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尼萨伽尸罗王时代

后来室利曷舍王之子尼萨伽尸罗出世。他前生是一个三藏比丘,在一次王宫大宴会时,前来乞食,门卫驱逐,不得化缘。他断食将要饿死时,发愿成为供养三宝的国王,以食品满足出家众。由此力量转为国王的大受用,以精美食品供养四方一切僧众。建筑名为罗多城的宫殿,寿达一百四十,在位也将近百年。在德光的晚年他登王位。

东方有一个栗遮毗族出身权势很大的国王僧诃,出世在那个时代月官阿阇梨诞生。僧诃的儿子跋舍王也御宇多年。旃陀罗族的僧哦旃陀罗王即位,但权力微弱,必须听命于僧诃王和跋舍王,这时是清辨和圣解脱军的下半生,日密阿阇梨解脱军的弟子胜军佛护的弟子莲华慧的下半生,与德光的弟子月宝以及那烂陀住持胜天圣者等同时。

月称阿阇梨也出现于南方,此时约为护法阿阇梨,寂天阿阇梨和成道者毗卢波的上半生。圣者娑伽提婆显然也是此时出世,因为涅佐译师慧称所译《华鬘续》中曾说“圣者僧使的弟子娑伽提婆所著”的缘故。所以是否是声闻阿罗汉还需要研究。

他们之中胜军和莲华慧的历史没听说过。月宝虽然是尼萨伽尸罗王的上师但也是没有详尽的传记。日密把圣者龙树和无著的学说一起讲说,在迦湿弥罗与摩揭陀各买十二处大法产,以后一切资具都由夜叉们供给,并对一切内道作防护八种怖畏的守护者,而是一位成就多罗母的真言行比丘。传记在他处说,胜天也是一位通晓多种契经的大阿阇梨。长住那烂陀,详细的传记没听说过。

那时一个佛牙来到北方诃娑摩,僧使阿阇梨的弟子诗人密授和法使的弟子宝慧等千千百百如法行持的四众弟子出现,供养佛牙,在补康这个传统至今犹存。

吉祥月称生于南方三曼多,从小就学习一切明处,在南方本乡出家,精通全藏,从清辨的众多弟子与佛护的弟子连华慧受得龙树的一切宗义和论议,成为学者中的大学者,以后作吉祥那烂陀的亲教师。曾著《中观本颂明句疏》、《入中论》、《菩萨瑜伽行四百广注》和《六十如理论疏》等,大弘佛护宗风。在那里有很多希有的现相,如从图画中的乳牛挤出奶来而以乳糜满足一切僧众,手入石柱没有阻碍,穿行墙壁没有障碍等等,而且击退外道多次争论。后来到南方一带,在恭军那国破斥外道多次辩难,使大多数婆罗门和家主入于佛教,建立众多大法产。后来在摩奴藩伽山打算依止真言道证得殊胜成就,住了很久化作虹身而去。以上是一些真言阿阇梨的主张,若依西藏的传说,他示现住世三百年,和骑着石狮子击退突厥兵的异行。后者可以有这样事,关于前者,既得虹身,就不会有死亡,因此三百年之说完全不能容忍,主张以异熟粗身这样地住于人世显然是不合适的。

月官阿阇梨事迹如下:东方婆连陀罗有一位亲见观世音的班智达和一个顺世外道的教师辩论,虽然破了他的学说,但是他说:“所谓学问乃是用心智来分别,不过是谁的心智敏捷谁就得胜。前生后生并没有现前的象征,因此我们不承认那个。”于是请国王等作证人,说:“现在我要受生,请在额上作个记号。”于是在额上点个沁入肉内的朱砂点,口内放进一颗珍珠,随即去世。他的遗体放入红铜匣内,国王加盖印玺。他就转生为王族班智达毗史色迦的儿子,如所承诺,一个具相的婴儿生下之后,额前立即现有朱砂痕迹,口内有珍珠,国王等察看以前的遗体,额上的朱砂痕迹已消失,珍珠的遗迹赫然存在。据说那个外道因此也相信前后生。

那个婴儿降失以后立即向母亲敬礼,说:“十个月中不辛苦吗?”心想婴儿生下来就说话乃是恶兆,于是令他沉默。以后七年之间什么也不说,于是又认为他是哑子。

一个外道的争论者作了一首极难了解的偈颂体诗歌,诗义在破斥佛教徒的教理,分送与国王和众多学者。于是这首诗在毗史色迦家中出现。他长时研究,语义尚且不能如实理解,焉能答复,心里想着这事而出门办事去了。那时月官七岁,一看就知道诗的意义,认为不难答复,于是作短文解释其含义,并写答复的偈颂。父亲回家之后,看见了这样的文字,就问月官的母亲家里曾有谁来。回答说;“旁人谁也没来,是哑巴孩子看了而写的。”

于是父亲询问儿子,但这孩子看着母亲的颜面。母亲说:“说吧!”

