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袪世人对于佛法之误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中华总商会讲──

今天得与海外侨胞,在星洲之中华民国的总商会欢聚一堂,以佛教之道理相谈叙,是非常欣幸的!趁此良好的机会,且先将世人对于佛教所误会之处,略与各位讨论一下。

依佛法言:本来一切众生均具有佛性,佛之真理不从外得。不过、因世人未明佛教真相之故,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不能信解。今天到会诸君,大都对佛法是有信仰和了解的,但诸君欲希望一般人皆信解于佛法,尤不可不将其误会之处一为分释之:

一、爱国者以佛教不宜国家兴盛之误会:有一种富爱国心的人,存心爱国民大众,欲使本国兴盛,雄峙世界,得到美满的幸福和荣誉。此种人是极可敬的,但每每不信佛教,因他认佛教虽高深玄妙,但是不能使国家兴盛的。其实此种心理,纯是误会的。他不知佛教是宜于爱国的,很可以帮助国家之兴盛的,并不与爱国行动相妨碍的。例如古来有最信佛之阿育王及戒日王等,曾以信仰佛教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后旧教复兴──即婆罗门教等──,佛教衰亡,其印度国家亦随之衰亡。又如我国唐太宗及明成祖时代,最兴佛教,而国亦强盛。明末清初,一般人皆毁佛教而竟至衰乱。今日本、暹罗等国,为亚洲最信佛教之国,亦为亚洲仅有之独立国。由此可见能信仰佛教、奉行佛教,实可以兴盛国家,而不信佛教,每致衰亡,故爱国者正须研究了解于佛法也。二、流俗以习见之僧尼代表佛教者之误会:一般人以佛教虽讲得如何高深圆满,但因习见一般僧尼之行为,并无足以令人可尊崇者,遂以之推测佛教,不过如是,不足信仰!此种人是以所见僧尼代表佛教,实属误会极矣!以未一究佛教内容之真相也。请以佛教内容之成分言之,佛教应分三种:一、佛:人格极高尚,因能抛除富贵,发心救世,以道济人故。二、佛法:佛法置于现世之科学、哲学中,均为无上之真理,实可以利乐人群,并行不悖。此法为释迦牟尼佛所自证而教人的微妙真理,故称佛法。佛法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法也。三、佛教徒:修学佛法的曰佛教徒。此分二种:甲、超人的佛教徒,如诸天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乙、人的佛教徒,此又分二:一、非部众的,如宰官、长者等;二、部众的,此又分二:一、清信士女,如在家奉佛之优婆塞、优婆夷等;二、出家僧尼,此又分二:一、修证宏化者,二、流俗习见者。

平常一般所见之出家人,不过是佛教僧尼中流俗习见之一小部份,何能以之代表高深广大之佛教,明乎此,则无谓之误会,可完全消释矣,再表于左以清眉目:

    ┌佛教徒┌超人的佛教徒    佛教┤佛 法┤     ┌非部众的──宰官长者       └佛  └人的佛教徒┤   ┌清信士女                └部众的┤    ┌修证宏化者                     └出家僧尼┤                          └流俗习见者

三、经济学者以佛教徒为分利之误会:现代一般讲经济学者,以为人人能生利,则人类之生活发达,可共享优裕之幸福;因专注重生利方面,遂病佛教徒为人类之赘疣,是分利而不生利的寄生虫,认佛教为不可信仰,茍信仰则有害于人类,是诚极端之误会也!须知信佛是信佛,作事是作事。佛教徒,凡士、农、工、商均可作,不能专诋其是分利的。况且世上之人,均是互相为利的,士、农、工、商,各有其责职,各有其互利之所在,当公平分判之。即以佛教徒中之僧尼言,若能求得佛理,开化世人,使增高道德心,不作害人事,所谓以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如是则佛教僧徒不唯不分利,而间接直接为利于人群,正无量矣!

四、经世者以学佛必须出家之误会:有人心想学佛,而以学佛必须出家,遂致不敢学佛,此亦大误会也!须知学佛不必一定出家,出家仅佛徒中之一种,在家亦可学佛,但能明了佛理,潜心修持,成佛地位,人人可到。参照第二条所释,自然一切无碍也。

五、热心世事者以学佛为消极之误会:有欲挽回世道、拯救社会者,以学佛为消极,不能裨益人群,此亦大误会也!须知佛法中有大小二乘,小乘在自度,当其修行时虽似消极,而实则以小乘为阶梯,仍渐次达到大乘之积极救世;至大乘菩萨,则纯为自度度人之积极行为。故佛法不唯不消极,且是积极中之积极者!

六、懒散者贪山林闲静为佛法清净之误会:有人生性懒散,梦想出家,以为山林闲静,可享清福,如是之人,遂使世人误会佛教徒皆是好懒贪闲,无所事事者。须知真伪当辨,善恶宜分。如上之人,本非真实佛徒。何以故?若是真佛徒,虽处山林,非贪静乐;盖以预备自救救人之材具耳。如读书者之在小、中、大学时之景况,正所以作将来济世利人之用也。至所谓清净二字,佛将世界人群治理得极和好安静之意,非懒散者之贪闲静可当此也。

七、著无者执虚空断灭为佛法寂灭之误会:有人执虚空断灭一切没有为佛法之寂灭,此亦误会,而未知佛经中所谓:‘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之意也。浅言之,佛所云寂灭,是人世上各能相安无事,共得清平,内无劫盗之苦,外无侵夺之患,即一切不好的事完全没有曰寂灭。由此可见佛说之寂灭二字,正是世界人类之所共同希望者也。

