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四分巴利二本衆學法對照表

  四分本                                      巴利本

  一百法                     七十五法

  一                                          一

  二                                          二

  三                                          九

  四                                          一〇

  五                                           .

  六                        .

  七                      二三

  八                      二四

  九                                           .

  一〇                       

  一一                     二六〈別開二五不蹲入白衣舍〉

  一二                     二一

  一三                     二二

  一四                     一五〈別開一九不搖頭入舍〉

  一五                     一六〈別開二〇不搖頭入舍坐〉

  一六                     一七

  一七                     一八

  一八                     三

  一九                     四

  二〇                    七

  ********************

  二一                     八

  二二                     一三

  二三                     一四

  二四                     一一

  二五                     一二

  二六                     二七〈别開三一敬食施食〉

  二七                     三〇

  二八                     二九

  二九                     三四

  三〇                     三三

  三一                     .

  三二                     三七

  三三                     三六

  三四                     三八

  三五                     三二〈別開二八繫鉢想受食〉

  三六                     三九〈別開四〇當作如量大小摶食食〉

  三七                     四一

  三八                     四三

  三九                     四四

  四〇                     四八

  四一                     四六

  四二                     五〇

  四三                     五一

  四四                     四九

  ********************

  四五                     四七

  四六                     四二

  四七                     五五

  四八                     五六

  四九                     七四

  五〇                     七五

  五一                     七三

  五二                     .

  五三                     .

  五四                     六六

  五五                     六七

  五六                                         .

  五七                     

  五八                                          六二

  五九                     六一

  六〇                     六三

  六一                      .

  六二                      .

  六三                      .

  六四                      .

  六五                      .

  六六                      .

  六七                      .

  六八                      .

  ********************

  六九                      .

  七〇                      .

  七一                      .

  七二                      .

  七三                      .

  七四                      .

  七五                      .

  七六                      .

  七七                      .

  七八                      .

  七九                      .

  八〇                      .

  八一                      .

  八二                      .

  八三                      .

  八四                      .

  八五                      .

  八六                      七〇

  八七                      六四

  八八                      六八

  八九                      六九

  九〇                      七一

  九一                      .

  九二                      七二

  ********************

  九三                      .

  九四                      .

  九五                      .

  九六                      五八

  九七                      五九

  九八                      六〇

  九九                      六〇

  一〇〇                     五七

  .                       五〈攝根入舍〉

  .                       六〈攝根入舍坐〉

  .                       三五〈不作宰堵波形食〉

  .                       四五〈不齧半食還着鉢中〉

  .                                              五二〈不舐手指食〉

  .                                              五三〈不曲指抆鉢食〉

  .                                              五四〈不舐唇食〉

  .                                              六五〈不爲蹲坐人說法〉

  ********************

猜你喜欢
  为王慧力无常说法·太虚
  卷第一百十四·李通玄
  佛说十二游经·佚名
  卷第二·契嵩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世亲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卷第十一(随机见身下菩萨部第四)·宝唱
  一心定意品第十六·佚名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释迦氏谱·道宣
  新华严经论 第十八卷·李通玄
   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胡兰成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送行·李渔

    〖谒金门〗(小生、小旦携手上)(小生)行色动,想起忽惊残梦。(小旦)死穴生衾曾许共,暂离何足恸。(小生)娘子,我和你缔盟之后,朝夕相依,乐极忘归,不觉已是三春时候。昨日闻得你要回去葬亲,使我神魂俱丧。你身娇体怯,路远途长,教我怎生舍得

  • 第二十一出 翻卷·李渔

    〖霜天晓角〗(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征文考行,二者难兼并。若个堪居绝等,推敲不厌详明。朕自入场以来,默相主司衡文,暗助监临察弊。务使科名不滥,阴骘堪凭。怎奈这些举子,文章中得的尽多,德行取得的亦复不少,但

