不向溪边闲洗耳 结制上堂。威音那畔。空劫已前。直饶会得十万八千。若向达磨西来。寻踪觅迹。敢保此事。驴年也未梦见在。到者里德山棒临济喝。一场忙乱。其余念言语汉。到摄山门下。只向他道。汝得恁么无惭愧生。但向诸方学来的。奇言妙语。峻峭机锋。直须抛向东洋大海。此是闺阁中物。不得举着。若也举着。误赚生平。二六时中。各宜剔起眉毛。瞠开眼孔。壁立万仞。更向饭箩边厕坑头。拶断命根。庶几不负一向行脚。其或悠悠扬扬。空过一冬。莫怪摄山不相为好。
杭州崇光观涛奇禅师
示众。举僧问洞山。三身中那身说法。山曰。吾常於此切。僧后问曹山。吾常於此切。意旨如何。曹曰。要头斫取去。又问雪峰。峰以拄杖擘口打曰。我也曾到洞山来。师曰。且道。吾常於此切。意作么生。一僧拂袖便出。师曰。情知你恁么去。一僧曰。白鹭下田千点雪。黄鹂上树一枝花。师曰。引不着。曰和尚意作么生。师曰。试看山僧舌头在么。乃曰。吾常於此切。丫角女子齿门缺。要头斫取去。不祥之事天下讳。我也曾到洞山来。未肯将身一处埋。今日分明重举似。布谷催耕啼深树。声声流血劝农忙。莫待秋来少官赋。
吉水龙华梅逢忍禅师
住芜湖兴国 上堂。僧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师曰。赤脚趁麒麟。僧拟议。师便打。乃曰。芭蕉无耳。闻雷而长。葵萼无眼。向日而倾。石狮子眼耳俱足。为甚么迅雷震天。渠总不惊。红叶满地。他亦不顾。当知眼耳非功。声色无缘。是你诸人。二六时中。应声应色的。又是个甚么。若不蓝田射石虎。几乎误杀李将军 上堂。僧问。豁开户牖。坐断乾坤时如何。师曰。天共白云晓。曰和尚又恁么去也。师曰。善能高鉴。曰我行荒草里。师又入深村。师曰。偶然拨草。不觉伤蛇。乃曰。从上祖师。信脚行随口道。后代儿孙。巧生计较刚道。有宾有主。有玄有要。通宗通途。挟带兼妙。寿昌今日咬定牙关。分明向诸人说。也是灞陵桥上望西川 示众。狮子儿腾空返掷。俊鹞子不恋旧窠。本分道流。别有生机一路。试请相见。一僧才出。师曰。不是。僧拟申语。师便打。
金陵天界巨音选禅师
上堂。杲日当空。大地生灵。受屈明星出现。瞿昙刚被眼瞒。纵使三七日内。观想思惟。也只救得一半。更有那一半。从古至今。未有人救得。诸方老宿。不得已应病与药。於无言说处立言说。只要你歇却驰求心。你若更向伊语句上。寻讨转见。刺脑入胶盆。毕竟如何得谛当去。卓一卓曰。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上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释迦老子。开了口合不得。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观世音菩萨。拈得头来失却尾。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大小祖师伎俩。也祇到与么地。山僧今日避讳不及。有个奇特商量处。聊与诸人。旁通一线。良久。蓦拈杖卓一卓曰。临崖看浒眼。特地一场愁。
广东曹溪石濂汕禅师
上堂。打开布袋口。飞走天蝴蝶。撞碎太虚空。风光都漏泄。到者里又说甚么。不是心不是佛。麻三斤乾屎橛。此非画饼充饥。也是望梅止渴。既然。古锥南天北地。何妨大汕东话西说。棒不枯不止。舌不烂不歇。累他八臂那咤。十字街头叫屈。可怜牛过窗棂。只有尾巴过不得 七期上堂。丈夫儿莫痴坐。又不如提婆达多。者一个毁法谤佛不甘心。虽在极恶魔中。到有些大丈夫底气度。你不见。他直至于今。生陷地狱。如登三禅天快乐。到者里。佛也无可摆布。诸昆季。果是者等不避生死。独步独行底。任是魔头也。算他撑天拄地一个。顾众云。若道我认贼为子。不妨自我罪过。
吉州青原啸峰然禅师
