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禅林备用卷之二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辰 坐禅
每日粥了。堂司行者。先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禅牌。报众。令供头僧堂内装香。点琉璃。堂司覆首座鸣众寮前板一下。大众即归被位坐禅。堂司见被位有太半人。覆众头首鸣第二下板。少缓。鸣第三下板。寮元闭众寮门。覆首座坐禅。鸣首座寮前板三下。初下首座出寮门。二下约半途。三下将入僧堂门。圣僧前。烧香一炷。自下间至上间。巡堂一匝。归被位。谓首座曾出世。先上间同住持者。非法。次覆住持坐禅。鸣方丈前板三下。详缓与首座同。住持入堂。烧香一炷。巡堂一匝。归位。兄弟方许起身抽脱。又须看上下肩位。或先起者。待回方可起身。免见单位空踈。近日兄弟。置袈裟在被上。竟去闲处。打杂。相习成风。深为痛借。堂中单位空者。住持首座须当捡察。如众头首起位抽解。惟前堂首座。从住持面前出入。其余皆从出入板出入。供头候可开供时。堂司行者覆首座云。放禅。堂司行者从圣僧龛后。右出前门。撑起帘。下坐禅牌。撼声觉众。堂司右立俟问讯。住持。首座。众头首。出堂。
或遇迎送。或有普请。或送亡。或净发。则皆不坐禅。
宿 坐参
至午后。堂司行者覆首座坐参。僧堂众寮前。各挂坐参牌。僧堂内装香。点琉璃。打板。坐参。覆众头首覆住持。打首座寮方丈板。各三下。并与坐禅一同。但促鸣板耳。盖不起抽解故也。放参粥熟。堂司行者覆首座放参。行者转龛后。右出前门。鸣僧堂前锺三下。住持出堂。次首座众头首出堂。大众和南问讯。下床。各出半单。归众寮吃粥。
前辈坐参。不待鸣板。先归堂坐。集众坐故。方丈不鸣板也。放参住持头首同归众寮药石。今也不然。甚失古意。
若晚参。
堂司行者不覆首座。不鸣僧堂前锺。方丈客头鸣法堂鼓。住持出堂。首座头首领众。随至法堂或寝堂。随方毗尼。上座坐定。侍者出班。两班东西堂。各出班问讯。晚参毕。众散。各归寮药石。
若大放参。
堂司行者鸣首座寮前板三下。大众转身面外坐。首座离被位。下地。径从住持面前。出后门。复转从前门入堂。圣僧前。烧香一炷。从下堂至上堂。巡堂一匝。归被位坐。堂司行者即进首座前问讯云。堂头和尚今晚放参。堂司行者复从圣僧厨后。转右。出僧堂前。令喝食行者。进前门限里。中立问讯。长声喝云。(放参)鸣堂前钟三下。大众和南。首座曾出世。先下地出门。次住持出堂。头首出堂。众僧各出全单。下地。归寮药石。
诸方谓放参不披袈裟。转身方搭衣。非法也。唯径山寺。古规不坠。披衣坐参。当力行之。
或不坐参。供头出首座单。每日首座下地。后堂首座与次头首伴。众折被。前堂被。系供头折盖。参罢。众寮前鸣板三下。出寮归堂。昏钟鸣。次头首先入堂。首座待钟转二通入堂。烧香巡堂。归位。次住持入堂。定钟鸣。住持出堂。次头首出堂。如坐再请禅。住持后门入。归位。不巡堂。头首随众。或抽解者。即归被位。更深。住持从后门出。次第头首下堂。开枕。睡重者。就睡。道念兄弟。不以此拘。三板鸣。众起。圣僧侍者堂内牵手巾。惊酣眠者。洗面。众归堂已。先首座次住持。入堂。烧香。巡堂。归位。四鼓。住持出堂。行香。钟鸣首座下地。僧众换衣。换头袖。抽解。即归守被位。钟绝开小静。方可折被。为生死事大。礼拜烧香。亦杂用心也。
列 五日上堂
若尊宿相访。不拘时。五参上堂。座不敷设。两序径归班立。小参礼同。开发学者。致谢道旧。
古宿朝夕激扬此道。晚参曾不越宿。今时遇五上堂。单提正令。亦不易得也。
众僧凡遇升堂。各赍坐具。礼不可废。
侍者隔宿。通覆。致谢来客。多则具目子。失记名者。须用提起。
早晨侍者。令客头挂牌。报诸寮。尊宿。若致谢官员。当对座设位。住持趺坐了。令请客侍者揖引入位。官客受礼而已。坐则妨众也。
