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元字体仁,永丰人。生于绍圣三年(1096)。累试不第,特奏补文学。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举。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史部侍郎。二十五年(1155),参知政事。秦桧死,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董初【诗一首】昭君怨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一作董思恭诗】贺朝清【诗二首】南山【一作贺朝诗】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 
-                     晋江何乔远譔本行记(上)◆本行记(上)人具五常之性达之于天下也所为丧失其心而不自知者自轻其身而富贵功名之念锢之是以贤士君子专其行若夫不目书史具足至性天生是人维世道也陋巷耕凿佣贩之徒吾尤重之 
-  光绪十一年。乙酉。二月。丙戌。谕内阁、本年轮应查阅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四省营务之期。福建即派杨昌浚、浙江即派刘秉璋、广东即派张之洞、广西即派李秉衡、逐一查阅。认真<闲>校。如有训练不精。军实不齐者 
- 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自阅邸抄,伏蒙圣恩复差臣巡视两淮,臣谨设香案,望阙叩头。窃念臣庸愚下贱,屡沐天恩,粉骨碎身,难以图报,惟有祗悚自矢,以罄愚忱而已。江南太平无事,晚稻收割 
- 七三八 河南巡抚雅德奏缴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河南巡抚臣雅德跪奏,为恭缴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豫省节奉查缴违碍各书,俱经前任各抚臣通饬晓示,并于省城设立书局,派委专员校勘,先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将查 
-              奉六月望后谕,以台营恶习,几有魏博牙兵之势,深虑之。集思广益,令博采舆论以闻。莹以为此不足为台地深忧,皆告者过耳。自古治兵与治民异。盖兵者凶器,其人大率粗鲁横暴;驭之之道,惟在简、严。简者不为苛细,责大端 
-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五卷新罗本纪五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五。[善德王][眞德王][大宗王{太宗王}]。五卷新罗本 
-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年少好学,擅长文学。广顺初(951),高中进士名列前茅,授校书郎,主持史馆工作,又升任监察御史。他写文章,以写的内容多自喜。常常到历代王朝废兴治乱的古迹处参观,写成《运源赋》,很详尽。又因为游览相国寺,看 
- 张道浚,张铨之子。铨死后,朝廷授道浚锦衣卫指挥佥事。因是忠臣之子,受到重视,加都指挥佥事,负责卫所。他与阉党杨维垣等人相好,受王永光的指使,攻击钱龙锡、成基命等人,故为公论所不容。不久,因受贿而被贬戍雁门关。农民大起义 
- 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他的父亲李田是进士出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为人有操行,理政不苛刻扰人。承勋考中弘治六年(1493)进士,由太湖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经工部郎中,转任南昌知府。正德六年(1511),赣州的盗贼进犯 
- 疏。论云。一切所说下。第二标举显通。法之体状目之为相。义别为门。又由此通入证智中故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 
- 诸经要集卷第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入道部第四(此有四缘) ·呗赞部第五·香灯部第六  ·述意缘   ·欣厌缘  ·出家缘  ·引证缘述意缘第一窃以因缘假有。众生之滞根。 
-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是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起贵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与年轻的男侍从偷情。司汤达没有过多地描写偷情的场面,倒是对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更费了不少笔墨,对教廷内部你死我活的 
-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 (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后弃官隐居于青山 
- 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绘画通史。张彦远(约815~约875),字爱宾,河东(今山东永济)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书成于大中元年(847)。十卷。记述自轩辕黄帝起至唐会昌元年间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的传记和有关绘画 
- 又称《李泌传》。传奇。唐李蘩撰。一卷。蘩,赵郡中山(今河北赵县)人。李泌之子。是篇子为父传,为传记文学,写泌生平政绩,凡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为权倖近臣妒陷,数遁隐山林学道,复诏入相。顾问朝廷,提出许多治乱兴 
- 全一卷。宋代遵式(964~1032)撰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称往生净土忏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依据大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等诸经,揭示十种行法:严净道场、方便法(入道场之方便法)、正修意、烧香散花、礼请法、赞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