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禅林备用卷之一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天 圣节升座讽经

启建届期。僧行不给假。堂司整备黄榜。上殿经单。轮差僧簿。维那先五日。粥了备柈袱炉烛香小片纸。诣书记寮。插香触拜。缺员书状侍者。同当还香。拜禀云。(天○节。拜请制右语)制了。先呈方丈。亲送堂司。还触拜。维那染疏用黄纸。佥贴○○处。如法严整。隔宿备柈袱炉烛香合。维那具威仪。行者带人力。拓柈。上方丈佥疏。行者覆住持。出即炷香。禀云。(来日启建○节。拜请和尚佥疏)呈疏佥了而退。行者就覆方丈。来早讽经。挂诸处讽经牌。烧香侍者覆方丈。来早上堂。正日僧堂徧食槌浚。再槌一下云。(白大众。粥罢。闻锺声。各具威仪。诣大佛殿。启建天寿圣节。谨白)复槌一下。往住持前问讯。面北巡堂一匝。至外堂下间至上间。归内堂中问讯出。正日行香了。侍者覆住持。粥了上堂。客头挂上堂牌。大殿排香烛汤茶铙钹手炉。堂司报方丈。客头先覆住持。覆侍者鸣鼓。堂司预鸣众寮前板三下。集众坐堂。单寮蒙堂诸寮。并外堂坐。住持出寝堂坐。侍者问讯东班立。行者西立。转鼓。侍者下法堂上角立。头首下地。圣僧前问讯。领众出堂。上法堂。座前一字立问讯。归立西班。大众雁列于后。

行堂。鸣板三下。参头领众。列库堂前。或土地堂前。俟。问讯知事。班集法堂。西班归班已。亦一字列座前问讯。都寺引班归左。朝揖立定。

众行者至法堂上间。左列迎住持。侍者入请住持。住持轿到众前。行者列知事后。众去头袖。问讯。住持和南。登座。侍者随上座。香合盖盛香。鼓绝捧呈。住持祝香了。侍者接香。以左手。插炉中。右手拈从香一炷。盖合。住持上脚踏问讯。敛衣趺坐。侍者下座。先末班引过座下。一字列问讯。烧香侍者引班归位。次首座领班。座前一字列。大众同问讯。归班。次东班出班。行者随问讯。归位。有东西堂。座下出班问讯。(叉手出班。合掌归位)侍者登座。开合。左手上香一炷。盖合。转身。提坐具。问讯住持。谓之请法。侧立拱听。问答回向。提纲。不许叙谢官贵。况语余事。结座。白云。(大众各具威仪。诣大佛宝殿。启建○○节)下座。鸣大钟。众到殿。点茶汤。侍者下毕鸣行香钹。维那转身炉前。揖住持上香。侍者捧香合。次东堂西堂出班。两序对出。无借香问讯。若(堂中立僧)首座。大方西堂。先於立班西堂前出班也。东序右手上香。左转归位。西序左手上香。右转归位。出班毕。大众同展三拜。此拜佛。为告天祝寿也。住持不收具。就跪炉。非法。维那白佛宣疏。至右伏以。住持再烧香。展拜跪炉。知客跪进手炉。侍者跪进香合。宣疏毕。知客跪接炉。住持收具。

或住持受州县关请。上首知事。偏位跪炉。库司客头跪进手炉。复跪接炉。库司茶头跪进香合。

惟那举楞严回向。启建。堂司行者。隔日将转僧簿。请住持头首众僧。佥书上下字名。具写差单。轮排经目于上。揭挂殿内。至日。住持同众上殿看经。各务严肃。鸣大钟。上殿。各炷香三拜。归位看经。维那当诣殿。烧香一炷。大展三拜。知客躬当点汤茶。库司严设香烛点心汤茶。堂司行者。供送恐有缺典。维那时当照拂。至晚。鸣大钟。下殿。每日僧员。依戒轮定。堂司库子。直殿行者。时时守防官员到来。拈香鸣钟。集众讽经。方丈库司迎送圣节内。遇八。佛殿念诵。巡廊鸣板。众集。相对雁立。住持至。鸣大板。即鸣大钟。烧香归位。维那出班念诵。式见后。诵毕。鸣僧堂前钟三下。众散。先不请汤也。凡遇圣节启散。暂到客司给由。随身照证。住持领众看经。知事营供表嚫。祝一人寿。务在处诚。当报水土之恩也。满散节目。并同。堂司制疏。具列经文。例留交割准备刷具。凡住持公出。归日不问近远。鸣锺集众。门迎。诣方丈。人事。众散。住持更不相巡寮报礼也。

