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悔与回》

梦家:在自己作不出诗来的时候,几乎觉得没有资格和人谈诗。诗如今做出了(已寄给志摩先生了),资格恢复了,信当然也可以写。《悔与回》自然是本年诗坛最可纪念的一件事。我曾经给志摩写信说:我在捏着把汗夸奖你们——我的两个学生;因为我知道自己决写不出那样惊心动魄的诗来,即使有了你们那样哀艳凄馨的材料。有几处小地区却有商酌的余地。(一)不用标点,不敢赞同。诗不能没有节奏。标点的用处,不但界划句读,并且能标明节奏(在中国文字里尤其如此),要标点的理由如此,不要它的理由我却想不出。(二)“生殖器的暴动”一类的句子,不是表现怨毒,愤嫉时必需的字句。你可以换上一套字样,而表现力能比这增加十倍。不信拿志摩的《罪与罚》再读读看。玮德的文字比梦家来得更明澈,是他的长处,但明澈则可,赤裸却要不得。这理由又极明显。赤裸了便无暗示之可言,而诗的文字哪能丢掉暗示性呢?我并非绅士派,“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我也有顾不到体面的时候,但碰到“梅毒”“生殖器”一类的字句,我却不敢下手。(三)长篇的“无韵式”的诗,每行字数似应多点才称得住。(四)句子似应稍整齐点,不必呆板的限定字数,但各行相差也不应太远,因为那样才显得有分量些。以上两点是我个人的见解,或许是偏见。我是受过绘画的训练的,诗的外表的形式,我总不忘记。既是直觉的意见,所以说不出什么具体的理由来,也没有人能驳倒我。(五)我认为长篇的结构应拿玮德他们府上那一派的古文来做模范。谋篇布局应该合乎一种法度,转折处尤其要紧——索性腐败一点——要有悬崖勒马的神气与力量。再翻开古文辞类纂来体贴一回,你定可以发现其间艺术的精妙。照你们这两首看来,再往下写三十行五十行,未尝不可,或少写十行二十行,恐怕也无大关系。艺术的finality在哪里?

讲的诚然都是小地方,但如今没有人肯讲敢讲。我对于你们既不肯存一分虚伪,也不必避什么嫌疑,拉杂的写了许多,许也有可采的地方。

玮德原来也在中大,并且我在那里的时候,曾经与我有过一度小小的交涉。若不是令孺给我提醒,几乎全忘掉了。可是一个泛泛的学生,在他没写出《悔与回》之前,我有记得他的义务吗?写过那样一首诗以后,即使我们毫无关系,我也无妨附会说他是我的学生,以增加我的光荣。我曾托令孺向玮德要张照片来,为的是想借以刷去记忆上的灰尘,使他在我心上的印象再显明起来。这目的马上达到了,因为凑巧她手边有他一张照片——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愉快!现在我要《悔与回》的两位诗人,时时在我案头与我晤对,你们可能满足我这点痴情吗?

祝二位康健!

闻一多,十二月廿九日。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四·彭定求
  史介翁·唐圭璋
  卷之一○·魏庆之
  ●跋·杨香池
  第十五出 鸿逸·陆采
  ●甲寅(咸丰四年)·林占梅
  四集卷七十四·乾隆
  卷五十五·王奕清
  卷38 ·佚名
  静庵集巻四·张羽
  中州集巻十·元好问
  卷十·陈起
  卷四百十四·曹学佺
  卷二十七·胡文学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杨柔胜

    第十一齣 玉箫寄眞【一翦梅】〔贴上〕鸨母频催贴翠钿。花也慵拈。酒也慵沾。此情谁肯再移天。〔丑上〕暂且调絃。休掷金钱。〔贴〕举头一望五云端。肠断伤心翠黛攒。祝吿一声肠欲断。此生无分适文鸾。〔丑〕姐姐。情

  • 第四折·贾仲明

    (王母引众仙上,诗云)晓入瑶池雾气清,忽闻天籁步虚声。云衢不用吹箫侣,独驾青鸾朝玉京。俺西池金母,为金童玉女思凡,谪生下方为人。如今他业债满彻,复还仙界,着他过来者。(正末同旦上,云)小姐,今日得省悟也,见西池金母去来!(唱)