于是他说:“这是我写的,击退这个争论者不是难事”。第二天清早月官和外道教师辩论,月官获胜,得到厚奖。从此出现了一位对于声明与辩论一切等共同明处不学自知的人,声誊遍满各地。

之后,皈依一位大乘阿阇梨,受五学处。在安慧大阿阇梨处听受经部与对法藏,大都只听一次就能理解。从持明阿阇梨阿育受取经教口传,修持明咒亲见观世音与多罗母,成为极大学者。

此后,在东方跋舍王的国度里造了很多的医药、诗韵、工艺的论述,特别是声明讲的多。那时,娶王女多罗为妻,国王并授与封地一区。一次,他的侍女呼喊多罗,他想,与本尊同名的做夫妻是不相宜的。这位阿阇梨正要往他国时,被国王知道了,命令道“他不与高门的女子同居,装进箱子,抛到恒河里去!”就这样做了。阿阇梨祈祷至尊母多罗圣母,因而到达恒河和大海交界处的一个海岛。有人说这个岛是圣母所化现。因为月官曾住在这里,所以取名月洲,据说现在还存在,容得下七千个村庄。阿阇梨住在这个岛中,在右上建立观音像和多罗像。开头渔民们听见这个故事,以后,其他人也逐渐来到,形成城镇。由于观世音的策励,作霍弥(官)的优婆塞(持梵行的在家人),他名字本叫“月”。以后即称为月官。

以后商人们带他到僧伽罗岛,该地发生很多龙病。在此地建立圣狮子吼佛殿,龙病自息。在该地又使工艺。医药等无量明处得以进展,特别饶合岛上的一些没知识的人,也说了若干大乘法。从该地的主人夜叉处受取财宝,建立很多法产。

又回到赡部洲的南方一带,在婆罗流支婆罗门的神殿中见到从龙听取声明的图象和龙施舍所作的波你尼的注释,贬斥说所谓注释需要文字少,意义多,不重复,完全。但龙非常愚昧,文字多,意义少,重复,不完全。于是著《旃陀罗语法》及其支分作为波你尼的义释。在这部书中说,”简短、明显、正确、圆满”也是对龙的讽刺。

之后来到学术的源泉吉祥那烂陀。在那烂陀凡能与外道辩论的班智达在围墙之外说法,不能的在里面说法。那时任住持的月称正在外面说法,月官在地上直立。凡打算辩论的都这样作,不然的话,或者不听,或者虔敬地听。于是月称以为或系论敌,问:“您从那里来?”答:“从南方来。”问:“知道什么法?”答:“知道《波你尼声明》、《一百五十佛赞》、《真实名经》三种,这三种以外就不知道了。”字面虽然谦逊,但实际即是自认为一切声明、经、咒无所不知。月称心想他或者即是月官,询们之后,他说:“世上是这样称呼。”月称说:“那末,大学者突然降临是不适宜的,应当由僧众迎接,请暂时到城里。”月官说:“我是在家人,焉能劳僧伽迎请?”月称说:“这倒有个方便,正要迎请文殊像,请为之摇拂尘而来,僧众只当是迎文殊像。”于是准备了三辆车,中间的车安置文殊像,右边车中月称摇拂尘,左边车中月官摇拂尘,僧众在前迎接,无数人众前来观看那尊像对月官现为文殊本身,当他以”文殊虽为十方俱胝如来所赞叹,然……”等语赞美时,文殊像示现回头倾听。众人说:“那边的像这样动作!”像停留在那种状态,因此称为“歪脖圣者。”于是月官信心增大,未控制拉车的牲口越过月称之前。月称心想:“此人我慢大,我应该辩论。”

那时月官依从无著的矩矱持唯识宗义,月称依佛护等所疏释的龙树论著,持无自性说。七年之间,往复辩论。经常有很多人聚拢来观看辩论,以致连村中的幼童少女都通晓宗义,歌唱说:“噫嘻龙树论,有药亦有毒,慈氏无著论,是群生甘露。”