张 小参
百丈谓之家训。古法只就寝堂箴诲。垂示。委曲提撕。若其缄口亡言。倚目玄纲坠地。前辈时时激扬宗旨。开发后昆。杨岐逼慈明晚参。岂为他哉。汾阳以夜寒罢参。胡僧至而请之。颂云。(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今之四节腊。叙谢两班执事。非古法也。
凡遇小参。放参不鸣僧堂前锺。
午后。侍者令客头报寮挂牌。
昏黄行者覆侍者。次覆住持鸣鼓。茶头秉烛装香。侍者离班。出法堂。候众集。两班径归位。立定。无对座问讯。侍者入请。住持出据位。小参鼓鸣一通。鼓鸣众即集法堂。出班。并五日升堂礼同。结座。住持记请头首秉拂。单寮四寮。并杂职。一一叙陈。委曲详尽。失记处。侍者提起。库司预备汤果。送上方丈。下座。客头行者喝请云。(方丈请。两班。西堂。单寮。大耆旧。蒙堂。侍者。禅客。即今就寝堂献汤云)参前出免人事榜。客头贴僧堂前上间。
榜式(来日结制解冬年。升堂罢普触礼三拜。人事并免。到方丈。伏希 众悉。 住山 某咨禀)。
寒 入室
开大炉鞴。煅炼方来。真正举扬。克尽厥责。晓昏不拘时也。近代三八。聊应故事。渐寂无闻。可不痛心耶。
凡开室之时。粥前。侍者令客头行者。众寮僧堂前挂入室牌。寝堂设达磨像。前列香烛。拜席。客头敷设室内。茶头秉烛装香。拜席设左侧。吃粥。下堂。不讽经。客头即缓击鼓三下。住持达磨前炷香三拜。侍者随后拜。据室。侍者当面问讯。班左立。行者问讯。班右立。头首领众。达磨前。各炷香三拜。如班联接首座后。后至者。须待次炷香展拜。接排而立。自右趱。至室前。不许搀先。乱众伦序。侍者烧香一炷。问讯。出外揖。首座举左足入。左手上香一炷。进步。当前问讯。至禅椅右侧。立听举话。侍者再揖次人入。归班立。首座下语。或不下语。过禅椅右。问讯退步。触礼一拜。举左足出。揖次人入。次第进退。如品字势。若首座是大方西堂。或宿德。入烧香次。住持当引揖送出。升堂说过后次免之。后堂领众。暂到皆当入室。若大方西堂。名德首座。同参。老成来预入室。当下座辞免。令侍者送出。侍者最后入室已。炷香列住持前。大展三拜。行者插香三拜。
按大慧竹庵云门议集。入室罢。住持复出达磨前炷香。大展九拜。仰遵遗教。俯谢证明。令法久住。
来 告香
四月五日。告香。开示方来。众推参头一人。维那和会定。同众诣侍司禀云。新挂搭兄弟。欲求和尚告香普说。敢烦侍者咨禀。者云。(容某候覆。却当相报)方丈允已。堂司预出告香图。依戒排写。式具后。预集众习仪。堂司行者率大众钱。买香大小三片。付参头收。至日侍者令客头。於寝堂或法堂。铺设挂罳椅子。香几三只。烛台三对。当椅前。一字间列。外设小拜席。堂司预晚挂告香牌。牌左云。(告香罢普说)逐一报寮。至时诸寮鸣板三下。众集。依图位立。侍者白云。(奉堂头和尚慈旨。出世西堂。名德首座。并免告香)各备小香合。坐具。参头同维那侍者。入请住持出。参头归位。同众问讯。进前云。(请和尚趺坐)参头复位。同众问讯。插大香一片。复同众问讯。各大展三拜。收具。复问讯。参头径右入椅侧。问讯。禀云。(某等。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望。和尚慈悲。开示因缘)住持举话三则。随转语了。归位问讯。插香一片。复同众问讯。就位。叉手而立。东西各三人出班。东第一第二。过东炉前。第三人中炉前立。西边第一第二。过西炉前。第三人中炉前立。两两炷香。问讯。东边三人。西边三人。徐行各巡接班尾。三三出班。(叉手出班。合掌归位)次第趱至元位。各大展三拜。不收具。参头进前云。(某等伏蒙和尚慈悲开示。下情不胜感激之至)复位三拜。进前云。(即日孟夏。谨时。恭惟。堂头和尚。尊候起居万福)复位三拜。各收具。客头鸣鼓五下。两班转身立班。参头立西班下手。东西转身。随班对立。听普说竟。仍各面里立。参头插香。同众大展三拜。免则触礼三拜。进云。(某等夙生庆幸。获蒙和尚慈悲开示。下情不胜感激之至)普同问讯而退。
