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 伽陀集

以衣覆于一肩而合掌,如愿求,汝[优波离]为何来此?两种律制,于布萨诵出,有多少学处?彼于多少城市制之耶?汝之质问是贤善,汝如理遍问,我(佛)尽善巧实为汝说示。

两种律制,于布萨读诵,有三百五十,彼等制立于七城市。

制立于何处之七城市耶?今我此解说注意令入此言路,于我等有利益。

于毗舍离、王舍城、舍卫城、阿罗毗、憍赏弥、释迦国及婆祇国制之。

于毗舍离制立多少?于王舍城作多少?于舍卫城有多少?于阿罗毗为多少?于憍赏弥制立多少?于释迦国说多少?于婆祇国制立多少?请问此,为我说示。十制立于毗舍离,二十一制立于王舍城,二百九十四皆作于舍卫城,六制立于阿罗毗,八制立于憍赏弥,八制立于释迦国,三制立于婆祇国。

制立于毗舍离,汝应如实闻:不净法,人体,上人,长衣,黑[羊毛],实有,数数食,杨枝,裸形,于比丘尼戒之责骂,此等之十项,于毗舍离制之。

制立于王舍城,汝应如实闻:不与取及二诽谤于王舍城,二种破僧,安陀会,金银,线,讥嫌,斡旋食,别众食,非时食,往诣,沐浴,未满二十,与衣后不平,此等制立于王舍城。山上行,同与欲之二十一。

制立于舍卫城,汝应如实闻:波罗夷有四,僧残有十六,不定有二,舍堕有三十四,小戒计说百五十六,十非难法,七十二学法,二百九十四皆制立于舍卫城。

制立于阿罗毗,汝应如实闻:房,绢丝,[共]宿,掘[地],至树神,浇有虫水,此六制立于阿罗毗。

制立于憍赏弥,汝应如实闻:大精舍,恶口,异[语],窗,酒,轻侮,如法,第八为乳饮物。

制立于释迦国,汝应如实闻:羊毛,钵[五缀],教诫[比丘尼住处],药[请],针[筒],阿兰若者,此等之六于迦毗罗卫城,于比丘尼戒,于水洗净,于说教诫。

制立于婆祇国,汝应如实闻:燃火温身,于食物混饭粒[之三]。

四波罗夷,七僧残,八舍堕,三十二小戒,二非难法,三学法之五十六,于六城依日种佛陀而制。

凡二百九十六于舍卫城,依有光辉之瞿昙而作。

问我等之尊师,为我等说示,彼一一说无误。我问他,愿说此:重与轻,有残无残,粗与非粗,至三次罪,共通不共通,失坏,依此而灭之灭法。答复此一切,我等听闻师语。

有三十一重罪,此中八为无残罪。重罪即粗罪,粗罪即戒坏。波罗夷与僧残称为戒坏。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恶作,为戏乐恶口之恶说,此罪为行坏。抱颠倒之见,以非正法为尊,诽谤正觉者,无智而覆愚痴,此罪为见坏。

活命之因,依活命故,持恶求,性贪欲而主张空无之上人法。活命之因,依活命故,行媒介。活命之因,依活命故,说:“住汝精舍彼比丘是阿罗汉。”活命之因,依活命故,比丘为自己乞求美味之食而食。活命之因,依活命故,比丘尼为自己乞求美味之食而食。活命之因,依活命故,无病而为自己乞求羹与饭而食,此罪为命坏。

有十一至三次为罪,彼等汝应正闻:有随摈八至三次为罪,阿利吒戒,旃达加利戒,此等至三次为罪。

有几何应切断之罪耶?有几何应破之罪耶?有几何应拔除之罪耶?有几何非他[理由]之波逸提?有几何比丘许可耶?有几何如法行耶?有几何决定最高之戒耶?有几何“知”而依日种佛陀而制耶?

