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阴符经解

一卷,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旧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注。《阴符经》又名《天机经》,经文仅四百三十多字,卷首有佚名序文一篇。一本不分章;一本分三章,曰: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经文出自何时,尚无定论。一说为先秦旧籍,即战国苏秦“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战国策·秦策》)。《隋书·经籍志》著录:《太公阴符钤录》一卷,又有《周书·阴符》九卷。《阴符经》或为其遗编。宋代则被著录于道家(见《崇文总录》和《新唐书·艺文志》)。由于唐以前流传情况不详,杜光庭《神仙感遇传》云唐李筌“自嵩山虎口崖,得《黄帝阴符经》本经”。故后人又怀疑为李筌伪撰自注。当代有学者提出该书为北朝人所撰(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阴符经》自宋后极被推重,注家蜂起,或认为“虽六经之言无以加”。经文内容重在阐述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事必须顺天而行。所论诸如“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因“自然之道不可违”,便以“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来制之,亦称为“机”。而后对《阴符经》的认识亦分为道家和兵家两方面。李筌等旧注则多从兵家解释,如“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等等。现有《说郛》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等多种版本。宋明以来其他注释本也传世较多。

《阴符经解》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佚名
  卦变考略·董守谕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佚名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杜光庭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佚名
  集验方·姚僧垣
  西山群仙会真记·施肩吾
  传信适用方·吴彦夔
  道法宗旨图衍义·佚名
  阴符经考异·朱熹
  灵信经旨·佚名
  外科精要·陈自明
  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佚名
  天口篇·张三丰
  老子校释·朱谦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791_1 【城南联句】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孟郊   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韩愈   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孟郊   化虫枯挶

  • 惜誓·屈原

    【原文】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①。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②。观江 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③。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④。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⑤。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⑥。建日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荀悦

      初大臣迎王于代。郎中令张武议曰。大臣未可信。王宜称疾无行。以观其变。中尉宋昌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豪杰并起。然卒践天子位者。刘氏也。天下绝其望。一也。高帝王子弟。犬牙相制。所谓盘石之

  • 第三十四回 踵事增华正式受任 争权侵法越俎遣员·蔡东藩

      却说中华民国二年十月十日,正值国庆令节,全国行庆祝礼,又经袁总统正式莅任,越觉锦上添花,喜气洋溢。老袁强迫选举,正为此日。当由国务院通告礼节,定于十月十日上午十时,前称国庆为双十节,此次应改呼三十节。大总统正式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七月己巳朔享 太庙遣侯吴汝胤恭代○赐二辅臣各鲜鲥鱼二尾○原任狭西按察使邢云路献七政真数其略曰凡步历之法必以两交相对彼交印此交此交符彼交两交正而中间时刻分秒之度数自一一可按七政之行其数皆同日

  • ◎“副总统”李宗仁·恽逸群

    正当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聚歼各战场蒋匪军,胜利地展开攻势时,南京的蒋家小朝廷扮演着一幕所谓“行宪国大”的丑剧。这一幕丑剧是蒋记国民党及蒋介石本人临死前的最后一场戏,和袁世凯的“高升为大皇帝”一样,是蒋介石

  • 王禹翶传·脱脱

    王禹翶,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出身农民家庭,九岁能写文章,毕士安见了后很器重他。太平兴国八年(983)考取进士,被授予成武县主簿的官职。调任长洲知县,随即改任大理评事。同届进士罗处约当时任吴县县令,王禹翶每日与他互相赋诗

  • 食货六四·徐松

    匹帛题下原批:「始干德五年,讫干道八年。」【宋会要】凡税租之入,罗八百六十匹:两浙路夏八百六十匹。绫一万四千二百九十一匹:京东西路夏四千三十二匹,河北东路夏七千三百一十五匹,淮南西路夏二千八百七十一匹,夔州路夏八十三

  • 呂祖謙後序·朱熹

      《近思錄》既成,或疑首卷陰陽變化性命之說,大抵非始學者之事。祖謙竊嘗與聞次緝之意。後出晚進于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苟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止?列之篇端,特使之知其名義,有所向望而已。至於餘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

  • 卷十六·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六 宋 严粲 撰 豳    国风 【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

  • 卷三十一·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一天子之孝课农桑借田附礼记月令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今谓之犁耜其鋭而耒其柄也】措之于参【参乘】保【衣也】介【甲也】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借天

  • 卷六·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六人)○唐京师崇福寺惟悫传(慧震弘礼)释惟悫,俗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本冯翊人,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蕤外发。嗜学服勤,必无倦色。乃辞

  • 卷八·佚名

    (四五)复次治身心病唯有佛语。是故应勤听於说法。我昔曾闻。汉地王子眼中生莫遍覆其目。遂至闇冥无所睹见。种种疗治不能瘳除。时竺叉尸罗国有诸商估来诣汉土。时汉国王问估客言:我子患目。尔等远来颇能治不。估客答言:外

  •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太虚

    ──十九年冬作──建僧二万人分三大类支配如下:一、学僧  沙弥僧至比丘僧,总数约五千人,年龄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甲、律仪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国约二千人;年龄十八岁至二十岁。初出家者入之,为沙弥僧;此院

  • 香山县乡土志·佚名

    香山县,汉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始分置县治,属广州,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

  • 续仙传·沈汾

    一称《续神仙传》。古代神仙传记。南唐沈汾撰。三卷。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937—975年)。沈汾,一作沈玢。唐末五代南唐时期人。官至溧水县(今属江苏)令兼监察御史。吴淑《江淮异人录》载有唐末侍御沈汾退居乐道游戏

  •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佚名

    一卷。作者署名“七弦河上钓叟”,真实姓名不详。是书卷尾有作者自叙。记事起自道光十三年(1833年),与英国议和,许兵费银两千一百万元,定和约五年而一易始,至咸丰九年 (1859年),叶名琛在孟喀喇大里恩寺地方花园楼上病

  • 华严五教止观·杜顺

    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又称华严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止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详叙华严五教观门之趣入次第。五门即:(一)法有我无门,为小乘教之止观。(二)生即无生门,乃大乘始教之止观。(三)事理圆融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