镇江丹徒人。宋倪文节公之后。明天启壬戌。举进士。与集生余公。同参狗子无佛性话。一日倚杖忽然定去。不觉念无字出口。忽前后际断。乙酉。解绶剃染。丁亥。参天界盛於报恩。入室次。界擒住曰。狗子有佛性也无。师曰。道甚么有无。界曰。汝犹作道理会在。速道。师连声曰。道不得。界曰。汝为甚又道不得。师曰。领。界打曰。领个甚么。师拟对。界复打曰。要汝从者里亲见赵州。师珍重而出。次早。界又问。我昨日疑你者公案。师拟对。界乃呵呵大笑。师忽大悟。方礼谢。界曰。你适来。会得我者一笑么。师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界然之 上堂。良久。击拂子曰。然阇黎真可笑。七十从心从所好。佛祖於我如浮云。疏水曲肱堪自傲。有何禅有何道。圣谛不为阶不落。昔年骑虎把尾行。今日骑虎头先掉。中闲弄出类难齐。独上千峰时一啸。唱歌须待帝乡人。新丰曲子非常调。从今洗耳听清音。回途且看兼中到。珍重。
江宁天界方融玺禅师
上堂。释迦佛成道。拄杖子化龙。惟此一事实好。日多犯重。道得着。与他三十棒。道不着。也与他三十棒。何为如此。不见。世尊睹明星叹曰。奇哉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拄杖子。既与佛同时成化。当与佛共鼻出气。会么。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上堂。僧问。狭路相逢时如何。师曰。真对头。曰当面错过时如何。师曰。好相识。曰蓦直撞着布袋时如何。师曰。与我一文钱。曰者一文钱。有何用处。师曰。换人眼睛。曰还换得虚空么。师曰。得。曰虚空作么生换。师曰。北斗面南看。曰果然於法自在。师曰。今日且放过。
建昌寿昌其天浩禅师
虔州信丰杨氏子 上堂。我若放开。直得冰河发焰。枯木生花。拽取赭山古寺迭。向兴国山门挥洒。同雷电咳唾成风云。恁么则冬至月头。本不曾添一线。夏至月尾。亦不曾减一丝。可以促千百劫於一剎那。可以延一剎那。而洞观千百劫。
新城福山石潮宁禅师
参觉浪盛。命充第二座。一日茶次。闻觉举寿昌老祖。临济三顿棒颂。恍如千层网底跳出。即呈偈曰。黄金宫殿水晶床。特地迷人者一场。翻转面门谁是我。看他白昼鬼分赃。觉阅而笑之 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曰。钵里饭桶里水。师曰。连日半晴半雨。风渐急天渐寒。空中霜气满。河畔水声乾。落木岩前。文殊缩项。蜡梅枝上。普贤破颜。是甚么。不合无端饶舌 上堂。喝一喝曰。清风无透路。烈焰自藏冰。於此脱去。也是郑州出曹门。况复朝三暮四。何啻掉棒打月。蓦竖拂子曰。看看。阿那律。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雪峰把大地撮来。如粟米粒。诸人既在此闲。须着些精彩。不可到处。被乌豆换却眼睛。东看西看。好是瞎驴逐大队。拍案曰。我若一向举扬宗乘。法堂前草深一丈。不得已抑下威光。与汝相见。还构得么。又拍一下。
吉州青原无可智禅师
桐城方氏子。祖大镇廷尉少卿。父孔昭。历官巡抚。崇祯庚辰。师成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寻避难远窜。投昭平仙回山剃染。顺治癸巳。谒天界盛和尚圆具。盛示高峰堕枕话。发其机用。遂闭关高座。久之。深入堂奥 上堂。此是第二义。如何是一。一又作么生观。即心即佛。黄叶啼丹嶂。椎碎了也。非心非佛。露柱笑灯笼。椎碎了也。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急水抛球子。椎碎了也。更教说个甚么。若能於说个甚么处。直下承当。便可耳聋舌吐。如或错过。不免将先杖人集大成底葛藤。上下四维。打一周由也。
杭州虎跑大慈石公璸禅师
