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野史无文卷七

西南死事诸臣传(上)

何腾蛟传

堵胤锡传

何腾蛟传

何腾蛟,其先山阴人,戍贵州黎平卫。所居有神鱼井,无鱼也,腾蛟生,鱼忽满井,五色巨鳞,大者至尺许;居人异之。登辛酉贤书,起家南阳令。时流寇充斥,至邑,辄破走之。后从巡抚陈必谦击贼于安皋,斩首四百级,由是知名。擢兵部武库司主事,累迁至徐淮兵备道。平土贼程守宇、王道善与张方造等众数万。

福王立,擢都御史,巡抚湖南。当是时也,诸大镇分拥重兵,所在文臣皆结强藩,交权相构斗。湖广新经流贼八大王张献忠之乱,时宁南侯大帅左良玉(字昆山)据武昌,兵虽众而无纪律,远近畏之,而腾蛟慷慨赴任,日尽瘁遇事,利害不问也。未几,晋总督。闯贼李自成既败溃,出武关,良玉畏其逼己,每欲引兵东下,未有会。时值鸿胪寺寺丞高梦箕家人穆虎途遇明烈帝太子慈烺,梦箕识之,自北来送至南京。江南君臣恶之,诡云惑众,收下狱,远近汹汹,谓奸臣马士英欲杀之。良玉乃与巡按黄澍上疏,以讨士英为名,乙酉三月,帅兵三十万内向。腾蛟百计阻之,不听。先一日,左兵大掠,城中人仓皇入督署避难者数万人。腾蛟以印授家人速持去,自坐堂上。乱兵入,飞矢集瓴甋,不为动。良玉使人请曰:『公不行不强,但一语而别』。腾蛟赴之。既登舟,舟遂发,使四裨将守之。行四十里,至阳逻镇。腾蛟骂曰:『吾封疆重臣,岂相从作贼耶』!因自投于江。守者惧诛,亦赴水死。腾蛟顺流数十里,遇渔人救之,得苏。标将熊兆佐等及故士卒闻腾蛟在,稍稍来集,家人亦持印至,遂入大冶、通山之间。左兵东下甫浃旬,闯贼十万众自秦溃入楚,掠武汉而东,衔左兵之尾。大兵追闯者又数万,水陆踵至。计自荆河自皖城数千里间,日接陈格斗,纷拏散走。四月,良玉与黄得功战,大败,师溃芜湖之荻港。后数日,良玉死,其子梦庚以父兵降。闯贼被追,会大雨四十日,百川溢涨,贼败,所在积尸成丘,李目成仅自变量骑驰入九宫山,居民用白棒击杀之。五月,大兵略武汉诸城邑。腾蛟自江西宁州间道入浏阳,向长沙。时楚人相传,腾蛟入水浮沉三昼夜不死,有大鼋负之登陆,皆以为神,争相向从矣。先是良玉操楚事,腾蛟不能制,乃请以知州章旷为监军道、传上端为长沙道,与督学道堵胤锡各练兵一万;至是皆以兵来会。未几,旧镇马进忠、张先璧、卢鼎等亦次第来归,军声稍振。

七月,唐王立于闽,晋腾蛟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封定兴侯,督师;并以章旷、堵胤锡为湖南、北巡抚,分驻湘阴、常德为犄角,皆从腾蛟请也。腾蛟令南阳时,雅与王善,故所陈皆报可。九月,降闯贼之溃将郝永忠、王进才及良玉之标将王允成等,兵十余万,堵胤锡亦降李锦、高一功等十八营于松滋县之草坪,众三十万,号忠贞营。明年丙戌,腾蛟兵战于岳州城下,又战于藤溪,战于湘阴,皆捷。请加郝永忠恢剿左将军,张先璧恢剿右将军,余升授有差。江楚间军民皆结砦固守以应。方谋大发兵,收武、岳及江西之袁、吉,会闽破,赣州亦不守,人心摇动,兵不果出。 

十月,桂王子永明王立于肇庆。丁亥正月,清兵定广东,王自肇庆奔桂林。腾蛟与武冈镇刘承胤俱以兵赴难。承胤遂挟王走武冈。承胤者,崇祯时为武冈参将,常铸铁棍自随,因以为号。其后南北多故,乘乱截粤饷之解北者十五万,招集士马,遂雄视湖广,称重镇,挂平蛮将军印。尝从腾蛟战岳州,一军先走,后封赏不及,遂怨腾蛟。至是以拥护功封武冈伯,寻进侯,又进安国公。大兵入长沙,腾蛟战不利,退保衡州。承胤请召腾蛟入阁办事,实以解其兵权。诸镇皆怒。张先璧引兵趣武冈,请诛承胤。承胤惧。会腾蛟至,谕解之。先璧引兵掠庆西去。承胤复喜。既而以诸镇请,仍以腾蛟督师出衡州;而衡州之师已溃,惟郝永忠、王进才以兵至,余皆降。

