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

举盲人说象譬 明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义 明佛性十二因缘信等 辨菩萨不退相日食一麻一豆等事 出菩萨以身施众生发愿事 出菩萨为众生受苦不退事 出天海八种不思议譬

师子吼品之第九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至)以是故说色为佛性

案。僧亮曰。各以手触者。譬闻见也。同不说象体。偏见非象。亦非不说者。各得其分。非不说也。色是佛性者。正因性异。成果亦异。以偏着为失也。如金色是一槃蛇为异也。僧宗曰。第二翻也。明如来说性不同。凡夫既真而无谬。故应修也。王者譬佛。臣者譬常住经教。象譬教下理也。盲者随所触而说象。众生无慧。乃计阴说我也。说离阴有我者。此计太过。下当非之也。非即六法。不离六法者。以五阴成假名人。佛性在果。岂即六法非因。无以感果。故言不离也。宝亮曰。盲人触象。若一一而望。不得象体。然复不得离此而有象也。外道凡夫。捉五阴及离阴。一一计非佛性。然始终不离此六法也。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而实无我者。破第六别计五阴外有我。谓五阴假合。名为众生。无别五阴外有我也

或有说言受是佛性(至)乃至非我不离我

案。僧亮曰。上举色。今举心历心。称四阴也

善男子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至)第一义空故名佛性

案。僧亮曰。就惑情为离也。故是即阴我相续不断耳。后还正之。谓离阴别我也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至)佛性者即是如来

案。僧亮曰。说缘因性。众生必得。故名有也。相续不异。即如来也。僧宗曰。第三出佛性体也。宝亮曰。第四历缘因四无量行。即是缘因。善菩萨常行。如影随形也。佛性名如来者。行四无量。近得初住一字之地。远则圆满得佛。故名如来也

佛性者名大信心(至)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举六法门。助显其旨也

善男子如上所说种种诸法(至)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总结上旨也

善男子若说色是佛性者(至)乃至说识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若说色是佛性。余非者。耶见众生。闻必起倒也

善男子若诸众生了佛性者(至)兼复赞叹礼拜问说

案。僧亮曰。既劝修此经名。故说修者之福也。僧宗曰。第四正劝修也。宝亮曰。第五结劝。明应须修道之意也

善男子若有已于过去无量(至)然后乃得闻是经名

案。僧亮曰。叹修者之因也

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议(至)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叹三宝佛性经法不可议。显劝修之旨不虚也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师子吼领。并叙时众得利益。佛即印述也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不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僧宗曰。此下修道之第七也。向以有性故。所以劝修。言修行者。功业转深。不复退转。若不能深识经旨。者则有退转也。如此苦行。多是住前。言因经修行。无利益事。尚为之。岂况有益。而当不为此。明人于经修行。得其理味。永不复退也。宝亮曰。此下修道之第七。正出修道人相。上来虽劝其修道。诸人咸然。不知修道之法。佛今略示其相。若能作如此苦行者是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退菩提之相

案。僧亮曰。第七不退相门也。修道必生死。但生死多难。不能自知退与不退。次辨不退相也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案。僧亮曰。第八叹不退菩萨。不思议德也。受后边身者。上说具烦恼性地解地。今说后身义其始终。但举其两端耳。僧宗曰。第八明上地菩萨。备诸胜德也。宝亮曰。叹修道人之德也。人谓苦不可忍。今云。若能立心修道。虽为众生受苦。如三禅乐也

善男子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至)彼大海有八不思议

案。僧亮曰。第九叹经。佛及菩萨。功德智慧。经实其本。故赞叹也。僧宗曰。上言人由经益。则经有资成人义。故次叹也。宝亮曰。海有八德。以譬经也。一者因众生之福海则渐深。众生有感。所以经教次第。从浅至深也。二逐风而行。诸佛菩萨。随缘而化也。三河水入者。明涅槃纳众命之器也。下去类尔也

师子吼言世尊若言如来(至)云何独令我受化身

案。僧亮曰。第十叹佛也。以经典佛说理应叹也。但说由慈生。故先问也。宝亮曰。四生之中。化生最胜。而佛为众生。故胎生。恩德之重。所以致叹也

尔时师子吼菩萨合掌长跪右膝着地以偈赞佛

案。僧宗曰。如来是王化之主道被苍生。所以最后兴叹也

如来无量功德聚(至)能吼无量师子吼

案。僧亮曰。彼国以偈为咏歌也。盖盛德之至道也

弘安八年乙酉三月十日于西大寺宝塔院 为补阙书写之毕  唐人诚心

猜你喜欢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云卧庵主书·晓莹
  卷第十四·佚名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道行经不可计品第十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九十·延寿
  御选语录卷一·雍正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太虚
  卷中·佚名
  法门锄宄·白岩净符
  一相无相分第九·朱棣
  法柱栋禅师语录卷下·佚名
  序·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显扬圣教论 第二卷·无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詹玉·唐圭璋

