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目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总目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录

卷之一

入坛叙时景门

立春(二段)  正月(三段)  元旦  上元(二段)  二月(二段)  寒食  三月(二段)  清明  上巳  四月(二段)  五月(二段)  端午(二段)  六月(二段)  七月(二段)  七夕  中元  八月(二段)  中秋(二段)  九月(二段)  重阳  十月(二段)  下元  十一月(二段)  冬至  十二月(二段)  除夜  闰月(二段)  晓景(四段)  亭午  日晡  晚景(三段)  夜景  中夜  月夜  晴景  阴雨(二段)  雨霁  雪景  雪霁  霜天  释迦生日  弥陀生日  观音生日  圣帝生日  华光生日

卷之二

入坛佛事门

加持法事陈情文  净三业文(五段)  涂香灌掌语  祝香文  安慰文(二段)  净水文(三段)  去秽文(二段)  普变文  赞三宝文  总赞佛文  赞护法文  大轮结界文

卷之三

音声佛事门

请佛文(二段)  请三宝文(二段)  六献总文  (香 花 灯 水 茶 果)  七献总文  (香 花 灯 水 茶 果 食)  十二献总文  (香 灯 茶 果 斋 水 宝 米 衣 药)

卷之四

歌扬赞佛门

大三皈依(三宝三段)  古阳关(三宝三段)  乔鼓社(三宝四段)  柳含烟(三宝三段)  鹤冲天(释迦三段)  千秋岁(释迦观音〔完〕光炽盛凡四段)  五福降中天(释迦五段)  临江仙(观音地藏二段)  南圣朝(弥陀三段)  五雷子(荐亡赞三宝)  巧笋笆(释迦观音二段)  贺圣朝(佛涅盘三段)  满庭芳(观音 地藏三界各一段)  水调歌(赞维摩八段)  降魔赞(二段)  望江南(三宝三段送佛一段)  声(声)慢(二段)

卷之五

陈意伏顾门

生日语  生七语  受生语  血盆语  送星语  还愿语  祈男语  谢男语  保胎语  赛谢语  保病语  祈安语  禳灾语  禳火语  禳水语  保苗语  保蚕语  修造语(住宅坟墓)  解结语  祈雨语  谢雨语  祈晴语  谢晴语  祈雪语  谢雪谢

诸般偈赞门

浴佛  药师佛  弥陀佛  炽盛光  观音佛  地藏佛  目连  泗洲佛  定光佛  六祖  僧伽  伽蓝  社王  预修  道姑预修  看华严  忏血盆  还灯愿  建灯忏塔  众信忏塔  祈雨  祈晴  散花  解结  忏杀生  起幡  放生

卷之六

荐亡偈赞门

荐亡通用(三)  荐妇人  荐老人  荐公  荐婆  荐父母  荐父(二)  荐母(二)  母小祥  母大祥  荐夫(二)  荐妻(二)  妻产死  荐兄  兄新及弟死  荐弟  领举弟  荐男(三)  男幼亡(二)  荐女(四)  荐姊妹  荐丈人(二)  葬丈母(二)  荐女婿  遶棺(二)  葬父  葬母  停丧新葬  移葬安坟  明友新及第  官员  老人官  武官  老儒  少儒  赴省道士  士人溺死  荐僧(二)  荐医僧  荐法眷  修行人  僧荐恩母  佃荐恩主  师巫  娼妓  娼杀死  缢死  焚死

卷之七

诸般佛事门

发道文  开明文  祭奠文  赞祭文  召亡文  设浴仪

卷之八

诸般佛事门

设斛文

卷之九

诸般佛事门

散花文  散花偈(保安 祈嗣 还愿 保胎 乞巧 忏发 祈蚕 荐亡 追荐 奉道)  放生文  遣船文

卷之十

诸家伏愿门

祝圣(五段)  官员(八段)  士人(六段)  僧(五段)  道(三段)  农人(三段)  工艺(二段)  商贾(二段)  公吏(二段)  医士(二段)  术士(二段)  师巫(二段)  师尼(一段)  老人(三段)  妇人(二段)  小儿(三段)  合家(三段)  祝寿(三段)  祈福(四段)  禳灾(三段)  保安(四段)  保胎(二段)  保蚕(二段)  保苗(二段)  保畜(二段)  保牛(三段)  禳火(一段)  禳水(一段)  禳盗(二段)  还愿(三段)  预修(二段)  总愿(一段)

卷之十一

总愿碎语门

总愿全段  居官  修文  习武  治家  事公  务农  养蚕  工匠  商贾  攻医  尅择  渔钓  酒肆  开肆  屠户  愽弈  篙工  僧行  道士  尼师  师巫  相士  论命  牙僧  娼妓

卷之十二

追荐陈意门(赞灵通用)

总荐亡(三段)  荐祖父母  荐父  父五七(二段)  父小祥  荐母  母百日  母小祥  父百日婆六七  女荐母夫荐妻子六七母四七  二孙荐祖母叔母  母并妻首七  荐夫(二段)  荐妻(二段)  荐兄弟  荐男  长子溺死  荐女  荐伯叔  荐姊妹  荐丈人  荐丈母  荐女壻(二段)  荐商死  僧荐本师  荐女