五月,腾蛟自衡州退永州。巡抚章旷驻东安,疽发背卒。大兵攻宝庆破之。承胤屡战败,遂降。永历帝奔古泥。大兵还攻永州,郝永忠走。腾蛟独以胡一青兵力战城下十余日。一青曰:『吾外援已绝,内储复匮,死守空城无益』。遂拥腾蛟决围出。比至全州,郝永忠已集湖南溃兵数万人。桂林城中大沸。公驰入,与留守瞿式耜分布诸将,自会城之北,尽全州、兴安、灵川驻永忠兵,城东永宁、义宁驻一青及赵印选兵,其它镇兵自将留会城。一青、印选俱滇人,初应御史陈赓募,将三千人、象十二只至豫章,隶江督万元吉麾下。及赣州陷,元吉、赓俱死,一青走湖南,属腾蛟。

十一月,永历帝目象州复回桂林。戊子二月,清兵破全州,至兴安,郝永忠兵大溃,掠桂林而南。帝奔南宁。腾蛟方按师永宁,闻报,急引胡、赵之兵还保桂林。会江西告变,清兵俱还武昌。腾蛟招集溃散,得二万人,将出楚。巡抚堵胤锡与马进忠等亦攻下常德。报至,腾蛟即出严关,身先士卒,大战日月桥,遂回全州,进攻东安,破之。于是旧镇将次第自山中以师来会。围永州,三阅月克之。乘胜克衡州,进攻长沙。十一月,堵胤锡以忠贞营兵自常德趋湘潭,腾蛟相见甚喜。时大镇聚湘潭者数十家。最后马进忠亦至,与忠贞营有旧隙。会江西被围,趋赴援。腾蛟乃与胤锡议,自督进忠及诸镇兵围长沙,胤锡率忠贞营援江西。

己丑正月,乌金王至湘潭。进忠、一青俱走。腾蛟晓起,营壁皆空,乃大恸曰:『五年督师,心血呕尽,而所成竟如是,天也』!遂绯衣坐堂上不去,被执,见乌金王。王劝之降,对曰:『尔何患无降官、降将哉!果以我为血性男子,何惜一剑』!遂不食七日,且死,谓寺僧曰:『取一瓢河水饮我。是水自衡来,犹吾君之水也。涤肠胃而死,瞑目矣』!遂遇害。事闻,赠中湘王,谥忠烈。子文瑞,夺情拜都御史,监胡一青军,以病卒。自腾蛟死,而其家之神鱼井亦空无鱼焉。后黎平破,举族见屠。

康熙丁丑岁冬杪,达至京师,于友人山右贾鼎玉家会公之少子名李字左车者,询其事迹,说多同此。左车以贡生候选知县,未赴任,病死于都门。鼎玉迁贵州定番知州,得罪王抚台,死于贵阳府狱中。并纪之,以志一时之遇合云。

堵胤锡传

堵胤锡号牧游,南直宜兴人,登刘同升榜进士。辛巳,任长沙知府。是年五月,山贼萧相宇等窃发,扰安化、宁乡,数败官兵,势甚炽。胤锡率乡勇破其军,斩之。又破醴陵燕子窝贼,斩贼首草上飞、李胡子等。于是中外称知兵。

甲申六月,升武昌兵巡副使。九月,改本省督学。乙酉春,巡视湖南,至常德,会左、闯交讧,以督学檄招兵万人,使偏将杨国栋等分领之。总督何腾蛟走长沙,分大湖南北为汛。胤锡晋湖北巡抚,还常德。

先是李自成既死,其义儿李锦等十八部屯醴州界上,号三十万,远近大震。胤锡欲抚之。侦知锦母高氏有智术,军中皆取决。而高氏之弟名一功,所部二万人为诸军最。乃集镇将道府议,亲赴其军。镇与一功以铁骑千骑来迎。入营称诏赐高氏命服,赐锦、一功蟒玉及金银器,犒其军,皆踊跃叩首谢。军中命酒,胤锡引卮论列,教以臣忠子孝大义,侃侃数千言。明日,高氏出拜,谓其子锦曰:『堵公,天人也,尔不可负』!于是别部田见秀、刘汝魁、贺兰、李来亨等来谒,皆如约受抚焉。事闻,封高氏英淑夫人;李锦左军侯,赐名赤心;高一功右军侯,赐名必正;其它部爵皆通侯,号忠贞营。加胤锡总督侍郎,赐剑并凤纽银印以宠之。

