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

三藏金刚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迦竹林园。大说法愍念一切众生。说此陀罗尼。属金色迦那钵底。尔时世尊即说真言曰。

曩谟率都底(一)迦吒迦吒(二)底吒摩吒(三)起哩(二合)亹拏(二合四)起哩(二合)亹拏(二合五)畔惹畔惹(二合六)曩谟率都帝(七)护噜捺(八)跛惹尼曳(九)娑缚贺(十)阿部多(十一)浪拏乞忏(二合)质多(十二)曷罗(引)娑摩誐磋底(丁以反十三)摩诃野(十四)摩贺悉底(二合十五)诺乞(二合)曩(十六)钵罗(二合)句跛野(引)弭(引十七)矩噜矩噜(十八)祖噜祖噜(十九)谟噜谟噜(二十)曩谟曩谟(二十一)

佛告舍利弗。此是金色迦那钵底除障难真言。若众生受持真言者。所作诸法无不成。大验当知。定有障难。即于白月若黑月二日八日十五日。牛粪涂地作坛种种供养所作成就。金色迦那钵底白佛言。我当拥护持此真言者。若有众生持此真言者。某人所须资财卧具衣服饮食金银珍宝奴婢从不旧乏少。一切真言法速令成所。作就如意。其像形人身象头六臂。于白[疊*毛]上画之。刻作用得。白檀紫檀苦练木通用。余木不得。若彩色勿用皮胶。须用香汁及有汁木。其身正立。鼻向右曲。左上手把刀。次手把欢喜团。下手把剑棒。次手把缚折罗。下手把索。身作金色。脚蹈金山。头上五色云。云内有四天王及诸仙散华。左边有俱摩罗净军。右边有阿吒薄俱元率大将。向下左画美女。音乐供养立。右画四大药叉。各执器仗一半头一猪头一象头一马头。皆著虎皮裈。作像之时莫令见杂人等。书毕。

烧香清净不食五辛。于净室中安置其坛。方圆大小随意作之。坛中烧安悉香白胶沉水香等。用随饼乳粥欢喜团苏蜜果子种种供养。所作随心。若鬼神难调伏者。搓白线咒之。一遍一结满四十九结。系左臂。一切鬼悉皆被缚一受持人。不须邪淫妄语作诳。其禁食已止芸薹葫荽五辛。不得食。入色孝家生产处。印法并通用。诸毗那翼迦法通用。勿亲恶人。同行者施之无妨。

金色迦那钵底经

猜你喜欢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佛地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大雲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一·佚名
  卷九十四·道世
  重订憨山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目录·德清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五·楚石梵琦
  卷第十·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智旭
  生命之起源·太虚
  圆瑛法汇序一·圆瑛
  卷七·佚名
  第八 龙相应·佚名
  卷第四·佚名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佚名
  卷第一·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88 ·佚名

    张浚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十相从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虽异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余济世功。 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张浚 诗一首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时主宰权

  • 卷二百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鄂州小集罗愿字端良号存斋汝楫子以防补承务郎中乾道二年进士守鄂州有小集送新安守陈郎中赴阙淛水带天邑于今如涧?言从发源处直到行阙前使君仪曹郎省闱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

  • 列传第二十四 陆法和 王琳·李百药

    陆法和,不知何许人也。隐于江陵百里洲,衣食居处,一与苦行沙门同。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不定,人莫能测也。或谓自出嵩高,遍游遐迩。既入荆州汶阳郡高安县之紫石山,无故舍所居山,俄有蛮贼文道期之乱,时人以为预见萌兆。及侯景始告

  • 卷八·陈康祺

    杨海梁练兵杨海梁抚部,习闻忠武公庭训,精于练兵,以故莅豫三载,营政改观。公暇辄率标弁出郊射猎,辕下士皆戎装轻骑,张弓挟矢,背鹰牵犬,不令而从。出城三五里,即张两翼,偶有狐、兔突起草间,公目视某弁,即某弁绝尘而驰,矢无虚发。偶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正统十四年夏四月庚戌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辛亥命户部输银五万两于宣府官库收贮籴买粮料给军应用○直隶保定府庆都县奏本县路当冲要粮草粗有所备而料豆无储乞以存留粮米抵数徵纳黑豆从之○修南京后军都督府

  • 卷八十七中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七中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五中下 礼乐 人类下【冠 昏 朝会 丧制 短丧 丧禁厚葬 薄葬 火葬 改葬 招魂葬葬殇 山陵上陵 諡法】 冠 冠男加冠之礼也周制

  • 卷一百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索隐韦

  • 李昭德传·刘昫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父李乾..,唐太宗贞观初年(627)曾任殿中侍御史。当时,有一个俞县县令,名叫裴仁轨,他役使县衙的门夫干私事,唐太宗想重罚斩掉这县令。李乾..奏道:“法令,陛下在上面制定出来,在下的所有人都要遵守,这就成了陛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

  •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晏婴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

  • 第一 捭阖 9·王诩

    【原文】捭阖之道,以一陰一陽一试之①。故与一陽一言者,依崇高②;与一陰一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③。益损、去就、倍

  • 第八章 水·林语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语译]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松江明发禅院语录 佛诞上堂僧问污染即不得修证则不无既污染不得何用修证师云逢人不得错举进云恁么则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师云逢人不得错举乃

  • 卷四·徐昌治

    化高僧摘要卷四  武原居士 徐昌治觐周父 编辑释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志业聪敏。尅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常行见群鷰。忽谓伴曰。鷰云应有送食

  • 鹤林天树植和尚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鹤林天树植和尚语录序余幼事举业于正心诚意之外凡老庄百氏之书心弗好也闻浮屠见性成佛之说窃常疑之及壮而游宦四方间有以尊宿语言文字进者每于披阅但增闷惫未常不掩卷静坐忽于言外得之

  • 荆川集·唐顺之

    十三卷。明唐顺之撰。著有 《荆川集》、《广右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史纂左编》等。是集初由安如石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刊刻,题名 《唐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二卷。集前有王慎中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