升座回向(前同榜意。今辰启建。住持臣僧。升于此座。举唱宗乘。所集洪因。端为祝延圣寿万安者)白佛偈(玉毫腾辉。金色炳耀。具大人相。号正徧知。瞻之仰之。福满沙界)。

又(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大虚。量周沙界)。

回向(上来讽诵。洪因。祝延  圣寿万安。金刚无量寿佛。仁王菩萨云云)。

佛殿念诵(皇风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为如上缘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路由(暂到一僧。某甲上座。今月几日。恭遇天○节。已於本寺。启散讫。凭此为照者。年月  日。某寺知客。某押给)。

右语。

(启)伏以。红日升时。四海赖照临之庆。白云深处。常年伸祝颂之诚。以不可思议之功[烈-列+勋]。倍无有算数之寿量。

皇帝陛下。恭愿。渊献珠。山献玉。令夷夏之归仁。车同轨。书同文。尽山川之一统。但臣僧(某)。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疏。

(散)天开阊阖。庆流虹绕电於斯辰。人效华对。悉望日瞻云於此际。爰毕三旬之华藏。聿严万岁之山呼。恭愿。历数在躬。文明至治。九五福曰富曰寿。无强为休。八千岁为春为秋。自今而始。

地 旦望祝圣升座

预晚烧香侍者。诣方丈咨禀。上堂。次早。问讯时。提起令客头行者。挂牌报寮。早粥不鸣下堂钟。方丈客头。敷陈法座。茶头秉烛装香。堂司行者覆首座。众寮前鸣板三下。(报众坐堂。首座与众头首。立僧堂前。候鼓初鸣入堂。首座居后入。转鼓首座领众诣法堂。两班问讯法座。各东西列班。住持登座。祝香了出班)圣节同礼。古之学者。有疑未决。出众请问。宗师答话。贵在解粘去缚。今之索话。已失古意。先大慧深非之。

住持举扬。端祝一人之寿。有官客。略以叙陈。激发学者。细大因缘。则在五参升堂。山门大小事务。方丈会茶讲议。晚参训习童行。各有其时。法堂演唱宗乘。不可叙谈世谛。厌众听也。

玄 藏殿祝圣讽经

夫旦望藏殿祝圣讽经者。期帝道遐昌。法轮常转也。粥罢。行者报堂。鸣钟集众。鸣鼓转藏。行者鸣钹。维那举云。(称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住持领众绕藏行道三匝。以表法轮三转。立定。维那举大悲咒。

回向(大圆照中。有华藏海。功超造化。道绝名言。三光电卷。而实相闲。六合雷奔。而湛然寂。不思议法。难尽赞扬。某州某寺。住持臣僧。月旦令辰。谨集合山僧众。恭趁藏殿。绕旋行道。称念摩诃佛母圣号。讽诵秘章。所集洪因。端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寿万安。金刚无量寿佛。仁王菩萨。云云)。

又(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然常清净。天人得道斯为证。三宝从兹现世间)。

黄 朝廷祈祷

凡遇焚修祈祷。须虔诚斋沐。如法铺陈。华果新鲜。香烛殊胜。殿宇时时洒扫。僧众整肃威仪。官员拈香。加礼迎送。住持知事。无涉他缘。耆旧寮舍。常切严净。期必致效。功有攸归。山门祈祷。库司先覆住持。意旨预呈维那。堂司行者报寮挂牌。二时集众讽经。启散严设供养。遇夏祈祷。楞严会。不得就便。回向指日告功。每日早粥。下堂到殿。讽经轮日。回向随方毗尼。有处五参升堂。则不讽经。非法也。若旦望下堂。须必祝圣。讽楞严咒。须结咒心。渐次方缓缓举咒。克期功效。各冀专诚。