      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至元间,监醮长春宫,偶见羽士丈室古镜,   状似秋叶,背有金刻宣和玉宝四字,有感因赋   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知那个、柳松花怯。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 第五十一章 义仆遇主·屠隆

    【十二时】〔小外扮木韬皓髯拄杖上〕豪杰天生就。为求道把情分爱割。一撇家乡。烟波云岫。远觅拚衰朽。盼边州。两脚龙钟难走。丈夫胸怀难捉摸。木落山空水痕涸。风吹日晒箬笠穿。雪冻霜寒草鞋着。豪华鼎沸王侯家。一

  • 卷二百九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七 林鸿 拟古二首 迢迢洛阳城雉堞何逶迤上有天子宫下列公侯居外廐鸣騕褭中馈进鲜肥身无澣濯服路有余梁脂巍巍金马门云

  •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二 文同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鈎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看落庭下花

  • 卷七百三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六王仁裕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初爲秦州判官入蜀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唐晋汉终户部尚书罢爲太子少保周显德初卒仁裕晓音律喜爲诗尝集平生所作诗爲西江集今编爲

  • 淳煕稿卷十六·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煕稿卷十六 宋 赵蕃 撰 五言絶句 七盘岭 远近分浓淡阴晴异蔽亏不知山路险却幸马行迟 涧舖岭道中四首 近岫披晴雾遥山纵雨云皑皑疑雪积莽莽若江分岭路萦纡合泉流诘曲通田毛无岁旱山课与耕同芋亩疑如

  • 仁恻第二十·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

  • 第二回 遇异僧幸示迷途 扫强敌连擒渠帅·蔡东藩

      却说寺中有一老僧,出见匡胤,匡胤知非常僧,向他拱手。老僧慌忙答礼,且道:“小徒无知,冒犯贵人,幸勿见怪!”匡胤道:“贵人两字,仆不敢当,现拟投效戎行,路经贵地,无处住宿,特借宝刹暂寓一宵,哪知令徒不肯相容,并且恶语伤人,以至争执,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孟夏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敕吉府龙阳王翊銮暂管理府事以吉王无嗣故也○铸给整饬永宁兵备关防永宁州印○命福建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佥事狄从夏充分守浙江杭嘉湖参将福建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王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

  • 老挝土司传·张廷玉

    老挝,俗称为挝家,古代没有与中国往来。明成祖即皇帝位后,老挝的土官刀线歹向朝廷进献土产,朝廷才在此开始设置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二年(1404),任命刀线歹为宣慰使,颁给他印信。五年,刀线歹派人来京城献贡。不久,皇帝因刀线歹暗

  •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钱穆

    北方初起的情形,和南方差不多,又加上一个种族的复杂问题。 一、五胡时代的情况五胡时代,田租的收纳,依然是八二乃至六四。 慕容皝以牧牛给贫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

  • 仪制三·徐松

    朝仪班序【宋会要】太祖建隆三年三月十八日,诏翰林学士班位宜在诸行侍郎之下;如官至丞郎,即在常侍之上;至尚书者依本班。故事,翰林学士侍从亲密,不列外朝。每五日起居,班于宰相之后,会宴即座一品之前,合班在尚书之上。至是,陶谷

  • 第十六章 12·辜鸿铭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辜讲提到新近过世的一位诸侯(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孔子说:“在他有生之年,他有千套马车;但是在

  • 卷二十六·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六    元 郑玉 撰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谷梁氏曰郊牛日展斛角而知伤展道尽矣所以备灾之道不尽也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则亡乎人矣非人之所能也所以免有

  • 尚书疏衍卷三·陈第

    明 陈第 撰三江旣入震泽厎定三江者何北江中江南江也嶓冡之汉为北岷山之江为中豫章之川歴彭蠡而入者为南经言江汉下文备矣何以不言南江盖豫章诸川注彭蠡而入江汉者乃其顺流之故迹非禹所尝导故经不着然与江汉合流同至

  •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道液

      中京资圣寺沙门道液集昔汉明中法教始流于葱左肇建塔像翻译尚阻。爰及魏晋创峪宣传而所出诸经犹词疏理蹇。盖习学者未融于大观。传译者阙通于方言。既为大法浸微未可量其得失。自秦弘始三年冬罗什入关。先译大品智

  • 十字军骑士·显克维奇

    历史长篇小说《十字军骑士》是波兰著名作家享利 克·显克微支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1900年发表, 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陈冠商的中译本。作品 反映的是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联合抗 击条顿骑士团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