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87_1 【春归次金陵】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趁晚程。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迹疏冠盖兼无梦,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 卷687_2 【途中见杏花】吴
○辰鉤月·雜劇 元吳昌齡撰。云長眉仙遣梅菊荷桃。張天師斷風花雪月。蓋必當時舉子。秋榜獲雋。而不能得志于春闈者。故劇中以桃桂二仙偕至。桂仙留而桃仙不留。是其寄託也。鄕闈得雋。必以折桂爲比。唐人詩
○谢主人春禽劝我归,主人留我住。一笑谢主人,我自归无处。拟借溪边三亩春,结茅依树不依邻。伐薪政可烦名士,分米何须待故人。○罗江二绝荒村终日水车鸣,陂北陂南共一声。洒面风吹作飞雨,老夫诗到此间成。其二山翁见客亦欣然
起神宗熙寧四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丁亥朔,上不視朝。 戊子,种諤領兵次撫寧堡,敵有迎降道傍者,左右欲收其甲,諤曰:「今為一家,彼即吾人也,聽以自隨。」 己丑,次囉兀城。敵帥都囉馬尾與其將四人,聚兵囉兀城之北曰
时事一 史文惠以论储副受知史文惠初为学官以论储副事受知高皇遂谕大臣令除馆职且曰此乃是一人才也后四日又兼二王府教授及阜陵封建王文惠为王上乞扈从视师奏疏语在阜陵继统事中高皇闻知其奏出于公语大臣曰此真王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顺治元年,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元旦必先致祭于此。其祭为国朝循用旧制,历代祀典所无。又康熙年间定,祭堂子,汉官不随往。故汉官无知者。询之满洲官,亦不能言其详。惟会典诸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六明 黄训 编吏部【文选上】题减省官员事【商辂】臣叨侍近宻辄以愚见数事开具进呈伏乞圣览如有可行乞勑该衙门施行如中间事有难行者乞赐寝罢干冒天聪不胜战栗之至谨具题以闻一贵州湖广先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歌颂四十【教习进士馆诸臣一】恭颂万寿无疆诗【有总序】教 习 进 士 侍 讲【臣】文志鲸教 习 进 士 谕 德【臣】吴廷桢教 习 进 士 编 修【臣】俞长策【臣】闻昌期载启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撰《学行》。降周迄孔,成于王道,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徽,撰《吾子》。事有本真,陈施于意,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芒芒天道,昔在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撰《问道》。神心忽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君子务本本字不作始字解此如大学物有本末不是事有终始子夏之门人小子章抑末也本之则亡不是先传后倦有始有卒葢本末是体叚始终先后是功次截然不同若谓始即是本则始立道生物有终始抑末也始之则亡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一三年问此篇设问以明五服之重轻而亲丧为重首问所以必三年之义故以三年问名篇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二贤者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从何所退没而生于是?”佛语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他方佛国终而生于此。若兜术天上迁移生此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蒙善知识力,依善知识教,念善知识语,于善知识深心爱乐,作是念言:“因善知识,令我见佛;因善知识,令我闻法。善知识者是我师傅,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善知识者是我津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万八千。菩萨八万。一切大圣神通已达。悉得总持揽十力慧。住无所住超三脱门。善权方便莫不从化。三达之智无所挂碍。游步三世独尊无侣。
续传灯录卷第十八目录 大鉴下第十四世 · 泐潭英禅师下法嗣一十一人 ·法轮齐添禅师 ·慧明云禅师 ·仰山友恩禅师 ·大沩齐恂禅师(已上四人见录) ·方广怀纪禅师 ·宝盖
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2375 号。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或二十一年(733年)注《老子》,刻于石幢立在各州龙兴观、开元观前。以《河上公注》为底本,发挥了其
散文。又名《报任少卿书》。西汉司马迁作。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汉代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说:“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关于本文的抒情特色,后人多有评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