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戒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见世间有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子香。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其香云何。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勿作是言。谓此三种之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闻。此三种香有风无风遍一切处而非得闻。阿难。汝今欲闻普遍香者。应当谛听。为汝宣说。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乐闻。唯愿宣说。

佛告阿难。有风无风香遍十方者。世间若有近事男近事女。持佛净戒行诸善法。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及不饮酒。是近事男近事女。如是戒香遍闻十方。而彼十方咸皆称赞。而作是言。于某城中有如是近事男女。持佛净戒行诸善法。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及不饮酒等。具此戒法。是人获如是之香。有风无风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而得爱敬。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沉檀龙麝香

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

旃檀郁金与苏合优钵罗并摩隶花

如是诸妙花香中唯有戒香而最上

所有世间沉檀等其香微少非遍闻

若人持佛净戒香诸天普闻皆爱敬

如是具足清净戒乃至常行诸善法

是人能解世间缚所有诸魔常远离

 

尔时尊者阿难及比丘众。闻佛语已。欢喜信受。礼佛而退。

猜你喜欢
  大乘密嚴經科文·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澄观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维摩诘经序·太虚
  佛说孛经抄·佚名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马鸣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智旭
  卷第六十三·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瞿汝稷
  目录·铁壁慧机
  卷第十五·昙噩
  重校一切经音义序·唐慧琳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希麟
  莲华面经卷下·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游次公·唐圭璋

      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建安人。范成大帅桂林,以文章见知,参内幕。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通判汀州。   贺新郎   宫词   暖霭浮晴籞。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寻并蒂、阑干凝伫。

  • 卷四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四目録【起六十六字至六十七字】行香子【又一体】晏几道苏轼【三首】晁补之【三首】葛胜仲赵师侠辛弃疾【四首】汪莘【二首】洪瑹沈端节黄昇蒋捷于

  • 卷一百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二 释皎然【字清画吴兴人】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揺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才不尽身当青山秀文体多

  • 卷一百六十七·第一百二十·职官七·脱脱

        ◎职官七   ○大都督府 制置使 宣谕使 宣抚使 总领 留守 经略安抚使 发运使都转运使 招讨使 招抚使 抚谕使 镇抚使 提点刑狱 提举常平茶马市舶等职 提举学事 提点开封府界公事 提举河北籴便司 经制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六·焦竑

      都察院三(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凌公漢傳(朱睦■〈木挈〉)   僉都御史程公本立傳(戚元佐)   右僉都御史魯公穆傳   維風編   僉都御史祝公暹傳(李濂)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左鼎傳   中憲大夫都

  • 川陕篇第十三·王闿运

    湘军兴,而其饷最绌,恒仰羡于越、蜀。咸丰中,蜀尤完富,虽颇设防,不至大调发。自承平以来,赋轻民懦,官吏大小求取辄厌其望,西北故寒瘠,东南兵兴,言仕宦者至四川则听然。自湘军起,文武名者颇或遥授蜀监司,以歆劝之。胡林翼治军江、汉

  • 权德舆传·欧阳修

    权德舆,字载之。父名皋。德舆七岁时父亲去世,他哀哭跪拜一如成人。不到二十岁,他的文章就受到读书人的称赞了。韩泗任河南黜陟使,召权德舆为自己幕府。后又跟随江西观察使李兼,在他府中任判官。杜佑、裴胄交相推荐他。德宗

  • 第十六章延期动议·孙中山

    一百二十九节有定时之延期此动议列在顺序之第四,其前者为散会动议、搁置动议、停止讨论动议。当延期议在议中,如有提出本题停止讨论动议者,则延期议使作截断,而非暂搁。惟若提出散会议或搁置议,则适成相反,盖此不过暂搁而已

  •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孔子

    【原文】 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②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病诸:病,不足。诸,“‘之乎”的合音。②夫:发

  • 提要·陈傅良

    【臣】等谨按春秋後传十二卷宋陈傅良撰傅良字君举【案傅良或作傅良诸本误有异同然其字曰君举则为傅说举於版祝之义故今定为传字】号止斋温州瑞安人乾道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宝谟阁待制諡文节事蹟具宋史本传是编有其门

  • 卷三·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三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吴楚越兵争例成七年吴入州来【楚邑】襄三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十有四年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二十有四年楚子伐吴 二十有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昭四年楚子蔡侯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因品师子吼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此外更无沙门.梵志。异道一切空无沙门.梵

  • 佛说须赖经(前凉支施伦译)·佚名

        前凉月氏国优婆塞支施仑译  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尔时世尊。游近舍卫大城。为国王大臣梵志长者及诸细民。供养世尊给所当得。尔时城中有极贫者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澄观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其第一义是问家所用疏。是以缘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缘起之义。于中四。一总明。二开义。三融合。四别释性义。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二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二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悉地出现品第六之余复次凡加持法。如前云加持风等。作七点等法犹未尽。此中具足明之。凡一切为障害道者。皆用此法令不动也。一切一境者。令一切住心而体也。作此

  • 闻过斋集·吴海

    元文别集。8卷。吴海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明成化年间邵铜刻本、明范氏天一阁抄本等主要善本。卷首有明建文三年(1401)徐起序。本集是吴海的门人王偁所编,王偁是王翰之子,王翰于明洪

  • 五行大义·萧吉

    隋朝阴阳学家肖吉的著作。《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艺文志》都在五行类著录5卷。《四库全书总目》附录《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称此书“博采经纬,搜穷简牒,略谈大义”。此书共分5卷24篇40段,卷1有释名、辩体性、论

  • 常谈·吴箕

    一卷,南宋吴箕撰。是书大抵皆评论史事,而间及于考证。分条记事,现存一百多条。《徽州志》称吴箕在临川时,与陆九渊相合,如陆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