宇 如来降诞

将届诞期。堂司行者。率众财具数送柜头。营供养。此古法也。在住持讲行。维那命书记制右语。佥疏。并与圣节同。库司预令行者。严设毗蓝园。内安太子铜像。煎香汤安二小杓。盆内。大佛前敷陈供养。至日粥罢。住持升座。祝香提纲。回向结座。下座云。(大众各具威仪。诣大佛殿浴佛讽经)大众同到殿。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具。进前献汤进食。侍者下竟。复位三拜。上香下嚫。点茶三拜收具。鸣钹。维那揖香。住持上香。侍者捧合。两班无借香问讯。出班了。大众同礼三拜。详为 圣节礼同。

如或住持它缘。首座偏位跪炉。圣僧侍者堂司库子。跪进手炉香合。方丈侍者亦得(为法重也。古宿公论。唯佛祖忌。当首座代住持。为传法故圣节知事代。为山门也。大慧笑翁皆行之。维那白佛。宣疏了。举浴佛偈。行道。浴佛。须备铜钱。浴佛将毕。举楞严会上。起咒。讽了。回向云。上来讽经功德。回向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四恩等报。三有齐资。十方三世云云)。

升座回向(某州某寺。四月初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之辰。比丘众。率长财入常住。营备香羞。以伸供养。遗教远孙  比丘某甲。升于此座。举唱宗乘。所集殊勋。上酬 慈荫者)。

白佛偈(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花。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

浴佛偈(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右语 兜率天宫不起于座。而常说是法。毗蓝园内乘大愿轮。而示现受生。顾上下与四维。称独尊於三界。芳流像教。属此日之诞弥。瑞涌龙渊。效当年之灌沐。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伏愿。运甚深之智海。回既倒之狂澜。盛世光明。上延圣主无疆寿。微尘含识。同证如来净法身。谨疏。

宙 涅盘成道

凡疏语回向。即(涅盘成道)之辰。预日制疏。率众财回供养。出班展拜。佛诞礼同。

唯涅盘升座。先当早粥。下堂。藏殿拈香讽经。祝圣。

佛诞涅盘成道。常住设供。无嚫(唯佛诞。涅盘。成道香。住持怀中取出。自插炉中)白佛偈(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有去来。正觉山前。睹明星而悟道。大千界内。驾慧日以流辉) 回向(上来讽经功德。回向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四恩普报。三有齐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右语 千百亿身。徧尘区而不灭。七十九载。顺世相以无常。想满月之慈容。对中春而殒涕。慨此拈花之微旨。渐成蔓草以难图。供效纯陁诚伸追远。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伏愿。觉天空阔。荡荡乎无能名焉。慧日流晖皓皓乎。不可尚矣。尽众生法界。契涅盘妙心。

(成道) 雪覆千山。大地春回寒谷。星明午夜。觉天云散长空。示六年苦行之因。证历劫进修之果。(某)等叨承末运。忝嗣宗猷。深怀麻麦之餐。兹焉有愧。虔奉苹蘩之供。理亦难忘。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伏愿。余光照临。开发蒙昧。大千国土。永延圣主福寿康宁。一切众生。咸证如来智慧德相。