参头领众。法堂下间。谢维那侍者。触礼一拜。次众人谢参头。触礼一拜。
请客侍者预日令客头至。堂司。具新到戒次。写茶状。客头备卓袱。告香罢。列法堂下间。请茶。备笔砚。佥名。请首座光伴。斋退鸣鼓。住持接众人归位。立定。两侍者行礼。与特为茶礼同。当晚方丈请参头维那侍者药石。首座光伴。次早请参头茶。及请点心。维那侍者同。若大众均预告香。首座为参头。特为茶。止请参头两班光伴。住持入院后。人事定。库司备香。首座领众。诣方丈恳请。为众告香。然后开室。古法未预告香。不许入室。
状式 (某甲上座。 某甲上座。依戒书名讫。 方丈和尚。斋退。就法堂。特为点茶。伏希 云集)(今 月 日。侍司 某甲。请客侍者名。拜请)。
暑 普说
凡普说时。侍者令方丈客头。挂普说牌。於僧堂众寮前。并诸寮铺设。寝堂或法堂。粥罢。堂司行者覆侍者。次覆方丈。鸣鼓五下。缓击。侍者出寝堂候众集。入请住持。出据坐。普说与小参礼同。
洞下尊宿。每遇朔望。众寮设位。为众普说。惟大慧和尚。宗通说通。不拘时节。不择方所也。
往 念诵(三八)
结夏依戒次写图。至日僧堂前扫洒。午后。堂司行者覆方丈诸寮。挂念诵牌。分付钟头。至参前捡点圣僧前。及诸殿堂。香烛完备。先覆维那侍者方丈库司首座头首单寮。鸣照堂板三下。次巡廊鸣板。再上覆方丈打板。众集。依图立定。暂到侍者下肩立。住持到大殿烧香。鸣大板三下。次鸣大钟。两班预集僧堂外。大板鸣。方归图位。次住持入堂。供头鸣堂前钟七下。住持圣僧前烧香。侍者捧合。请客侍者即往西班人前。巡问讯。请云。(方丈和尚请。念诵罢。寝堂。献汤)请东班。同就归图位立。住持出堂前。面外立。烧香侍者随出归位。维那先离位。至门首。面住持立。合掌念诵毕。归班位。住持入堂。次首座入。西堂随首座后入。在圣僧板头立。次头首接后。次第三三。圣僧前。问讯。转身。问讯住持。面北巡堂问讯。依图位。合掌立。暂到众人。末侍者。随后入。至圣僧龛后。面门立。暂到面龛立。次知事入堂。巡问讯出堂。暂到侍者随出。堂司行者。往首座前。覆放参。从龛后转。出前门。供头鸣钟三下。住持出。两班随出。堂前谢汤。
下八赴汤。寝堂鸣板。侍者烧香行礼如常式。汤罢。药石。古法。三八皆有汤。上八中八则免药石(不坐参。至晚坐堂则如常)。
念诵式。(上八中八)皇风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伽蓝土地。护法护人。十方檀那。增福增慧。为如上缘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声。圣号了。回向)。
(下八)白大众。如来大师。入般涅盘。至今至治元年。已得二千二百七十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众等当懃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伽蓝土地护法护人。十方檀那。增福增慧。为如上缘念。清净十号。
秋 四节念诵
结制。解制。冬节。岁除。土地堂严设供养。库司客头覆维那。堂司行者覆方丈。两班诸寮。挂念诵牌。报众。礼与三八同。众集。相对雁立。住持大殿炷香三拜。鸣大板三下。鸣大钟。住持至。大众合掌。俛首迎之。侍者当叉手。随行。入土地堂烧香。出外立。维那炉前面外揖。住持上香。侍者捧合。次两班对出。有借香问讯。出班毕维那面里念诵。回向了。鸣斋鼓一通。众归堂赴汤。与结夏茶礼同。
念诵式。(结夏)切以。熏风扇野。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恭裒大众。肃诣灵祠。诵持万德洪名。回向合堂真宰。所祈。加护得遂安居。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十圣号了)。