丙戌二月,李、高等率兵攻荆州,凡旬有二日,城将陷,会大雾,赤心等蓐食帐中,忽救兵数万至,飞矢如雨,军大溃。胤锡急召杨国栋、张光翠等分驻澧州及回子河防御。

明年三月,永历帝至武冈,封胤锡光化伯,辞不拜。五月,清兵下湖南。武冈破,马进忠、王进才等俱走,胤锡亦入永定卫及永保诸土司。十二月,朱容藩自称监国招讨副元帅,建行台于夔州。胤锡泝三峡至夔,见容藩,责以大义,容藩惧,自销其副元帅印。胤锡还。容藩后为余大海所杀。

戊子春,江西金声桓举义兵。清兵自湖南回驻武昌。胤锡传檄诸镇俱出湖南。四月,马进忠复常德,王进才复桃源,澧州、石门各城皆下。忠贞营亦克荆州、宜城,使来告捷。诸溃兵皆会。五月,进忠兵战于牛皮滩,又大战于麻河,俱胜。十月,忠贞营高必正等自夷陵渡江,分道数万人趣武陵,马进忠之师烧城走。初,胤锡自夔还,如忠贞营约,以骑三千赴常德助战,竟不至。马进忠等既复常德,晋封公侯,因并加李赤心为公。赤心请取长、岳自效,实欲避敌而南也。马进忠恶之。至是,必正率轻骑数百突入常德城,出其不意。进忠佯设酒高会,阴使人具舟,渡老营东去。日晡,进忠拥骑数千,披甲注矢出城走,焚城中庐舍及濒江船只。必正辈亦怒,请北还。胤锡恐有他变,姑好语抚之。进忠掠益阳诸县而东。忠贞营驻常德,岁饥乏食,议进取长沙。乃以监军毛寿登、总兵杨国栋守常德,胤锡自率标兵二万人及忠贞营东攻长沙,不能克,遂至湘潭,与何腾蛟会。未几,马进忠亦至,以前隙不和。腾蛟乃议留进忠兵攻长沙,胤锡率赤心等援江右。己丑正月,大兵至湘潭,进忠走,何腾蛟死之。胤锡东发至攸县,南昌已破,乃分遣堵正明、尹具瞻将五千人守永兴,陆士毅守安仁,龚龙守攸县,自率万人及胡一青之师守衡州。三月,战于草桥,兵败,走耒阳,将趋永兴军,而永兴、东安、攸三镇兵俱先溃,正明、士毅等及随师之待诏潘哲、中书舍人邵履正等皆死之。胤锡闻报走,中途遇敌,几危者数矣。当午忽大雾,夜行,有萤火数万随照之,以故得昼夜兼行,达桂阳,后为楚镇曹志建所困。志建鄞人,封保昌伯,有众数万,屯三湘之南界,地险而僻,得免蹂躏,志建安之。忠贞营兵败过之,大掠,志建恚甚,谓故胤锡所招降也,并憾胤锡。迎入龙虎关,阻随行者将士五百余人于关外,一夜尽缚而杀之。胤锡寓佛寺中,几不得脱。闻粤西明经何图复方结寨楚、粤界上,使人告以难,图复率兵来迎,因得走赴之,间道至贺县。图复后竟被志建所杀。

六月,胤锡至肇庆,召入阁。三日,加督师大学士兼尚书,赐白镪五千锭,使调李赤心等于藤、郁之间,率之出楚。至梧州,来归者可三千人。七月,云南总督杨畏知为孙可望请封不得,还过梧,胤锡疏请封可望为平辽王。九月,期李赤心等不至,造其营结之。赤心初败于梧州,战马、铠仗尽失,士卒疲困。入粤未久,无意北出。欲使胤锡代请高、雷二府以休息士马。胤锡不可。数日,竟拔而西,散居南宁及宾、横间。胤锡恚恨病作。别部刘世俊、刘国昌使人来告,愿自从出楚。胤锡悦,亲至浔迎之。十一月,世俊、国昌果至,遣东下梧以待。并檄他镇兵,期以是月望日北发。忽感寒,病革,草遗疏,自为诔词。浔流湍急,时舟居且夜半矣,命从者解系放舟,曰:『吾荷国重任,不获免冑赴斗,马革裹尸,今毙命卧榻,死有余恨,固不若自沉于江,葬鱼腹中尔』!从者力谏乃止。以是月二十六日卒。赠浔国公,谥文襄,后改谥忠肃。其子世明亦以是年夏月先卒于军中。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毕沅
  第八十七回 恨妒后御驾入山乡 谋夺嫡计臣赂朝贵·蔡东藩
  ●附录三·黄宗羲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二·佚名
  第七○保结状光绪九年十月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卷九十六下·班固
  司马睪传·姚思廉
  慕容彦超传·欧阳修
  一五五、鲁仲连考·钱穆
  ●晋政辑要卷之四·海宁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四·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吴景旭