洪 达磨祖师忌

将届讳辰。堂司预命。制疏佥疏。佛诞礼同。既尊佛祖。礼宜一体。今尚简无疏。非尊祖重道之意。住持专诚。山门执事。备辨。维那侍者。提点。法堂敷陈玩具书画参头差行者。排办守直。法座挂真。严设祭筵。炉瓶香几。一一如仪。上间即设禅椅拂子衣架挂法衣。下间设椅子经桉炉瓶香烛经卷而已。设床榻者非。堂司行者覆方丈诸寮。当晚讽经。并覆来日半斋。各具威仪。散忌讽经。参前鸣僧堂前钟。集众鸣鼓。献特为汤。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具。进前上汤。侍者下竟。复位三拜。进前劝汤。问讯三拜。收坐具。行者鸣手磬。维那出班念诵。式见后。诵毕。鸣僧堂前钟三下。众散。昏钟鸣。集众讽经。住持上香。维那举楞严咒。回向。次参头领众。排前喝参。礼拜讽经。作寮排列声喏。参拜讽经。次日早粥罢。住持如常。上香上汤。维那举大悲咒。回向。半斋。鸣僧堂前钟。集众。法堂上下间。面祖排立。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具。点汤进食。侍者下竟。复位三拜。进前烧香。下嚫三拜。收具。鸣鼓。讲特为茶礼。烧香。揖茶三拜。鸣鼓三下。住持举拈香佛事毕。行者鸣行香钹。维那转身炉前。揖住持上香。侍者捧合。次东堂西堂两班。出班毕。无借香。大众同展三拜。维那白真宣疏。跪炉。疏毕。举楞严。回向。

山门设供。无嚫。有品食三拜者。恐礼过成謟。

念诵式(切以。悲愿深重。道大难名。忝借润於余波致有光於后裔。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号了 上来念诵功德。奉为初祖菩提达磨大师。上酬慈荫。十方三世一切云云)。

初夜回向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有去来。仰冀真慈俯垂昭鉴。今月初五日。伏值菩提达磨大师。示寂之辰。比丘众。率长财。入常住。营备香羞。预伸供养。讽诵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所集殊勋。上酬慈荫。伏愿。群机有赖。报扬少室之家风。妙智无穷。成就大乘之根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散忌回向(上来讽经功德。奉为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庄严无上佛果菩提。十方三世云云)。

右语 西竺国无邪见师。大破六宗之惑。东震旦有大乘器。肇开五叶之春。爰逢[疗-(日/小)+土]履之辰。敢效苹蘩之供。菩提达磨大师。伏愿。弥坚本誓。不坠单传。俾四七二三之道愈光。历百亿千万之年永茂。

荒 百丈祖师忌

昔白云端禅师。立祖堂。纲纪序云。吾道盛於此土。菩提达磨之纲焉。创立禅林之制。百丈大智之纪焉。此实天下之共知。而柰何天下祖堂中。各以开山传次者为其祖。殊不思乃宗乃祖。所传所持之最者乎。呜呼教来五百年后。达磨始来。向之诸家之贤者。岂不知性即乎圣。何为竟自以性以圣之泥乎。乃须少林之后犹弹指顷。不假文字语默有无。释然亡其所待而自得还其本。又古之岩居穴处者。但以法为胜为味。殊不虑。今日其间者骄独大智禅师虑之。而廓以禅林之度。由是资之。而少林之风。至今霭然於天下。吾欲天下祖堂中。以达磨大智正其位。以开山传次者倍之。贵来者尊其始归其大。岂不然乎 大哉白云禅师。发扬祖宗。潜德幽光。若揭日月。俾天下学者。知所宗仰。今诸方丛林。遇大智忌。而不能设。为主法者。盍思白云之意。正月十七日正忌。维那预制疏佥疏。法堂铺设。预夜讽经。上食。拈香佛事。大众拜。跪炉。讽经。散忌。与达磨忌。礼一同。

右语 大智洞明。十日照临。百世真机。普赴六趣。摄化群生。丛林聿新。斯文未丧。百丈大智禅师。伏愿。巍巍乎迭矩重规。瞻在前忽在后。轰轰乎朝钟暮鼓。老者安少者怀。阐尔宗猷。绳其祖武。谨疏。

日 开山祖忌

当遵旧典。不忘厥祖。可力行之。若檀越建寺。就请开山。例当修忌。或立事巧於山门者勿拘也。须当於法堂中间。铺设。集众。讽经。出班。展拜。与达磨忌同礼。

回向(宝明空海。湛死生漩澓之波。大寂定门。融今古去来之相。仰冀真慈俯垂昭鉴。今月某日。伏值开山某人和尚。示寂之辰。常住营备斋羞。以伸供养。比丘众。讽诵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称扬圣号。所集殊勋。奉为真慈。    伏愿。昙花再现。重开觉苑之春。慧日长明。永烛昏衢之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月 诸祖忌

