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选刻角虎集小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邱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不待众请。而自说阿弥陀经。乃至一心不乱。全经大要。在此四字。如维摩经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亦为此下注脚耳。迨至末后拈花。又道。我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时百万人天叵测。惟金色头陀。在旁破颜一笑。世尊乃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嘱摩诃迦叶。引诱后代儿孙。分门立户。宗禅者。则笑净土为着相。修净者。则讥禅宗为豁空。於是。马鸣大士。愍诸群执未达圆宗。因造大乘起信论。分析三细六粗。旨归唯心净土。自法流震旦。东林则有远公。仰宗经论。默契大乘。结集高贤十八。同修念佛三昧。社中诸友。俱得往生。东南净土法门。远公始也。及初祖西来。又云。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立地成佛。时诸义学沙门。莫不反目侧视。止得可祖一人。言下承当。始明教外别传之旨。六代而至大鉴。南能北秀。顿渐分岐。贤首台慈。递相各立。於是。永明智觉禅师。绍弥陀愿海。辟普贤行门。纠集三宗。同归一贯。极力主张唯心净土。故有角虎之喻。世推永明。乃东土第一流宗师。一言一行。孰敢思议者哉。自炎宗而至昭代。如天衣怀。真歇了。杨无为。天如则。楚石琦。紫栢憨山。雪关天界。一一皆宗门巨哲。又何曾有禅净彼此之分者耶。是以。济能禅师。窥诸后学信疑不决。遂搜罗列代杰出宗师要语。则则旨归净土者。编集成书。号曰角虎。令宗禅者。不敢轻净土。修净者。无复贬禅宗。述而不作。利益殊深。且自得此秘宝。二十年来未曾释手。实为八道之助。夫言不妙不名至言。理不圆不称至理。今是编。言真理直。岂非昏衢慧炬。禅净之指南也欤。本无法侄。一见此书。恨读为晚。即捐衣钵。镂板流通。利益甚普。但此集。原本残缺。未具全文。因见今之禅侣。欣简厌繁者多。於是不揣蒙昧。删去繁枝。留其节要。俾一言之下。性地开明。半卷之中。义天朗耀。顿见自心之佛不待花开。返照常寂之光原非别土。岂为小补。实属大缘。所冀见闻咸皆信受。递相劝读。展转传持。同报佛恩。用资凡品。庶不负着述之本怀。捐刻之雅意。云尔。

  八十老朽心旦。盥手敬题於海幢之重来结集轩。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佚名
  卷第一·佚名
  华严感应略记目录·祩宏
  卷上·道开
  诸法无行经卷下·佚名
  佛说戒香经·佚名
  爱 之 崇 拜·太虚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下·佚名
  牢固品第六十六·佚名
  覆天童净心老和尚书·太虚
  卷八·佚名
  敬书先公重编诸祖道影传赞后·德清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九卷·宝亮
  卷第十一(随机见身下菩萨部第四)·宝唱
  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与仁·唐圭璋

      与仁字元父,号学舟。燕王德昭九世孙。临安判官。入元为辰州教授。   柳梢青   落桂   露冷仙梯。霓裳散舞,记曲人归。月度层霄,雨连深夜,谁管花飞。   金铺满地苔衣。似一片、斜阳未移。生怕清香,又随凉信,吹过

  •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刘昫

    御史台 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右台按察诸州。神龙复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

  • 1929──中華民國十八年己巳·郭廷以

      1﹐1(一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蔣主席發表告國民書,希望於三年內以和平方法廢除不平等條約。   乙、國軍編遣會議開幕(事先馮玉祥曾建議先編遣各集團軍總司令部,依次及於總指揮部、軍部、師部)。   丙、勵志社成立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陈寿

    (任峻传、苏则传、杜畿传、郑浑传、仓慈传)任峻传,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汉朝末,四方騷乱,关东地区都受到震动,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打算弃官逃走,任峻劝他说:“董卓带头叛乱,天下人没有不怨恨的。然而却没有人倡议讨伐他

  • 北狄传·李延寿

    北狄种类繁多,蠕蠕作为一个种族,大概是匈奴的一个分支。自从北魏南迁后,便占据了魏国故地。国内没有城郭,随水草放牧,住帐篷。头发梳成辫子,穿锦衣、窄袖袍、小口裤、深筒靴。其地酷寒,七月河里还流冰不断。宋升明年间,朝廷派

  • 仇洛齐传·李延寿

    仇洛齐,中山人,本来姓侯氏。外祖父仇腪,最初来自冯翊重泉。仇矣欠仕于石季龙,末年,迁居邺城南边的枋头。仕于慕容日韦,任乌丸护军、长水校尉。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仇嵩,幼子叫仇腾。仇嵩侍奉幕容垂,迁居到中山,官职是殿中侍御史

  • 赵世延传·宋濂

    赵世延,字子敬,祖先雍古族人,住云中北边。曾祖黑旦公,在金为群牧使,祖父按竺迩,年幼丧父,由外祖父术要甲抚养,讹为赵家,故姓赵。按竺迩骁勇善骑射,随太祖征伐,有功,为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镇守蜀地,因而家在成都。父亲赵黑梓,因功袭父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二十四】集【诗集】【臣】等谨按马端临於别集外复辑诗集一门凡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胥隶焉伏读我皇上御制乐善堂文集并御制文初集奎藻腾辉裒成巨帙而御制诗自

  • 卷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十五歌颂三十五【词臣二十七】万夀诗【七言律四首】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徐 依圣主深仁洽九州远人重译集共球中天恰遇贞元会万岁初逢甲子周风雨常调辉玉烛河山永固奠金瓯枫宸咫

  • 卷六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二宋 陳祥道 撰大宗小宗喪服小記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禰也大傳曰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

  • 卷十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九宋 陈经 撰西伯戡黎【商书】此篇乃商家之亡周家之兴皆自此而始西伯即武王非文王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必无戡黎之事至武王时人心去商久矣孟子曰取之而燕

  • 我之宗教观·太虚

    ──十四年秋在苏州东吴大学讲──一 宗教之名义  二 宗教之起因  三 宗教之本质  四 宗教之差等  五 宗教之将来一 宗教之名义宗与教之二字,虽吾国文字之所素有,而连缀宗教二字成一名词,乃由日人从译自西

  • 卷二十九·佚名

    释初品中随喜回向等【经】“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 宗镜录卷第十四·延寿

    夫释迦文佛。开众生心。成佛知见。达磨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体此一心。云何是成佛之理。答。一心不动。诸法无性。以无性故。悉皆成佛。华严经云。佛子。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

  • 南腔北调集·鲁迅

    鲁迅著。同文书店1934年3月出版。收入1932年至1933年写作的杂文51篇。本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紧承《二心集》并有所发展,或直砭时弊,或借古讽今,或谈书论文,带有更鲜明的政论色彩。不少文章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寇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

    伤科专书。又名《理伤续断方》。1卷。唐·会昌年前间蔺道人传。约刊846年前后,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伤科专书。本书扼要而科学地总结了唐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地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全书由二

  • 全唐词·唐圭璋

    词总集。今人唐圭璋编。十卷。此书旨在收录唐代全部词作。

  • 荷牐丛谈·林时对

    凡四卷,林时对撰。时对字殿扬,号玺庵;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庚辰(十三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八月余,奉使南旋。弘光立南都,以使科都给事中召;未赴。鲁王监国,累迁太常寺卿,晋右副都御史,兼署兵垣。事去,杜门不出而终。当在北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