      甲集下之上  三百篇  荩臣  王之荩臣  呉旦生曰尔雅荩进也扬子太云雉之不禄而鸡荩谷亦训进余按荩草名所以染朱者则荩臣亦取其忠赤之义元稹诗顾我无衣搜荩箧亦是一朱箧云耳今本妄改作画箧可笑  本草唐

  • 卷540 ·佚名

    周南 挽秘撰赵郡运子固 旧学虚蒙一字褒,暮年曾得拜江舦。 丹砂雅意成前约,玩印连章避左曹。 事业略曾随手见,死生应叹有身劳。 只今蜕迹西林去,始得先生蚤退高。 周南 晚出至湖桑埭 残年孤寂

  • 卷四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一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待放集【起癸巳正月尽六月】移疾经年迟迟去国恭遇圣天子万寿之期既随班朝贺复申前请又三阅月始蒙恩允归古人以道去国者待放于郊得玦乃

  • 卷六·陈衍

    ●元诗纪事卷六侯官陈衍辑叶林邓牧陈观国刘埙王义山傅定保张伯淳洪德章尹廷高赵棠连文凤冯澄杨本然全璧吕文老方德麟刘汝钧翁合老林子明刘蒙山周暕赵必范姚潼翔

  • 卷二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三 【起己亥晋安帝隆安三年尽庚戍晋安帝义熙六年】凡十二年 【己亥】三年【燕长乐元秦弘始元魏天兴二年凉主吕纂咸宁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宣德二年春正月庚寅朔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正朝受贺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晓刻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起正南云中东南行至云中○辛卯敕谕文武群臣曰朕祗承 天命统御天下亦惟文武群臣相与协恭用臻至理夫所治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九·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 【起庚子周僖王元年○止己巳周惠王二十有五年】凡三十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五霸之兴始於是卷周僖王元年终於第十二卷周简王十四年自此诸侯渐

  • 王褒传·令狐德棻

    王褒字子渊,琅笽临沂人。曾祖父王俭,曾在齐国担任侍中、太尉,封南昌文宪公。祖父王骞,在梁国担任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封南昌安侯。父亲王规,在梁国担任侍中、左民尚书,封南昌章侯。在江东都享有盛名。王褒见识广博,气量通达,性

  • 徐尚卿传·张廷玉

    徐尚卿,南平人。乡试中举,授剑州知州。崇祯十年(1637)十月,李自成、惠登相等率数十万人马进入四川。明将军侯良柱在广元战死,义军攻陷昭化县,知县王时化战死。尚卿知义军必攻剑州,召集士民伤心地说“:城必不能守。你们赶快走

  • 翟溥福传·张廷玉

    翟溥福,字本德,东莞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任青阳知县。九华山有虎为患,溥福令山神消除了虎患。以后,调任新淦知县、刑部主事,晋升为员外郎,为刑部尚书魏源所器重。正统元年(1436)七月,朝廷诏令举荐廷臣为州郡太守,溥福由于

  • 卷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八宋 徐天麟 撰礼二【吉礼】封禅孝文十五年用新垣平言既郊见渭阳五帝於是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明年人有上书告平所言皆诈也下吏治诛垣平是後文帝怠於改正服鬼神之事【郊祀

  • 卷二·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二       宋 苏辙 撰 邶         国风 邶鄘卫本纣之畿内其地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武王克商以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霍叔监之谓之三监及成王王幼三监与

  • 现乳哺品第二十八·佚名

    佛以入无为,灭身诸苦痛。与无著弟子,出妙维耶离。行历诸村落,安详以次第。觉悟众生类,令植善德本。为无数众生,显露宿善行。度脱无央数,令服甘露味。次至成有城,力士所生土。与诸弟子俱,止宿其土界。去彼土不远,拘夷那竭城。城

  •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引证品第三之一烦恼不净章第一释曰。此品有六章。一烦恼不净品。二业不净品。三生不净品。四世间净品。五出世净品。六顺道理论曰。此阿梨耶识。已成立由众名及

  • 赠书记·佚名

    无名氏作。今存《六十种曲》本。《六十种曲撰人考》谓此剧作者为苏复之,但无确证。此剧本事见《耳谈》中魏轻烟事,全本三十二出。写广陵书生谈麈踏青,遇妓女魏轻烟,互相有情。不料谈麈遭难逃走,牵连轻烟遭官府逮捕,追索谈麈

  • 尚书疏衍·陈第

    四卷。明陈第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覃思精研,期合于古义,不为前人成说所囿,故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只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