以后辩论接近止息时,月宫正住在观音殿中。对月称今天所提出的多种争辩,当晚就请求观世音,第二天早晨回答,月称对他不能答复。这样经过了好多个月,月称以为有教他辩论的。于是尾随月官之后来到佛殿,在门外窃听,观世音的石像对月官说法,好象师长对弟子那样讲授学问。月称说:“圣者不是有远有近吗?”说着把门打开,当时观世音又变为石像。遗留下说法时竖起手指的样子,因此称为“竖指圣者”。从那时起,争论自行止息。月称强烈祈祷观世音,在梦中观世音说:“你受文殊的加持持,因此不需要我来加持,略微加持月官。”一般地都这样传说,但密集圣系诸师说,还祈求示现圣容,观世音说:“可观修密集。”观修了七天,在坛城的西门内,亲见观世音,身如赤色珊瑚聚,红光灿烂。之后,月官住在那烂陀地方,对于教法多所策励。由于看到月称所著名为《普贤论》的颂文优美,而知道自己所著的声明经卷不好,认为对众生无益,于是把书投在井里,至尊多罗圣母授记说:“你这部书由于利他善心而作,因此对未来众上有大利益。月称由于被学者的我慢所抑制,对他人裨益微小,所以应当从井里把书取出来。”依照所说取出,喝了一点井水,智慧就大大增长。旃陀罗语法从那时直到现在极为兴盛,一切内外学人都要学习。而《普贤论》不久即告没落,现在书之存在与否尚且不明。在那里还著作百种工艺,声明,辩论,医药,诗韵,歌舞,词汇,诗歌,星象等论。对弟子们主要讲授这些学术时,圣多罗母说:

“诵读《十地》与《月灯》、《宝树庄严》、《华严经》、《入楞伽》诸佛之母《般若经》、虚造诗韵汝何为?”

于是外学诸明少所宣说,经常不断地为他人讲说这五种殊异经典,自己也每天读诵。并对每部经名造一部总摄经义的论典。总之,而后造有赞颂一百零八种,内明论一百零八种,外道论一百零八种,工艺一百零八种,这些零散短篇共计四百三十二种。又造宣说一切菩提道次第的《灯鬘论》流传不广,据说在达罗毗罗和僧伽罗岛讲说此论的风习至今犹存。至于《二十律仪论》与《入三身论》则为后出一切大乘班智达之所学习,这位阿阇梨所著的《多罗百修法》与《观世音百修法》西藏有译本,总之造论确是很多。

又,一个贫穷的老妇人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因为没有陪嫁之资而到处乞求。到那烂陀,听说月称大有积蓄,因而去乞讨。月称指示说:“我是比丘,因而不取多物,有一点也需要用于寺院与僧伽。那边房里有月官,可到那里去乞求。”老妇人来到月官处乞讨,他除了身上穿着的一套衣服和一部《八千般若经》外一无所有。那里壁画中有多罗像,他以极度慈悯贫苦人的心向像祈祷,并流出眼泪。像就变为真度母,于是从身上除下众宝所成的严饰上面有无价的珍宝。给予阿阇梨。他就给予老妇人,使她异常满意。画像的妆饰没有了,因此称为”无饰多罗”。除去妆饰的痕迹赫然存在。

这样长期利益众生之后,最后打算到普陀罗。从瞻部洲到檀那室利岛时,因以前贬斥过施舍龙,龙怀恨在心,将要以大海浪打碎船舶。海中发出声音说,“把月官抛出来!”祈请多罗,于是圣母主眷五尊乘大鹏鸟来到对面空中,诸龙畏惧而逃走。船舶安抵檀那室利。在那里供养吉祥米积塔,建立多罗佛殿与观音佛殿各一百座。到普陀罗山后现在还没有舍身而住有世间。

至于他的《与弟子书》系从普陀罗山托商人送给王子宝称,王子是个归俗的出家人。据说他看到书信以后就如法而行。

如此说来。可知吉祥月称与月官的上半生时,是僧诃王和跋舍王在位时间,也是护法的上半生。月称月官在那烂陀会见等事则在下半生。护法阿阇梨利益众生在般遮摩僧诃王时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佛说是法非法经·佚名
  南宋元明僧宝传后叙·自融
  覆显荫法师书(三通)·太虚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目录·宗赜慈觉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七·介庵悟进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无性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圆晖
  临 别 开 示·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澄观
  卷第一·道宣
  净土论卷下·迦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佚名
  卷第六·朝宗通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品藻五·冯金伯

