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扈蒙传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其曾祖父扈洋任涿州别驾。其祖父扈智周任卢龙军节度推官。其父扈曾任内园使。

扈蒙年轻时会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到后汉任..县主簿。赵思绾叛乱,朝廷派遣郭从义征讨。郡县官吏都穿短促军服,扈蒙穿着肥大的儒服,举止舒缓,从义感到很惊讶。转运使李谷对从义说:“扈蒙是文学名流,不熟悉公事。”于是不再追问。后周广顺年间,跟从归德军节度赵晖任掌书记,召入朝任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扈蒙的叔伯兄弟扈载当时任翰林学士,兄弟二人掌握朝廷内外制令,当时号称“二扈”。

宋朝初期,由中书舍人升任翰林学士,因向同年仇华请托私事违法,被贬为太子左赞善大夫,渐渐升职任左补阙,掌管大名集市征税。乾德六年(968),重新任知制诰,充任史馆修撰。开宝年间,受诏与李穆等人同修《五代史》,审定《古今本草》。开宝五年,连续主持贡举。开宝七年,扈蒙上书说:“以前唐文宗每次召见大臣商量政事,一定命令起居郎、起居舍人拿着笔在殿侧站着,记载时政,所以《文宗实录》较为详备。到后唐明宗时,也命令端明殿学士及枢密直学士轮流修撰每日政事,送给史官。近来这些措施都被废除了,每季虽然有内殿日记,枢密院录送史馆,但是所记不过臣下对见辞谢之类而已。帝王的语言和行动,都未写进去。原因是宰相担心泄露,传播有误,史官疏远,哪里能知道。希望从今以后凡是裁制之事、优恤之言,发自内心,可写进书简的,都委托宰相及参知政事每月轮流主持抄录,以备史馆撰集。”朝廷采纳了,就以参知政事卢多逊主管这件事。

开宝九年正月,皇帝在乾元殿接受朝拜,各地降王在旁列队,声明大备。扈蒙呈上《圣功颂》,备述太祖接受禅位、统一天下的功劳,言辞夸丽,有诏令褒奖他。被卢多逊忌恨,调出京城任知江陵府。

太宗即皇帝位,召他入朝授任中书舍人,不久重任翰林学士。与李日方一起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四年(979),跟从太宗征伐太原回朝,转任户部侍郎,加任承旨。雍熙三年(986),染上疾病,以工部尚书衔退休。不久,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右仆射。

自从张昭、窦仪去世,朝廷典礼章程仪式,多由扈蒙刊定。当初,太祖接受后周禅位,追尊四庙,到郊外祭祀祖父,以宣祖配天。到太宗登皇位,礼官认为舜郊拜砶,商朝郊拜冥、周朝郊拜后稷,王业因他们而兴旺啊。至于汉高祖的太公,光武帝的南顿君,虽然有皇帝父亲的尊严,却不能享受配天的祭祀。所以自从太平兴国三年、六年两次郊拜,都以太祖配天,于礼是公允的。太宗即将到东边封禅时,扈蒙建议说:“严父莫大于配天,请以宣祖配天享祀。”自从雍熙元年罢去封禅而举行郊祀礼,于是施行扈蒙的礼制,有识之士认为这种礼制不公允。

扈蒙为人沉重厚道,不谈别人的是非,喜欢佛教经典,不喜杀人,缙绅士大夫们称他是善人。有爱笑的毛病,即使在皇上面前也禁不住。他著述很多,有《鳌山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扈载字仲熙,有传记,见五代史。