荐亡伏愿门

荐亡通用(十六段)荐妇人(二段)  荐双魂(三段)  荐溺死(四段)  荐僧

卷之十三

涅盘法语门

举哀(三段)  起龛(二段)  挂真(二段)  举棺(僧 俗人 女人 奴棺)  秉炬(春景 夏景 秋景 冬景 僧 道 士人 农 工 商 老 少)  下火(双奴 僧 武官 老人 妇人 小儿 吏人 因醉傍桥溺死 僧溺死 妓溺死 耕生)  入圹  入塔(二段又双僧)  撒土  散灰(二段)  唱衣

卷之十四

抄题杂化门

化钟楼疏  龙泉院前虹桥疏  化粧藏疏  彩画水陆功德  化粧废寺佛  化粧罗汉圣像  化塑七身功德  化粧佛画壁疏  化佛前灯疏  化长明灯疏  化设地狱斋  化钱置常住  化斋供疏  起建华严阁  钟楼化瓦修盖  化米开路疏  化甃路疏  化人披剃疏  化度僧疏  化度牒疏  士人化度牒  吏人化度牒  道姑化度牒  化三衣疏  化百衲衣疏  化钟疏  化磬疏  化铙钹疏  化锅疏  缘化疏  题弥陀会疏  题华严会疏  题金刚会疏  题盂兰盆会疏

卷之十五

自陈情词门

因师自叙  开山营创牓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总目(终)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八·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圆晖
  卷一·野竹福慧
  序·知玄
  辩伪录 第二卷·祥迈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二十三·霁仑超永
  佛说决定义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太虚
  卷第十六·佚名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上卷·道宣
  卷第八·元来
  佛说普法义经·佚名
  佛说泥犁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119_1 【从军行】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卷119_2 【杂诗】崔国辅   逢著平乐儿,论交鞍马前。与酤一斗酒,恰用

  • 卷一·阮阅

      ●卷一·御制门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诵传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内

  • 第四折·佚名

    (张千排衙上,云)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包待制上,诗云)冬冬衙鼓响,公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狱吓魂台。老夫包拯,自十日前西延边赏军回来,打西关里过,有一火告状的是刘安住。老夫将一行人都下在开封府同衙牢里,只不审问。你道

  • 石湖词·范成大

    范成大满江红冬至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

  • 卷五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四目録【起九十一字至九十三字】满江红【又一体】吕渭老吕本中叶梦得【二首】严羽戴山隐醉翁操【又一体】苏轼辛弃疾八六子【又一体】晁补之采莲令

  • 曾静供词五条 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还是草菅人·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在湖南供内有“极好杀人,京城凛凛”等语。我皇上如天好生,自元年以来,凡矜恤民命之案,不可枚举。即今四月十一日以后,现有督抚及刑部拟定之案,如云南之黑夜杀人八十二岁老妇何氏一案;广东之殴伤服叔

  • 诸葛忠武书卷十·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杂述(赞评论碑碣诗赋)时伟按全书评论篇惟杨戏赞陈寿评张俨论及袁孝尼习凿齿诸人可尔碑碣仅刘镇南裴晋公二人而刘碣又入遗事殊失伦类诗仅少陵几首他如崔浩薛能之谬戾吕温段文昌辈之庸拙亦污简册何也今为删

  • 十国春秋目录·吴任臣

    卷一吴一太祖世家卷二吴二烈祖世家高祖世家卷三吴三睿帝本纪卷四吴四【列传】太祖太妃史氏 夫人朱氏太后王氏 睿帝让皇后王氏太祖子临川王蒙新安王浔德化王澈 高祖子南阳王玢睿帝子太子琏 江夏王璘宜春王璆【从子

  • 明帝本纪·萧子显

    高宗明皇帝萧鸾,字景栖,是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小名玄南齐书度。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太祖萧道成抚育了他,对他的慈爱恩惠往往超过亲生儿子。宋泰豫元年(472),任安吉县令,以严能而闻名朝野。补武陵王左常侍,没有接受。元徽二

  • 秃剌传·宋濂

    秃剌,太祖次子察合台四世孙。年少时以勇力闻名。大德十一年(1307)春,成宗崩,左丞相阿忽台等潜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而拥皇后伯岳吾氏代理朝政,于是朝野议论纷纷,人心不定。仁宗自怀孟回归京师,引秃剌入宫,逮捕阿忽台等斩首示

  • 卷一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四艺文略【八】文类第十二下【总集 赋 碑碣 四六 奏议书 文史 诗评 诗余】总集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御定全唐诗九百

  • 第九章 后汉盛世·吕思勉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凡旧劳于外之主,率能洞达民情,况兴于草泽者乎?《后汉书·循吏传》云:“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

  • 论语纂疏卷四·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四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述而第七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八   宋 李樗黄櫄 撰鸱鴞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爲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鴞焉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由六反】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隂雨彻彼桑土【音杜】绸【直留反】缪【

  • 摄生·魏裔介

    水之有源,其流必远。木之有根,其叶必茂。屋之有基,其柱必正。人之有精,其命必长。[抱朴子]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林和靖]声色者,败德之具。[林和靖]寡言省谤,寡欲保身。[林和靖]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斧斤。[林和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

  •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下·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经曰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赞曰。第二说多因也。善男子者。梵云乌波索迦。此云近事男。索者男声也。坚持五戒堪可亲近

  • 书林清话·叶德辉

    叶德辉(1864—1927)撰。叶氏毕生致力于古书的收藏和整理研究。该书从大量古书文献中收集有关图书版本知识与历代图书版本的源流、掌故资料,按照其性质分门别类,组织成篇。全书共126篇,每篇皆有篇题,每篇之首,先载明作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