钱塘顾氏子。幼从母。谒云栖。栖与剃落受具。复谒盛和尚於径山。盛见便问。入门须有语。师曰。和尚年尊。犹未闻那。盛微笑。命典书状。一日登藏天楼。将拟致问。盛扭师鼻。负痛作声。豁然彻悟 上堂。椎鼓击钟。早是恶水浇人。礼拜烧香。转见互相钝置。从上诸圣。虽向剑刃上横身。火焰里垂手。都是劳而无功。那更到者里。如何若何。巧涉语言。堪作甚么。汝诸人。见山僧上来。便掀倒禅床。喝散大众。略较些子。今既不能总成世谛流布。未免重加一杓恶水去也。汝等。急须齅着恶水臭气始得。
附诸尊宿
杭州云栖莲池袾宏大师
郡之仁和沈氏子。年十七。补邑庠。每书生死事大四字於案头。一日失手碎茶瓯。有省。作七笔勾见志。投西山性天祝发。北游参徧融。复谒笑嵓於柳巷。求开示。嵓曰。阿你三千里外。来开示我。我有甚么开示你。师恍然。辞归。过东昌道中。闻樵楼鼓声。忽大悟。述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后住云栖。侍郎王公宗沐问。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师曰。猫儿突出时如何。侍无语。师自代曰。走却法师留下讲案。遂颂曰。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时因饥荒。疫疠盛行。饿莩载道。当道发储赈济。命医救疗。与师董其事。铨部虞公淳熙。问慧日点五百病僧因缘。师曰。慧日自是穷子。舍己从人西院。屈陷平民。将生就死。可惜五百僧。只解点着便行。曾无一个高卧不起。致令慧日显异惑众。祸及儿孙。郡主深切民瘼。我山僧急趋时难。仓卒中失带了竹杖子。不免奋空拳。向居士痈肿上。擘地一下。敢保沉疴溃散。毒血淋漓。万脉流通。百骸舒畅。虽然如是。云何一人能令众起。不见道。阳回片叶。春满千林。者事且止。只如终日把竹杖子。东指西挥。不如一直在木头上。朝持暮守。守来守去。忽然枯木重华。便是死人再活。说甚么竹木。管取尽大地草木丛林。悉皆成佛去也。何以故。青青物外虚空体。即是如来坚实心 问。参禅念佛。可融通否。师曰。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着。问。世尊默然良久。外道谓。开我迷云空生。宴坐不言。帝释曰。善说般若。意旨如何。师曰。良久处。欲望开迷阴霾万里。宴坐边。拟闻般若说竟多时。虽然如是。鞭头得旨。空里飞华。者毕竟见个甚么 示采蕨者曰。心诀。教我如何说。蹉过山前好时节。蕨蕨竖起拳头向君说 新春示众。今日贺新春。岁时重换却。昨日作么生。十二月二十八。师自赞曰。十画九不像。恼杀丹青匠。庶几此近之。权留作供养。若道者便是。依然成两样。不两样三十棒。临终时。预於半月前。别众曰。吾将他往矣。人皆莫测。至期示微疾。面西端坐而逝。
紫栢达观真可大师
句曲沈氏子。年十七。剃发游方。闻诵张拙偈。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大疑之。一目斋次。忽大悟。乃曰。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北游京师参徧融。万历癸卯秋。忽妖书发。师罹难。先是。神宗手书般若经。偶汗下渍纸。疑当易函。遣近侍质于师。师以偈进曰。御汗一滴。万世津梁。无穷法藏。从此放光。上大悦。由是注意焉。适见章奏。意甚怜之。在法不能免。因逮及旨下着审而已。拷讯时。师神色自若。持议甚正。以衰老残躯。备尝笞楚。抵死不屈。十二月五日入狱。法司定罪欲死师。师说偈曰。一笑繇来别有因。那知大块不容尘。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华开不待春。又曰。世法若此。久住何为。乃索浴罢。嘱侍者曰。吾去矣。幸谢江南诸护法。复说偈曰。事来方见英雄骨。达老吴生岂宿缘。我自西归君自北。多生晤语更冷然。语毕。端坐而逝。
瑞州黄蘗无念深有禅师
