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续藏经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门人)祖光.文玹.昙绍.祖灊.景瓛.良彦.应欣.明远.胤丘.文晟.正隆.善成.文斌.中端.正参 等编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六会语录序
大慧提唱圜悟之道於径山。神机妙用。广大无碍。入其门者。凡情尽丧。得法弟子。不翅十余人。各阐化原。而佛照於其中。称为善继。佛照之后。而妙峰绍之。妙峰之后。而藏叟承之。如持左券相授。器度吻合。无差爽者。寂照在四传之余。复能克肖前人。诚所谓世济其美。然而诸佛证入。虽有不同。其上接西来宗旨。使人离垢氛而发精明者。则一而已矣。寂照之弟子。楚石禅师。蚤以颕悟之姿。锐意於道。一时名德。若晦机。若虚谷。若云外。争欲令出座下。师皆谢之。惟诣寂照之室。反覆参叩。一闻鼓鸣。群疑冰消。世间万物。总总林林。皆能助发真常之机。自是六坐道场。说法度人。嬉笑怒骂。无非佛事。至於现宝楼阁。及种种庄严。导彼末法。因相生悟。其与一实境界。未尝违背。声闻之起。水涌山出。迨世缘将尽。颜色不异常时。翛然坐脱。如返故庐。则其俊伟光明。较於恃口给而昧心学者。其果何如也哉。呜呼大慧之道至矣。自他宗言之。执持正法。作狮子王哮吼者。固往往有人。第近年以来。传者失真。澜倒波随。所趋日下。司法柄之士。复轻加印可。致使鱼目混珍。扬眉瞬目之顷。輙曰彼已悟矣。何其易悟哉。人遂诮之。为瓠子之印。非特此也。五家宗要。历抄而熟记之曰。此为临济。此为曹洞法眼。此为沩仰云门。不问传之绝续。设为活机。如此问者。即如此答。多至十余转语。以取办於口。名之曰传公案。若是者。皆见弃於师者也。今观师之六会语。小入无内。大入无外。机用真切。无愧先德。惟具金刚眼者。有以知余言之有在也。余耄矣。厄於索文者繁多。力固拒之。此独乐序之而弗置者。悯魔说之害教。表正传以励世也。师讳梵琦。其字楚石。行业之详。则备见塔铭中。其来征序者。得法上首。莹中瓛公也。无相居士金华宋濂谨序。
猜你喜欢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第五次研究会·太虚 续补·怀信 宣劫世品第九·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五·法藏 卷第二十八·李遵勖 艳诗·佚名 卷三百八十·佚名 卷十一·赜藏主 大宋僧史略卷上·赞宁 竹 阴 闲 话·太虚 卷第一·佚名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四·慧沼 佛说十地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