    明仁宗宣宗词有明两祖列宗,好学不倦,染翰俱工。如仁宗凤栖梧赋九月海棠云:“烟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馀娇,簪满佳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

  • 第三折·郑廷玉

    (外扮首座上,诗云)出言解长神天福,见性能传祖佛灯。自从一挂袈裟后,万结人缘不断僧。贫僧乃汴梁岳林寺首座定慧和尚是也。想我佛门中,自一气才分,三界始立。缘有四生之品类,遂成万种之轮回。浪死虚生,如蚁旋磨,犹鸟投笼,累劫不

  •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宋 释道潜 撰春行朝入春山千万重莫归溪上漫匆匆白沙岸口长回首无数渔灯翠霭中次韵传师见过孙郎潇洒逼人衣咫尺尘埃隔蕙帷陋巷有时过佛刹谈经还共惜秋晖百年空果中谢一寸灵珠象外归久矣此情人不谕援毫聊复为君挥淮

  • 卷六百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三皮日休过【一作题】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巳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陪江西裵公游襄州延庆

  • 卷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七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一首【元丰戊午秋冬在徐州任作】 次韵子由送赵?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

  • 蜀中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蜀中妓,生平不详。《齐东野语》卷十一录其词一首。 ●市桥柳·送行 蜀中妓 欲寄意、浑无所有。 折尽市桥官柳。 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 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苟富贵、无相忘,若相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一·姚之骃

    饮食门茶贡茶芽 元史常湖二路茶园提举掌园户二万三千有竒采摘茶芽以贡内府又平江路有茶提举建寜北苑武夷有茶塲提领莲花茶 云林遗事元镇作莲花茶扵日初出时就莲蕋畧破者以指拨开入茶满中麻丝防札经宿摘之取纸褁晒

  •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古代天文著作凡二十一家,多达四百五十卷,但是到了著录《隋书·经籍志》的唐代,大约全都失传了,今知年代较古远的天文著作如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经》、《

  • 卷八十五 礼二·黎靖德

      ◎仪礼   △总论   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故先儒谓圣经不亡於秦火,而坏於汉儒,其说亦好。温公论景帝太子既亡,当时若立献王为嗣,则汉之礼乐制度必有可观。又"致堂谓:'

  • 先圣大训卷二·杨简

    宋 杨简 撰问冠第十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着代也【东序为阼以明代父】醮于客位加其有成郑康成谓戸西为客位盖本于士冠礼既冠则筵于戸西而醴孔子曰虽天子之元子犹士

  • 卷二十四·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四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天官酒正酒正节注秫稻必齐【秫毛本误秣疏同】湛饎必洁【饎记作炽】疏则浆之政令亦掌之【令监本误今】凡为公酒节疏谓乡至酿之○族祭步神之时【步经作酺注故

  • 庄子解故·章太炎

    消摇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释文》:抟,徒端反;一音搏。崔云:拊翼徘徊而上也。字当从搏,崔説得之。《考工记》注:搏之言拍也。作抟者形误,风不可抟。而后乃今培风。王念孙读培爲冯,之、蒸对转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説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恒伽河边。护世四天王之所围绕。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若男若女若长若幼。皆为四种大怖所缠。谓生老病死。然于其中死怖一种最难除遣。我今

  • 震泽集·王鏊

    明代诗文别集。王鏊(字济之)著。初刻于嘉靖间,署名《震泽先生集》,凡36卷。前有嘉靖十五年(1536)霍韬序。《四库全书》即以此为底本著录。万历年间,王氏三槐堂重新刻印,署名《王文恪公集》,并附《鹃音》1卷,《白社诗

  • 尤氏喉科秘书·尤乘

    喉科著作。清尤乘撰。一卷。乘字生洲,江苏吴县(一说无锡)人。从师于李中梓,官太医院御前侍直。归里后施济针药,医学理论造诣颇深,治验宏富,擅长针灸,求治者盈门。撰有 《食治秘方》、《勿药须知》 等,并增辑李中梓 《

  • 倚松诗集·饶节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

  •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智旭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祇园行刚

    一卷,清行刚(尼)说 授远.超宿等编。升座 小参 示众(附法语) 机缘 拈古 颂古 偈语 书问 题赞 佛事 源流颂 行状 塔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