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目录

一函遍复

致郭庄悟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周孟由问心经色不异空四句书(民国二十六年)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与明本师书(民国十六年)

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周颂尧居士书(民国二十年)(附原函)

复德畅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广妙和尚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曹培灵居士书

复李仲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寿彭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俞慧郁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峄县宋慧湛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陈重为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逸轩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慧昌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原名宇昌)

复汤文煊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复宁德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原名志武)

复刘汉云杨慧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刘德护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姚维一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晓曦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传德师书(民国二十年)

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皆德晋之弟)

复潘仲青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谢浴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郭雨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凤梧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陈彦清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慎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熊慧翼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朱南圃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自初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罗世芳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郭介梅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齐用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戚友卿先生书(民国二十年)

复习怀辛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胡奉尘居士书(民国二十年)(又名师远)

复鲍衡士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树枝居士书四(民国二十年)

复李印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高契理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树棠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冯偏西郑圆莹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沈弥生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黄涵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谈少抚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张云雷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徐书镛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金善生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葛志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心禅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汤慧振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其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阮和卿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沈授人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德明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复郑观净先生书(民国二十年)(附原函)

复游有维居士书(民国二十六年)

复念西大师书

复周伯遒居士书

复唐能诚居士书

复净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五年)

复江景春居士书二(民国二十二年)

复某居士书

复江有朋居士书

复卓智立居士书

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民国二十三年)

介绍用三星素皂书(民国十八年)

致铭光居士书

致自觉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复刘仁航居士论弘扬因果书

复杨佛典居士书

复崔德振居士书五(民国二十一年)

复沈来沄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复梁慧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于归净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宗诚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许慧舫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殷德增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郑慧洪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赵奉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陈慧恭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张纯一居士书

复营口徐永业先生书(民国二十四年)

复郁智朗居士书

复昆明萧长佑居士书

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复海门理听涛书七(民国二十一年)

复智乐居士书

与胡作初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泉州庄慧炬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与马星樵医士书

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复宅梵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沙庸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南通张海桥居士书(民国二十五年)

复翟智淳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文选)

复窦智睿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联芳)

示柴也愚居士书(法名智韬)

复愚僧居士书

复邵慧圆居士书

与魏梅荪居士书十六(民国十一年)

复战德克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六年)

复江易园居士书四(民国二十五年)

复慧空大师书(民国二十五年)

致郭辅庭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卓人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复陈慧新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宋德中居士问焚经功过书(民国二十年)(附原书)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复宋六湛,褚莲净,张子净三居士书(民国十七年)

复无锡佛学会少年学佛社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袁德常居士书四(民国二十二年及二十七年)(原名丽庭)

复费范九居士书

复慧导居士书(即杨汉公)

复翁智奇居士书二(原名兆奇)

复慧龙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即窦存吾)

复郑棐谌居士书(民国二十六年)

复吴希道居士书

复杨慧昌居士书三(原名宇昌)

复某居士书

复张觉明居士书二(戊寅除日)(附来书)

复某某夫妇书二(附第二次来书)

与吴慧德女士书(民国二十八年)(附宗绰来书)

复济善大师书

复陈慧恭孙慧甲书

复念佛居士书(即正编文钞所载之永嘉某居士)

与黄周福纯女士书

与周福渊女士书

复周法利居士书三

复曾怡之居士书

复杨慧芳居士书(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复刘惠民居士书五

复善觉大师书(民国二十九年二月)(附来书)

复宋慧湛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

复吴慧济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广慧和尚书(民国二十九年正月)

致胡子笏居士书(民国二十九年)

复杨炜章居士书

复章缘净居士书

复修净师书

附录钱武肃王强弩射潮发隐颂

附录彻悟禅师一乘决疑论说

阿弥陀佛百颂

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

净土五经重刊序(民国二十二年)

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民二十三年)

心经添足重刊流通序(民十九年)

地藏经石印流通序(民十七年)

梵网经菩萨戒集证序(民国十七年)

普门品讲义序(民十八年)

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净土十要序(民十九年)

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民十九年)

弥陀圣典序(民二十年)