  • 提要·吴可

    《藏海居士集》散见《永乐大典》中,题宋吴可撰。可事迹无考,亦不知何许人。考集中年月,当在宣和之末。其诗有“一官老京师”句,又有“挂冠养拙”之语,知其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又有“往时家分

  • 五集卷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古今体六十八首【甲辰十】夜雨【六月十七日】过雨未逾旬膏【去声】田又中夜二更报布云三更细点下四更遂绵密五更越倾泻本是弗安眠听斯聊慰藉诘旦起披衣阶墀积水

  •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尽 弟陵兄晋道子专权·蔡东藩

      却说王建入帐,请魏王珪尽杀燕军,略谓燕恃强盛,来侵我国,今幸得大捷,俘获甚众,理应悉数诛戮,免留后患,奈何反纵使还国,仍增寇焰云云。珪尚以为疑,顾语诸将道:“我若果从建言,恐南人从此仇视,不愿向化,我方欲吊民伐罪,怎可行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庚戌朔御史宋兴祖言朝廷登用六卿欲其率属也傥属官丑诋堂官宁独鲜忠敬之心亦大非对君之体如户部侍郎李桢以郎中郑材<锍-釒>论乞休 皇上俯留欲其率属材则司属也司属有郑材桢不去不休堂官有李桢材

  •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二。○神宗二子。 宣靖太后金氏生熙宗襄阳公恕。 襄阳公恕神宗三年封德阳侯后封襄阳公。 崔忠献废熙宗迁于江华放恕于乔桐县。 恕子玮*

  • 刘崇传·薛居正

    刘崇,太原人,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堂弟。小时游手好闲,爱好陆博意钱的游戏。成年后参加河东军队。后唐长兴年中,迁任虢州军校。汉高祖镇守并州、汾州时,上奏章任刘崇为河东步军都指挥使。一年后,授麟州刺史,又任河东马步军指挥

  • 卷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五 朱批何世璂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八日贵州廵抚【臣】何世璂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抚黔於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自扬州起程至四月初二日抵任已将入境受印到任日期分疏 题报在案【臣】

  • 卷十八·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八武备六皇帝大阅黄幄 谨按本朝定制皇帝大阅黄幄黄布为之白里纵一丈九尺二寸横二丈六尺中施横梁为脊濶九尺五寸梁两端承以柱高一丈二尺六寸门濶七尺檐四出高八尺四寸周承以柱十二脊左右

  • 第十二章 21·辜鸿铭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 “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辜讲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樊迟)陪伴孔子到新建的宗教场所(祭台) 去散步。学生

  • 卷七·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七宋 叶梦得 撰庄公三葬曹庄公夏公如齐逆女逆女大夫之事公亲之非礼也秋公至自齐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入逆辞也庄公义不得娶于齐则夫人义不可见宗庙夫人之至为逆矣故不书至叶子曰诸侯十五而冠

  • 生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那赖经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子。舍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殊好。见夫舍家作沙门。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六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书问复埽庵谭司成昔世尊以佛法付嘱宰官居士作吾门内外护者恐其波旬炽盛正法凋零所以历代王臣勇心墙堑尽力护持

  • 清惠集·刘麟

    十二卷。明刘麟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 (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 (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 “苕溪五隐。”累官至工部尚书,谥号清惠。著

  • 金箓延寿设醮仪·佚名

    玉皇称帝,本仪盖出自宋后。述为皇帝延寿仪。

  • 神针·平江不肖生

    短篇小说集,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五篇:《何包子》、《秦鹤歧》、《神针》、《梁懒禅》、《杨登云》。合肥何包子,是六十年前驰名南北的捕头,于今已死去四五十年了。而合肥人不谈到侦探与武侠的事情上面去便罢,谈必拉扯出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吴逆始末记》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约出于清康熙间人之手。所记始于吴三桂降清,止于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文末附有《觚剩》(清初钮撰)故事一则,当是后人所加,因涉及吴三桂生平,今仍保留;但所引个别句子有删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