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至诚佛品第十五

佛言:乃往昔时复有佛。名萨遮那摩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时有比丘名和轮。其佛般泥洹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尔时作国王刹利种。於梦中闻是三昧。觉已便行求持是三昧。比丘即从作沙门。欲得於是比丘所一反闻是三昧。承事师三万六千岁。魔事数数起不得一反闻。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故语若曹。若曹当疾取是三昧无得忘失。善承事其师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莫得有懈惓趣当得是三昧。守善师不离。若饮食资用衣被床卧。千万珍宝以用上师。供养於师无所爱惜。设无有者当行乞食给师。趣当得是三昧莫厌。佛言:置是所供养者此不足言耳。常当自割其肌供养於善师常不爱惜身。何况其馀。当承事善师如奴事大夫。求是三昧者当知是。得是三昧已当坚持。常当念师恩。佛言:是三昧难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亿劫。但欲得闻其名声不能得闻。何况得学者,转复行教人。正使如恒边沙佛刹。满其中珍宝持用布施。其福宁多不。不如书是三昧持经卷者,其福极不可计。佛尔时颂偈言:

我自识念往世时,其数具足六万岁。常随法师不舍离,初不得闻是三昧。有佛号曰其至诚,时知比丘名和轮。彼佛世尊泥曰後,比丘常持是三昧。

我时为王君子种,梦中逮闻是三昧。和轮比丘有斯经,王当从受此定意。从梦觉已即往求,辄见比丘持三昧。即除须发作沙门,学八千岁一时闻。

其数具足八万岁,供养奉事此比丘。时魔因缘数兴起,初未曾得一反闻。是故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清信女。持是经法嘱汝等,闻是三昧疾受行。

常敬习持是法师,具足一劫无得懈。勿难千亿用道故,当得闻是法三昧。衣服床卧若千亿,比丘家家行乞食。以用供养於法师,精进如是得三昧。

灯火饮食所当得,金银珍宝供养具。尚当自割其肌肉,以用供养况饮食。明者得法疾持行,受学经卷有反复。是三昧者难得值,亿那术劫常当求。

所周旋处闻是法,当普宣视诸学者,假使亿千那术劫,求是三昧难得闻。设令世界如恒沙,满中珍宝用布施。

若有受是一偈说,敬诵功德过於彼。

猜你喜欢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佚名
  卷二·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三(本)·窥基
  序·聂先
  阴蕴之研究·太虚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智顗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金七十论卷上·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净土圣贤录目次·彭希涑
  与过圣严居士书(三通)·太虚
  卷七十四·道世
  卷二十·赜藏主
  卷五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六 卢照邻【字昇之范阳人】 结客少年塲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劎浮云骑金鞭明月弓闘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

  • 卷一百九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八箜篌类七言古李凭箜篌引       【唐】李 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

  • ●诗义固说卷上·庞垲

    古今人之论诗者多矣,大要称说於篇中之词,而未深求於言中之志,所谓从流下而忘反者也。试观《三百篇》以暨汉、魏,其所为诗,内达其性情之欲言,而外循乎浅深条理之节,字字有法,言言皆道,所以讽咏而不厌也。余每与同人论诗,耑主此说

  • 鞠部明僮选胜録 (清)了然先生(李毓如) 撰·张次溪

    ●目录 《鞠部明僮选胜録》序 鞠部明僮选胜録  文题名十人  武题名十人 《鞠部明僮胜选録》跋 ●《鞠部明僮选胜録》序 予自庚午入都,角逐文坛者廿余年。同社诸君,以班马之才,润色鸿业。率皆缀巍科,跻清要,破壁飞去为廊

  • 卷五·宁调元

    明武宗軼事明武宗皇帝,史稱其嬉戲荒淫,有虧帝德。然其氣度恢豁,不拘小節,而事跡有為政史所不述者,采錄一二亦足以資談柄焉。(一)戊辰科庶常散館例在內廷扃試時,諸詞林呈藝。有閩人林吉士好書古字,如以「秋」為「秌」之類。帝怪

  •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一〔起屠维大渊献(己亥),尽阏逄执徐(甲辰

  • 四·王元稚

    ●台湾府详报淮军初起,于七月十四日齐由澎湖开抵旗后。●七月十六日上谕军机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奉上谕:沈葆桢等奏,续陈防务暨抚番开路情形,并查办倭人失银案各折片。日本兵船,仍在龟山等处相持,日久尚未退兵。

  • ●绎史摭遗卷十·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武臣列传李定国(靳统武)郑成功(子经、孙克塽)案前史「原例」中,以孙可望降附本朝,例不得载,详于「李定国传」;以李成栋事属无始,但于其子元胤传中见诸;以郑氏父子、祖孙仿「吴越世家」例,专合一传之。此三者,温

  • 卷一百四十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四 朱批徐本奏摺 贵州学政【臣】徐本谨 奏为黔省庆云七现 圣世上瑞光昭事雍正七年闰七月二十日据思州府学教授张克惠训导廖锦报称本

  • 卷三十五、巡游之无度·黄鸿寿

    高宗乾隆六年,秋七月,帝奉太后幸木兰行围,御史丛洞疏谏,不听,自是每岁七月畋于木兰,至九月或十一月始还京师〈(后不备记)〉。初,帝慕苏州风景,欲南巡,使大学士讷亲往江浙查道,覆奏曰:&lsquo;苏州城外惟虎邱称名胜,实则一坟堆之大者

  • 詩經卷之一  朱熹集傳·朱熹

      國風一。國者、諸侯所封之域。而風者、民族歌謡之詩也。謂之風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風之動、以有聲而其聲又足以動物也。是以諸侯采之、以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於樂官。於以考其

  • 春秋辨义卷二十五·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三壬午○敬王元年二十有三年○晋顷七齐景二十九卫灵十六蔡悼三卒郑定十一曹悼五陈惠十一杞平十七宋元十三秦哀十八楚平十呉僚八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赵子常曰为取邾师故晋人来讨也癸丑叔鞅卒晋人执我

  • 卷四十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二诸儒四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朱子曰伯恭説义理大多伤巧未免杜撰 问东莱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曰然 某尝谓人读书寕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寜失之低不可失之高伯恭之尽在于巧 问东

  • 卷十·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地官司徒第二之三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比必里反下同陆毗

  • 卷八·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八宋 聂崇义 撰乏       并夹彤弓      玈弓彤矢      玈矢楅       韦当鹿中      兕中皮树中     闾中虎中      筭扑       射物朱

  • 卷四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七宋 魏了翁 撰少牢馈食礼一郑以少牢馈食为诸侯之卿大夫礼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释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大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为诸侯之卿大夫可知宾尸是卿不宾尸

  • (十一)颜渊篇·钱穆

    颜渊问仁章。 朱子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仁义礼智之性具于其心。仁虽专主于爱,而实为心体之全德。礼则专主于敬,而实为天理之节文也。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以违于礼而害夫仁。人而不仁,则其一身莫适为

  • 卷第一百六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五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初静虑云何。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