猜你喜欢
  卷二百 治平元年(甲辰,1064)·李焘
  王隱晉書卷六·汤球
  第五十六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 栗太子被废复蒙冤·蔡东藩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查东山先生年谱·沈起
  第一二七禀光绪九年七月十六日一一三一二-二一·佚名
  卷八十七下下·郝经
  卷四十·郝经
  第一卷 上元江宁 句容 溧水 高淳 江浦 六合·缪荃孙
  卷三十五·佚名
  顾觊之传·沈约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八·李之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许浑南亭与首公讌集【一作与羣公宴南亭】秋来水上亭几处似岩扃戏鸟翻江叶游龟带绿萍管弦心戚戚罗绮鬓星星行【一作此】乐非吾事西斋尚有萤早发夀安次永夀【一作济】渡东西车马尘巩洛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夏四月庚午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巳时日生抱气赤色鲜明○辛未礼部奏上 皇太后徽号日期礼仪一择四月十七日行礼一前期行各衙门是日早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一前期一日内侍官设册宝案于奉天殿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后序·郝经

    续後汉书後序 人有恒言曰经史史所以载兴亡而经亦史也书纪帝王之政治春秋笔十二公之行事谓之非史可乎盖定於圣人之手则後世以经尊之而止及乎兴亡则谓之史也古史分十七东汉而下西晋而上有三国志亦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九 东汉世系表略 刘氏系出景帝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囘囘生南顿令钦是为皇考初为济阳令生光武帝於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县界有嘉禾生一茎

  • 一五二 东方文学系的插话·周作人

    讲到东方文学系,这里有一个插话,需得说一说,虽然照年代来说或者要差几年,但是迟下来恐没有机会再说了。这事在一九四四年十月里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记杜逢辰君的事》,后来收在《立春以前》随笔集里,不过那篇文章恐怕看到的人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十。[宝藏王]下。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宝藏

  • 王治传·张廷玉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骚扰边关,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奏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临阵斩寇俘敌,按等差记录将士们的功勋;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

  • 卷二十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二圣功【五附载平定台弯】【臣】等钦惟我皇上惕乾慎事恒以图度先几展大勲而耆神武窃仰窥圣念所勤重审夫周易系传所云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义平日用之

  • 卷十八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緫类卷十八上    宋 沈枢 撰循吏门 汉黄霸独用寛和爲名 本始元年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光旣诛桀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羣下由是俗吏皆尚严酷以爲能而河南太守丞黄霸独用寛和爲名宣帝在民间时知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九嘉靖元年四月提督太岳太和山太监赵营奏请符验兵部言营违例奏扰得旨报罢户部上言广东看守珠池内臣前已奉诏旨不许干预廉琼髙雷地方今太监安川又复夤缘传奉兼管地方事属欺罔乞申前令管市舶珠池者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三国子监国初置国子学正四品衙门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後添设祭酒司业典簿改典膳为掌馔洪武八年置中都国子学十五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学为中都国子监从四品衙门职专

  • 谁能升堂入室?·孔子

    【原文】 子曰:“由之瑟①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以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注释】 ①瑟(Se):古代弦乐器,类似琴。这里是指子路弹瑟的技巧。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怎么配在我的门下呢?”孔子的学生们因

  • 卷十·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     明 胡广等 撰彤弓之什二之三彤弓弨【尺昭反】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叶虚王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飨【叶虚良反】之赋也彤弓朱弓也【孔氏曰弓皆漆之以御霜

  • 提要·马明衡

    【臣】等谨案尚书疑义六卷明马明衡撰明衡字子萃莆田人正徳丁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事迹附见明史朱淛传是编成于嘉靖壬寅前有自序云凡于所明而无疑者从蔡氏其有所疑于心而不敢苟从者輙録为篇书中如六宗从祭法辑五瑞谓是朝

  • 卷二·佚名

    △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二尔时北方尽克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胜。佛号胜帝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彼有菩萨名曰胜授

  • 卷第一百五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触纳息第三之二问若天眼现在前时。生得眼为断不。若断者云何不异熟生色断已复续。以阿毗达磨者。不欲令异熟生色断已续故。若不断者天

  • 庄子内篇订正·吴澄

    经名:庄子内篇订正。元人吴澄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