黄州麻城熊氏子。偶游荡山。有宿衲谓师曰。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师悚然。又闻僧举僧问大休。如何是西来意。休曰。黄瓜茄子。师大疑。遂往五台伏牛。遍叩知识。一夕闻哭笑二声相触。有省。又一日。失手柜盖打头。浑身汗流。抚掌笑曰。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往龙湖。同卓吾居士。到驷马山。会有讲主至。士问主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主依文讲罢。士顾谓师曰。你试说看。师拟开口。士将师膝上一推曰。者个聻。师忽大悟。有偈曰。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 僧问。道。果有耶。果无耶。师曰。说有说无。二俱成谤。曰如何即得。师曰。无求即得。曰如何是道之体。师曰。满口道不着。曰四大离散时如何。师竖起拳曰。者个不属四大 问。古人迸却咽喉唇吻。道将一句来。者一句如何道。师曰。我不迸却咽喉唇吻。你且道一句看。僧无对。师曰。你被音声塞却口 问。见性成佛。是否。师曰。是。曰性是无形底。如何得见。师曰。性是有形底。只你不见。曰请和尚指出我看。师曰。我说汝不见。问。如何出离生死。师召僧。僧应诺。师曰。从者里出。曰和尚说底话。某甲不晓得。师曰。等你晓得。堪作甚么。
夔州白马寺仪峰方彖禅师
达州罗氏子。参金佛山云庵和尚。令看如何是鬼神戏不破之机。三年有省。出峡徧谒知识。结茅双溪。一日午炊。闻甑中作声。忽大悟作颂。有白云青峰齐点头之句。尝游浙中。庵居杭之清平。真寂印公。蚤年尝依之。一日师举青峰丙丁童子来求火话。诘之曰。青峰恁么道。法眼亦恁么道。为甚么有悟不悟。印曰。初以识心凑泊。所以不悟。后乃直下承当。故能大悟。师遽举拳挥案一下。厉声曰。恁么则汝今大悟耶。印拟议。师便痛骂趁出。印直得汗流浃背。繇兹愤志力参。万历壬辰。师归白马。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两头烧火一头烟。师手中常执一鼗鼓。一面书矗字。一面书犇字。凡应机多举而摇之。示寂塔于龙神山。
广信鹅湖养庵心禅师
郡之上饶朱氏子。偶过戚属。会道者谈四生之义。师於言下。洞了物我平等大意。往洛之太平落发。南还焦山度腊。闻江中推船声。有省。述偈曰。夜静江空阔。推船[囗@力][囗@力]声。不知何所往。担子半边轻。谒华山。闻山拈一段生涯六不收话。有疑。猛提七日。身心脱然。寻归里。住灵山。尝画大○相於壁间曰。内写莫教涂黑。外写勿使伤白。有人向圈里圈外。下得注脚者。许汝学道无疑。不然总是懡[怡-台+罗]。后迁鹅湖。十年不立座元。无异来参。以赵州无字话相契。请居厥职。赠以偈曰。鹅湖十载虚元位。一旦缘何立少年。两道眉毛八个繓。须知佛祖不容前。又尝置无门锁。室中以验方来。偈曰。上古留传锁。凭君智钥开。若无开锁法。相见不须来。万历丁卯二月晦日。上堂说法。置斋作别。复示偈曰。八十余年幻梦中。铁牛耕破太虚空。临行一句相分付。半夜金乌带日红。端坐而逝。
杭州真寂闻谷广印禅师
因参龙池传。适传负暄阶下。问曰。和尚在那里。传曰。恰好不在。师展礼毕。传命作德山托钵颂。师颂曰。末后之句有也无。德山父子太誵讹。同条生不同条死。活得三年恨转多。传喜之。又谓曰。何不承当此事共相唱和。师不肯。传送门外。抚背曰。老侄我还疑你在。师曰。甚处疑某甲。传曰。如何是密启其意。师曰。今日不打宜兴转。传呵呵大笑。师顶笠便行。
湘乡荆紫峰无学幻大师
因僧问如何是学人得力处。师曰。如人在家。无事不办。
韶州曹溪憨山德清大师