回向云。上来念诵功德。回向当山土地(列位)。合堂真宰。所冀。神光叶赞。发辉有利之勋。梵苑超隆。永锡无私之庆。再劳大众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云云)。
(解夏)切以。金风扇野。白帝司方。当觉皇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九旬无难。一众咸安。诵持万德洪名。仰答合堂真宰。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云云)。
(至节)切以。时临亚岁。节届书云。当一阳来复之辰。乃万汇发生之始。恭裒大众。肃诣灵祠。诵持万德洪名。回向合堂真宰。仰凭大众念(云云)。
(除夕)切以。化工密运。岁历云周。咸忻四序之安。将启三阳之庆。恭裒大众。肃诣灵祠。诵持万德洪名。回向合堂真宰。仰凭大众念。清净法身(云云)。
收 请益
投情请益。先诣侍司详禀。侍者咨覆住持。厶甲上座。今晚欲诣方丈请益。如允所请。定钟后。诣侍司伺候。侍者随住持坐处。令秉烛装香。引入问讯。插香一片。大展九拜。收具进前。问讯云。(某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望。和尚慈悲。方便开示)肃躬侧立。下手。谛听法诲。垂问来历。从实禀答了。进前问讯。出炉则。插香一片。大展三拜。谓之谢因缘。免则触礼。次诣侍司致谢。
冬 秉拂
至日午后。侍者令客头携主杖牌拂。仆隶托柈袱。炉烛。报上首知事。维那同诣头首寮。炷香触礼一拜。申请云。(方丈和尚。令某等。诣寮拜请。今晚为众秉拂)一一请已。首座同受请。次头首令行者将牌拂主杖。即诣方丈禀辞。住持劝请了。送出。首座转身。借法座法鼓。
秉拂人。即令茶头行者。请圣僧侍者禅客茶。复烧香一炷云。今晚秉拂。烦侍者烧香。禅客(问话)。方丈分付客头。请头首药石。参前斋赴。堂司行者排办法座前。敷挂罳椅子。设住持位。昏黄时。行者覆秉拂人。次覆方丈。鸣鼓一通。众集。小参礼同。住持归位前立定。都寺维那侍者。同至秉拂人前。问讯。归位。秉拂人。往住持人前问讯。次从知事班上首。问讯。巡至班末。转同班上首问讯。巡揖至班末。举手与大众。普同问讯。即登(座。坐定。秉拂侍者。出班。次两班出班。东堂西堂出班。住持出班。当起身受礼。秉拂人云。侍者请堂头和尚)趺坐。侍者往住持前。问讯。登座。烧香一炷。提坐具问讯。侧立。秉拂人。索话。问答了。提纲。叙谢方丈合山(众已)。举方丈小参公桉。拈颂毕。下座。住持前问讯。复元位。次人如前行礼。登座。秉拂竟。客头喝请汤果。下座。即怀香同诣方丈。拜谢。就座汤果。次日方丈请茶。都寺办斋。并请茶。半斋点心。别日置管待。上堂叙谢。
今诸方若解夏之热。除夕之寒。免之。废礼。后学无所观望。或请立班大方西堂。在第三夜。住持小参时。委曲劝请。举扬随息。拈颂公桉。递相激扬此道。岂细事哉。
禅林备用卷之二
猜你喜欢 卷三十·赞宁 卷第七十·德清 第五章 学派及师资相承·佚名 覆罗普悟居士书·太虚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佚名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八卷·佚名 新刻玄沙录序·玄沙师备 佛说离睡经·佚名 卷五十二·彭绍升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延寿 复王心禅居士书·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