道行崇重。功宰山门。隔日法堂铺陈。不可越例。若列祖如常。粥罢讽经。当请牌座。法座敷设供养。依法出班。住持两班展拜。侍者班尾拜。借香问讯。或大众拜。有见。只就祖堂。下食一位。讽经(甚非礼也)。

回向(仰冀真慈。俯垂昭鉴。今月巳日。山门伏值前住当山第几代。某人和尚。示寂之辰。营备香羞。以伸供养。讽诵大悲神咒。所集殊勋。奉为真慈增崇品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盈 嗣法师忌

先德唯以激唱宗乘。发明自己。诲示方来。知有授受。以报德也。巴陵三转语。作忌。不堕流俗。后世道不及古。务在广设祭筵。修营厚供。可无愧乎。近代大川做浙翁和尚忌。横川设天目和尚忌。方丈设位。置食一分。烧香一炷。大展九拜。不许讽经。二大老深有意焉。

然尊师重道。礼不可亏。忌辰当须设供衣合中。预计钱物。归常住。置祭设供。法堂铺陈。法座挂真。达磨忌同。

讲特为汤。请名德西堂光伴。列坐之右。无则已之。住持行礼。鸣鼓三下。退座。

堂司行者覆参前讽经挂牌。报诸寮。并报来日半斋。各具威仪。散忌讽经。昏钟鸣。集众。讽经。侍者令方丈客头。预请两班耆旧。伴真汤果。於法堂上间设位。行者计位铺排。如法眷尊长同门兄弟。皆当请之。小师师孙不可同席。

无量寿禅师设忌。第三座小师。伴真汤果。非礼也。

僧众讽经散。侍者揖请两班耆旧。住持引入座。坐定。住持离位。真前上香上汤。复位。侍者烧香。下汤。行汤果。

次早粥罢。上香上汤。住持展拜。僧众讽大悲咒回向。乡人法眷。随即举咒。

半斋。鸣僧堂前钟。集众。住持展具三拜。上香下食三拜。下嚫鸣鼓。行特为礼。烧香下茶三拜。鸣鼓三下。退座收具。出班烧香。侍者捧合。住持举佛事。两班出班。不借香。大众同礼三拜。盖在(座下。皆曰参学〔讽经散忌。凡讽经时。住持只立真左。有法眷同列。斋时入堂。住持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入位。侍者行嚫。多见法堂讽经。表嚫。甚非礼度。

[(吴-口+日)-大+(一/八)] 送法衣

专使首到客司人事。知客同专使。上侍司。烦通报方丈。或即相接。或在来早。侍者令客头报请两班。专使插香。先通客礼。起炉前谢茶毕。再插香两展三拜。免则止之。柈袱托呈。法衣信物。入座。光伴献茶罢。转特为位。献汤。两班同送安下。侍者引巡寮。别日致祭。上堂拈衣。有佛事。礼与下遗书同。

禅林备用卷之一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欧阳竟无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佚名
  明 纲 宗·太虚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佚名
  下四·元照
  人物志忆(十三则)·太虚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
  卷第二十一·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卷·李通玄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佚名
  佛说解忧经·佚名
  卷九·佚名
  卷第十六(声闻无学第四僧部第五)·宝唱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仁本·唐圭璋

      仁本字裕斋。   桂殿秋   题洞霄   飞翠盖,走篮舆。乱山千叠为先驱。洞天迎目深且窈,满耳天风吹步虚。   又   巑兽石,错虬松。黛岚终日下天风。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又   金带重,紫袍宽

  • 卷四·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四明 文徴明 撰太史诗集七言古诗题友壻王世宝钩勒竹湘竿泪歇斑不留缟衣玉立清而虬萧萧寒月照空影冉冉白云生素秋谁家美人夸雪面中庭摇佩清霜愁飞来白鳯何所有玉宇瑟瑟风飕飕古来画竹谁最优

  • 卷五·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五       宋 许纶 撰七言古诗 次转庵寄用坡公赋梅韵 一夜酸风惊拉槁雪压茅檐欹欲倒孰知寒谷自能春鬬坼琼枝故相恼两年旧隐住容成耐冷冲寒起常早透牕疎影眠未佳拥被孤唫诗易好别来问讯