净土辑要序(民十七年)

历史感应统纪序(民十八年)

感应篇直讲序(民十七年)

饬终津梁序(民十九年)

新编观音灵感录序(民十八年)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民十八年)

观音感应课序

净土圣贤录序(民二十二年)

重订西方公据序(民十九年)

普陀洛迦新志序(民二十年)

重修清凉山志序(民二十二年)

重修峨眉山志序(民二十三年)

重修九华山志序(民二十六年)

日诵经咒选录序(民十八年)

净土篇序(民二十年)

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民十八年)

觉后编序(民十八年)

学佛浅说序(民十三年)

佛祖心灯禅净双勖合编流通序(民二十年)

正学启蒙三字颂齐注序(民二十年)

正学启蒙三字颂游注序(民二十七年)

晋莲宗初祖庐山慧远法师文钞序(民二十四年)

卫生集序(民二十年)

罗两峰居士正信录序

劝世白话文发隐序(民十九年)

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民十八年)

江苏水灾义赈会驻扬办赈经历报告书序(民二十年)

到光明之路序(民十七年)

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序(民二十年)

重印寰球名人德育宝鉴序(民十八年)

佛学救劫编序(民二十一年)

务本丛谭序(民二十年)

昆山佛教西方莲华会缘起序(民二十二年)

杯度斋文集序(民二十二年)

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民十八年)

圆瑛法汇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序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发隐颂并序

道德丛书序

石印闺范缘起序(民十七年)

阜宁合兴镇净念莲社缘起序(民二十四年)

念佛恳辞序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序

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二十七年)

法云寺放生征信录序(民二十一年)

无量寿经颂序(民二十五年)

地藏菩萨往劫救母记序(民十七年)

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序(民二十七年)

灵岩山寺万年簿序(民二十一年)

灵岩开示法语序(民二十五年)

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民二十五年)

嘉言录题词并序

释门法戒录序(民二十六年)

净土三要述义序(民十六年)

物犹如此序(民二十五年)

歧路指归序(民二十五年)

祭祖用素序(民二十五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楷书序(民二十四年)

法华经写本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民二十五年)

无锡佛教净业社年刊序(民二十五年)

敦伦莲社缘起序(民二十年)

赵运昌请影印宋版藏经序(民二十二年)

劝修念佛法门序(民二十七年)

蛰园札记序

普陀山三圣禅院八功德泉表异碑记

灵岩山笃修净土道场启建大殿记(民二十四年)

灵岩寺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及此次建筑功德碑记(民二十一年)

中国济生会苏州分会捐放生池园永为灵岩山寺下院功德碑记(民二十五年)

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民二十三年)

吴县香山草庵香光莲社创修西方三圣殿碑记(民二十三年)

无锡西方殿缘起碑记(民二十二年)

南京三汊河创建法云寺缘起碑记(民二十二年)

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民二十四年)

大慈老人塔院重修记(民十九年)

五台山碧山寺由广济茅篷接法成就永为十方常住碑记(民十八年)

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民二十五年)

灵岩山寺启建四众普同塔碑记(民二十七年)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常熟莲华庵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灵岩山寺重修弥勒楼阁功德碑记(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季夏)

附录化痰止咳丸方

佛宝赞

法宝赞

僧宝赞

药师佛像赞

药师佛偈

阿弥陀佛像赞

阿弥陀经塔赞

西方三圣像赞

多宝塔赞

观世音菩萨像赞

观世音菩萨偈赞

观音七回向偈

庆祝观音偈

改正俗传观音偈赞

大势至菩萨像赞

大势至菩萨偈赞

地藏菩萨像赞

地藏菩萨偈赞

弥勒菩萨偈赞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普贤菩萨偈赞

智积菩萨像赞

智积菩萨赞(民二十三年)

净土宗祖堂赞(民二十七年)

远公大师像赞(民二十四年)

莲宗十二祖赞颂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唐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唐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

唐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宋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明八祖杭州云栖袾宏大师

清九祖北天目灵峰智旭大师

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师

清十一祖杭州梵天实贤大师

清十二祖红螺资福际醒大师(即彻悟大师)