全椒蔡氏子。幼习儒业。年十二。礼报恩西林公为师。十九芟染受具。与妙峰为友。偶阅肇论。至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忽有省曰。今日始知鼻孔向下。妙峰曰。何所得耶。师曰。夜来两个泥牛。斗入水中。至今绝无消息。峰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寻往燕都。参笑嵓和尚。嵓问。何处来。师曰。南方嵓曰。记得来时路么。师曰。一过便休。嵓曰。子却来处分明。师便礼拜。后为黄冠所诬。坐以私创寺院。遣戍雷州。至韶阳礼祖。偈曰。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泼天。多少鱼龙争变化。源头一脉尚泠然。越十有一年。免戍。留曹溪又九年。始还僧服。乃归匡庐。结庵五乳峰。作逸老计。数载。复请还曹溪。未几。忽告众曰。缘与时违。化将焉托。一期事毕。吾将归矣。索浴更衣。端坐而化。寿七十有八。腊五十有九。塔全身于天子冈。师尝过德山礼祖塔。偈曰。堂前闲拓钵。狮子漫调儿。觌面难回处。低头不语时。未明末后句。翻使至今疑。为问三年事。因何得早知。山居偈曰。生平踪迹任东西。投老那能择木栖。纵使脊梁刚似铁。柰何胫骨软如泥。闲从绝壑看云起。坐对孤峰听鸟啼。不必更拈言外句。现前声色是全提。
江西云居颛愚观衡禅师
行脚时过云间。因访陈眉公。三度通刺。适公有事。未及接见。师乃留偈而去。偈曰。砚池三泖秀。笔架九峰高。堂上读书子。清风吹布袍。公见偈。急呼舟追至苏州。师却杜门不见。
江西泐潭元白可禅师
拈香。此一瓣香。毗卢师法身主。元是者个。今日拈来为我先祖。马大师示寂。一千二百年。大机大用。杳无消息。山僧既据此座。与今日儿孙。开通一线。又拈香云。此一瓣香。我且不言。若要我言。直待来年 据室。一牛栏一虎穴。宏道之区。一毛头一弹指。得人之际。且道。者里是何所在。无孔铁锤七十九。打风打雨不教休。祖师性命遭毒手。千古含冤一棒酬 立首座小参。东廊也喝。西廊也喝。喝到驴年未有了日。关西有金毛狮子。独辊绣球。岂得不托。文素阇黎看取 立侍者。声唤声应。上下相手。拄杖子不在我手。却在你手。但是不得当堂卷席 立饭头小参。淘沙去米。淘米去沙。总是饭箩边事。南泉善吃。金牛善舞。似与转生成熟处相近。若有此等作用。钟未鸣一任问将来。鼓未响一任问将来 立化主小参。此去汉阳不远。黄鹤楼前鹦鹉洲。现成公案。男儿膝下有黄金。不可拜他无眼长老。转语一下。三十棒任尔将来。
衡阳豪山大辩道焜大师
石涟汕问。堂堂独露脱体无依。是甚么人。师曰。搭着布单穿市过。曰恁么则七纵八横去也。师曰。骑驴踏破洞庭波。曰除此二途。还有向上事也无。师曰。请坐吃茶。
金陵宝华山见月体和尚
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芒鞋拄杖子。曰某甲晓得了。师曰。试道看。僧曰。芒鞋拄杖子。师曰。三生六十劫。
祠部黄端伯海岸居士
访雪峤信於匡山。问。久闻雪峤。及乎到来。不见一点。信曰。日头大。公曰。雪融后如何。信曰。春水满溪流。公曰。大师曾见什么人来。信点胸曰。雪老。公便拜。
开府余大成集生居士
雪关誾问。闭门作活是如何。士曰。出卖[车*度]轹钻。誾休去。
猜你喜欢 中国今后之文化·太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灌顶 卷十一·僧祐 卷三百二·佚名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二十四·永觉元贤 卷四·赞宁 犀角经之义释·佚名 唯物论没落中的哀鸣·太虚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宗喀巴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智旭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太虚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李叔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