有六种应切断之戒。有一种应破之戒。有一种应拔除之戒。有四种非他波逸提。有四种比丘许可。有七种如法行。有十四种决定最高之戒。有十六种[知]而依日种佛陀而制。

二百二十比丘之学处,于布萨读诵;三百四比丘尼之学处,于布萨读诵。

比丘四十六与比丘尼不共通,比丘尼百三十与比丘不共通。

百七十六两者不共通。百七十四为两者共通之学。

二百二十比丘之学处,于说戒诵出,于斯汝应正闻:

波罗夷有四,僧残有十三,不定有二,舍堕有三十,小戒有九十二,四提舍尼,七十五学法。比丘之学处有二百二十,于说戒诵出。

三百四比丘尼之学处,于说戒诵出,此汝应如实闻:

波罗夷有八,僧残有十七,舍堕有三十,小戒有百六十六,八提舍尼,七十五学法。

比丘尼之学处有此三百四,于说戒诵出。

比丘四十六戒与比丘尼不共通,此汝应如实闻:

六僧残与二不定为八,舍堕十二,依此等为二十,二十二小戒,四提舍尼,比丘戒中此四十六与比丘尼不共通。

比丘尼戒之百三十与比丘不共通,此汝应如实闻:

波罗夷之四,从僧[残]出十戒,舍堕之十二,九十六小戒,八提舍尼,比丘尼戒中此百三十与比丘不共通。

百七十六两者不共通,此汝应如实闻:

波罗夷有四,僧残有十六,不定有二,舍堕二十四,举百十八之小戒,十二提舍尼,此百七十六两者不共通。

百七十四为两者之共学,此汝应如实闻:

波罗夷有四,僧残有七,舍堕有十八,小戒七十,学法七十五。

此百七十四为两者之共学。

八波罗夷难近,如陀罗树,[犯此]彼人如枯叶、如破大石、如切断陀罗树之头,彼等不成长。

二十三僧残、二不定、四十二舍堕、百八十八波逸提、十二提舍尼、七十五学法依三种灭法而灭罪。

现前、自言与如草覆地、二种说戒、二种自恣、四种羯磨依胜者而说示。

[比丘]有五种读诵,[比丘尼]有四种,其他无有。有七种罪聚。四种诤事依七种灭法而灭之。[口论诤事乃依其中]二种,[非难诤事]依四种,[罪过诤事]依三种,事[诤事]依一种而灭之。

所谓波罗夷(被他所胜),汝应如实闻:

依正法而令消失、见失、坠落、放弃者也,于彼不共住,故如是言。

所谓僧残,汝应如实闻:

僧伽与别住,行本日治,与摩那埵,解罪,故如是言。

所谓不定,汝应如实闻:

不定而不决定,为不确定之言,不决定三者(波罗夷,僧残,波逸提)中任何之一处,故言不定。

所谓偷兰遮,汝应如实闻:

自受悔于一根[罪],[重]罪依彼不灭,故如是言。

所谓舍堕,汝应如实闻:

于僧中,于别众中,或对一人,依一人舍而自白忏悔,故如是言。

所谓波逸提(堕),汝应如实闻:

令善法堕没,伤圣道,为心愚恶处,故如是言。

所谓提舍尼(悔过),汝应如实闻:

比丘由非亲里[比丘尼]困难而得之食,自取而食者,应受非难,故如是言。

受招待食之比丘,其处之比丘尼依爱而指图,不拒[彼]而食,应受非难,[故]如是言。

至贫穷之信士家,无病,于其处而食,应受非难,[故]如是言。

住于具危险恐怖之阿兰若者,不[豫]告而于其处食,应受非难,[故]如是言。

比丘尼于非亲里之其他爱好者,自乞酥、油、蜜、砂糖、鱼、肉、牛乳、酪者,比丘尼于善逝之教,应堕非难之罪。

所谓恶作,汝应如实闻:

过失,失败,恶行即恶作。人若于阴、或于阳而为恶者,为恶作,故如是言。

所谓恶说,汝应如实闻:

恶说恶语等言,智者呵责彼,故如是言。

所谓学,汝应如实闻:

此最初之行,又为初之禁制律仪,顺于直道而行修有学之学法者,无有如是学,故如是言。

强雨降于有覆者,不降于露者,是故覆者露,如此,强雨不降。

森林兽之趣,虚无羽翼之趣,灭是法之趣,涅槃阿罗汉之趣也。

———伽陀集终———

摄颂

 于七城制之 四种之失坏

 比丘比丘尼 共通不共通

 此乃为慈悲 教法伽陀集

猜你喜欢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九·佚名
  卷第十八·丈雪通醉
  佛说广义法门经·佚名
  大庄严法门经卷下·佚名
  叙观心觉梦钞·太虚
  净土圣贤录偈·彭希涑
  如来赞叹·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九·佚名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从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卷·圆照
  致苏慧纯居士书·太虚
  十地经论 第四卷·佚名
  集刻五教仪缘起·续法
  示书品第十·佚名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朱埴·唐圭璋