彻悟禅师像赞(民二十三年)

达磨祖师像赞

济公禅师像赞

南屏宗乘颂

贵池刘公鲁猪齿臼佛记赞(民二十年)

念诚大德像赞

上海慈幼院新屋落成颂

净土法门殊胜颂(唯其法门殊胜故,智宜女士得往生。)

徐蔚如居士西归颂

沙公雪舫懿德颂(民二十二年)

屈子建居士西归颂(民二十年)

张冕堂居士懿行颂(民二十年)

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颂(民二十年)

张珊贞烈女颂

婺源程志鹏居士懿行颂(民二十二年)

齐庾南公暨金夫人百岁冥寿颂

普为现在印送及永远流布文钞者回向颂(民十六年)

附录白矾救命神效方(白矾,又名明矾,或名矾石。)

临终三大要(民十九年)

净土指要(民二十年)

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民二十三年)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民二十七年)

婺源翀田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年)

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二年)

人字发隐(民二十七年为一弟子说)

学医发隐(民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民二十一年)

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民二十五年)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民二十一年)

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民二十年)

示冯右书居士临终法语

江苏吴县佛教会通告各寺院僧众巽言(民二十三年)

题王宗懿女士书弥陀经弁言(民二十四年)

法云寺佛教慈幼院规约书后诫勖诸生(民二十一年)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民二十四年)

三余德堂名说(民二十年)

宗道名说(民十九年)

普陀山普济寺浚莲华池募缘疏(民二十年代作)

赣州寿量寺重兴缘起疏(民二十二年)

郃阳东乡赵家村观音寺募修葺殿宇圣像疏(民二十四年)

扬州江都扬善坝莲修精舍募建大殿疏(民二十三年)

杭州南天竺演福寺募修大殿并各殿堂寮舍疏(民十八年)

募建永年祈祷普利会疏(民十八年,代王一亭居士等作)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莲宗正传跋(民十八年)

印送净土五经跋(民二十六年)

成复初忏悔文跋(民二十五年)

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民二十年)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民二十年)

企庐莲社缘起(民二十四年)

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民二十七年)

募修苏州报恩寺报恩塔缘起

阜阳资福寺重建念佛堂开莲社缘起(民二十六年)

募印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说明(民十四年 办法从略)

楹联

释迦

弥陀

弥勒

观音

势至

菩萨

韦驮

普陀韦驮

普陀天王

关帝

佛殿

普陀仙人井观音

灵岩山智积殿

灵岩智积

藏经阁

法堂

藏经阁佛殿

讲堂

念佛堂

三教堂

永明塔院

智者坊

孔圣殿

如意寮

地藏坛

法华坛

三门

菜园

戏台

法如庵三门

贺传戒

讲禅林宝训

贺五十寿

贺寿

挽法师

挽讲楞严

挽老修行

挽天童寄禅和尚

平交法嗣晚辈皆可用

寄禅和尚

挽留云观月和尚

平交挽住市廛小庙僧

僧挽大商家护法

定海县送瘟

送瘟

代吊孙传芳

自励

闲联

药师

法堂

观音地藏

地藏

诸法渊海

格物致知确解

贺功德林

吃素念佛

素食处

说明

念佛摄心偈(见云水堂书壁,照录。)

许止净居士往生记并颂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吃素念佛修净业人,须平时事事多与净行相合,乃可往生。

复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书(附来书 法名德宏)

跋傅邹仁显念佛感虎捨猪记后(附来记)

藉崔居士复游居士书顺答江易园居士启

答周群铮居士书

普陀山天华禅院承顶上海崇宁庵募捐启

答曾怡芝居士四问

傅春浦居士生西记(民国二十七年九月述)(余蕅生,陈展西同记)

聂云生居士生西记(陈展西记)