  •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蔡东藩

      却说成祖得解缙诗,知他借端讽谏,心中很是感叹。寻复问及黄淮、尹昌隆等,大家主张立嫡,乃决立世子高炽为皇太子,高煦封汉王,高燧封赵王。煦应往云南,燧应居北京,燧本与太子留守北平,奉命后没甚异议,独高煦怏怏不乐,尝对人道:

  • 第十六章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梁启超

    国史氏曰,吾读泰西史而叹公党之有造于国家,如彼其伟也。吾读国史至宋明两朝,而叹私党之贻毒于国家,如此其烈也。彼私党者,其流品不必为小人也,而君子亦多有焉。其目的不必以求禄位也,而以辞禄位为目的者亦有焉。其所争者不必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夏。四月。甲戌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舅舅佟国维行礼  ○己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午毛明安多罗贝勒图巴故。遣官致祭  ○调广东琼州总兵官吴启爵、为直隶天津总兵官。升福建台

  •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明仁宗帝诏朕若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目法令之当否详审至于再三斯已可矣即虞廷克允亦惟杀之三宥之三而止必令法司五奏往复虽多徒滋烦冗究之五又何异于三乎且人主详求庶狱反覆披览轻重自无遁

  • 学史卷八·邵宝

    (明)邵寳 撰○酉【凡三十章】母在长安病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唐书皇甫无逸传】日格子曰蜀道远且难矣母能行与俱可也

  •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范晔

    (杨震)◆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陰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学《欧陽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

  • 罗宪传·房玄龄

    罗宪字令则,襄陽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很早出名。师从谯周,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罗宪正直诚实严整;待士不倦怠,轻财好施舍,不经营产业。在蜀国入仕当太子舍人、宣信校尉。两次到吴

  • 卷八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一雍正七年五月上谕三十二道初一日谕出征大将军副将军参赞大臣官弁兵丁等准噶尔狡狯凶顽父子济恶为边境蒙古之隐患朕仰承皇考圣祖仁皇帝先志特发两路大兵声罪致讨当四海昇平之时

  • 卷六十三、兴办铁路·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九月,收还英人所筑上海达吴淞铁路。初,同治五年,徇英商之请,筑铁路于上海江湾间,线长十里。是年展至吴淞,加长十四英里。路成,居民大震,请求江督沈葆桢,照会英领事阻止,不允。由都署商之驻京英使威妥玛,亦不允。后

  • 第十章·管子之教育·梁启超

    管子之教育方针,专以整齐一国之民为主,前第七章第六节所称述者皆是也。军事教育,又其重要之一精神,于第十三章别论之。此所论者其分科教育之法也。教育事业,全责诸地方官吏,前第八章所引《小匡篇》之文是也。《小匡篇》又云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六经类论先儒经解之题荅詹帅【体仁】此段谓解经不可以己之姓名加之经上经题之説尤见精宻不肯容易放过大抵此理何所不在今人初不理防只见事体小可便谓无害而必以整理者为过当非独此事为然也顷尝见杨子直説

  • 卷六·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六    宋 袁燮 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自成汤至于盘庚又五迁矣亳邑商家之故都是时耿邑以河为患故盘庚复欲迁于亳焉民咨胥怨

  • 传教西洋之提议·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京都大谷大学讲──今日承贵校之招,来与诸君讲演,此是一件最难得之机会。适承贵校长过于奖饰,实深惭赧!近代中国佛教虽有复兴趋势,而私心犹以为如泉始流,恒欲觅一普及佛法之道。此次在上海未首途赴日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三归戒初门第十三   一归佛 二归法 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方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

  • 礼记译注·戴圣

    又称《小戴礼》、《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文集。西汉戴圣编。四十九篇,后订为十二卷。圣字次君,梁(今属河南商丘)人。戴德之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为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其书本为解释、补充秦汉以前儒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