八、著有者惧佛法说空消灭人世之误会:有人以佛经中说有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误认为佛法一味说空,若信佛法,则将来人世亦必为之消灭。因生恐惧,不信佛法,是不知我佛当日说法之方便意旨也。佛说法时,对著无者则说有,对著有者则说无,皆破其迷执,务以使一般人澈底知道人生、宇宙之真相耳。

上来所说,乃略释世人对于佛法所生之误会而已,尚未谈到佛法之正题。太虚在星洲尚有时日,改日再与各位详细讨论佛法中之真义。(宁达蕴记)(见海刊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卷第十四·李通玄
  十二品生死经·佚名
  四分律卷第十八(初分之十八)·佚名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八卷·护法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七卷·佚名
  续佛祖统纪卷之二·志磐
  成唯识论 第十卷·护法
  续高僧传卷第二·道宣
  卷四十四(玄奘译)·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智旭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玄奘
  卷第一百十五·李通玄
  卷六十七·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鲍参军集卷四·鲍照

    扶风歌 昨辞金华殿,今次鴈门县。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绮罗艳华风,车马自扬尘,歌唱青齐女,弹筝燕赵人,好

  • 第三折·马致远

    (旦上,云)妾身任屠浑家是也。自从那日任屠吃了几杯酒,被他众人撺掇着打赌赛,杀那先生去了,至今不见来家。则怕他落在人彀中。又听的说他出了家。我如今锁了门,抱着孩儿去小叔叔家问一声。早来到也。小叔叔开门来!(小叔上,云

  • 卷三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八目録【六十字】临江仙【又一体】苏轼【十二首】秦观晁补之【十一首】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毛滂【三首】杜安世舒亶赵令畤晁冲之【二首】

  • 自堂存藁巻三·陈杰

    宋 陈 撰七言律诗元旦南郊庆成熈朝政化谨三元有事郊南典礼全嗣圣万年初见帝小臣十起夜瞻天想囬玉辂红云晓更揭金鸡暖雨前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天基节特晴王春又数五尧蓂先自春来半月赢天上圣功调玉烛云间

  • 卷六·庞元英

      元丰乙丑正月,以司勋员外郎彭次云为郎中。  开宝寺为礼部贡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贡笺与夫所考试卷,须臾灰烬,略无遗者。自正月九日鏁院,方定二十八日奏号,至是火。诏以太学为贡院,再令引试,前此未有也。  元丰六

  • 后汉书补逸卷十三·姚之骃

    薛莹后汉书第一光武论王莽之际天下云乱英雄并发其跨州据郡僭制者多矣人皆有冀于非望然考其聪眀仁勇自无光武俦也加以寛博容纳计虑如神是以任光窦融望风景附马援一见覩顔识竒故能以十数年间扫除羣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

  • 刘秀之传·沈约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县人,是司徒刘穆之的堂兄的儿子。他家先辈一直住在京口。他祖父刘爽,官至尚书都官郎,山陽县令。父亲刘仲道,高祖在京城时,让他补任建武参军,和孟昶共同留守京都,事定之后,被用为余姚县令,死于任上。刘秀之父

  • 四八、鲁缪公礼贤考·钱穆

    缪公礼贤,屡见于孟子之称述。然舍此则无考。兹姑据《孟子》书,列其梗概如次:曾申《陆德明经典释文》:&ldquo;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rdquo;(赵岐、朱子以曾西为曾子孙误。《困学纪闻》有辨。)雷学淇《介庵经说》:&ldquo;曾西

  • 卷十四 十四之一·孔颖达

    ◎甫田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一《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刺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疏]《甫田》四章,章十句。○笺“刺者”至“失职”。○正义曰:经言成王庾稼,千仓万箱,是仓廪实,反明幽王之时,仓廪虚也。

  • 卷十·陈天祥

    <经部,四书类,四书辨疑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十     元 陈天祥 撰孟子公孙丒上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注曰孟子言也自子诚齐人也下连此句皆孟子之言此处不当又有孟子语之辞曰本衍字无疑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

  • 第二章 9·辜鸿铭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辜讲提到自己最喜欢的弟子颜回 (颜回,字子渊。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所喜爱的最聪慧最有修养的一个学生)时,孔子道:“我曾经和他讨论了整整一天,在这一天中,他对

  • 卷二十七·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七    宋 黄伦 撰武王伐殷徃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孔氏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诗之文也彼言武功谓始伐崇耳殷纣尚在其功未成成功在于克商今武始成矣故以武成名篇以泰誓继文王之年故本之于

  • 语增篇第二五·王充

    【题解】王充在本篇批判了汉儒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说的夸张不实之辞,故篇名称为“语增”。在篇中,他分别对七种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虚增之语”进行驳斥。他指出,周武王不如汉高祖,秦二世比商纣王罪

  • 妙度品第七·佚名

    尔时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须菩提摩诃迦叶。及诸大神通比丘。复有馀大神通菩萨摩诃萨。诸优婆塞优婆夷。俱白佛言:唯世尊,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最大度上度妙度无上尊度。唯世尊辩才之度无与等者,复无无等度法度空度

  •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杂品之余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

  • 锦江禅灯目录·丈雪通醉

    续藏经 锦江禅灯目录清 通醉辑锦江禅灯目录卷一  卷首 序 辩讹 凡例  后跋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祖僧灿鉴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 六祖大鉴慧能禅师 四祖下第三

  • 神食·威尔斯

    《神食》讲述的是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营养品“神食”,这种营养品能让食用者生长加速且变得巨大:鸡吃了后大得能食人,黄蜂和老鼠吃了后也能大得攻击人,婴儿吃了后则很快长成巨婴乃至巨人。然而就在读者眼看着故事中的

  • 道德经异同字·佚名

    道经异同字。唐无名氏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