猜你喜欢
  象喻品法句经第三十一(十有八章)·佚名
  卷七十·佚名
  卷十六·赞宁
  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佚名
  佛说兴起行经卷上·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二卷·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佚名
  摄论章卷第一·佚名
  第七十八章 令建立精舍·佚名
  胜鬘宝窟卷中(之本)·吉藏
  显扬圣教论颂·无著
  海潮音要言·太虚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二·念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这一瞬息的展露——是山雾,是台幕!这一转瞬的沉闷,是云蒸,是人生?那分明是山,水,田,庐;又分明是悲,欢,喜,怒;啊,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 村姑·戴望舒

    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这姑娘会静静地走到她的旧屋去,那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荫下的旧屋,

  • 卷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七洞类五言古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  【唐】阙名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仙华凝四时玉藓生数峰书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龙闭为气肃开作云雨浓洞隠谅非乆岩梦诚必通将缀文士集贯就真珠

  • 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脱脱

        ◎文苑五   ○梅尧臣 江休复 苏洵 章望之 王逢 孙唐卿 唐庚 文同 杨杰 贺铸 刘泾 鲍由 黄伯思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阴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九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二汉杜子春杜子春河南缑氏人通周官先是秦始皇深恶周官之书禁絶不传汉武帝时有李氏得之上於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补成一篇奏之至成帝时黄门郎刘

  • 丘灵鞠传·李延寿

    丘灵鞠是吴兴郡乌程县人。祖父丘系,官秘书监,父亲丘道真,作护军长史。灵鞠从小爱读书,善写文章,州里征召他作从事。到领军沈演之处报到,演之说:“从前我作州从事,到领军谢晦处报到,宾主坐的位置正和今天一样,你将来也会和我现在

  •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经籍考子【医家】宋史艺文志医书类五百九部三千三百二十七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医书类六十八部一千六十四卷宋董汲旅舍备要方一卷汲字及之东平人夏德

  • ●土官底簿跋·佚名

    土官底簿二册未详撰人姓氏海盐郑氏藏书也按禹贡三百里蛮书旅獒周官礼职方氏戴记明堂位称八蛮尔雅称六蛮其种曰黎曰犵曰狑曰獠曰獞各有大姓为之雄长明制仿元旧事分设官吏立宣慰招讨安抚长官四司云南百五十一员广西百六

  • 卷九 丧亲章第十八·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丧,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没,谓之丧亲。言孝子亡失其亲也,故以名章,结之于末矣。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哭不亻哀,(气竭而息,声不委曲。)礼无容,(触

  • 春秋谷梁传谳卷五·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春秋三传谳__春秋谷梁传谳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谷梁传谳卷五   宋 叶梦得 撰宣公元年春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其不言氏防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縁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遂不氏一事而再见尔逆与致

  • 明法解第六十七·管仲

    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得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

  • 卷八·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八桓公十有四年春正月公防郑伯于曹【左传】十四年春防于曹曹人致饩礼也【熟曰饔生曰饩】前年鲁防郑纪败齐卫之师恐其报怨故为此防以谋之曹素与鲁协故鲁防郑于其

  • (十一)朱子之圣人难为论·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言宇宙之仁与神。在此大仁至神之造化中,而有人物生生。人则得气最灵,其间乃有圣人出,上合天德,法乎天地之大仁至神而参赞宇宙之造化。濂溪有言: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此为理学家之最大宗旨与最大目标,亦可谓理学

  • 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

    变文总集。潘重规编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会敦煌学丛书第6种。1983、1984年印行。分上、下两册。本书是在《敦煌变文集》基础上重新进行勘校的新校本,首先在编排次序上有所不同。编者根据变文的发

  • 皇明奇事述·王世贞

    余既有《异典》、《盛事》二述矣。异典者,遘之自人主者也;盛事者,遘之自天者也。盛事之遘,无非美已;异典之遘,美居十九,疵亦居一。已,乃复有遘之自天而不可言盛,遘之自人而不可言典。或人与事之巧相符者,或绝相悖者,为其稍奇而不

  • 牧鉴·杨昱

    十卷。明杨昱(生卒年不详)撰。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汇辑成帙,共十卷,分为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四类。每类下又各有子目,四类共三十五个子目。每子目又各分上、中、下。上专述经传,中记古人政绩,下摭儒先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