  • 志第八 音乐上·魏徵

    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形气既着, 协于律吕,宫商克谐 ,名之为乐。乐者,乐也。圣人因百姓乐己之德,正之以六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以九歌,舞之以八佾。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英人代缅甸入贡·佚名

    乾隆缅甸之役,清师累失利,督师诸臣,惧高宗严谴,乃敷衍了结,与缅甸定十年一贡之约。及英人灭缅甸,清廷贻书诘之。英人谓吾国绝不干与缅甸内政外交,不得谓之属国。政府乃以十年一贡之例答之,英人谓此等小节,不妨仍旧。于是仍令缅

  • 曹景宗传·李延寿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曹欣之,在宋朝作徐州刺史。景宗从小善于骑射,喜欢打猎,经常与数十个少年在山泽中追猎鮪鹿,每当众骑逐鹿时,鹿马混杂在一起,景宗就在众骑当中射鹿,众人都怕误中马腿,但总是鹿应弦而倒,景宗以此为乐。不

  • 咸丰十年九月廿八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族接胡富保信,内有与陈作梅密信,因作梅已赴江西,余拆阅。中言沅甫乡里之评,如此大非乱世所宜,公可密告涤丈箴规之云云。余因作梅在此数月,并未提及一字,不知所指何事。因问少荃曾闻作梅说及我家事否。少荃言

  • 咸丰九年三月廿七日·曾国藩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客三次,传见哨官三人。接家信,澄侯一件、沅甫一件,系初八送纪寿信之回音。翻阅《四书》一遍。用白绫写《论语》、《孟子》中最足警吾身者,约二十馀章。中饭后,习字二纸,温《滑稽传》。夜温《大宛传》,未毕

  • 东溪日谈録卷七·周琦

    出处谈君子之用以道不用以非道其用以非道者则无所不至矣幸而致大贵操大权不滥动声色则亦无他所为惟深情厚貌小亷曲谨以要誉以谋禄而已于世何补君子行道于进退之间验之故进欲其缓必以礼焉进不以礼者其道失矣复何望其行

  • 卷十一·陈士元

    总校官知县【臣】杨懋珩校对官中书【臣】程 炎誊録监生【臣】徐 苞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一明 陈士元 撰礼仪考防同朱子曰诸侯时见曰防众頫曰同元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

  • 卷四·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四商书此书是商史臣记商朝君臣之言语政事共十七篇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汤誓此一篇书是商王汤伐夏而誓师于亳都之词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

  • 非相第五·荀况

    [题解]本篇批判、否定了相面术,认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此外,还论述了道德修养、“法后王”以及有关辩说的问题。[原文]5.1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译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

  • 公羊折诸卷五·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五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孰败之盖晋败之左传作茅戎且有瑕嘉平戎之説考定王时士防问殽烝而王能教之巩朔献齐捷而王能责之且尔时晋之执政为士防郤克断不至有敢败王师之事果如公谷所云则郑

  •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八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眼界清净。眼界清净故四正断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眼界清净。若四正断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太虚

    ──十九年一月──各位都是雪峰义存祖师狮子窟中的狮儿,所谓“狮子窟中无野兽,象王行处绝行纵”;既然共入此门来,还有什么可说呢!所以我说无可说,在座的各位,亦复听无可听。今天与各位相见,皆是相喻不言中,更用不著头上安头,说

  • 卷第十五·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已下仪轨)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深妙秘密金

  • 释门自镜录条目·怀信

    卷上&middot;业系长远录一&middot;勃逆阐提录二&middot;轻毁教法录三&middot;妒贤嫉化录四&middot;忿恚贪鄙录五&middot;俗学无裨录六&middot;懈慢不勤录七卷下&middot;害物伤慈录八&middot;饮啖非法录九&middot;悭损

  •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佚名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经文前半篇为神仙图像,有大像五幅,小像四十余幅。其中有部分宫殿楼阁图。图像之后为《九宫紫房三丹田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