      埴字圣陶,号尧章,自号古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嘉定八年(1215)生。宝祐四年(1256)第一甲第十六人。曾官太常博士。   点绛唇   绣被鸳鸯,宝香熏透蔷薇水。枕边一纸。明月人千里。   宿洒初醒,全不忺梳洗。抬织指。微

  • 27、占化·蒲松龄

    公子上云江城,江城,你好狠也!怎么凶恶至此!他说铰我的奶头,我当个震话,不想就真果铰下来了!当时着带子勒住,待了两宿,竟不疼了。等我解开看看。呀!春香这个奶头竟长住了,奇哉,奇哉! [叠断桥]两下奶头,两下奶头,倒换过来好不诌。

  •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脱脱

        侯益 张从恩 扈彦珂 薛怀让 赵赞 李继勋 药元福 赵晁   侯益,汾州平遥人。祖父以农为业。唐光化中,李克用据太原,益以拳勇隶麾下。从庄宗攻大名,先登,擒军校,擢为马前直副兵马使。征刘守光,先登,迁军使。破

  • 卷六·杨士奇

    二年正月丙寅朔 上至蔚州城守不下指挥李诚号冲天李者仓卒城外走匿水沟中士卒搜得之 上释之诚愿献城自效遂遣归城中人不从执诚囚之诸将候诚不至遂欲攻城 上曰观其守备非旬日不能拔兵钝威挫难以符志当用智取之其城外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佚名

    正德七年秋七月壬申朔享 太庙○兵部覆议南京给事中赵官等劾江西总制都御史陈金统御无律纵狼兵残暴临川之捷滥杀平民怨声载路纪功御史曹仿不能紏正俱宜责谴得旨金已降敕切责其土兵不如律者许斩之于军门东乡军功令给事

  •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钱穆

    孔子传略①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让弟厉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②。防

  • 七患第五·墨子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

  • 论语稽求篇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三月不知肉味】三月程子谓音字之误见大全小注不知此本唐韩退之説而程子遵之葢唐人论语多异字如宰予画寝置其杖而芸类若此字则史记明云闻韶音学之三月是音与三月各出焉得形误【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 卷五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五坊记坊与防同水堤也篇中杂引孔子及六经之言皆以礼防民之义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踰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

  • 法句譬喻经象品第三十一·佚名

    昔者罗雲未得道时。心性粗犷言少诚信。佛敕罗雲汝到贤提精舍中祝守口摄意勤修经戒。罗雲奉教作礼而去。住九十日惭愧自悔昼夜不息。佛往见之。罗雲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摄受震越。佛踞绳床告罗雲曰澡盘取水为吾洗足

  •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佚名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

  •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毗沙门天王。与百千无数药叉眷属。于初夜分俱来佛所。放大光明照祇陀园一切境界。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住立一面

  • 序·钱伊庵

    琴轸失调。则改弦而更张之。教轨失驭。则鉴机而疏通之。不疏则运塞。而通之道系於变。与时转移。救弊扶衰。斯度生化法之大纲也。佛教东流。溯汉迄梁。学者泥经语而不探心源。达摩倡为别传妙心见性成佛之宗。而天下景

  • 沉沦·郁达夫

    短篇小说集。郁达夫著。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被列为“创造社丛书”第三种。收小说3篇: 《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借对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忧郁性

  • 历象考成·允禄

    历法推算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官撰,完成于1722年, 为修订图表不合、解多隐晦之《西洋 新法历书》而作。42卷。上编16卷 阐述理论,名“揆天察纪”,下编10 卷述计算方法,名“明时正度”,另附 运算表16卷。有几项主要改进,如 测

  • 续幼学歌·佚名

    清·王用臣撰,王用臣生平不详。蒙学作品,分天文门,地理门,人事门,物类门四类。

  • 魁罡六锁秘法·佚名

    述以符咒移天换地、回风灭雷诸术。

  • 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